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柝声-福音真理
乔纷判腥煞ǖ恼!梗?节)为什么你们其余的不拣,只拣受割礼呢?为什么全律法不都遵守,只把所喜欢的拉在身上呢?你如果要守一个,就全律法都得守。如果一个存在,就所有的都得存在。不能拣一个,不要其余的。四节说:「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这里与基督隔绝的意思与二节的末了是一样的:「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基督不能在你们身上显出来,你没有那些赦罪的喜乐和平安了。不只如此,如果再跟从律法,基督在你们身上就变成无用了。这里不是得救恩的问题,乃是说到得救的条件。比方说,有一个弟兄来对我说:「倪先生,我应当守安息日,如果不守安息日,得救就不完全。」我知道他实在是得救了,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他受到这一种错误教训的影响,我就要对他说:「如果你守安息日,基督的工作在你身上就没有用处了。在基督里是因着信,你却回到律法里去,你是从恩典中坠落了。」所以这里不是得救和沉沦的问题。这里是说到得救的条件,叫我们看见,人得救是因着基督,不是因着自己。你如果行律法,就没有恩典。
我们知道是罪叫我们沉沦,但加拉太书不是讲罪,加拉太书是讲作好事,是讲遵守神的命令。加拉太书是讲行律法,行割礼。保罗不是说堕落在罪中,是说从恩典中坠落。这两个有很大的分别。从恩典中坠落和堕落到罪中,完全是两回事。从恩典中坠落,意思是从恩典的原则中出来,再去跟从行为的原则。今天不知道有多少蒙恩得救的信徒,从恩典中坠落,但是他们并没有失去救恩。连你自己也是这样,不知道有多少次,以为自己完了,但是我们得救是因着主耶稣的恩典。
保罗说,加拉太人一直要得胜,但是他们从恩典中出来,要倚靠自己的行为。他们要有好的行为。他们那样作,就叫作坠落。怎样是在恩典中呢?在恩典中就是说,我是个卑下的人,我是个无依无靠的人,我是个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人,我在神面前作一个蒙恩的人。我是在卑下的地位上,仰望神给我恩典;这样的人就是在恩典中。在这里并不是犯罪,也不是有不好的行为;但是人靠自己的行为,就拦阻了基督的恩典。在这里保罗责怪加拉太人,为什么在得救之后,又跟从律法,以致从恩典中坠落。他责怪他们接受神的恩典不够多,蒙神的怜悯不够多。蒙神怜悯,接受神的恩典,就是让祂来作。这是证明肉体作不成,没有法子作。我们可以随着自己的肉体作,但是在我这肉体
里面,不能得神的喜悦。
比方说,饶弟兄是个坏人,他每天赚一块五,却要用两块。今天晚上我可怜他,他缺五角,我送他六角。他天天都是这样,我天天都可怜他。饶弟兄有一天会想,天天都是倪某人可怜我,天天都是他送我钱,我自己总要想个法子好好的管住自己。他这样作法,就是这里所说的受割礼,是凭着肉体作的,是从恩典中坠落的。我碰见过这样的人,凭着世人的眼光看,我喜欢这样的人,他不要别人一辈子养他,他要自立。这是不错,但是圣经说,对神而言这是不对的,这叫他从神的怜悯中落出去了。保罗不是责怪他们犯罪,保罗是责怪他们作好。为什么责怪他们作好呢?因为他们从今以后用不着神的怜悯了,他们不能一生一世在神的怜悯里了。
朋友们,人的思想与神的思想,完全相反。我们是想应当作一点,才能讨神的喜悦,但是神喜欢我们继续在祂的恩典中。祂一直说:「我喜爱怜悯,不喜爱祭祀。」(太九13另译)怜悯就是神将东西给人;祭祀就是人把东西给神。神喜欢怜悯,意思就是祂喜爱将东西给人。祂不喜爱祭祀,意思就是祂不喜欢人把东西给祂。神如果能把东西拿出去,祂觉得痛快;这就是救恩。救恩不是我们作得痛快,救恩乃是神作得痛快,神一直作。祂要在我们身上作工,祂要给我们恩典。你想祂给的已经够多了,但是祂想还不够。你是一个顶穷的人,几个铜板就能过一天,现在人给你几块钱,怪不得你以为太多了。神如果作,祂就要一直作。你如果只给祂作一点,神心里不痛快,你如果要得救,你就得甘心乐意的让神作。你对神说,求你可怜我;神这样作,心里才痛快。你如果一下子要给神什么,祂不喜欢。神看见你接受祂怜悯,祂就喜欢。所以我说,神喜欢怜悯,不喜欢祭祀。
五章四节说,不要落到恩典之外去。不是说,不要落到罪里去。这里所争的不是得救的问题,乃是享受的问题。在神面前,你不必动,你不必守律法,你不必作。你让祂在你身上作,让祂给你恩典;一有行为,你就从恩典中落出来。所以从恩典中落出来,根本不是说到得救与沉沦的问题。从恩典中落出来,就是你不享受从基督身上所给你的利益。从恩典中落出来,就是你不让基督的工作在你身上发生效力。感谢神,救恩就是我一直蒙神怜悯,一直在祂的恩典中。
上章目录下章
第十八章得救是永远的 ——反面的辩证(二)
旧约里没有教训人永远死亡的事
我们在上章信息中读到以西结书十八章,这里我要多补充一些话。所有仔细读旧约、明白旧约的人都知道,旧约从来没有永远死亡的道理,也没有永远受刑罚的事。全部旧约里的死,都是指着身体的死说的。所有死后所去的地方都是阴间,而不是地狱。有两三个地方好像是说地狱,但是那两三个地方如果不是翻译错误,就是另外有解释。在旧约里所提起的,都是身体的死亡,不是永远的死亡。因为旧约是写给犹太人的,他们是属地的人,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属地的,他们的刑罚也是属地的。
我不是说,在旧约里没有永远的死亡。在旧约里有这件事,但是在旧约里从来没有将这件事教训人。在旧约里蒙神祝福的人,牛羊顶多,金银顶多,这些是神祝福的表示。但是在新约里蒙神祝福的人却说,金银我都没有,我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徒三6)。在旧约里有金银,在新约里没有金银。在旧约里虽然不都是说到肉身方面,但是主要是说到身体方面,物质方面。在旧约里如果有人蒙神祝福,他必定享长寿、多子孙、多财富。这些都是旧约的祝福。但是到新约的时候,我们看不见这些事,反而看见雅各死了,司提反死了,许多人为着爱主的缘故殉道了。他们并没有受一点的咒诅。同时,新约从来没有将儿女当作祝福,反而有些为主活着的人守童身。所以旧约里面所给我们看见的,和新约里所给我们看见的,完全两样。
在旧约里面,不是没有永远死亡的事,但是不以这件事教训人。因为人不够明白这件事,所以到新约的时候才提起,告诉人永远死亡的事。在旧约里,有两三个地方好像说到永远的死亡,但都是错误的翻译。在英文译本里,有一个地方说到恶人必定下地狱(诗九17),但是在中文译本里就翻得好一点,说恶人都必归入阴间。阴间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还有一个地方,在以赛亚书六十六章二十四节那里说,有一个地方,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那里好像与马可福音所说的一样(可九48)。但是请记得,以赛亚并不是告诉以色列人说,你们以色列人如果不悔改,你们就要下地狱,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以赛亚乃是预言在国度完了之后,有一班人要下地狱,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以赛亚书根本不是说到永死的问题。我们如果把它拖来讲永死,那就是从别处拖来的进口货,不是本地货。
失去基督的功用不是与基督隔绝
还有一件事,加拉太书五章四节说:「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与基督隔绝」,这翻译根本就错了。在原文里,隔绝这辞是Katargeo,是被动的,有一点隔绝的意思。Kata有离开的意思,但没有那么厉害。Katargeo的意思就是离开那效力、那功用。Stephan所翻的可算是新约圣经字译最好的,它告诉我们,这里的意思是被离开所有的功用。在这里你要注意,与基督隔绝和离开基督的功用,完全是两件事。如果一个人离开基督,与基督隔绝,就什么都完了。但保罗在这里所说的,不是这意思。保罗是说,你们如果行律法,你们就从恩典中坠落了。你们若抓住律法,就得把恩典放弃。你们如果跟从律法,就要失去基督的功用。
什么是基督的功用呢?如果基督的功用显在我身上,我就能欢喜快乐。我虽然软弱,虽然不好,但是祂的恩典够我用的,我在心里能平安。我能欢喜快乐,我能平安,这就是基督所给我的功用,这就是基督在我身上所发出来的效力。我不想用行为来得救。我知道我是一个已经得救的人,所以我用不着追求得救,用不着苦求,也用不着奋斗,我能安息在祂的工作里,这就是基督的功用。今天有许多基督徒离开基督,基督在他身上就没有多少功用,没有多少效力。
比方说,我欠了别人一笔很大的债,我就是把一切所有的都卖掉,也不能还清。我有一个顶好的朋友,他说,你既然欠这么多债,我给你一张支票,去把你的债还了就好了。但是我这个人懒得很,不肯去把支票兑现。这样,在我家里有钱没有?有,但是我也有债。我有那张支票,但是那张支票在我身上没有功用。债还在那里,债还没有还,我身上还是背着债。今天神给了我们支票,但是这支票的功用,我却没有。
所以与基督隔绝和离开基督的功用,完全是两件事。与基督隔绝就是不得救了,但是我们不会与基督隔绝。罗马书八章告诉我们,我们没有法子与基督隔绝。它说,谁能叫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基督所赐给你的恩典,神所赐给你的祝福,是神定规给的,是不能推翻的。因为是义,所以就不能推翻。基督在你身上所作的许多事,就是为着解决永生永死的问题;因为是义的,所以是没有法子推翻的。但是在主观方面,心里的不平安,长期的痛苦,这些是基督徒方面的事。人可以心里
担心,要怎样接受恩典,要怎样保守救恩,他的心天天都是悬挂在那里,不知道应当作什么。人一离开基督的功用,就不能得着基督在他身上所当有的效力。加拉太书五章四节就是给我们看见,人要律法,就从恩典中坠落。从恩典中坠落,就立刻与基督的功用离开。所以这不是指着人得救后还会失去救恩说的,乃是说不能得着救恩的喜乐和平安。
哥林多前书八章十一节的辩正
本章信息要再来看几节圣经,哥林多前书八章十一节:「因此,基督为他死的那软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这节圣经叫人觉得有一点为难。这个人定规是得救的,因为保罗说是弟兄。虽然是软弱的弟兄,但还是弟兄,是属乎主的人。但是这里说,他会沉沦。沉沦(apollumi)这辞,在原文里有两个意思:一个可以翻作沉沦,一个可以翻作败坏。这一个辞与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的「灭亡」是一样的。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说,叫一切信祂的,不至apollumi,反得永生。如果这里可以改作「败坏」,就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也可以改作「败坏」了。所以人在这里就觉得为难了。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读圣经不能把一段话大概的看一看,总得把上下文仔细的读清楚,才能确实领会它是说什么。爬在人家窗口偷听人说话,总是听不清楚的。全世界最笨的事,就是人家把门关了,你把耳朵放在钥匙洞里偷听,因为没有上文,也没有下文。圣经里的话,你如果光抽出一句话来,定规不能看清楚。所以我们必须看上下文。
哥林多前书八章的题目是说,基督徒可不可以在庙里吃祭偶像之物。哥林多的信徒主张说,基督徒可以到庙里吃祭偶像之物。他们的理由是说,天地间只有一位神,偶像算不得什么。你拿东西去祭偶像,如果偶像是神,那就有祭;如果偶像不是神,根本也就没有祭,所献的不过是东西而已。如果没有祭,那么吃它们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偶像不算什么,那庙也就不算什么。如果是这样,在偶像庙里的祭也就无所谓,可以吃了。这是哥林多人的说法。
但保罗是说不可吃。保罗的理由不是说偶像有,庙有。保罗在八章一起头的时候就这样说:「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我们」就是指哥林多的信徒说的。因为有知识的缘故,所以可以吃。「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爱的目的是造就人,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不错,你说父是神,耶稣是主,偶像算不得什么;但在你们哥林多教会里有许多软弱的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