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使命:布什总统的信仰
但这张字条的意义不仅止于此。尽管过了这么多年,小布什仍然一再想起信中的每一个字。最令他刻骨铭心、永志难忘的,是最后那一句话,那句感动他流出眼泪的话。父亲在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爱、骄傲和信心之后,最后说:“现在轮到你了。”
这么多年来,布什家族非常不愿意被人贴上“布什世家”、“布什王朝”、“布什帝国”之类的标签。他们喜欢谈论的是信靠、使命和信心。毫无疑问,前任总统传递给州长儿子的,不只是珠宝和一张勉励的字条而已,更如一位学者所说的,乃是“薪火相传的象征”。
这位父亲显然是在提醒儿子记住自己的家族传承,这种家族传承在未来的年日中,将带给他坚持到底的力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些一再重复的故事形成了家族文化,如果这些故事本身深具启发性的话,就会形成家族的使命感。布什家族的传承富有这些具有使命感的故事,如果我们要更多认识小布什的信仰,就必须先明白他的家族历史如何塑造了他的信仰。
第一位参政先祖
在布什家族中,也有带着工业和文明远见的人物。小布什的祖父普雷斯科德便是其中的一位。
有一个例子具有特别的意义,不仅因为它体现出的道德情操,更因为见证这件事情的人就是普雷斯科德的孙子,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这个教训。事情发生在小布什就读于安多佛(Andover)一所高中时的某个夏天,普雷斯科德应邀到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市(Greenwich)萝丝玛丽女子学校(Rosemary Hall Girls’school)发表毕业典礼演讲。大家以为这场演讲只不过是千篇一律的参议员致词,但普雷斯科德这一天完全没有兴趣说客套话。他对纽约州长尼尔森·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的行径大为震怒,那时洛克菲勒正准备竞选总统,且正与结婚两年的发妻离异,娶了一个刚离婚的年轻女子。当时,离婚可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但联邦参议员在毕业典礼上公开指责一位全国知名人物,更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普雷斯科德·布什对洛克菲勒毫不留情地批评道:
我们的国家难道己经沦落到这种地步,竟然容忍一位伟大之州的州长,一个盼望获得美国总统提名的人,离弃自己贤德的妻子、几个孩子的母亲,然后说服已有四个幼小孩子的母亲抛夫弃子,与之结婚吗?我们难道已经沉沦到这种地步,两大党中的一党,竟然将至高荣誉授予这样的人,允许他竞选总统的尊位?我希望事实不是如此。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时刻,小布什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件事。当他的联邦参议员祖父演讲时,他就坐在听众当中,被这位长者的道德勇气深深感动。这次经历奠定了他的部分政治哲学。多年以后,小布什对一位访问者说:“我还记得祖父对洛克菲勒的离婚事件大加谴责,这在当时的政治界是一大禁忌……他所要表达的观念是,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把问题推卸给别人,要自己解决。这是一种个人的道德,要尊重别人,其中包含了强烈的宗教基础与含义。如果说我们是政治人物,我们所传承的,就是这种政治哲学的基础。”
这类道德训诲代代相传:“做正确的事”、“追求卓越”、“回馈国家”、“不推卸责任”、“信仰要忠诚”。这些训诲蕴含在那张字条和那对金袖扣中,也就是老布什在1995年1月的那天,盼望植入新任州长心中的价值观。
侍奉比我们更大的
小布什在就职祷告会上选择的那首圣诗,具有特别的意义。就是在这首圣诗的歌声中,他握着父亲的字条流泪。这首圣诗是卫理公会的基本信念,是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最著名的创作之一,同时也是小布什最挚爱的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是《当尽本分》(A Charge to Keep I Have)。这首圣诗的背景值得一提,它的歌词几乎一字不漏地来自一本基督教经典著作——《亨利·马太圣经注释》(Matthew Henry’s mentary On the Bible),这是亨利·马太对《利未记》八章35节的个人感想。在该段经文中,上帝吩咐圣殿祭司要“遵守耶和华的吩咐”。亨利马太说——
现在轮到你了(2)
我们每个人都有当尽的本分,要荣耀永恒的真神,喂养不死的灵魂,尽上当尽的职责,服事这个世代的人。每日我们都当尽上这个本分,因为这是主耶和华的命令,不久之将来,上主就要我们交账。若未遵守这本分,就会造成我们最大的危机。遵守吩咐,好让你得以存活。若背叛上主的托付,结果就是死亡,永远的死亡。我们当怀着敬畏的心,将此谨记在心。
查理·卫斯理反省并回应了亨利·马太的话语,将它们写成诗歌,纳入他五百多首圣诗的创作中。这些话成为了《当尽本分》的歌词,深受许多卫理公会信徒喜爱。他们常常在聚会结束时,颂唱这首诗歌,呼召信徒要背负改变世界的使命。
我有本分当尽,我有上主当尊,我有宝贵灵魂当救,引领他进天庭。
我愿听候主命,服事现今世代,竭尽一切能力才智,殷勤成就主工。
求主使我谨慎,活在主面光中,使你仆人常做准备,面陈所做事工。
助我警醒祷告,凡事靠主引导,持守真道不违托付,忠心至见主面。
小布什深受这首圣诗感动,因歌词中带着一份责任以及完成使命的强烈呼召,二者都是他所熟悉的家族训诲。他不仅要求在就职典礼上吟咏这首圣诗,还使用这个歌名做为自传的书名。显然,这是他的终生理念。
小布什进一步发扬了这个理念。入住德州州长官邸不久,老友欧尼尔夫妇(Joe and Jan O’Neill)借给他一幅画。看到这幅画时,小布什深受感动,将它挂在了办公桌的正对面。这样,他每天上班时都可以看到这幅激励人心的作品。这幅画的名字就叫做《当尽本分》。
图画及诗歌与小布什的心意相通,充分说明了他对呼召、使命与领导的看法。这幅画的作者是德国移民柯纳(.D.Koemer),他的画作常常与雷明顿(Frederick Remington)的作品相提并论,两人都擅于描写美国西部的生活。同样,《当尽本分》这幅画描绘的正是一位西部牛仔骑着骏马,独自一人,奋力骑上高峻的陡坡。
这幅画被挂在州长办公室之后,小布什给州政府同仁写了一张便条,便条上如此说:“我想和你们分享这件事,一点德州的历史,它也正是我们使命的缩影。下次你们到我办公室来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这幅描写骑士决意攻克高峻陡坡的画作,因为这就是我们。而为这幅画作添加活力的,正是查理·卫斯理所说的——我们事奉的那一位比我们更大。”
这幅图画最能贴切表达小布什对领导权的看法,他的想法深受布什家族传统的影响。他将一位清教徒所说的话,通过一位卫理公会圣诗作者的诗词,将其包装在德州特有的牛仔风格中,差遣同仁向险峻的高山挑战,寻求那特别的使命。他全盘接收了基督信仰的深度和遗产,并将其化身为孤胆骑士这个永恒的影像。对他而言,一个信靠上帝、克服险峻高山并大胆迈向未知的勇士,才是一个创造历史、造福后代、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
“信心”、“勇气”、“崇高的命令”、“承接使命”、“实践遗产”,这就是小布什的生命、领导和灵魂深处的理念。他正在实践这些理念,从心灵深处想像自己正在挑战柯纳画中的那座高山峻岭。而小布什就是那位骑士,他所承受的使命就在山的另一边。上帝与他同在,没有任何崎岖的道路或是现今的仇敌,可以阻止他完成使命。
他有一个当尽的本分。如今,不管是对布什家族还是国家,他都深信“现在轮到他了”。
过去的生活
一个人在成为美国总统之后,别人难免会将他过去的生活视为通往白宫的道路。但如果我们不先撇下他的职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人,就无法真正了解他。小布什的例子更是如此。
大家很容易从命运的角度来看小布什的故事。他是美国总统的长子,富有、英俊、平易近人,并且拥有全世界最著名两所大学的学历。但事实上,在40岁以前,小布什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个失败者。他父亲在这个年纪的时候,成就早已超过他不知多少倍了。他前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所投资的事业几乎全部失败。大家都知道他的口才极差,每天喝得醉醺醺的,有一次甚至差点和父亲打起架来。
任何人都难以想像,12年后,这个人竟然会代表共和党竞选美国总统。要了解这样的转变,我们必须同时了解小布什的“浪荡岁月”,以及他结束漫无目标的人生、迈向成功的那次转变。
语言学习障碍患者?
盖尔·辛莉(Gail Sheehy)根据这个故事,为《浮华世界》写了一篇报道,认为小布什可能是个未经诊断的语言学习障碍患者。她引用了一位语言学习障碍专家对上述安多佛事件的看法:“从这个事件来看,他真的不明白这种词汇的用法,他无法区分‘撕裂’(tears)和‘眼泪’(tears)这两个同型异义字的不同。小布什可能有语言障碍的症状,只是从未接受过诊断。”
辛莉的报道说明了许多事情。语言学习障碍与个人智商无关,却有家族遗传的因素,这也是小布什一生中最常引起困惑的地方。辛莉再次引用语言学习障碍专家的说法:“语言学习障碍患者的听力没有问题,但似乎无法迅速处理一个字里面的所有音节。所以当他们想使用自己听过的一个字时,有时会遗漏一些音节,把音节的位置搞错,或者用其他的音来代替。他们的表达没有问题,但存在这种语言障碍的人,说话时不是很有组织性和条理性。”
小布什这种混淆不清的语言风格是众所皆知的。《哈泼杂志》说他是“说第二种语言的外国佬”。例如把tactical nuclear weapons说成tacular weapon,把enthralling 说成inebriating,把handcuffs说成cuff links。有一次小布什和记者们谈到约翰·马凯(John McCain)时说:“参议员……不能说一套,做一套。骑着高大的马,走谦卑的路。”
成为公众人物的语言学习障碍患者,通常会利用演戏来克服他们的语言障碍,利用非语言的方式来建立与听众的互动关系,利用简短、熟练的措辞来减少语言错误模糊的可能性。他们平易近人,能快速洞察人心,精于肢体语言的表达,对人很有吸引力。辛莉对小布什与人同处一室的描述非常贴切:“他违反了一般人的安全距离,总是太靠近别人,离陌生人的嘴巴或眼睛不超过10或15公分,几乎要贴到别人的脸上了。他好像要从对方脸上找出明显的线索,然后像一位雕塑家一样,用心灵的眼睛把对方雕塑出来。如果这是他用来弥补自己沟通障碍的方法,它还真管用。特别是对一位政治人物而言,这种方法简直是功效奇妙。”
小布什可能有语言学习障碍的事实,导致他在学业上遇到了困境,可后来却有如此成就,实在令人深思。在这一点上,他和他心目中的英雄丘吉尔极其相似。丘吉尔在学校读书时,成绩总是班上倒数几名,这让他的父母觉得很丢人。有一些事实可以证明丘吉尔也是一位语言学习障碍患者:他小时候有阅读障碍;每次演讲前都需要把讲稿背得滚瓜烂熟,以免张口忘词;还有,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
丘吉尔晚年的时候,自认为知道了自身的障碍在哪里:“如果我对一件事没有兴趣、没有想像空间或无法用理智思考时,我就没有办法、也不愿意学习。”或许语言学习障碍患者的想象力必须先得到激发,然后才能发展出学习的能力。在丘吉尔的生平中,帮助他激发想象力的恩人是小时候的英文老师,以及一套自创的自学方案。而在小布什的个案里,这位恩人则是安多佛菲利普学院的传奇人物——历史老师汤姆·莱恩斯(Tom Lyons)。
影响一生的莱恩斯
小布什多次提及汤姆·莱恩斯“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让小布什感动的不仅是莱恩斯这个人,同时也是他的教学方式。莱恩斯1954年就读于罗德岛州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3 时,原本是一位前途看好的学生和运动健将,但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痹症,他的运动员生涯因此嘎然终止。后来,他取得了历史学学士学位,又拿到哈佛大学的教学方法硕士,毕业后在麻州西部的黑门山中学(Mount Hermon School)担任教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