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篮





该全数献给神。你对于任何的东西,所发生的爱情,都该是在神里面。若不是在神里面,任何的事物对于你就都是危险的。只有神作人爱的对象才是稳妥的,人的脚才会走在平安的路上。不然的话,人的前途就要非常的危险,有网罗,有陷阱,有深坑。

    我信弟兄姊妹都能记得,三个爱两个不爱:爱自己、爱钱财、爱宴乐,不爱神、不爱良善。这是危险的事!这是危险的道路!这也是危险的人生!我再说,爱自己、爱钱财、爱宴乐,不爱神、不爱良善,这是危险的道路,这是危险的人生。但愿青年的弟兄姊妹,都能蒙神怜悯,从这个里面被拯救出来!-受

第九辑 第四篇、糟蹋自己与实用主义

    读经:马太福音二十六章六至十三节。

    这段圣经,我已经讲过两次,所以这段圣经里所包含的许多意思,我不再重复提起。这里所提起的是马利亚的事,可是这一卷福音书里,并没有把马利亚的名字提出来。在别的福音书里,是提起马利亚来的。所以我们知道,这里所说的一个女人就是指着马利亚。为何马太福音只说有一个女人呢?这是告诉我们,这女人所作的事,不一定是名叫马利亚的才能这样行,乃是普通的女人都可以这样作。这里用女人是表明对于作这件事的人,并无所专指。另外,这里所以隐名,所以只说有一个女人,是表明作这事的人并不算得什么,乃是主是配受人注意的。

    我们都知道,马利亚的家里并没有仆人,她家里除了她的姐姐马大,和弟弟拉撒路之外,并没有别人,所以是她自己服事主的。我们也知道,她们的家并不是富有之家。但是,有一件希奇的事,就是马利亚买了一瓶真哪哒香膏(这是别的福音书告诉我们的)并且这瓶香膏是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所以这香膏必是很贵的(就是在现在,也没有这样贵的香膏)。她这样作,就受了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说,她用油在耶稣头上抹一抹,就花了三十多两银子;若把这钱周济穷人,就可分给许多人。但是主说,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事。所以,我相信福音传到哪里,马利亚的事也必在哪里述说。如果福音传到那里,而不述说马利亚的事,就不应该。若有福音,就该有马利亚的事。换一句话说,若有人懂得福音,就必须让他知道马利亚的事。可惜,在许多地方,福音已经传开了,但马利亚的事却并未传开。

    有的人不懂,就要问说,为什么三十多两银子有这么大的效力?是的,这三十多两银子,是有这么大的效力。因为主耶稣被卖给人,也只值三十多两银子。请你们不要误会我的话。福音值三十多两银子;仇敌对于主耶稣的估价,也是三十多两银子。换一句话说,第二个三十多两银子,并不是三十多两银子,乃是在仇敌看,只值得三十多两银子。换一句话说,一玉瓶香膏是值三十多两银子,是马利亚把自己出卖了。再换一句话说,马利亚自己就是这玉瓶里的香膏,她是装在玉瓶里被卖给主的。

    为何一面传福音,一面也要述说马利亚的事呢?因为每次福音传开时,都需要马利亚的事,来继续维持真理的平均。若在一个地方只传福音,没有传马利亚的事,就所传的真理是偏的。人们顶容易只传福音,而不传说马利亚的事。为什么呢?并没有别的缘故,只因福音也会有传得过度的危险,而无相当的平均。今天传福音顶容易。在我们和在世人中间所传的福音,就是只叫福音来满足我们。我们信主耶稣,是为叫我们上算、快乐、过得去、有所得着。如果我们上算、快乐、过得去、有所得着,我们就喜欢。许多人信基督,只到免死得救、不下地狱、有永生、上天堂的地位;许多人信基督,并未信到肯把自己献给主的地位。许多人传福音,是告诉他们出死入生、免刑罚、得永生、得救等事,这些人都喜欢听。你若告诉他们,信主后,从今以后当把自己奉献给主,顺服主,作祂的囚犯和奴隶,他们就不要。许多人只看见得救是脱离刑罚,没有看见得救是脱离自己。许多人的得救,不过是脱离地狱的得救,并没有看见也是脱离世界的得救。许多人只看见得救是得永生享福,没有看见得救是被主得着。若是完全都放在主的手里,被淘汰的人就多了。

    在主耶稣的时候,就有这种显然的分别,这事特别是记在路加福音上。在那里曾记载一个主人摆设大筵席,叫仆人去把瘸腿的、有残疾的人,都请来赴席。这是福音的筵席,有顶多人来赴(路十四16~24)。主是把福音的筳席给人吃,不管谁都可以来。当时人真来了,圣经记载说,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路十四25)。他们这些人想:福音真好听,因为是神的儿子口中所说的恩言。但是,顶希奇,主接着说,凡不背着十字架跟从我的,不能作我的门徒;凡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撇下这世界里一切的,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26~27)。主在传福音后,立刻提到我们和主的关系。许多人对于得救,只有免刑罚、不下地狱的思想,没有基督的思想。许多人信基督,不是为着基督的可信而信,只因着信基督是一个办法,叫他可以得救。许多人并没有看见信基督是因基督是目的,只看见我们靠着基督可以到神面前,可以上天堂。主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许多人信基督是道路,是方法,并未看见基督是生命。他们想:我所以靠基督,是因为基督是好方法,可以叫我得救。许多人想:靠着基督可以到神面前,可以上天堂,可以得救;并没有看见基督是生命,是目的。许多人想:我们要上天堂,要免刑罚,要得救,自己又不能作得到,就只好叫基督来帮忙,所以基督是手续,不是目的。换一句话说,基督是作他们得救的手续,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基督这个人,并不是他们的目的。许多人相信主得救,只有手续,并没有目的。他们对于基督所要成就的事,并不懂得。所以,福音在我们中间有这种危险。所以马利亚的事就必须述说。因为听信福音是不够的,我们应当闻着香膏的香气。因为得救并非为自己,一切都是为着基督。这是马利亚的故事。

    在一个主日学里,有人问一班小孩子说,你们谁愿意作拉撒路,谁愿意作财主?有的小孩说,我愿意作拉撒路,因为在将来可以享福。有的小孩说,我愿意作财主,因为将来如何,我还不知道。有一个小孩却说,我活在世上时,愿意作财主,我死后,愿意作拉撒路。多少基督徒也是这样想:最好活在世上时享福,死后也享福;最好在两个世界中都作头。这是许多基督徒今天所走的路。今天的马利亚,就是活着作拉撒路,死后也作拉撒路。她死后如何亲近神,她活时也如何亲近神。她死的时候如何把世界放在一边,她活着的时候也如何把世界放在一边。她死后是作拉撒路,她活着也作拉撒路。这就是马利亚的故事。

    我们在这里,不是不注重传福音,我知道我们是注重传福音的。但是主耶稣说,若在一千或在一万个地方传福音,也当传说马利亚的故事。若只传福音,危险就在这里。所以,必须要传说马利亚的故事。一面你必须得着福音,一面你必须把你的一切给主。保罗说:『一人既替众人死』,这是福音。但是,他并不停在这里,下文说,从今以后,『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五14~15)。这就是作马利亚所作的事。主是替我死的主。祂替我死而复活的目的,是叫我为祂活着。这里顶清楚告诉我们,没有基督徒光得救而不受苦难的。我们不只是被定规为着信主耶稣的,也是被定规为着主受苦的。这是保罗说的。所以我们应当知道,我们是被定规来信主耶稣,也是被定规来为主受苦的。许多人信基督,只信到叫主耶稣使他们快乐的地步;没有信到使他们因主耶稣的缘故而受痛苦的地步。多少人不知道什么是信基督,信到他们因主耶稣而受痛苦。但是感谢神,这痛苦是宝贵的!许多人信主耶稣,只信到将来进天堂,并未信到今天出世界;许多人信主耶稣,只信到蒙神悦纳,并未信到被人恨恶。但是,一个完全的信徒,一个完全属基督的人,就是一个信主耶稣信到一个地步,能被神悦纳,也能被人恨恶的人。所以马利亚的事,必须继续在传福音之后,所以马利亚的事,必须传说。今天信福音的人顶多,像马利亚的人却不多。盼望我们今天不只信福音,也作马利亚那样信福音的人。

    『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祂的头上』(太二六7)。在马可福音是记着说,她把玉瓶打破了,把香膏浇在主的头上(可十四3)。当她这样作后,就有犹大领头说,她这样作,是暴殄天物;她这样作,是把三十多两银子枉费了。他说,这三十多两银子,可以周济穷人。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这是什么主意?这是什么目的呢?另外,马利亚把香膏倒在主身上,又是什么主意?又是什么目的呢?

    马利亚所作的

    我们先说马利亚。她把香膏倒在主的头上和身上,是为主安葬用的。在马利亚想来:我看见祂使我的弟弟从死复活,祂也常常住在我们家里,祂常到伯大尼来。祂真是我可爱的救主。祂曾四次告诉门徒说,祂要死(见太十六21,十七22~23,二十18~19,二六1~2)门徒却不懂祂为什么要死。我却知道祂死是为我。当祂死后,必有人用香膏、乳香、没药来膏祂,但我不愿意到祂死后才作这事,我要在祂活着的时候,就把香膏、乳香、没药倒在祂身上。我要把我的一切都倒在祂身上。等祂死后,再把这些倒在祂身上,有什么用处呢?不如趁祂活着,把香膏倒在祂身上吧!你们想看,一玉瓶香膏,三十多两银子,是顶贵的了,就是在现在,也没有这样贵的香膏,所以在当时可说是极品了。

    她在什么时候作这件事呢?在主坐席的时候。就是在主快乐、不觉的时候,她偷偷的作。她不让主知道,也不告诉主。她趁着众人没有作这事之先,偷偷的作在主身上。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许多人要救恩,不要救主。许多人宝贵救恩,不宝贵救主。许多人宝贵基督教,不宝贵基督。许多人宝贵救赎的工作,不宝贵救赎主。许多人宝贵基督的十字架,不宝贵钉十字架的基督。许多人问说,我若信主耶稣,有何利益?这是他们的第一句话。他们并不说,我若信了主耶稣,我与主耶稣该有何等感情?惟有马利亚知道这个。这就是不同点。她知道主为我死、为我复活,我该把我的感情和一切都给祂。我这中等资产家庭中的人,该把一切都化为真哪哒香膏倒在主身上。马利亚是把一切都倒在主身上。只有马利亚知道主的死。到七日的第一日,有好几个女人都到主的坟墓那里去,要把香膏、没药倒在主的身上。但是,太迟了!只有这个女人来得及,其余的女人都来不及。因为只有她知道主的死,只有她有奉献、有供物。

    门徒的态度

    门徒以为马利亚这样作是枉费、是糟蹋。门徒以为,拿这三十多两银子,去周济穷人更好。今天在教会里,也有这两大原则。一班人像马利亚那样,把什么都给基督,以为基督配得一切;因为基督和我有感情,我就把一切都给祂。还有一班人就是要顾到实用方面的。这一方面,是以马利亚的心作主的人;另一方面,是以理智作主的人。这一方面,是以心作主的人;那一方面,是以事情、办法作主的人。若按着事情来说,我个人也说马利亚这样作是枉费、是糟蹋。但是,信徒中被爱所吸引的不多。爱是生命,爱是归宿,爱是一切。莫说三十多两银子,就是三千、三万多两银子,也算不得什么。问题不在东西的价值如何,问题是在对方的价值如何。问题不是东西,问题乃是人的价值。人所贵重的,莫过于他所爱的东西。他所献上的贵重物品值得多少,就主耶稣也值得多少。许多人在奉献钱财时,要算来算去。其实不是算钱财的数目,乃是算主到底值得多少?你献给祂多少,也就是表明祂值得多少。你不能给祂那么多,就是祂不能值得那么多。请你们记得,一玉瓶香膏,一玉瓶真哪哒香膏,说出基督的价值。这瓶香膏,并不是说出马利亚的奉献,乃是说出神和基督值得多少。一个人肯为主牺牲,并非这人出得多少,乃是基督值得多少。殉道者所以肯舍身,并非殉道者牺牲值得多少,乃是看出主值得我们的生命。每个肯刻苦、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