禅来烦去:让你的生活工作放轻松
这时,只有一个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禅师对弟子们说道:“现在我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只有那个持之以恒的弟子,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
小良的感悟
小良说:“我明白了,小黑师傅,世间最容易的事往往也是最难做的事,我的婚姻的轻易得来,背后一定隐藏着亲人们很多艰辛的努力。我会记住的,我会珍惜的。”
我说:“世间的事没有难易之分,也没有痛苦和幸福之分,之所以要分,那是我们自己的心理在分,在作怪,也许你不知道,你的哥们对你的容易不知道有多羡慕呢。”
小良说:“小黑师傅,你知道我妈妈和我爸爸的爱情和婚姻吧?”
我说:“略知一二。”
小良说:“我觉得我的婚姻和我爸爸妈妈的婚姻,和我妈妈对我爸爸的爱情相比,我们的婚姻最多也就是六折,或者更低,简直没有办法相比。”
我说:“如果艾老太太听了你对她的赞扬,不但不会高兴,而且会感到非常伤心。”
“为什么?”小良十分惊讶。
我说,我看我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听听,你自己想想其中的道理吧。
有一个人呢,因为父亲去世,就去寺里请佛光禅师诵经超度。这个人很关心诵经的费用,于是不停地问佛光禅师:“诵一卷《阿弥陀经》要多少钱?”
佛光禅师看不惯这个人吝吝不舍的样子,就不客气地回答道:“一卷《阿弥陀经》需要十两银子。”
那人认为太贵,就讨价还价说:“禅师,十两银子太贵了吧!能不能打八折,八两如何?”
佛光禅师心里觉得好笑,但还是点头道:“好吧!”
在诵经佛事进行的过程中,那人听到佛光禅师念念有词地说:“十方诸佛菩萨,请将今天诵经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亡者,让他能往生东方世界。”
那人听了之后觉得不对头,就向禅师抗议道:“不对呀!禅师,我只听说过人过世以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听说往生东方世界呀?”
佛光禅师调侃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十两银子,你坚持要打八折,只好送亡者到东方世界去啦!”
那人很尴尬,只好说:“我再加二两好了,你还是让我父亲去西方世界吧!”
轻轻地告诉你
我痛心地说:“小良啊,婚姻不是买衣服买菜,可以讨价还价,人生在世,有些东西是无法打折的,像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等等。如果我们试图把它们当做商品来衡量,像做生意一样对待它们,就会使本来美好的东西变质或者腐朽。你一定要记住,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打折的。”
《禅来烦去》 禅是婚姻常青树上的一丝和风 婚姻需要畅言,但不需要针
8婚姻需要畅言,但不需要针
阿珠的烦恼
这一天,阿甘老板和妻子阿珠让我给他们评评理,阿珠说:“小黑师傅,我每次提醒他开车要注意安全,小心别撞了车。他都说我是乌鸦嘴,能不能说点吉利的话,我这是关心他,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阿甘说:“同样是句话,为什么你说得就那么难听?你难道就不能说老公一路平安之类的?”
小黑的故事
我说:“是不是要等你们吵完了,再听我讲故事呢?”夫妻二人就不再说话。
我又说,夫妻在一起过日子,那日子比树叶子都稠,难免磕磕碰碰的,你们就要学会忍让。不过,阿甘兄弟,你既然知道阿珠是一片好心,又知道她不太善于表达,为什么还要苛求她呢?夫妻之间就是要畅所欲言,有什么就说什么。难道这样不好吗?
阿甘虽然没有反驳我,但是我知道他心里的积怨还没有化解,我说,那我就不多说了,听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
昙照禅师每日对信徒说法,第一句话总是:“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但是,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不断地叫唤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和尚老远就听到了,过来责备他道:“一个出家人,生了点小病,就不住地叫苦喊痛,像什么话!”
昙照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自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回答:“以前你不是这样的呀。我记得有一次你掉进水里,快要淹死了,后来被人救起后,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当时你那种视死如归、无惧无畏的样子,令全院的和尚很是佩服。而现在,你怎么变得这么娇气呢?况且,你平时不住地讲快乐、快乐的,怎么生了这么点小病,就毫无顾忌地大叫痛苦呢?”
昙照对住持和尚道:“你过来一下,到我的床前来!”
住持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声问道:“住持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又不住地叫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按照佛法,答快乐还是痛苦都是错的。因此,住持无言以对。
阿甘的感悟
阿甘说:“我明白了,小黑师傅,你说的就是人生中,无论是婚姻还是其他什么事情,都要随其自然,有快乐就表达出来,有痛苦也不必隐瞒,不要计较别人是如何表达的,阻止和计较别人的表达是不对的。”
我说:“是的,人生中总有酸甜苦辣,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喜怒哀乐。因此,我们应顺其自然,遇到快乐的事情就该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而如果遇到不幸的事情,叫叫苦,抱怨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人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刻意隐瞒,只会让快乐失去意义,让痛苦更加不堪。就像你们现在,本来是件互相关心的好事情,现在弄得都不快乐,是不应该的。”
阿珠说:“听到没?阿甘,你崇拜的小黑师傅都说我是对的呢,哼,以后你就给我老实点,别整天没事找事的,以后再这样,小心我跟你离婚。”
我一听,这分明是阿珠在没事找事嘛!就说:“阿珠啊,这可是你在没事找事啊!无论是谁这样都是不对的,都会自尝后果。你们愿意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吗?”
很早以前,有一个没发生过灾祸的国家。那里五谷丰登,人民安宁,既没有疾病流行,也没有灾害发生,举国上下无忧无虑,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有一天,国王在宫殿中对大臣们说:“我听说天下有个叫灾祸的东西,种类很多,但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
众大臣也说:“我们也听说过,但都没有见过它的样子。”
于是,国王便派遣一位大臣到邻近国家购买灾祸。
天神知道此事后,便化成一位商人来到市场上,摆出一个外表看似猪形的怪物,用铁索紧紧地捆绑着,等在一旁,静候那位大臣到来。
果然,那位大臣来到怪物前,便停住脚仔细地看起来。他问商人:“这是什么怪物啊?”
商人说:“这是‘祸母’,能够制造灾祸。”
大臣一听,非常高兴,心想:我可找到要买的东西了。他连忙询问价钱,商人说价值千万。大臣又问:“它以什么为食“
商人答道:“此物专以针为食,每日要吃一升针。”
大臣将一切打听仔细后,便欢欢喜喜地把“祸母”买回了国中。从此以后,全国的百姓都停止了原有的工作,所有的人一天至晚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到处找针,造针,以喂养“祸母”。全国上下都因喂养“祸母”却找不够针而犯愁,没多久,这个国家就变得官府混乱,人民犯罪,五谷不收,病害肆虐,举国不安,百姓无以为生。这时,人们全都明白了:这就是灾祸。
于是,国王命令把“祸母”杀死焚烧,扔出国界。可是,当人们把“祸母”带到城外砍杀时,却刀砍不入。人们又架起柴堆,用火焚烧,“祸母”依然无恙。正当人们不知所措时,通体赤红的“祸母”突然窜入城中,入市烧市,入殿烧殿,整个城池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转瞬之间便国破家亡。
轻轻地告诉你
我轻轻地说:“这就是没事找事的后果,特别是夫妻之间,更不要没事找事,一会儿怀疑老公有外遇,一会儿怀疑老婆有婚外恋,或者因为一点小事情无理取闹,否则终会造成祸害,好端端地就把本来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给破坏掉。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喜欢没事找事,无事生非,殊不知,这样没事找事,最容易引发大事,甚至会造成祸害,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无论是婚姻,还是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千万不要没事找事。”
《禅来烦去》 禅是婚姻常青树上的一丝和风 木头会说话,落叶经常扫
9木头会说话,落叶经常扫
阿陶的烦恼
阿陶和依依最近非常烦恼,他们告诉我他们夫妻相互之间的秘密越来越多,你欲言又止,我话说半截,结果搞得夫妻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我问依依:“你的秘密是因为你做了对不起阿陶的事情吗?”依依说不是。我又问阿陶:“你的秘密是因为做了对不起依依的事情吗?”阿陶说:“都是些从别人嘴里得知的其他人的秘密,我不想传播,可是憋在心里难受,想对依依说,又怕她知道了也不想说出去,也折磨她。”依依说我也是,不想背后说别人闲话,可是阿陶老是猜疑我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小黑的故事
我说:“原来是这样啊,我想,你们可能搞错了概念,秘密和闲话是截然不同的,秘密是这个人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或者不能张扬的某种事件,它是客观的;而闲话是别人没有,而你凭空制造或者猜想的,或者你自己这样认为人家怎么怎么样的,它是主观的。那么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你为什么还要放在自己心里呢?依依啊,你忘了我给你说过的放下包袱的故事了吗?放下吧,这些秘密本来是不该让你负担的,你偏偏把它压在心里,那你们怎么能不紧张呢?”
依依说:“我明白了小黑师傅。”
阿陶却持怀疑态度。我说这样,咱们照例来从故事中找答案吧。
从前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很快乐,可是忽然有一天他脸上失去了笑容,从此闷闷不乐。
一些老百姓很担忧他,以为国王生病了,但宫廷大夫说:“国王像水牛一般强壮。”另一些老百姓又担心,怕是国王没钱花了,但宫廷司库说:“国王拥有的财富和粮食多得很。”举国上下传说不一,议论纷纷,都希望找到真正的原因,揭开这个秘密。
但是,真正知道这个秘密的,全国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国王的理发师。有一天,正当他给国王理发时,偷偷对国王说:“陛下,臣明白你为什么不高兴。”
“可不许对任何人讲。”国王神色严肃地说。
这位理发师不善于保守秘密,凡是他知道的事,他总会脱口而出。然而这一次,他下决心不把这件事泄露出去,甚至连老婆追问他,他也坚决回答:“请原谅我,这一次我决不泄露秘密。”
当老百姓探听到他知道国王的秘密时,大家就不约而同地涌进他的家,他走到哪里,大家就跟到哪里,希望从他身上打听一些消息。因此,他成了全国瞩目的中心人物。
有一次,理发师带着妻子在湖上游玩,立刻有许多小船围拢来,差点撞翻他的船。此番过后,理发师为逃避人们的纠缠,远离城市到了乡间。没想到,他又被周围的农夫包围住了。他到寺庙烧香拜佛,也被熙熙攘攘的香客围得水泄不通。理发师被弄得不得安宁,痛苦极了。
妻子很为理发师的处境担忧,但同时也勾起了她强烈的好奇心,她十分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有一次,家里又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妻子实在忍不住了,跑到丈夫面前恳求道:“告诉我吧,我决不转告任何人。”此刻理发师实在忍受不住了,他飞快地跑出家,冲进国王的御花园。数百名群众在后面追赶着他。他钻进一个树洞里,不顾一切地扯着嗓门大声喊道:“陛下的头秃顶了!头秃顶啦!”
由于太紧张了,他的声音颤抖,以至于谁也听不清他嚷了些什么。然而这样做了以后,理发师感到如释重负,轻松多了。他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钻出树洞往家里走去。沿途,他感到空气格外清新,心情特别舒畅。
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