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篮





哦,我们的心若开起来,就要看见主的同情倾倒在我们身上。祂未作罪人的救主,已先作了罪人的朋友。我们知道,我们的主到世上来,为的是来受死。若是我们,必定会想,我的使命是死,那么,我只要成全了命定的死,别的事就可以不必管了。但是,我们的主不然。十字架虽然早已摆在祂面前,但当祂的时候还没有到,祂向着死往前走的时候,对于祂所遇见的那些需要祂的人,祂都与他们表同情。哦,何等慈爱的主!

    一个人要与别人表同情,有三件事是不可少的:第一是经历。你要与人表同情,必须先有经历。你若是从来没有生过病,你就不能与病人表同情。从来没有牙痛过的,就不能与患牙痛的表同情;从来没有头痛过的,就不能感觉到头痛的苦况。你本身若未经历痛苦,你就不能与受苦者一同感觉,你就不能体恤他。所以,经历是必须有的,经历帮助你与人表同情。

    有一个姊妹说:『我有许多事很难得胜,许多事我失败了。后来我去请教许多比我好的信徒;但是,他们都不领会我的艰难。他们好像生来就是圣人一样,他们好像从来不觉得失败的苦恼』。这就是说,没有经历的人,是不会体恤别人的。我们的主,何以不从天上降下来成个大人,何以必须经过童女的怀胎,经历人的怀抱乳养,渐渐长大呢?祂在世上,何必经过三十多年的苦难呢?祂怎么不生在世上三天就被人钉死,成功祂救赎的事呢?哦,祂所以这样受诸般的限制,受各样的苦难,是为要体恤我们。祂受人的误会逼迫,祂被人鞭打,被人欺凌,被人唾弃,至终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祂忍受这一切,为要经历人生的苦味,好体恤到人的软弱。祂那三十多年之久的为人,祂那三年多的周游传道,不只为着完成祂的使命和工作,也是为着体恤我们。祂必须这样,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在这里,若有人有一个破碎的心,有一个有伤痕的心,我们的主,现今也与你一同感觉,祂知道你的苦痛。祂不只有恩典能救你,祂也在心里体恤你,祂也感觉到你的感觉。

    要与人表同情,有了经历不够,第二,还必须有爱。有人多年患病,三天倒下,两天休息,他知道病中的苦况,但是,他不能与天下所有的病人表同情,他只能与他所爱的人表同情。他有经历,却缺少爱,所以不能与所有的人表同情。主在世时,能与任何人表同情,是因祂不只有经历,祂也有爱。有一次主从山上下来,有一个长大痲疯的求祂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主立即用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太八1~3)。祂心里有长大痲疯之人的地位,祂感觉到长大痲疯之人的苦痛,所以,祂用手摸他。主不只有经历,主的心也是满了爱。

    有了经历和爱还不够,第三,还要自己没有事情,就是说,没有事情预先把你抓住。许多时候,人自己先有了心事,把心闭塞了,他就不会体恤别人。他说,我自己的重担,自己还担当不了,怎能与别人表同情呢?主在世时有一个特点,就是祂把自己的需要忘记了。我们的主所不作的事,比作出来的更奇妙,更有意思。祂饿了,祂却不把石头变作饼来充饥。仇敌捉拿祂,祂并不求父赐祂十二营天使来保护。祂的心里没有祂自己的事。祂从来没有被自己的事抓住,以致不能与人表同情。许多时候,我们自己有了重担,感觉难受,看见别人的痛苦,就只好让他去了。我们的主却不是这样。祂如果单顾念到祂自己将要受的十字架的苦难,祂就要天天被自己的苦难抓住了,祂就不能体恤别人了。祂若想到祂要受的苦,是最大的苦,是最难担当的苦,祂就不能顾到别人、帮助别人了。但主是若无其事的一日度一日,遇到病人就医治,遇见穷人就传福音,好像祂自己没有事似的;祂全然与人表同情。祂每一次体恤人的时候,祂的心总像洁白的纸一样,任何墨迹画像,都可以显在上面。赞美感谢主,祂的心是空的,是为着别人的。

    祂不只体恤当时的人,祂如今也一样的体恤我们。祂作我们的大祭司,祂现今在天上体恤我们。祂所经历的,比我们所经历的更难千万倍,我们可以信赖、祈求祂。你有什么难处,祂与你一同感觉。祂要恩待扶助你,使你得平安。希伯来书四章十六节说:『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多少时候,你觉得别人不把你的事当作事,也没有人与你表同情来安慰扶助你。那时,你必定觉得重担是何等重,心情是何等苦。但在天上有一位与你表同情的,你可以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恳求祂。在那里,有一位与你表同情,怜恤你,也感觉你的担子的,祂要使你的重担变成轻省。地上的朋友,有时能减轻你的担子,但天上这一位朋友,是常常预备好来担当你的重担。祂不只在感觉上背负你的重担,祂也在实际上背负你的重担。祂怜恤你,祂也恩待你。祂在天上,好像只有你是祂所喜爱的,祂所关心的就是你的事。祂是这样的一位主!感谢赞美神,我们有这样的一位主!

    末了,我们要说,因主与你表同情,因祂亲自感觉你所感觉的,祂就不会把你担不起的担子给你担。你要记得,你站的每一个地位,祂都与你同在,与你一同感觉,祂要施恩给你。祂深深的感觉你每一件的难处,体会你每一滴的眼泪。你如何难受,祂也一样的感觉你的难受。让我们信靠祂,从祂得着安息。祂愿意体恤我们,与我们表同情。祂今天虽然不在这里,但祂的心还是留着为我们的。

第二辑 第七篇、一件美事

    读经:马可福音十四章一至九节。约翰福音十二章一至八节。

    这段故事,照着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可十四9)。可见得无论在什么地方传了福音之后,就也必须述说这段故事。如果传了福音,却没有述说这段故事,在主看来,是一个大缺欠。所以,我们在这里要讲到这段故事。

    这段故事最要紧的意思是什么呢?可用彼得前书三章十五节的话来表明它,就是『心里尊主基督为圣』!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要在你们里面尊基督为圣,像尊祂为主一样。这故事只引起人作一件事──尊主基督为圣。主所以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就是教训我们,传了福音以后,必须结此果子。这故事就是表明这果子的意义。

    『有一个女人(马利亚──约十三3)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真哪哒香膏,已经是很好的了;至贵的真哪哒香膏,那是好得无可再好了。这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是盛在玉瓶里。玉瓶,也是很宝贵的。马利亚所奉献给主的,不但香膏是至贵的,而且盛香膏的玉瓶也是很宝贵的。所以,凡是献给主的,都得是最宝贵的。

    『打破玉瓶』,玉瓶只能用一次,不能用第二次。这一个玉瓶在马利亚只有一个用处,就是膏主耶稣。一给了主,从今以后,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

    『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她这样一作,屋里就满了香气(约十二3)!不但在当时屋里满了香气,就是当我们读这段圣经的时候,好像也满了香气!她起先不过使人看见,现在并且使人闻到了。这样的爱主,这样的奉献给主,真是香气四溢,会一直存留到永远的。

    约翰福音十二章三节说,她『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头发原是女人的荣耀(哥林多前书十一15)她把荣耀放在主的脚下了!

    她这样作,不但引起了人的批评,也引起了人向她生气。但是,她不顾一切,她不理一切。她没有想到处在一个长大痲疯的家里;她没有想到现在的家境和前途的难处;她没有顾到众人会批评、会生气。她就是这样作了。她奉献给主,就是这样不顾一切。这是完全的奉献。奉献不只是把东西献给主;奉献并且是专一的对主,不分心的对主。

    抹膏的意思是分别为圣。会幕以及会幕中一切的器具,都是抹了膏的。『基督』就是『弥赛亚』,意思就是受膏者。对于这受膏的基督,我们要在心里面尊祂为圣。用膏涂抹祂,承认祂是我的主,将一切都放在祂的身上。我们不怕对基督太尽忠了,不怕对基督太热爱了。有一个青年的基督徒,向一位老人作别时,那老人对他说:『我对你只有一个盼望,就是盼望你作主耶稣的一个热爱的情人』!爱主、事奉主、顺服主、对主忠心,是不能有限度的,是不怕太多的。主喜欢我们不顾一切的爱祂,不讲理由的爱祂,出乎常情的爱祂。祂以为传福音的结果,就是应当有人肯因祂死的缘故,而受激励,而爱祂,奉献给祂,完全顺服祂,直到别人以为是太过的地步。主是在信的人就显为宝贵(彼前二7)。彼得懂得这个。所以在他的书信里,就多说到宝贵;他说到血、信心、石头、应许等等,都加上『宝贵』的字样。我们把多少献给主,就是表明我们看主值得多少。

    马利亚如此行,门徒们以为如何呢?他们『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可十四4)?他们以为这是枉费。但是,这香膏是浇在谁的身上呢?是受膏的人不配么?这香膏是浇在主的身上,如果说是枉费,就是说主无此价值了。真的主就值不得涂这香膏么?用在主的身上,还是枉费吗?没有专心爱主的人,都要以为这样的奉献乃是枉费的。按人的看法,顺服主、爱主、为主舍弃一切,有时候是会太过的,是会枉费的。但是这样的批评,不过表明他自己爱主的程度而已。

    『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赒济穷人』(可十四5上)。他们以为有更好的用法,就是赒济穷人。人对于基督若是没有爱,他就要把为主作工来代替他所应当奉献给主的爱。人若以为把最宝贵的献给主是枉费,他就要将这宝贵的用在人的身上。许多时候,我们就像当日的门徒一样,对于基督没有专一的心,没有贞洁,没有热爱,却打算用外面的工作来补满这个缺欠。

    『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可十四5下)。起先他们不过是批评;后来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了。但是,马利亚不能因着他们生气,就把香膏留些起来。玉瓶是已经打破了,香膏是已经流出了;从来没有把牺牲献上了,又从坛上取下来的。马利亚因为爱主,就有胆量如此行,她并不理会人对她的批评和生气。

    马利亚如此行,在人看是枉费,是太过了。照着普通一般人的意思,用香膏好了,何必用真哪哒香膏呢?用真哪哒香膏好了,何必盛之以玉瓶呢?用玉瓶好了,又何必花到三十多两银子呢?他们就不免批评,甚至于向她生气了。但是,在主看来,这件事是不应当批评的。主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主的意思是:她太爱主,不要紧,你们不必批评,更不必生气;你们这样批评,这样生气,就是难为她了。你们若会爱我像马利亚一样,那是最好的;若不能,就请你们不要拦阻别人这样的爱我。主看这件事是对的,是好的,所以说:『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哦!马利亚这样作,是一件美事,是不可批评的。每一个马利亚,每一个爱主的人,都只要有主这句话就够了。我们应当以主的称许为满足。我们如果盼望别人的称许,我们就得随着人的意思去生活,而不能体贴救主的心意去奉献了。

    照着当时的情形,三十多两银子是三百多天的工价(参太二十2)。如果加上五十二个不作工的安息日,那就差不多是一年的工价了。我们知道主到伯大尼住在马利亚家里的时候,马大伺候事多,并没有仆人帮忙。可见她的家并非富有之家。但是,马利亚不求自己的舒适,尽其所有的用在主的身上了。爱主、事奉主是不怕太过的。将一切用在主的身上是不会枉费的。

    『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可十四6)。主耶稣反对门徒的想法。他们以为这样的膏祂,这样的奉献给祂,是一种枉费。主却说,这是一件美事,不是枉费。爱祂到忘记了好像是在主里先进者的批评,乃是一件美事,不是枉费。爱祂到肯花费一切在祂身上,乃是一件美事,不是枉费。我们待主永远不会太好的;爱主永远不会太多的;顺服主永远不会太过的。无论人如何看法,无论一同事奉主的人如何批评,主是说,这样作,是一件美事。传福音所要得的果子,并不只叫罪人上天堂而已,乃是要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