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Ω爸谠怠SΩ爸谠稻褪俏颐墙裉旖驳淖孕谢易约盒扌校乙舶镏鹑诵扌校饩褪墙灿Ω啊S檬裁葱奶Ω埃磕钅钌崂耄龆ú荒苤醋拧D钅钌崂耄湾饶材岱鸬蹦暝谑栏颐亲龀鲎詈玫陌裱雷鹨簧谖镏噬钐跫纤惺裁矗课颐嵌伎吹煤芮宄乱徊В渌拿挥辛恕T诘蹦瓯庇《日飧錾钐跫拢《仁鞘粲谌却鹿涣耍徊峭胁В苑沟模桓霾АJ湾饶材岱鹨簧挥械莱。钗幌胂耄绻虢ǜ龅莱 ⒔ǜ鏊旅聿荒眩约旱乃准沂峭踝澹依锩婵梢愿こ帧M彼簧萄У敝校辖驳模诩业茏永锩嬗惺鋈耸谴蠊酰」蹙筒凰盗耍庑┤四训啦辉敢飧雷鸾ǜ龅莱÷穑坎灰?br />
  但是他也很活泼,也并不固执,给孤独长者邀请他在祇园精舍讲经教学,他接受,在那里也住了不少年,讲完就走了,舍离,不要这个道场。道场什么?道场有主人,释迦牟尼佛借用,用现在的话说,给孤独长者、祇陀太子他们有所有权,释迦牟尼佛有使用权,使用几年。这是舍离得干干净净,心里一点都不染着,这叫净。我们看到这个净,你就要想到清净心。修行头一个,舍离就是放下,念念放下,丝毫执着都没有。在今天的社会没法子,你要没有一个安定地方居住,你就不能修行,就不能办道,为什么?社会型态不同。佛陀出世那个时代,在家人统统拥护你,知道你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你每天来托钵,人家一定供养,你有病的时候,人家一定照顾。出家人接受供养,四事供养,四桩事情。第一个是饮食,每天去托钵,接受人家饮食的供养。第二是衣服,衣服很有限,三衣,只有衣服破了才接受人供养,还能用就继续使用,不麻烦别人。第三个是卧具,晚上睡觉也只一块布铺在下面,尼师檀。现在我们称为具,拿来拜佛的时候铺在蒲团上。其实它不是铺在蒲团上的,它是当年佛陀时候出家人晚上睡觉垫在地下的,那么简单!第四个供养就是医药,生病的时候接受医药供养。你看多简单,舍干净了,你一丝毫牵挂都没有,所以心在道上。道是什么?道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清净平等生智慧。

  我们在今天这个社会也得要适应,我们需不需要个道场?需要。印光大师说得很好,小道场,不要太大,住众不超过二十人。人少容易维持,不要求人,有三、五个护法,你就可以安心办道。心安则理得,佛给你讲的这些道理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读经,大家在一起研究讨论都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我们心里杂念太多、烦恼太多,这障道,这就是染污,这个地方讲的染污。我们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还是离不开名闻利养,这怎么办?还有贪瞋痴慢,这连念佛往生都没有把握。念佛往生决定有把握的是要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念佛就是决定有把握,真的是万修万人去,我们不能不知道。

  下面说,“然在缠,染心本具妙理,与净不殊,故名不二”,染心里头有法性,体是法性。染心,就是迷惑颠倒的这个心,它从哪里来的?它从自性清净圆明体而来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本来具足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智慧德相,没有失掉,只是在迷,所以说迷悟不二,与净不殊,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这个门是比喻,不是真的有个门,这叫法门,就是说你从这个地方开悟,迷是这个门,悟还是这个门。这个门是什么?一念。这个一念,诸位要记住,就是弥勒菩萨所说这一念,“迷唯一念”,这一念放下就明心见性。这样说法,怕的是我们还得不到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下面还有几句话补充,染跟净。“在缠心者,缠即缠缚”,缠是烦恼的代名词。谁缠缚你?自私自利缠缚你,从自私自利,最明显的,你不难体会到的,欲望缠缚你,名利缠缚你,烦恼在缠缚你,傲慢在缠缚你,嫉妒在缠缚你,所以你造恶业。

  这底下也说得好,“谓众生心识为惑业之所缠缚”,惑是迷惑,造业,我们刚才列举的几句,就是你迷惑、你造业。现在人起心动念违背了道德,起心动念都是为自私自利所驱使,起什么念头?损人利己,这还得了!每个人起念头都是损人利己,这个世界还会有和平吗?还会有和谐吗?这是迷,这是惑业所缠缚,愈迷愈深,愈陷愈严重。佛法给我们讲的贪瞋痴慢,慢是傲慢,嫉妒、障碍都包括在里头;疑,这个疑是对于圣教怀疑,今天对古圣先贤怀疑,错了。我们讲对科学怀疑还能讲得过去,为什么?科学发展才不过二、三百年,说怀疑还行。古圣先贤教诲至少通过四、五千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验,经过多少人学习,通过这个验证,那是真理,你不应该怀疑,老字号,可靠。现在人恰恰相反,对新奇东西相信,对故旧老东西怀疑,这叫颠倒。不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你灾难来了,你不孝父母,你不尊敬长辈,不知道友爱兄弟,不知道跟一切大众和睦相处,社会动乱了。

  最近我看到从中国大陆传来一个光碟,刘善人刘有生先生,他讲病讲得好。这个光碟大概六个小时,我从头到尾听过二、三遍,讲得非常好。现在人迷失了性德,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不善,所以得了许多奇怪的病。他掌握一个原理,如果你能对这些病完全了解,病从哪里生的,从根本上把念头改过来,病就好了,不需要用药物治疗,就能够恢复健康长寿。他用这个方法治好很多人,这不是假的。所以这个光碟值得流通,他没有版权。因为他自己年轻的时候染上重病,几乎活不了,有个人救了他一把,给他一本书,王凤仪的《笃行录》。王凤仪这个人我知道,是东北,从前我跟他们万国道德会有过往来,万国道德会就是完全学习王凤仪。可是这个刘先生学得非常好,他真干、真学。过去我看读王凤仪书的这些人我遇到不少,没真干,不像这个刘善人,他真干。这都是古圣先贤的精华,真有大受用。

  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社会,染污太严重,我们的饮食有严重的染污,肉食那更不必说,家里面所饲养的这些畜生,都是用化学饲料,这些动物快速长成。是能快速长成,在从前一个小猪仔,大概要十个月才能长大,现在怎么样?两个月就长大了。以前养鸡养鸭至少得半年以上才会长大,现在两个星期就长大,它吃的是什么?吃的是荷尔蒙,快速叫你长成,你吃它的肉你就中毒。所以现在毛病多,奇奇怪怪的病,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能不知道。佛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讲的是我们现代这个社会,佛在二千五百年前说的,现在这个社会是饮苦食毒。我们喝的水,水里有毒,水源被污染,即使出家吃素,蔬菜也有毒,他用化肥、用农药。现在已经发现许多的耕地不生粮食,为什么?他用的化肥太多,土地里有毒,这个问题严重。海洋被污染,湖泊、河川被污染,干净的水没有了,以后人怎么活?现在这个灾难紧迫在眼前,这日子怎么过?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前一天告诉身边的同学,也是讲到这个世界乱了,灾难来了,佛菩萨、神仙下来都救不了,我们只有一条活路,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世界不能住了,咱们得移民,念阿弥陀佛移民到极乐世界,李老师最后的遗言。他老人家往生,当天我在台北,同学打电话告诉我,告诉我老师最后遗言。我们今天要把念佛求生净土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其余的可以统统放下。这是谓众生心识为惑业之所缠缚。

  “离障心者,障即障碍,谓佛心想惑业净尽,离乎障碍。”佛心想惑业净尽,想是妄想,惑是分别执着,业是造作。我们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执着,那你所有一切的造作是为别人,不为自己,那就叫净业,这个好。全心全力为一切众生服务,不为自己,这是什么人?这是佛菩萨。佛菩萨没有为自己的,为什么?佛菩萨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佛菩萨。我们早年初学佛的时候,总以为《金刚经》上讲的破四相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以后慢慢的学多了,才真正明了破四相什么人开始?须陀洹开始。《金刚经》上讲得清楚,证得须陀洹的人,他说我自己并没有以为我证得须陀洹,假如我认为我自己证得须陀洹,佛就不叫我须陀洹。为什么?你还有分别执着,你还执着有我,我证得须陀洹了,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须陀洹就刚刚开始证得。所以这四句也是大乘入门的条件。

  真的四相放下了,不执着我,也不执着有别人,我们为一切众生服务,与性德完全相应,圆满的相应,没有带丝毫惑业。惑业底下就有苦,苦是报,你迷惑、造业,后面就有果报。我们现在说老实话,这个道理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就是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没有彻底明了,要是彻底明了,放下很容易。释迦、惠能大师一时顿舍,一下就舍干净,惠能大师二十四岁,释迦牟尼佛示现是三十岁,年岁都不大,说断就断,说放下就放下。一般人拖泥带水,放下放一点点,不干不净,所以它不起作用。这样的人在佛法称为钝根人,能放下的,利根。我们放不下怎么办?佛慈悲,有方便法,教我们抓住阿弥陀佛,用一句阿弥陀佛代替一切惑业苦。心里面有念头就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别无二念。果然能做到这个地步,在时间上说,决定不出三年,你就得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你自在往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问题解决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到极乐世界再办。你看这个方法多好、多妙!取这个方法,真叫万修万人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二集)  2009/6/9  台湾高雄  档名:12…47…4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经本第七面第一行。前面我们学到“即染即净”,今天我们再看:

  【即因即果。】

  染净在佛法里面,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是净土,六道凡夫,六道里面这是染。四圣法界里面没有善恶,有染净没有善恶;六道里面染污,有善恶,善也是染污,也不清净,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修善,修学一切善法,出不了六道轮回,生三善道;造作一切恶业堕三恶道,善恶是因,三善道、三恶道是果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什么原因?根本的原因确实是在执着,最严重的执着就是执着身是我,有这个执着所以才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总是损人利己。即使是像天道以上,确实起心动念能够舍己为人,但是己没有忘掉,这个执着没放下,还是有自己,这一点我们不能够不知道。

  在这么多年,我们学习佛法,在一起研究经教,我常常讲,很多人也常常在听,可是就是没法子入门。怎么样才叫入门?小乘证得须陀洹果,大乘证得初信位的菩萨,这是《华严经》上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是菩萨五十一个阶位,你能证得初信位,这入门了。入这个门虽然没有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保证你不堕三恶道,在三种不退转里面,你证得第一个,叫位不退,这就称圣人,我们佛门叫小圣。证得这个果位,无论有没有佛出现在世间,总之是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你就能证阿罗汉果;证阿罗汉就超越六道,六道就没有了;证到阿罗汉,这真的生净土,四圣法界,在娑婆世界里面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如果证得初果这个地位,遇到念佛法门,那就太殊胜了,他念佛决定生净土,生哪里?生极乐世界的方便有余土。所以我们学习,总要把目标锁定在这个阶位上,向上很难,真的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但是最低这个阶位是可以取得的。纵然不能证得,四果四向,初果不能证得,你一定得到初果向,你的方向目标是正确的,功夫还差一点,还没有得到,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决定,这是过去善导大师常讲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的。

  今天念佛往生不少,这我们知道,但是念佛这一生不能往生的更多,什么原因?在这个世间学佛,我们的方向目标太多,不是锁定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这是值得我们省思的。因果更要重视,说实在话,我们如果真正了解因果事实真相,我们修净土的人,方向目标肯定锁定在极乐世界,我这一生没有别的念头、没有别的希望,就是希望往生净土,就是希望亲近弥陀,这个信愿就决定往生。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