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柝声-福音真理
拉罕如果没有信心,就要说,神阿,你告诉我说,你要给我许多子孙,现在把他杀了不是没有了么?我不是不肯,我是要你的应许得着成就。我不是不敢,我是要保守你的信实。你想亚伯拉罕献以撒是行为呢,或者是信心?如果是行为的话,杀儿子是什么好行为呢?杀儿子有什么可赞美的呢?亚伯拉罕把刀拿起来,要把他的儿子献上,乃是表明他照旧相信十五章的应许。神说要给我许多子孙,神也给了我一个儿子;现在神要我把他杀死,神就得叫他死而复活。这就是亚伯拉罕杀他儿子时的存心。杀不过表明他相信以撒要从死里复活。所以十五章的信心,是使无变为有的信心;二十二章的信心,是使死人复活的信心(罗四17)。在这两处都不是行为的问题,乃是信心的问题。亚伯拉罕的行为是表明他有信心。不是说亚伯拉罕杀儿子能被称义,是说亚伯拉罕能拔出刀来,就证明他有信心。亚伯拉罕能把儿子献上,就是他有信心的凭据。
所以雅各没有说,相信不能称义。保罗敢说,称义不是因着行为。保罗能顶重的说,称义不是因着行为。雅各不敢说,称义不是因着信心。如果彼此是冲突的话,就该一个说,称义是因信心,不是因行为;一个说,称义是因行为,不是因信心。雅各没有这样说,你不要说雅各所没有说的。雅各不是说,不要有信心;雅各是说,要有行为来证明信心。保罗是讲原则的人,所以他大胆的宣告,是信不是行为。雅各是实行的人,所以说不只要信,也要有行为。人信还得有行为,才表明那信是真的。我们把二十一节,再读一遍:「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么?」他把儿子献上是行为,他有行为才显明他有信心。
二十二节:「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保罗敢说,光有信心,不要行为。雅各从来不敢说,只要行为,不要信心;他是说,十五章的信心和二十二章的行为是并行的。下面再加上一句话,不是说信心加上行为才称义,是说「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十五章神看见亚伯拉罕有信心,所以神称他为义。二十二章我们看见亚伯拉罕有行为,所以我们称他为义。亚伯拉罕的称义,是因着二十二章的行为得成全的。二十二章的奉献以撒,是显明十五章的信心。十五章的信心,是因着二十二章的行为得着成全。
到了二十三节,我们的弟兄雅各,也引创世记十五章的话。保罗在罗马书四章引创世记十五章的话来证明,只要信不要行为;我们的弟兄雅各也引同样的话:「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这里的「这」,就是二十二章山上的行为。亚伯拉罕在二十二章的奉献以撒是有信心的奉献,是显明出信心而有的行为,那一个是应验了十五章的话: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在十五章,神对亚伯拉罕的称义,是因着他的信;亚伯拉罕在二十二章的行为,是应验神在十五章的应许所作的。所以你不能说,光是信不能得救,还得有行为。条件是信,不是行为;但是如果有信,行为自然有改变。
有一个人是打锡箔的,他听了福音就信了。他信了之后,还是打锡箔。这对不对呢?他自己也说,这是拜偶像用的,我们基督徒不能作。你问他,你信不信主耶稣呢?他说,我信主耶稣。但是我不打锡箔,生计怎么办?他承认自己是基督徒,但是我们不敢说,他到底有没有得救。他在神面前有没有蒙恩,有没有信心,我们不知道。我们如果看见一个人,相信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相信主耶稣为他钉十字架,他对神的福音全部相信;但是他说,如果我不作这生意,就不能维持我的生计,那我们就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得救了。也许他在神面前有信心,但是种子种下去还没有长出来。我们必须看见有叶子长出来才知道。我们不是说他不得救,但是我们不敢说他得救。分别就在这里。信就能得救,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没有从信心出来的行为,别人就不知道。这里绝对不是行为好坏的问题。请你注意这句话。雅各书二章绝对不是说好行为或坏行为的问题。雅各书二章所着重的,是证明信心的行为。雅各书二章没有叫我们注意好行为,或者坏行为;雅各书二章所注重的是出于信心的行为。有许多人行为好得很,但是他的行为不能表明他的信心,是没有信心的行为,那一个不是雅各书所注意的。
二十四节顶好:「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你看见雅各多小心,他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保罗敢说,人称义是因着信,不是因着行为。但是雅各从来没有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因着信。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相信两个使徒在道理上有不同的意见。雅各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过他下面又加上一句,不是单因着信。因为有行为,才能证明他的信。不是说要有好行为,是说要有信心的行为。
喇合得称义的例证
雅各怕我们对亚伯拉罕的事情看不清楚,在二十五节又给我们一个比喻。他引的是一个妓女的事。喇合是一个不好的女人,她的行为没有什么可赞美的,所以这就给我们看见,不是好行为的问题,乃是信心的行为的问题。我说过几遍了,是信心的行为的问题,不是道德的行为的问题。「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么?」这是什么好行为?以色列人要从约但河那边过来打耶利哥,如果喇合稍微有一点爱国的思想,必定会把那两个探子交出去。但是耶利哥王派人来抓他们的时候,喇合把他们藏在楼上,以后又把他们放走了。雅各就给我们看见说,这样的女人,她的行为是被称义的。她有什么行为?她的行为就是撒谎,明明有,她说没有。撒谎是好行为么?每一个基督徒都知道,撒谎是不好的。但是她因着撒谎的行为被称义。人如果说,这是因行为称义,这根本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不是雅各说的。他把雅各当作题目,来说自己所要说的。雅各说什么?他说,那两个探子来探耶利哥,喇合把他们放走了,这就算为她的义。
这是怎么说的呢?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到了旷野,东不能停留,西也不能停留,飘荡了四十
年,这样的国有什么用?就喇合来说,耶利哥最少有城墙,以色列人有的不过是脚下的沙。耶利哥最少有房屋,以色列人有的不过是帐棚,连他们的神也是住在帐倗里。这样的国有什么特别呢?不过那两个侦探来诉说,神怎样看顾他们,为他们施行神迹,并且应许要把耶利哥给他们,甚至要把整个迦南地给他们。这话叫喇合相信了,她就将自己的前途、性命、全家,都交给他们。她宁可作得罪国家的事。神不说这是好行为,但是说这行为是她信心的表显。如果耶利哥的城墙是稻草作的,是鸡毛作的,也许我们想这城墙很可能倒塌。但是耶利哥的城墙是顶到天的,耶利哥的城门是有铜闩的,哪里能这样容易解决呢?喇合怎么就把自己托给那两个探子呢?这就是出乎信心的行为。神说,能叫人称义的就是这一种的行为,不是好坏的问题。根本上,作得好不是问题,作得坏也不是问题。肉体在神面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是一点都没有地位的。所有在亚当里的行为,不管是好的、坏的,都是被神弃绝的。人如果告诉我们,要有好行为才能得救,他这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肉体。所以不是行为的问题,好行为不能称义,坏行为也不能称义。
所以雅各书二章是讲信心的行为的问题,不是讲别的。喇合在那里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如果耶利哥王打发来的人,在喇合家找到以色列探子的话,喇合立刻没有命了。但是她盼望藉着以色列探子得救,她把自己的性命、前途,都投注在他们身上。所以问题不是好行为或者坏行为,问题是有信心或者没有信心。乃是信心叫人称义。这里说喇合也是因行为称义,这一个行为不过表明她有信心而已。
末了,二十六节这样说:「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灵魂是住在我们的身体里,所以灵魂可以说是身体的灵魂。我们说邪灵是脱体的灵,因为它是没有身体的。有一种行为是要有信心的,是要与信心联起来的。有一种行为是出乎信心的,是从信心出来的。如果信心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像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一样。所以我们得救是因着信,我们得称义是因着信,我们得生命是因着信。虽然表显信心的行为有许多,但总是因着信。有的人是丢弃职业来表显,有的人是违背父母来表显,有的人是与丈夫不和来表显,有的人是丢掉地位来表显,这表显有各种各样,问题不是作得好不好,问题是因着信。不过有机会的时候,就要把你的信心表显出来。
所以不可以说,要靠行为得救。希伯来书六章一节说到基督道理的开端、基督道理的根基,就是懊悔死行。什么是懊悔死行呢?就是懊悔我们作死人时候的行为。在圣经中,有两件东西需要我们懊悔,一件是罪,一件是死行。凡是在道德上不好、不对的事,就叫罪、叫过犯。一个人如果信主,自然必须懊悔,必须对付这些罪。不只如此,我们还得恨恶、懊悔我们作死人时候的行为。什么是死人的行为?就是我们在没有得救之先,没有作神的儿女之先,没有得着新的生命之先,没有进入新的族类之先,靠着自己的力量能作的一切好事。你看见你的过犯、你的罪,但是你看不见你所以为有道德、高尚的事。神说那些是死的行为,是你作死人的时候所发出来的。这些行为都得经过懊悔,但不是说要靠着它得救。
当我们得救的时候,有两个大懊悔,一个是懊悔我作了那么多不该作的事,还有一个是当我们明白福音的时候,当我们看见神儿子十字架的工作是那么的完全之后,懊悔我们从前所作的那些好事。从前我们尽力的作好事,好像是要叫神受我们好行为的感动来救我们。今天我们作了基督徒,我们就不只懊悔我们的罪,也懊悔我们的死行。所以死行不能帮助我们得救。你说,要信主耶稣,也得有好行为。但是根本神看你就像一块破布一样。神所给我们的义是超过律法的义。所以人到神面前来,不只不能把罪带进来,也不要把行为带进来。如果讲行为的话,那就得像基督在神面前那样完全才可以。
朋友,你必须看见得救不是由于你自己。你必须从心里看见,都是由于主耶稣。相信不是功劳,相信不过是接受。我们有一首福音诗歌(《诗歌》第六七九首),说到行善不能救我,哀哭不能救我。当初其中有一句说,「信主才能救我」。我一看见,就把这句涂掉,改作「耶稣才能救我」。因为信心不是功劳,信心乃是让主救我。就像你落在水里,有人撒下网来救你,你不要作别的,只要不从网里跳出来就好了。一切都是主耶稣作的,阿利路亚!我再说,千万不要误解雅各书二章,雅各书二章所说的行为不是好或者坏的问题,乃是有信心或者没有信心的问题。
上章目录下章
第十一章得救的方法 ——不是信而悔改
在过去的两个晚上,我们看见得救的方法,在人这一边是藉着信,不是因着行律法,也不是因着有行为。我们看见,得救光是因着信,不是信而行律法,也不是信而有行为。但是除了律法和行为,人对于得着神的救恩,还想用其它的方法。我们盼望在这两个晚上都提一下,尽管不能提得仔细。除了律法和行为,人还想悔改是一个顶要紧的条件,以为人如果没有悔改,就不能得救。明白圣经的人不敢说,悔改是得救唯一的条件,但是会说,人得救是因信而悔改,或者说悔改而信。我承认说,在新约里,悔改这件事不是顶容易明白的;但是如果只从神的话表面来看,你就能知道悔改的真意是什么。我们也顶容易找到,到底悔改是不是人得救的条件。
圣经中三卷专讲救恩的书里,从不以悔改为得救的条件
当我们没有说到圣经悔改的意义之先,当我们没有说到悔改和信心,悔改和得救有什么关系之先,让我先申明几句关于悔改的话,然后再来看圣经里对于悔改怎么说。全部圣经里,只有一卷书对我们说,人怎样才能得永生,这卷书就是约翰福音。但是在约翰福音里,从起头到末了,根本找不出任何悔改的字眼,根本找不出有任何种的悔改。这卷书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得永生,却一点没有提起悔改的事。它一直提起的,就是人信就得永生,人信就有生命。它根本就没有提起悔改,不只没有直接的提起,就是间接的说,或者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