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教上讲,诸佛如来有四净德“常、乐、我、净”,有真我。真我,真我不生不灭,这个身有生有灭。身是什么?佛法里讲得好,它不是我,它是我所,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的,这个要搞清楚,你就觉悟,你就不受害了。六道凡夫迷得深,不觉,他把身当作我。就好像小孩,他喜欢这件衣服穿在身上,爱得不得了,父母要给他换一件,又哭又闹,就是不肯。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身有生死,怕不怕?不怕,也不过就换件衣服而已。这个身体用了几十年,衰老了,不好用了,换个新的,他一点恐惧都没有,愈换愈好。如果有恐惧,难分难舍,愈换就愈糟糕,这一生是人的身体,换个畜生身体,换个饿鬼身体,愈换愈差。明白这个道理,一丝毫恐惧没有,人换成天的身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愈换愈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成佛的身体,跟阿弥陀佛一样金刚不坏身。所以不能不觉悟!

  菩提是大觉,念佛往生净土,菩提心是第一德。如果没有菩提心,念阿弥陀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这个诸位要知道。四十八愿里面,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可是第十九愿“发菩提心”,这两个常常连在一起,你不能断章取义。你看《无量寿经》的经本“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经文上都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不发行吗?什么叫菩提心?《观经》里面所讲的,“至诚心”,真诚到极处,没有一点虚伪,“深心、回向发愿心”,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我讲《无量寿经》,我就用《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就是菩提心。真诚心是什么?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对待天地万物要用平等心,平等心是佛心。不平,有亲有疏,有远有近,这不是菩提心,六道里头可以,想超出六道这一生去作佛不行,你要有平等心。深心,深心是什么?清净心,没有染污,决定不被七情五欲染污。大悲心是什么?觉心,清净平等觉,帮助众生觉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大慈大悲。这样我们与净宗才相应,总要与经教相应。四弘誓愿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心量要拓开。我要帮助谁?我要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我能力做不到,我有心、我有愿,我有多大能力我做到多大。四弘誓愿第二个“断烦恼”,第三个“学法门”,第四个“成佛道”。烦恼习气真的要断,不能有。法门无量要学,可是我们现在是业障深重的凡夫,想学没有能力,我们遵守佛陀教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方法,我们用十年的时间学一门,一门真的通达了,一切法门自然也通了。古大德常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通门门都通,为什么?称性。什么叫通?见性就通了,没有见性就不通。一门你容易得定,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悟,定生慧,这不能不知道。心量一定要大,量大福大,心量小的人没有福报。

  下面一句,“断恶修善”,这得要有行动。过去所造的恶业,杀盗淫妄、贪瞋痴慢、嫉妒障碍,干这个事情,这些明白了,自性里头没有的,一定要把它断掉。自性纯净纯善,我们中国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人性本善,所以编在童蒙教材里面,《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所有一切不善是染污、是习性,学坏了。我们从这个地方要真正能体会到,人是教得好的,没教,学坏了。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你要不好好教他,肯定他变坏,为什么?电视在诱惑他,网路在诱惑他。你看看电视、这些媒体,里面内容是什么?暴力色情、杀盗淫妄。天天看这些东西,天天亲近这些东西,他怎么能不学坏?他要是不学坏,那就是佛菩萨再来,不是凡夫;如果他是个凡夫,他就不可能不学坏。

  在早年,政府提倡复兴中华文化,有这么个运动,可惜没有做成功。我有一天在方老师家里,我去看他,正好遇到教育部有三位官员,好像是处长、司长这个阶级,他们来拜访方教授。向他请教,政府现在提倡复兴中华文化,请他老人家指导从哪个地方下手,教育部还真想做。方老师听到他们的话之后,沉默了大概有五分钟,态度很严肃,一句话都不说。五分钟之后,他开口了,第一,台湾那时候三家电视台,有台视、中视、华视,电视台关闭,无线电广播关闭,报纸杂志一律停刊。这些教育部的官员听了之后,跟老师说这个不行,这办不到。老师就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华传统文化,有这些东西存在,文化还能复兴吗?真的,不是假的。到后来这些人还问了一个问题,那时候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强国,他们问老师,罗马也有亡国的一天,美国不可能永远这么强盛,美国将来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老师没有考虑,随口答应:电视。随后说了一句,台湾电视还没有到那么严重,但是要小心,如果走像美国那个,台湾也就不能收拾。我那一天碰到,方东美先生如是说,想想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以后就把这个东西断绝了,我没有权力叫你关闭,我有权利不看你的、不接受你的,这个我可以做到。所以我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不听广播、不看电视,才能保持着清净心。如果天天跟它们往来的话,你的心怎么能清净?

  修净土,《无量寿经》的经题,那是告诉我们修行的纲领,就是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悟的心,“清净平等觉”。果报呢?果报是经题上半段,“大乘无量寿庄严”,果报。大乘是智慧,觉的果报是大乘,平等的果报是无量寿,清净的果报是庄严,极乐世界无比殊胜的就是大乘、无量寿、庄严,怎么来的?清净平等觉显现出来的。我常想,我们现在居住在地球的人,特别是居住在台湾的同修,我们真的懂得这个道理,真的明白,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向着清净平等觉,那么台湾这个社会就会变成大乘无量寿庄严,极乐世界在这个地方就成就了。要相信佛的话,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心里面想清净平等觉,这个世界就是大乘,大乘是智慧,充满了智慧的无量寿庄严,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美好,我们人世间常讲的真善美,庄严是真善美。所以,付之于行动就是断恶修善,断恶修善才能够守护正法。

  第八,“守护正法”。中国五千年来传统的文化就是正法,它要不是正法怎么能传五千年?中国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人口很多,幅员很广,五千年来长治久安,礼义之邦,和谐社会,怎么造成的?守护正法的成就。儒是正法,道是正法,佛是正法,历代的帝王没有不护持,没有不认真学习。帝王当中最显著的、最突出的,不是梁武帝,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他真干,对大乘经教他真研究,对于参禅、念佛他真下功夫,不像梁武帝,梁武帝着重在福报,修福,雍正福慧双修。我们在此地能看到,怎样守护正法?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就是守护正法,我们要想在一生当中成就,要把目标定在这个地方。我们这一生到世间来干什么?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这就是真正的守护正法。续佛慧命最重要的是要有传人,中国古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最重要?你家里要有传人;儿孙多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儿孙里头有没有传你的家道、家学、家业的人,这个重要。如果没有,你就断了,佛法也是如此,世世代代一代一代的祖师,一代传一代。我们现在佛法衰,衰在哪里?没有人才,寺庙盖得多没用,要有人才,人才第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培养人才是第一桩大事。现代儒释道都缺乏人才,我们这么多年来大声疾呼,提醒大家帮助培养人才重要。

  第九,“念十方佛”。我们遇到困难,遇到障碍,求谁帮助?求十方佛帮助,求阿弥陀佛帮助。中国人信观音菩萨的人多,行,念观世音菩萨,求菩萨帮助。在今天,我还再介绍一位,没人护法,我们要念韦驮菩萨,要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护持正法,化解障碍,让真正有心修学的人有个安身修道的处所,这在现前是迫切需求的。

  最后一条是讲理,“观罪性空”,这个道理深。这段文我们在此地把它念下来,“谓修行之人,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诸恶,今则了知贪瞋痴等一切恶行起于妄念,妄念起于颠倒,颠倒起于人我之见,今既了达我心本空,罪性无依,以此翻破无明昏闇之心”。这段意思很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不但超越六道,真的他超越十法界,这个人圆满成佛了。在净土法门里面说,他往生的,他是念佛念到上上品理一心不乱,生极乐世界什么地方?实报庄严土,一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是这个层次的人物。今天时间到了,这句我们下一堂课细细的来研究。谢谢大家。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集)  2009/7/23  台湾  档名:12…47…6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一面,我们从第三行念起:

  【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谓行住坐卧四威仪也。大乘八万。小乘三千。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绪。出三界之梯蹬。越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

  我们读到这个地方,这是一段。这次我们学习,特别选学一段“逆顺十心”,大概也学得快圆满,只剩下末后这一条,第十条“观罪性空”,这条义理比较深。我们学习经教也有相当长的时间,事实上我们做不到,在道理上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一些,对修行来说,还是有必要的。这文里面给我们讲,“谓修行之人,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诸恶”。修行人,在此地专指学佛的人。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也就是思想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的造作,这属于身的行为。行为再多,归纳起来总不外乎这三大类,身口意,佛家叫三业,就是三种造业的工具,佛家的术语叫器具,现在叫工具,造业总不外乎这三种。这三种造作产生错误,也就是我们想错了,我们念错了(观念错误),我们说错、做错了,把这些错误修正过来,这叫做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这叫修行。

  错误的行为统统修正过来,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他真的很用心在修正,但是还没有做到圆满,没有做到圆满,这样的人我们就称他作菩萨。菩萨修行没有圆满,修行圆满我们就称他作佛,所以佛、菩萨、凡夫是一回事情,没有高下之分,这个理事我们都要明了。佛法是真平等,佛法里面决定没有迷信。佛是人修成的,每个人都能修成佛,所以佛在大乘教里面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说对不对?佛说得没错,只要我们把行为修正过来,完全不犯错误。我们今天之所以变成凡夫,世尊在《华严经》上说,“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今天不能成佛,也不能成菩萨,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身语意三业的造作,造作里面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着,那就叫错误;身语意的造作,这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凡圣的差别就在此地。

  为什么我们会做错误,会带着妄想分别执着?这里说得很好,从无始来。这个无始是讲时间,我们不是今天才迷的,也不是这一生才迷的,我们在六道里面,不知道来回多少次了。外国人有从深度催眠当中回忆到过去生,有人回忆到八十多次,一次是一世,八十多世。八十多世大概有多少年?应该有三、四千年,他已经轮回八十多次。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止,不止八十多次,所以说无始来,无始劫以来。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产生?是由于不知诸法本性空寂。诸法是一切法,小是我们的身心,展开是我们的宇宙,佛法讲遍法界虚空界。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华藏世界,这是大世界,太大了。像这样的华藏世界,在太虚空里面不知道有多少,真的古圣先贤所谓“其大无外”,没有边际,“其小无内”,这句话都是讲的法性、本性。

  很难得,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为我们透出重要的信息。他说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没有生灭)、本自具足,这话难懂,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法它欠缺,它是真正的大圆满。众生天天打妄想,想什么它就变什么,所以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依正庄严是从心想生。我们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心想生,想什么就变现什么,不可思议。这个事情说起来很玄、很难懂,想什么变什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