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柝声-福音真理
妒墙腥俗愿咦源蟆2淮恚闼蹈甘巧瘢帐侵鳎枷袼悴坏檬裁矗坏谀忝歉缌侄嘟袒崂镉行矶嗳砣醯牡苄帧K敲挥兄叮纺悦挥心忝谴厦鳎忝腔岚鸦白桓鐾洌狄凰稻捅涞妹挥小5撬遣欢谩D忝撬档哪切┗埃腔挂晕俏ケ持鞯拿睢D阋堑盟鞘鞘裁慈耍鞘鞘裁闯錾怼D憬裉煲晕枷裎匏健5撬谴忧跋准栏枷瘢晕枷袷巧瘛D愠裕悴痪醯檬裁矗坏撬浅裕俏孪按忧八傅淖铩D忝怯兄叮忝浅粤司妥吡耍侨淳醯糜衷谧鞔忧八鞯模复忧八傅淖铩T谒巧砩希谒堑囊饽罾锘挂晕亲铮凰晕疟鸬幕酵降脑倒剩蛭堑脑倒剩闼淙挥姓庵叮隳刹蛔鳌D阌兄叮敲挥兄叮窃谏衩媲傲夹氖芸馗妫醯糜址复笞铮偷沽恕K阅忝悄晌潘堑脑倒什怀浴U馐钦饫锏拇笠狻?br /> 四至七节:「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虽有称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神、许多的主;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祂,我们也归于祂;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祂有的,我们也是藉着祂有的。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就以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请你们注意这「惯」字,这是他们以往的习惯。十二节:「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这一段是教训人,因为爱弟兄的缘故,不再吃祭偶像之物,不能因为有知识的缘故,自由行动,以致牵累了弟兄。
从七节起一直到末了,所注意的是良心的问题,不是灵魂的问题。保罗在这里根本不是说,一个人要永远得救或者永远沉沦。保罗是说,对一个良心软弱的弟兄,应当怎么办。一个人如果作一件事是他知道可以作的,他的良心不会控告他。一个人如果作一件事是他知道不可以作的,他的良心就会一直控告他,责备他。好像我们知道主日是不必守的,安息日是不必守的,主日买东西,主日作事情是可以的。在我们的良心里一点没有责备,这是新约给我们的恩典,主不把安息日的担子摆在我们身上。但是有人没有这知识,他在礼拜天买东西,就以为犯大罪了。他作了之后,良心就不平安。所以罪的问题,有时是良心的问题。人的良心支配人的罪。
保罗在这里说,有一个软弱的弟兄,他从前是拜偶像的,他看见你能吃,他想他也能去吃。你吃不要紧,你肚子里有数,知道偶像无所谓,吃就是了。但他吃不是里面有数,乃是看见你吃才去吃的。他吃的时候,心里却不平安。你是欢喜快乐的吃,但他是胆战心惊的吃。这一顿吃了之后,他的祷告就不自由了。他的良心告诉他,他刚才又犯罪了,他刚才又像从前那样离弃神,拜偶像了。他的良心在神面前沉沦下去了。他在神面前觉得亏欠,觉得完了,又犯从前的罪了。
沉沦这辞,在原文里除了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路加福音里也有。路加福音十三章、十五章、二十一章,都用过,不过用法完全不同。十三章说到彼拉多杀了好些人,把他们的血搀杂在祭物中。主耶稣说,你们不要想这些加利利人比你们更有罪;你们如果不悔改,也要如此沉沦(路十三1…
3)。这里的沉沦是指外面的身体被杀说的,与灵魂没有关系。主又说,从前有十八个人,因为西罗亚楼倒塌的缘故死了,你们若不悔改,也要与他们一样沉沦。这也是指着外面的身体被杀说的。
十五章在浪子的故事里,浪子说,在我父亲家里,口粮有余,难道我在这里沉沦么?这不是指着灵魂的沉沦说的,所以翻中文圣经的人把它翻作饿死。所以这一个辞,不只是指着永死说的,也是指着身体被杀或者饿死说的。当人被杀的时候,说他是沉沦;当人饿死的时候,也说他是沉沦。
二十一章主说,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损坏在原文里也是沉沦。难道头发也会灭亡么?所以这必定不是指着永死说的。从这三个地方你立刻能领会,保罗在这里所说的,是指有人作的事情叫软弱的弟兄良心沉沦,叫他们在聚会里不敢祷告,以为他们完了。他们想,我又去拜偶像了,我又到庙里吃祭偶像之物了,我又离弃永生的神了。他们的良心,因别人的缘故败坏了。
我们把这段圣经从七节起,好好的读到末了,就能看见保罗为什么这样说。他说:「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就以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请注意,这里说良心软弱的人,变作污秽了。「其实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这绝对是标准,吃也无益,不吃也无损。但是没有知识的人,在这里就发生问题了。「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这里的软弱不是指着道德上的,或道理上的,乃是指良心上的。如果是道德上的,或道理上的,那这节圣经就完全失去它的意义。它是说良心上的软弱。「若有人见你这有知识的,在偶像的庙里坐席,这人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祭偶像之物么?」良心软弱的人以为,你既然能吃,我自然也能吃。但是他吃,他的良心就被污秽了。「因此,基督为他死的那软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所以这里的沉沦,不是指着得救的人要到永远的沉沦里去;这里的沉沦,是指你的弟兄因为软弱的缘故,属灵的光景塌下去说的。
如果哥林多前书八章是说一个弟兄的知识能叫别的弟兄永远沉沦,那就是说,人得救沉沦可以因着别人的知识;如果是这样,我有知识,我就可以作一件事,叫你们都下地狱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人沉沦就不是自己定规的,而是别人定规的。我们知道,根本没有这样的事。圣经是说,凡信主耶稣的人,就得永生。人在神面前沉沦与否,是看他信不信主耶稣。别人怎能把我弄到地狱里去呢?这完全是违反圣经的。所以凭着这里的用法,我们可以说,这里的沉沦不是指永生、永死的事,而是指良心被破坏,爬不起来说的。
我们再看十二节:「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这里所说的「这样得罪弟兄们」,就是指着十一节所说叫弟兄们因着你的知识沉沦。十二节的得罪,就是十一节的叫弟兄们沉沦。而十二节说你们这样因知识叫弟兄沉沦,就是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所以上文所说的沉沦,是指着良心受伤说的,不是指着永生永死的沉沦说的。
十三节进一步告诉我们,什么是伤他们的良心:「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你把这三句话摆在一起,就看见什么是沉沦。沉沦就是伤了弟兄软弱的良心,而伤了弟兄软弱的良心就是叫弟兄跌倒。所以十一、十二、十三节,用了三重的连环,给我们看见什么是沉沦。这里所说的根本不是得救的沉沦,你把它拖来解释得救的人要沉沦,不大适宜,没有这么便当。
雅各书五章二十节的辩正
再看雅各书五章十九、二十节:「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理的,有人使他回转;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有些人从这两节圣经读出得救的人会沉沦来。他们说,十九节是说弟兄,二十节就说罪人。十九节说要叫弟兄回转,二十节就说,叫弟兄回转就是叫他的灵魂不死。意思就是说,有的弟兄需要回转,免得灵魂死去。这岂不是明明的说,一个弟兄能失去他的救恩么?
要明白这两节圣经,我们在这里要注意几点:第一,雅各书五章十九、二十节好像是飞来的,与上文连不起来,并且没有下文。无论哪一卷圣经都有请安的话,都有祝福的话,只有雅各书就是这样结束了。十七节和十八节原是讲祷告的事,忽然破空而来这几句话,这是很特别的事。
第二,雅各书从一章起一直到末了,都是说弟兄姊妹中间应当在行为方面有爱心。因为有爱心,就显出怜悯,顾念弟兄,看顾弟兄。这是雅各书所给我们看见的。从一章一节起,一直到五章十八节止,都有接续的线,都有一定的目标和题目。只有末了十九节和二十节是半空破壁而来。你能说,从一章一节到五章十八节,都是有组织的,但是你不知道,末了那几句话是怎么冒出来的。
第三,从原则上看,雅各书从一章到五章,都是讲在行为上怎样显明爱。所以十九节和二十节也不外乎这意思的告诉我们说,我们因为爱弟兄的缘故,要作什么或者不作什么。如果一个罪人一直在迷路上走,你因着爱心将他救来,你这样作就是救一个人灵魂不死;不只如此,并且还遮盖许多的罪。读圣经的人都知道,能遮盖许多罪的是爱。这里的许多罪,不是指着人在神面前的罪,是指着他在人跟前的罪。你如果救一个罪人从迷路上回来,神说祂不再记念他的罪,祂把他的罪都丢在深海里。他所有的罪都在宝血之下了。那我们就怎样?比方说,袁弟兄在没有作基督徒之先顶坏,他过去的历史顶糟,是不能看的。我知道他以往的历史,以往的故事,我能把它都陈列出来。但我拆穿他没有得救时候的罪,这是与神的旨意相反的。神是将他的罪丢在海里忘记了。我们得救之后,以往的罪神都不说了。所以我们看见一个弟兄,我们也要把他以往的事都盖起来;因为神在我们中间,也把我们的罪盖起来。
二十节是原则,十九节是榜样。换句话说,二十节是公式,作事的原则,像法律;十九节像案件,是所发生的问题。二十节是说,你如果把人救出来,他就不死,他的罪在神面前就有了遮盖,在人面前也有了遮盖。而十九节是给我们看见,在我们中间若有弟兄在神面前失迷真道,或者说在道路上有错误,就得有人去叫他回转。十九节的劝勉是根据二十节的原则。你在教会里若是看见弟兄有错误的真理,你要去挽回;如果叫一个罪人回转,你能救他灵魂不死,他许多的罪都得着遮盖,何况叫一个弟兄回转呢?雅各在这里说话的意思就是:对罪人怎样,对弟兄也当怎样。所以雅各在这里的教训,还是说到基督徒对弟兄姊妹应当有爱心,应当挽回他们,并不是说这个弟兄是沉沦的。
希伯来书六章六节的辩正
现在我们来看希伯来书六章一至八节。这一段圣经是最大的难处,差不多所有疑惑得救是永远的人,都以希伯来六章作为逃城来寻找他们的题目。他们说,一个人已经得救了,如果离弃真道,就不能从新懊悔;那不就是说,这个人完了,灭亡了么?许多人因为不清楚、不明白的缘故,就把这段圣经当作基督徒能灭亡的根据来说。
但是请你们注意,希伯来书六章的题目根本不是得救,根本与得救没有关系。你如果要明白这段圣经,就必须从五章末了看起。五章末了说,有许多人明明应该吃干粮了,但他们还是吃奶;这一班信徒按着年龄来说,是应该作师傅了,但他们还是像婴孩,一直不进步,老是停顿在那里。为此六章一起头就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所以希伯来书六章一节的题目是进步,不是得救。你如果把得救放进去,自然就碰着难处。它的目的是告诉人怎样进步,并不是教人怎样作才能得救。这里第一件事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它的题目是进步到安全的地步,不是倒退到沉沦的地步。
使徒在这里说,怎样进步到完全的地步呢?从一节到八节一共分作三段,这三段我可以用三个辞来代表。第一段是说「不必」,第二段是说「不能」,第三段是说「不可」。它从三个立场来告诉希伯来的信徒说,他们应当进步。第一,你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不必再立根基。基督道理的开端,就像人筑墙的时候所用的基石。人筑一堵墙,用不着两个根基。使徒说,你们一直讲根基的事,但是根基已经立了,你们不必再立。基督道理的开端,就是「懊悔死行、信靠神、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这一切就是基督道理的开端。使徒说,这些作过一次就够了,不必再作,你们应当进到完全的地步。
第二段需要一个序,在没有读四节之先,让我先说这个序。使徒在写四节之先,猜想他们会问说,若说不必再立根基,如果犯罪了怎么办呢?如果在我们中间有人失败了,跌倒了,犯罪了,岂不是要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