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9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0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骨节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儿是手骨,那里是脚骨;这儿有踝骨,那里有膝骨;这里有大腿骨,那里有骨盆骨;这是脊椎骨,那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0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1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1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2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余、堆积成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2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3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3b)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观受念住

(24)比丘们!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
比丘们!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他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在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当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没有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25)于是他于内部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4。观心念住

(26)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比丘们!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
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
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
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
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
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
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27)于是他就内在的心观察心,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5。观法念住

A。观五盖
(28)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盖观察诸法呢?比丘们!当比丘生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贪欲」;当比丘不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贪欲。」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
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贪欲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贪欲,未来不再生起。

(29)当比丘生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嗔恚」;当比丘不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嗔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嗔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嗔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嗔恚,未来不再生起。

(30)当比丘生起昏沈和睡眠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沈和睡眠」;当比丘不起昏沈和睡眠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昏沈和睡眠。」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沈和睡眠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昏沈和睡眠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昏沈和睡眠,未来不再生起。

(31)当比丘生起掉举和后悔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掉举和后悔」;当比丘掉举和后悔不起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掉举和后悔。」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掉举和后悔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掉举和后悔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掉举和后悔,未来不再生起。

(32)当比丘生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当比丘不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33)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

B。观五取蕴

(34)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取蕴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灭去;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灭去;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灭去;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灭去。」

(35)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C。观内外六处

(36)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眼根,清楚了知色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7)比丘清楚了知耳根,清楚了知声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8)比丘清楚了知鼻根,清楚了知香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9)比丘清楚了知舌根,清楚了知味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0)比丘清楚了知身根,清楚了知触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1)比丘清楚了知意根,清楚了知法,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2)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

D。观七菩提分

(43)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有念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念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念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念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念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念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4)比丘有择法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择法菩提分」;当比丘没有择法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择法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择法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择法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5)比丘有精进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精进菩提分」;当比丘没有精进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精进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精进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精进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6)比丘有喜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喜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喜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喜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喜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