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锩嬗钟泻芏辔⒊荆恳涣N⒊纠锿范加惺澜纾刂匚蘧。坏祝挥斜呒省U飧鍪潞苣讯硖睿孪嗌衔颐且裁挥蟹ㄗ犹寤帷O褪坠Γ褪切凑馄恼碌恼飧鋈耍病痘暇方彩牛笔被噬显谔欢刂匚蘧。哉飧鲇幸苫蟆O褪坠η牖噬辖ㄒ桓鐾ぷ樱ǜ霭私峭ぃ夂苋菀祝噬舷赂雒睿患柑煺飧鐾ぷ咏ê昧恕K牖噬希私蔷褪前嗣妫恳幻媪⒁桓鼍底樱蟮木底樱厦嬉卜鸥鼍底樱旅嬉卜鸥鼍底樱兆隽耍牖噬系酵ぷ拥敝姓菊荆憧纯淳兔靼琢恕K侥歉鐾ぷ拥敝幸豢矗底永锩嬲兆潘歉鱿嗝挥斜呒剩腥淮笪颍娴拿挥斜呒省O衷谖颐怯眉该婢底踊ハ嗾眨憧茨歉鼍底永镉忻挥斜呒剩勘呒试谀睦铮空也坏健O褪坠Υ厦鳎隽四敲匆桓鍪笛椋没噬厦靼琢恕!嬖蠢氏帧嬖词钦嫦啵钪嫒松恼嫦嗑颓迩宄⒚髅靼装住!σ怀径怼谝怀纠锩婢桶颜鲇钪嫔尥蛳罄硎隆⑿韵唷⒁蚬济靼琢恕?br />
  所以,没有智慧怎么行?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本有为什么失掉?这个要懂得,就是佛讲的“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经里常常用水,讲到都用海、海水来做比喻,把我们的自性比喻作大海。这个大海海水要是干净的,没有染污,要是平静的,没有波浪,这个海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的景观全部照在里面,叫照见。你们念《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他照见,他不是用思想,不是想想我就明白了,不需要。一接触,照是讲眼,眼一接触就明了,耳一接触就明了,凡是六根接触外面境界都用一个照字,为什么?他不通过意识,不需要去想像,就清楚、就明了。染污,记住,执着就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五欲六尘,五欲是欲望,指什么?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讲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把我们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全部都包括在其中,这都是染污。波浪是什么?波浪是不平。《无量寿经》的经题上,告诉我们修学的纲领,是什么?清净、平等、觉。《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选的经题,好!他选的经题是两种原译本的经题合起来,汉译的叫《清净平等觉经》,这是汉译《无量寿经》的经题。宋译的,最后一次是宋译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他把这两个经题合起来,这个合得好,这种会集会集得自然,没有加一点东西进去。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福德,世出世间法都讲寿命是第一德,你要没有寿命,你全都落空,把寿命摆在第一,无量寿。庄严就是我们讲的真善美,这是讲果报。西方极乐世界,简简单单给你介绍,那是有圆满的智慧、无量的寿命、真善美好,那个地方找不到一点缺点,缺陷找不到。这是果,怎么修来的?后面经题是讲修德,清净、平等、觉,清净没有染污,平等没有波浪,这两个重要。清净就是我们讲的把执着放下,心清净,不再执着;把不平放下,把傲慢放下,心平等;把无明放下,起心动念放下,觉了。你看这个题目好不好?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经题,二十个字,把整个净宗显示出来。我们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平等觉。《无量寿经》里面也说得很好,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我们如果自己修成清净平等觉,我们跟阿弥陀佛同心同德同一智慧德能,这样就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所以,智慧不现前,华严境界你见不到。我们今天还是在迷,没有开悟,我们非常幸运,我们看到佛的圣教,我们读到祖师大德的开示,我们今天渐渐也明了,这是解悟,这不是证悟。我们是听佛祖这样告诉我们的,我们对佛、对祖师有信心、有恭敬心,没有怀疑。所以我们在今天,不但要帮助自己,我们还有使命,这个使命是什么?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怎么弘法?我自己修好、做好,就是弘法,弘法不一定上讲台。我做出这个样子,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在社会上我们能够敬重长辈,能够尊敬领导,能够友爱众生,凡是人皆须爱,把一切众生都看作兄弟姊妹,把一切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把小孩看作自己的子女,这是菩萨。你真正是在行菩萨道,你真正是在弘法利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从我们自己做出来给人看,这就对了。不管别人懂不懂,我们只管做自己的,久而久之慢慢才能感化别人。现在度众生用教化不行,教他,不听你的。从前祖师大德是用教化,现在这个时代不行,你教,他不接受,他不相信,只有用自己真诚的心、行为,做出来感动他,他才会相信。所以这个时代弘法利生有一点点难度。

  我们在初学的时候,老师反覆的叮咛、教诲,告诉我们,他说:你们到我这里来求学,都是跪在我面前接受教诲(那是真的,我们在老师面前是跪着求法),将来到你们讲经教学传法的时候不一样了,要倒过来,你们拿着佛法跪在地下想送给人,人家未必要你的。老师这个话对我说过很多遍,我记得很清楚,我这一生当中走遍许多地方,弘法教学的状况就跟李老师所说的完全相同。老师把话说在前面,所以我们遇到这个境界,一想老师讲过,没有话说,我们得修忍辱波罗蜜。我们对他是真心,没有恶意,他怀疑,他认为我们有企图、别有用心,他是这个想法,那有什么法子?他这个观念不能改变,到最后我们只有离开。离开之后,我们对于这个道场、对于人事没有一句话的批评,这个要记住,我们要以德报怨。他对我有误会,我对他没有误会;他对我有怀疑,打很多问号,我对他没有怀疑,我一个问号也没有。可是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他慢慢发现我们讲的话不是假话,是真的,真做到了,他从内心里头有感悟。虽有感悟,为了面子问题,他不愿意说出来,心里面对你也佩服,口里头决定不提。好,是好事,为什么?我们做得还不够好,再要往上提升,我相信到最后他也会赞叹。

  你说,我们要用多大的忍耐功夫!这是什么?这就是学佛,这就是修忍辱波罗蜜。我看这些对我们毁谤的人、侮辱的人、陷害的人,我没有把他们看作坏人,我把他们都看作菩萨,都是善知识,为什么?他来帮助我修忍辱波罗蜜的。没有这种境界,我的忍辱从什么地方看到提升?看不到。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必定,三人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善人、恶人必定是我的老师。善人我跟他学善的,他有些好的地方,我想想我没有,我要跟他学习;恶人是反面教材,也是我的好老师,他那些恶行想想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都是好老师,一样的感恩,一样的报答,没有分别心,这就对了。这一善一恶就把我们成佛了,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才能成佛,才能作祖。如果我们有分别,错误,我们还要怪他,那就更错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不能怪人,为什么?他没学过伦理,没有学过道德,他不懂因果,他做一切不善的事情都要原谅他,都不可以放在心上。如果放在心上,不是他错,是我错了,他没错。这个道理要懂,要懂得透,你才能够做得到。自己无论在什么境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事环境里面,善人也好,恶人也好,修什么?修自己的清净心,不被外面环境所染污,我清净心现前;我没有高下,没有分别,我平等心现前;只要不迷惑,我的智慧就现前,觉就是智慧现前。我们做得够不够?不够,还差得很远,我们用什么做标准?用佛做标准,究竟圆满佛果,要以这个做标准。你到等觉菩萨还感觉得不够,还差一级,这样做就对了。

  接着下面两句,‘万法起必同时,一际理无前后’。这个能断我们许多的疑惑,这是大问题,从理上讲是哲学问题,从事上讲是科学问题。万法是宇宙,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明心见性,他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从哪里来的?自性变现出来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怎么生的?起必同时;换句话说,也是佛门的术语,叫一时顿现。宇宙的来源、万物的来源、万法的来源,就像幻灯片一样,我手上拿的这是电影的幻灯片,这里面大概是一秒钟二十四张,我这里拿的是四秒钟的。一秒钟二十四张,它里头一格一格的,每一格就是一张幻灯片。所以电影动不动?不动,这是真的不动。放映机的镜头一打开,一张幻灯片照到银幕上是一个照片,再把镜头关起来,再打开,第二张,换了一张。它换的速度快,一秒钟换二十四张,你就被它迷了,认为它真的是在动,一张都没动。幻灯片打在银幕里面,是不是慢慢显示的?不是的,镜头一打开,整个画面同时出现,没有先后,这叫一时顿现。这就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森罗万象它生起是同时的。什么时候生起?就是现前,没有先后。电影底片打在银幕上,它没有先后,它就是这一时,一时顿现,它的速度快。

  我们现前这个宇宙森罗万象的速度就跟底片一样,现在科学家也用这个做比喻,我们讲经用这个方法做比喻,科学家也用电影做比喻,好懂。然后你才晓得物质的世界、精神的世界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们现实世界,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多少张,这是静的静物,多少张的画面?这个我们读得很多,这个经文是《菩萨处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的一段对话,佛问弥勒,心有所念,我们凡夫动一个念头,心动个念头,佛就问这个念头里面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先是念头,诸位要知道,念头在法相经典里面就是一念不觉,这叫无明,就是一念不觉。几相?相就是阿赖耶的相分。几识?识是阿赖耶的见分,见分也叫做转相,相分也叫做境界相,阿赖耶的三细相。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你要搞清楚,一念不觉没有原因,所以它叫妄念,如果有原因那就是真的,没有原因。也没有时间,佛讲当下就是,没有先后。要知道时间跟空间都不是真的,都是从我们错觉里产生的,你智慧圆明的时候,在这个境界没有时空。时间跟空间,在《百法明门论》里它排列在哪一法?在不相应行法。时间它叫时分,空间它叫方分,空间讲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它讲方分。方分是空间,时分是时间,排在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名词来讲,抽象概念,不是事实。你看看佛法里面,几千年前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弥勒菩萨回答,他说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这是单位。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妄念,你说这个念多快。这个妄念是什么?就是电影放映机镜头的开关。一弹指开关多少次?开关三百二十兆次。现在我们电影片你要记着,它的开关是二十四次,我们现前的宇宙,它的开关是一弹指三百二十兆次。我们现在一般用秒做单位,我们弹指,一秒钟能弹几次?大概可以弹四次,再乘上四。乘上四,那就是一秒钟妄念生灭多少次?一千二百八十兆次,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有人知道,所以佛法是科学,科学是讲证据的。谁看到?大乘教里面佛说,八地以上看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换句话说,你有能力看到,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放下还没看到,再放下,你放下得不够。菩萨五十一个阶级,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佛告诉我们,最高层的那五个位次他看到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再来就是佛,把佛包括进去,一共是五十二个阶级,最高层那五层看到了。他心定,定到什么程度?一秒钟,这是讲波动、振动,一秒钟里面振动多少次?一秒钟里面一千二百八十兆次那种微弱的振动,他体会到,八地菩萨体会到,愈往上愈清楚,所以这不是假的。

  今天我们这个世界上科学是用精密的仪器来观察,佛法不需用借用外界的力量,完全用自己的清净心,心愈清净,愈是微细的波动他能感受到。心清净到极处,就是那样微弱的波动全都清楚、都明了,这是科学。理上讲是哲学。我学佛,老师给我介绍,从哲学入门的,方老师告诉我,佛经哲学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我们现在通过了中国人讲将近一甲子的学习,我们现在明了,佛经是高等科学。这个问题,宇宙的问题,生命的问题,也就是宇宙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的?现在科学跟哲学都没有答案,许多人相信宇宙是大爆炸来的,你们相不相信?你要问我,我也相信,我为什么相信?因为他们在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