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佛法悟证心要
有见分、相分、证自证分、自证分。
下面讲一下怎么会发生这四个成分,不然的话,你打七打哪儿,就很难明白。
第九识又叫白净识,只有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没有见分和相分。从唯识上讲,就是互为体用,互为体、互为用,证自证分是体的话,那么自证分就是用;自证分是体的话,证自证分是用。
先分析证自证分和自证分是怎么产生的,再分析见分和相分怎么产生的。假设自证分就是自体分,把它名词改一下,自证分作为自体分来理解,证自证分作为证自体分来理解。
自体分是什么?自体分其实就是我们的佛性本体,叫自体。如果没有证自体分,那个自体分就不需立名存在。因为有证自体分之故,所以设立了一个自体分。也就是说有证自证分故,所以设立另外一个名词叫自证分。自证分也就是自体分,证自证分也就是证自体分。如果把这个名词这样一换,那么听起来就很清楚了。
第九识为什么叫白净识?因为它什么东西都没有,里面是空净的,所以叫白净识。第九识它也有能所,但是它是空净的,怎么个能所法呢?就是说这个自体分,就是自性。那么这个证自体分是什么呢?证自体分就是一念无明,也叫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头上按头无明本嘛!
第九识有这两个成分,一个是自体分,一个是证自体分。这个自体分就相当于自体佛性,自体佛性是无量劫以来无始无终存在,每个人都如此。你如果是见性的人,那么你就知道。它没有时间、空间,无量劫以来都存在。没有时间,故名无量寿;没有空间,是名无量光。那么怎么又产生一个证自体分呢?这个证自体分叫做无始无明,一切众生无量劫以来就有,而证自体分是可以消除掉的,当你开悟了之后,这个证自体分就没了,那就是自体佛性完全显现,就叫法界体性智了。
在我们没有开悟,没有证见本性,没有明白心地之前,这个第九识叫白净识。在《首楞严经》上富楼那尊者问释迦牟尼佛:佛性清静本然,一尘不染、一法不立,云何产生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呢?释迦牟尼佛就反问富楼那说,“你认为是觉明还是明觉呢?”,富楼那说,“那当然是本觉不明,需要明它才能觉了。”,这个思想就是一念无明。也就是说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切众生都认为,本性是需要去观照,需要去觉它,才能够明了的,而不知道自性本来就是妙明明妙的,就是本觉明妙、性觉妙明。
众生不知道,认为佛性本体需要观照它,需要去证见它,本觉才能明了。这就是头上按头无明本,起明觉的这一念,叫做一念无明,也叫根本无明、无始无明。也就是证自体分。本体是本觉妙明,本来不须加明觉的。众生认为本觉不明而要明觉,是故觉明变为空昧,空昧就产生了虚空相。
就是以证自体分为能,以佛性自体分为所,起一念去观照这个佛性。也就是说证自体分为能,去缘自体分,中间产生这个相分,这个相分就是虚空相。所以白净识就是空空荡荡的,空明的。因为空相之故,所以就没有设立它是相分,其实这个白净识是三个成分,即自体分、证自体分、空相分。一般只讲自体分和证自体分,或者说佛性和无始无明。众生一旦破除无始无明证见佛性,白净识就转为法界体性智了。
第八识有自体分、证自体分、见分、相分,自体分和证自体分同白净识一样。那么,第八识的相分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因为“空有”是相对“存在的”,是故有第九识的虚空相,就有第八识的色相产生。第八识的相分就是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等,这一切的色相,也包括虚空相。空相和有相是第八识的相分。
要注意听啊,一定要听清楚。因为唯识这个名词又重复又繁琐,你听不清楚就象听天书一样,你如果听清楚了就很有味道,听懂唯识而悟入明心见性。
第八识的见分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见分就是动了第二念,动第二念的见分缘证自体分而产生相分。我们的这颗识心就象莲花一样,以唯识的理念将识心一层一层剥开来,让你不得不相信有佛性。你不明唯识就不易明心,见性了也不易彻底明心。如果明白唯识的话,你就能很清澈地明心见性。
第八识的见分缘第八识的证自体分,然后产生相分,这个相分就是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等,这一切色相和空相就此产生。这个相分怎么会产生的,因为有能所妄动之故。
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因为里面储藏着很多东西,也叫如来藏。如果开悟了之后,你能转过来,第八识就是大圆镜智啦。大圆镜智就有现量能所,如镜照物。
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一念妄动的一念无明,也叫根本无明、无始无明,产生了世界相、众生相、业果相。《首楞严经》上讲的三种相续相:即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都是因为一切众生一念妄动,性觉加明,头上按头无明本。性觉加明,真空便暗,明暗相待,互相倾夺,因成摇动而生风轮,故空轮之上,而有风轮执持世界。因心动而空昧,由妄明坚执而妄成地大坚硬有碍的境相。世间最坚硬的金刚,是由妄觉坚固所感而成,故风轮之上,又有金轮保持国土。因妄明妄动而风生,风与金互相磨擦而生火,故有火光照明世界。火性有变化生热的功能,火光上蒸化气生润而成水大,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性上蒸,水性下降,水火相济交发而成物质世界。第八识的相分就产生了。由于众生妄心与妄境交互为用,辗转相生,互相为种,以是因缘,依报世界,自报身心,轮回相续不绝。
第七识也有自体分、证自体分、见分和相分。我们打七是要把第七识的哪个东西打掉?也就是要给它转化掉。这个“打”字其实是“转”的意思,打是没法打的,打是一种方便说。第七识的四个成分我们要把它搞清楚。搞清楚了,你才知道打七打什么。第七识的见分直接缘第八识的见分。也就是第七识的见分起念认为第八识能主宰的那个见分就是我。?第七识的见分缘第八识的见分,中间产生第七识的相分。它是以第七识的见分为能,第八识的见分为所,中间产生第七识的相分,这个相分叫我相。
现在归纳一下。第九识的相分是空相;第八识的相分是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是由地水火风空根识所组成;第七识的相分也是由心识所显现。这几个相分是怎么形成呢?唯识上有一句话叫作“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两头都是心产生中间的相分。第九识以一念无明的心缘自体真性,以一念无明这个心为能,以这个本性为所,中间产生空相,这是第九识相分。第八识也是一样,第八识的见分心缘第八识的证自体分无明心,然后产生第八识的相分。也是“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第七识也是这样,第七识的见分起念的这个心缘第八识见分那个心,中间产生第七识的相分。第七识的相分,其实就是我相。因为第七识的见分缘第八识的见分,认为第八识的见分就是自己,这种牢固不破的理念产生的一个相,这个相就叫我相。这都是活里活泼的起心动念的心哦。这是第九识、第八识和第七识各自相分的产生,也就是说它们各自的自体分、证自体分、见分、相分是怎么产生的。
接下来讲第六识,第六识的相分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第六识的见分缘第九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第七识的相分,它是缘那个相分了。以第六识的见分为能,这个心起心动念为能,缘第九识的那个相分(空相)、第八识的那个相分(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一切地水火风空根识所组成的这些相)、第七识的相分(我相),然后产生了第六识的相分。这个第六识的见分就是分别,分别空的、有的,我的、你的,在这里分别。从唯识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中间产生第六识的相分,是第六识的见分所生出来的,它不是第九识的空相、第八识的人相和第七识的我相所生,那个相分没办法生。
相不会生相,只有心会生相。万法唯心所生,相不能生相的,只有心能生相。第六识的相分是依第六识的见分缘第九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第七识的相分,然后产生第六识的相分。所以,第六识的相分就很复杂了,这个分别执着就很复杂了。
前五识的相分,就是眼识,有四个成分;耳识,有四个成分;鼻识,有四个成分;舌识,有四个成分;身识,也有四个成分。眼耳鼻舌身,这是前五识,前五识的相分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看外面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前五识的见分缘所有的相分,但是它以缘第六识的相分为主,以第六识的分别执着为主。因为第六识直接缘第九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第七识的相分。前五识,它就缘第六识的相分为主,同时也缘第九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第七识的相分,这样就产生了前五识的相分。所以,前面的八个识里面都有四个成分,它就是这么产生的。
有个学生发短信问,“师父,什么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此问题,谁来作答?
学生甲答:人相就是众生相,寿者相就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我相就是去掉执着与习性。
学生乙答:我相就是第七识的那个我执,一般就是指我们自己的色身;人相就是分别我了以后,就有你、有他,这就是人相;众生相就是一切山河大地吧,就是第八识里那个相;寿者相就是时间相。
下面我给大家讲:
寿者相,从唯识的角度来讲,第九识的那个相分就是寿者相。以前没人这么讲过的啊,是否正确仅供参考。第八识的相分叫人相,第七识的相分叫我相,第六识的相分叫众生相, 前五识的相分叫世界相。
第九识的相分叫寿者相。刚才有人讲了,寿者就是时间很长。无量寿就是没有时间相,没有过去、未来、现在。无量光、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也就是我们的自性。所以,如果能够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话,就是空空的相,空空的相就是自性显现,就是无量寿、无量光。这是对圣人来讲。
那么,对凡夫来说呢,那就是有时间、空间相啊!有过去、未来、现在。这个时间是什么呢?第九识就有时间了,虽然空,但是还有时间。第九识怎么还有时间呢?第九识为什么还有时间相?有时间他就有计数哦。没有时间就没有过去、未来、现在,有时间就有过去、未来、现在。所以这个第九识既然是寿者相的话,它就有时间相,就是长一点、短一点的问题。
但是佛性是没有时间相的,佛性是没有时间空间相的,也就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的佛性,它的空间是无量无边的大,它的时间是无量无边的长,没有过去、未来、现在,佛性是这样,那个自体分就是这样的。第九识的自体分就是我们的佛性,它是没有过去、未来、现在,三心了不可得,没有空间,十方无量无边的大,这就是自体分。然后加了个证自体分,头上安头,认为这个本觉不明,我要明它才能觉,这一念无明,产生了空相,这个空相一产生,它就有时间相,有时间相它这个时间就会结束。当你把无明打破的时候,把那个证自体分打破了的时候,这个空相就没了,第九识就转为法界体性智。
这个寿者相,一直延续到后面第八识的相分,它也有空和有了,第七识的相分、第六识的相分、前五识的相分,都是有空有组合的相,只有第九识的相是空相,没有色相。所以,当一个人造业造得很多,杀盗淫妄造得越多,这个第八识、第七识这些相是连到一块的,造业往里面装,装山河大地,装草木丛林,装这个杀盗淫妄的业,善业、恶业都往里面装,恶业装得多则多病短寿,善业装得多那就健康长寿。这个第九识的相分它什么也没装,一个人入定能够入到第九识那就是空定,空定最长,人家说八万四千个大劫。八万四千大劫就是无量长的时间,一个劫的时间就是没有具体的时间叫一个劫。 人入定,如果入得空定,那些外道入空定,他在那里不动,寿命就很长。如果他出定了,然后通过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开始造业,在这个空相里面灌东西,灌的恶业越多就越短寿,杀业越重身体就不好。所以看你往里面灌的什么业,它就产生什么样的果报。有些人是生下来就死掉了,有些人四五十岁就生病死了,有些人能活一百多岁,寿命人人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