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篮
第八辑 第十一篇、主不失望的原因
读经:约翰福音四章十三至十四节,二章二十三至二十四节,六章十五节,七章三至四节,六节,九节,十二章二十四节,十三章三十七至第三十八节,十六章三十一至三十三节。『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四13~14)。我们的主在世上所作的事,没有一件是不好的。马可福音里有一句话说,祂所作的事都好(七37)。真的,祂所作的事,都是好的。今天我们要讲到主耶稣所作的事。同时呢,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约翰福音四章十三至十四节的话。这里是主耶稣说,祂如何要充满基督徒的心,叫他们不再有得不着的欲望。这是主耶稣所亲自应许我们的:『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凡人喝了主所赐的水,就永远满足了欲望,永不会觉得再差一件事,永不会失望。那么,我们就有一个问题说,真的能如此吗?是的,我们接受主耶稣的人,是真能永远不渴的。但是,为何有人仍得不着满足呢?有的人要说,我仍口渴,我还有要得着而没有得着的,我还有所要得着的。难道是主的应许不应验吗?不,主说,凡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主是叫人得永远满足的。
那么,为何我们仍口渴呢?为何仍不满足呢?为何仍有欲望呢?为何仍是悲伤的呢?为何仍是忧愁的呢?为何仍是要求的呢?为何仍要自怜呢?这是因为我们只看约翰四章十四节的应许,而忘记了看十三节的宣示。主在这里不只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主并且先说:『凡喝这水的──就是世界的水,就是雅各所留下的水,就是世上最好的水的──还要再渴!』许多人因为不明白这世界之水的性质是如何,这世界所能给他们水的性质是如何,能否耐久,时候的问题是如何,因为他们不能从起首就明白暂时的和永久的,能见的和不能见的、属物质的和属灵的分别是如何,所以就不知道要得着十四节所告诉他们主能满足他们心的应许,是应当先明白十三节所说这世界的水是不能满足他们心的。先要知道『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然后才能明白主所告诉我们的『永远不渴』。主是要我们得满足的,叫我们不必得了一个又盼望一个,得了一个又盼望一个,永得不着满足。今天我不是来讲喝这世界的水不能满足人的心,乃是要解释为何基督徒在世上仍旧感觉口渴。基督徒为何仍是口渴呢?因为基督徒回头再喝了十三节的水。一个人为何会失望呢?若没有盼望,就不会失望。若永无盼望,就永不会失望。人若永不盼望有钱财,就永不会因无钱财而失望。照样,我们若盼望世界的水能满足我们,我们的眼睛就转了方向,我们就会觉得渴了。这是我们在神面前觉得伤心、觉得难受、觉得失望的原因。我们不会得满足。为什么呢?有一个缘故。因为我们盼望得着快要过去的东西,来满足我们的欲望。你盼望要得着快要过去的东西、快要过去的名声、快要过去的钱财,你就永远得不着满足。这些东西到了你手中时,你要看见它们并不会安慰你、叫你快乐、叫你满足。所以你觉得又有欲望了,你又要别的东西了。你又渴了,所以你又得再喝了。我们的错,是在于我们要在快要过去的事物上,满足我们的心。如果你的手抓住这些快要过去的东西,你的心想这些快要过去的东西,你的心就永不得满足。
我今天特意专读约翰福音,论到主耶稣的话(自然在约翰福音之外,其余三卷福音书中,也有许多讲到主的话)。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从来不灰心。若照祂一生的遭遇、祂一生的环境来说,祂是可以有多次的灰心和失望的。但是祂不。以赛亚书四十九章里有论到主的话说,神要祂使雅各归向神,使以色列到神那里聚集(5)。但是,结果呢?我们知道,在表面上祂好像完全失败了。祂呢?祂如何感觉呢?祂说:『我劳碌是徒然,我尽力是虚无虚空,然而我当得的理必在耶和华那里,我的赏赐必在我神那里』(4)。祂并不失望。以赛亚书四十二章也论到主说,祂不灰心,也不丧胆(4)。虽然祂所遭遇的,可以叫祂灰心丧胆,但是祂并不。约翰福音和马太福音所注重的不同。约翰福音所说的主,是一位从起头就被人拒绝的。马太福音所说的主,是在十二章后才被人拒绝的。约翰福音第一章就记着,主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祂来为要担当以色列人的罪,为要担当外邦人的罪,但是人不要祂,拒绝祂,不接受祂。祂在十字架上时,人不要祂,神也不要祂。若是我们,必定要失望、灰心、忧愁、难过了。但是约翰福音十九章记载,主在十字架上喊说:『成了』(30)。若是你和我,就要喊说:『罢了』。祂却像打胜仗的军兵吶喊一样,喊着说:『成了』。祂一生一世把神当作祂的满足。祂对于世人没有一点盼望,并不盼望从人得着什么。祂只盼望神,以神为祂的满足。祂说,除了父以外,没有人认识子;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子来不是要行自己的意思,乃是要遵行差祂来者的旨意;看哪,我常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太十一27,约五41,六38,四34)。我们的主一生一世只把神的旨意当作祂的满足。祂只把神当作祂的满足。所以,世上的人、事、物,无论如何变迁,都不会使祂失望。凡以神为他满足的人,是不会失望的。我们在消极方面,当对世人一点盼望都没有。不盼望世人所给的名声、荣耀、帮助、安慰、扶持等等,我们就要永远不渴了。我们应当注意我们对世界之水的看法。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如何,就我们对世人的盼望也如何,这是定规的。『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祂所行的神迹,就信了祂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祂知道万人』(约二23~24)。
在约翰福音第二章里,主行了两个大神迹。祂行第一个神迹时,门徒就信祂(11)。祂行第二个神迹时,有许多人看见祂所行的神迹就信祂(23)。照我们的看法,只要看见聚会的人多起来了,传道时信主的人也多起来时,我们的心就不知不觉的摆在这些工作里头。但主并不如此。二十四节说:『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祂知道万人』。祂不肯从人身上享受什么。祂不把自己交托他们,因为祂知道他们将来要钉祂在十字架上。当这许多人相信主时,主是欢喜;但祂不把自己交给他们。主并不让这些人得着祂的心。工作虽然顺利,但是工作并不占住了祂的的心。所以,祂能保守祂的超脱。『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约五41)。在这一章里,有一个三十八年不得医治的病人,被主一下子就医好了。有许多本来反对祂的人,现在不反对祂了。有许多人归荣耀给神。但主耶稣说:『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主是说,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若是我们,怕要欢迎人的荣耀了。如果你盼望人给你荣耀,当人给你荣耀时,你就快乐;如果人不给你荣耀时,你就失望。主却在消极方面,不接受什么人的荣耀,什么都不接受,祂不盼望,也不接受,所以,祂不至于失望。『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祂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约六15)。
当时有几千人聚集。他们因看见主分饼的神迹,就说,这人真是我们的王。虽有这许多人抬举主,主却拒绝他们。祂并不肯受人的荣耀。人所给祂的,祂并不接受。祂不肯喝这世界的水。神在祂里面已经满足了祂的心,所以,祂能拒绝一切世界所要给祂的。『退去』是一个最好的态度。『退去』能保守一个为神作工的人不受人高举的害。『退去』使人能有机会证明神的满足。『退去』也是因为里面已经是满足了神的。『耶稣的弟兄就对祂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约七3…4;6;9)。那时,主耶稣的兄弟们,以为祂行的神迹多,就可以出名;所以对主耶稣说,你要出名,当到人多的地方去。在这里你的门徒不看见你,不会信你,犹太人看不见你,也不会信你。耶路撒冷是个大地方,那里人也顶多。你到那里去,人会信你,你也会出名。但是,主却『仍旧住在加利利』。虽然易地而居,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并且作了这件事,能与祂自己许多的便利,祂却不为。世人多半是好奇的。世人因好奇而发的赞美是很多的。主若肯迁地,就可以有千百的机会受人的赞美。主却不把自己交给他们。祂不要人们特殊的称赞。祂里面已经有了东西,所以外面的东西用不着了。祂是如此的认识世界之水的性质,所以,当祂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有几个女人为祂哭号,祂对她们说,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路二三28)。祂并不失望。『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在这一章里,我们可以看出是主一生最荣耀的一天。不只有多少犹太人信祂,不只祂的朋友们信祂,就是法利赛人也彼此说:『看哪,你们是徒劳无益,世人都随从祂去了!』(约十二19)。并且,不只仇敌承认失败,不只朋友相信倚靠,不只犹太人信祂,连外邦人也信祂。当时也有几个希利尼人,求腓力去告诉主耶稣说,他们愿意见主耶稣(约十二20)。这几等人,都承认今天是主耶稣得胜的一天。若是我们在这种光景中,我们就要觉得腾云驾雾,趾高气昂了。主耶稣却是怎样呢?祂就是在这时候对祂的门徒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这句话原是主耶稣指着自己的死说的(参约十二33)。主好像就是对着腓力说,父差我来,要我走的路,不是长久骑驴进耶路撒冷的路,不是一直受人欢迎的路。世人可以把他们所有的给祂,但祂并不享受,也不接受。这世上的水祂一点也不肯喝。祂拒绝人所给祂的。祂认定了神所给祂的。
我们应当学这功课。特别是主的工人们应当学这功课。因为虽然今天人们的脸朝着你,也许明天他们要用脚跟朝着你。今天对着主喊和散那的人,就是明天喊着说除掉祂的人。主并不因他们灰心失望。因为祂对于人美好的待遇,心中有一种秘密的拒绝。祂和祂的环境,从来不发生直接的关系。祂所直接顾念的,就是神和神的旨意。所以祂在世的道路不是弯曲的;我们的道路却是弯曲的。我们的主没有让朋友叫祂的道路弯曲一点;没有让人的赞美左右祂的行径,没有让仇敌的反对改变祂的程途。『彼得说,主啊,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约十三37~38)。上述的诸般试探,有的是人的荣耀,有的是仇敌的贡献,现在主有更难过的试探,就是彼得所给祂的。彼得说:『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主却回答他说:『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照我看,彼得在许多的时候都是行在主面前帮助主的。但主却不把自己交给他。若是我有了门徒的话──自然我不会有门徒,若是这个门徒本来总是在我面前帮助我的,一旦他不承认我,而我又是站在法庭中受审,我怕我要狠狠的看他一眼,意思是对我那门徒说,你不承认我吗?但是,主回过头来看彼得一下。就是主这看一下,就叫彼得出去哭了。我们的诗歌里有一首诗这样说:什么会使地上的偶像,
失去它那美丽的模样,并不是灰心、失望或劝勉,乃是『无价之宝』的一现!
惟有彼得所见的泪眼,司提反所仰望的荣脸,陪着马利亚同哭的慈心,会使我脱离地的吸引。
只要这两只眼把我们看一下,就够把我们溶化了。但是,祂这一看彼得,还有另一方面的启示。我们对于我们的彼得,盼望太多了。所以当他说话靠不住,当他对不起我们时,当他谈我们的事时,我们就灰心失望,甚至难过悲伤。我们经不起受我们彼得的误会和失信。但是,我们若喝这世上的水,盼望朋友来满足我们,盼望亲戚来满足我们,盼望别人来满足我们时,我们就必定再渴。如果我们只因神给的房子而快乐,因神给的朋友而快乐,因神给的食物而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