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诗集





  一个把帽子戴在头, 
  一个把辫子甩背后, 
  一个说请你慢慢走, 
  一个说请把步儿留, 
  一个说心儿莫难受, 
  一个说很快会聚首。 
  短短六句诗,写动作,男女有别;写对话,言短意长;景中有情,诗中有画。诗情,画意,真切,细腻,充满生活气息。 
  诗人所处的时代,文人多受“年阿”诗体的影响,崇尚典雅深奥、讲求词藻堆砌之风盛行,而诗人仓央嘉措却坚持将通俗语言写入诗篇,使《情歌》语言活泼生动,清新明快乐,通俗易懂,独树一帜,一新当时文坛耳目,在藏族诗歌中别具一格,富有艺术魅力,所以二百多年来一直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神王,是情圣,是诗人。他在人世间逗留过,虽然仅有短短25年。他在人世间短暂逗留,仿佛就为留下这些诗篇。“玛吉阿米”的名称正是从仓氏情诗中借用而来,在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汇集的66首作为篇首: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洁白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渐渐浮现在我心上。
  玛吉阿米直译为“未嫁少女”、“未嫁娘”;据说八廓街的黄房子正是诗中这位少女居家之地,或说是微服出行的仓央嘉措以少年宕桑汪波的名义与情人幽会之处。这幢黄颜色的小楼骄傲地存在并成为某种象征,仓央嘉措的诗歌在西藏一直被广为传颂。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由于作者特定的身份,所有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所以神王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怨憎会、爱别离的人生苦难和求不得、恨不能的无奈。然而愈是如此,便愈加凸显示出人间情爱的珍贵美好。 
  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如今仓央嘉措的身世遭际已经广为人知,他的情诗被译成20多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至今仍不乏新的译作出现。仅仅是近百年间的汉语翻译,我所见到的就不下七八个版本:有民歌体的,有五言、七言体的,有现代新诗的。由派生而影响,这些诗作同样给当代画家、音乐家提供着不竭的灵感和创作资源。特别是经由当代优秀作曲家和歌手倾情打造的仓氏情歌格外的具有魅力,经由仓央嘉措鼓励和加持的人间情爱平添了神性光彩。
  仓央嘉措的身世为他的情诗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而在民间,有仓央嘉措的情诗达200多首。在今天的西藏,很多人都会唱以他的诗改编的歌,如: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 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介绍之三

  书目介绍,于道泉教授编译的藏文、汉译、英译对照本《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1930年版),收了62首。1978年西藏自治区文化局资料室搜集、编入《仓洋嘉错情歌》一书的共66首。《西藏歌谣》(民族出版社1959年版)亦有收录。《仓洋嘉错情歌》(青海民族出版社1980年5月版)收录计74首,由王沂暖教授整理编译,汉藏对照,迄今算的上是最为完整的版本了。《仓央嘉措秘史》(青海人民出版社)龙仁青著,这部传记体小说描述了仓央嘉措传奇的一生。
  仓央嘉措,全名为罗桑仁钦仓央嘉措(意译为“善慧宝梵音大海”),清康熙22年(1683年)正月16日,诞生在西藏南部门域的宇松,父亲名为扎西丹增,母亲名为才旺拉姆。约在康熙15年在进京请旨青海途中病故,终年24岁(一说不可考,卒年不详)。
  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
  其一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注:此言倩影之来心上,如明月之出东山 
  其二 
  转眼苑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飞蓬,饶君老去形骸在,变似南方竹节弓。 
  注:藏南、布丹等地产良弓,以竹为之 
  其三 
  意外娉婷忽见知,结成鸳侣慰相思,此身似历茫茫海,一颗骊珠乍得时。 
  其四 
  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其五 
  名门娇女态翩翩,阅尽倾城觉汝贤,比似园林多少树,枝头一果娉鮓妍。 
  注:以枝头果状伊人之美,颇为别致 
  其六 
  一自消魂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其七 
  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清明过了春归去,几见狂蜂恋落花。 
  其八 
  青女欲来天气凉,蒹葭和露晚苍苍,黄蜂散尽花飞尽,怨杀无情一夜霜。 
  注:意谓拆散蜂与花者霜也 
  其九 
  飞来野鹜恋丛芦,能向芦中小住无,一事寒心留不得,层冰吹冻满平湖。 
  其十 
  莫道无情渡口舟,舟中木马解回头,不知负义儿家婿,尚解回头一顾不。 
  注:藏中渡船皆刻木为马,其头反顾 
  其十一 
  游戏拉萨十字街,偶逢商女共徘徊,匆匆绾个同心结,掷地旋看已自开。 
  其十二 
  长干小生最可怜,为立祥幡傍柳边,树底阿哥须护惜,莫教飞石到幡前。 
  注:藏俗于屋前多竖经幡,用以祈福。此诗可谓君子之爱人也,因及于其屋之幡 
  其十三 
  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 
  其十四 
  小印圆匀黛色深,私钳纸尾意沉吟,烦君刻画相思去,印入伊人一寸心。 
  注:藏人多用圆印,其色作黛绿 
  其十五 
  细腰蜂语蜀葵花,何日高堂供曼遮,但使侬骑花背稳,请君驮上法王家。 
  注:曼遮,佛前供养法也 
  其十六 
  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断红尘。 
  注:此上二诗,于本分之为二,言虽出家,亦不相离。前诗葵花,比意中人,细腰蜂所以自况也。其意一贯,故前后共为一首 
  其十七 
  至诚皈命喇嘛前,大道明明为我宣,无奈此心狂未歇,归来仍到那人边。 
  其十八 
  入定修观法眼开,乞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其十九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注:以上二诗亦为一首,于分为二。藏中佛法最重观想,观中之佛菩萨,名日本尊,此谓观中本尊不现,而情人反现也。昔见他本情歌二章,余约其意为蝶恋花词云:静坐焚香观法像,不见如来,镇日空凝想。只有情人来眼上,亭亭铸出娇模样。碧海无言波自荡,金雁飞来,忽露惊疑状。此事寻常君莫怅,微风皱作鳞鳞浪。前半阕所咏即此诗也 
  其二十 
  醴泉甘露和流霞,不是寻常卖酒家,空女当垆亲赐饮,醉乡开出吉祥花。 
  注:空行女是诸佛眷属,能福人 
  其二十一 
  为竖幡幢诵梵经,欲凭道力感娉婷,琼筵果奉佳人召,知是前朝佛法灵。 
  其二十二 
  贝齿微张笑靥开,双眸闪电座中来,无端觑看情郎面,不觉红涡晕两腮。 
  其二十三 
  情到浓时起致辞,可能长作玉交枝,除非死后当分散,不遣生前有别离。 
  注:前二句是问词,后二句是答词 
  其二十四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其二十五 
  绝似花蜂困网罗,奈他工布少年何,圆成好梦才三日,又拟将身学佛陀。 
  注:工布藏中地名,此女子诮所欢男子之辞 
  其二十六 
  别后行踪费我猜,可曾非议赴阳台,同行只有钗头凤,不解人前告密来。 
  注:此疑所欢女子有外遇而致恨钗头凤之缄口无言也。原文为髻上松石,今以钗头凤代之。 
  其二十七 
  微笑知君欲诱谁,两行玉齿露参差,此时心意真相属,可肯侬前举誓词。 
  其二十八 
  飞来一对野鸳鸯,撮合劳他贳酒娘,但使有情成眷属,不辞辛苦作慈航。 
  注:拉萨酒家撮合疾男怨女,即以酒肆作女闾 
  其二十九 
  密意难为父母陈,暗中私说与情人,情人更向情人说,直到仇家听得真。 
  其三十 
  腻婥仙人不易寻,前朝遇我忽成禽,无端又被卢桑夺,一入侯门似海深。 
  注:腻婥拉荣,译言为夺人魂魄之神女。卢桑人名,当时有力权贵也。藏人谓此诗有故事,未详 
  其三十一 
  明知宝物得来难,在手何曾作宝看,直到一朝遗失后,每思奇痛彻心肝。 
  其三十二 
  深怜密爱誓终身,忽抱瑟琶向别人,自理愁肠磨病骨,为卿憔悴欲成尘。
  其三十三 
  盗过佳人便失踪,求神问卜冀重逢,思量昔日天真处,只有依稀一梦中。 
  注:此盗亦复风雅,唯难乎其为失主耳 
  其三十四 
  少年浪迹爱章台,性命唯堪寄酒怀,传语当垆诸女伴,卿如不死定常来。 
  注:一云:当垆女子未死日,杯中美酒无尽时,少年一身安所托,此间乐可常栖迟。此当垆女,当是仓央嘉措夜出便门私会之人。 
  其三十五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注:此以桃花易谢,比彼姝之情薄。 
  其三十六 
  生小从来识彼姝,问渠家世是狼无,成堆血肉留难住,奔去荒山何所图。 
  注:此竟以狼况彼姝,恶其野性难驯。 
  其三十七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注:此又以野马况之。 
  其三十八 
  羽毛零乱不成衣,深悔苍鹰一怒非,我为忧思自憔悴,那能无损旧腰围。 
  注:鹰怒则损羽毛,人忧亦亏形容,此以比拟出之 
  其三十九 
  浮云内黑外边黄,此是天寒欲雨霜,班弟貌僧心是俗,明明末法到沧桑。 
  注:班弟教名,此藏中外道,故仓央嘉措斥之。 
  其四十 
  外虽解冻内偏凝,骑马还防踏暗冰,往诉不堪逢彼怒,美人心上有层冰。 
  注:谓彼美外柔内刚,惴惴然常恐不当其意。 
  其四十一 
  弦望相看各有期,本来一体异盈亏,腹中顾兔消磨尽,始是清光饱满时。 
  注:此与杜子美所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同意,藏中学者,谓此诗以月比君子,兔比小人,信然。原文甚晦,疑其上下句有颠倒,余以意通之,译如此。 
  其四十二 
  前月推移后月行,暂时分手不须衰,吉祥白月行看近,又到佳期第二回。 
  注:藏人依天竺俗,谓月满为吉祥白月。 
  其四十三 
  须弥不动住中央,日月游行绕四方,各驾轻车投熟路,未须却脚叹迷阳。 
  注:日月皆绕须弥,出佛经。 
  其四十四 
  新月才看一线明,气吞碧落便横行,初三自诩清光满,十五何来皓魄盈? 
  注:讥小人小得意便志得意满。 
  其四十五 
  十地庄严住法王,誓言诃护有金刚,神通大力知无敌,尽逐魔军去八荒。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