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跷颉>跷蛑蠡岣鹌腥谎岚盐颐钦飧錾恚颐窍衷谠谡馐兰洌颐潜淞艘桓鋈耍沟鬃洌郧笆亲运阶岳衷诎颜飧錾硇姆钕赘磺兄谏磺兄谏瘛0逊鹜咏痰嘉颐堑模颐侨险嫒プ龅剑愕愕蔚巫龅剑裁矗扛庑┲谏鲅樱盟强矗龊冒裱把耸Γ形婪丁薄?br />
  我们勤学,天天在学习,为什么学习?做榜样。我们学佛、学菩萨,学地藏菩萨、学观音菩萨、学文殊菩萨、学普贤菩萨、学弥勒菩萨,做出样子来给人看。为世间人做好样子,个人是人的好样子,家庭是全世界家庭的好样子。如果你做生意买卖,你的公司行号是全世界公司行号的好样子,都是菩萨、都是佛,哪个行业都是佛菩萨,男女老少全是佛菩萨。上小学是小学生的菩萨,上中学是中学生的菩萨,做样子给别人看,自己做出来那就是度化众生,度化众生就必须做出这个样子。所以《弟子规》要做到,每一条都要做到,要做得很彻底,为什么?菩萨的样子。《感应篇》要做到,《十善业》要做到。菩萨是什么样子?佛是什么样子?做到了就是。天天学佛,那个样子不像佛,天天念菩萨,样子不像菩萨,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真的,一定要把样子做出来。

  修行修什么?断恶修善。善恶的标准,我们现前就依照儒释道的三个根,出家人加一个《沙弥律仪》,认真把它做到。这三个根分量不多,每天要把它当作戒本来读,古时候受了戒之后,半月诵戒,怕忘掉,半个月复习一次。现在不行,现在半个月时间太长,烦恼习气太重,外面环境全是染缘,全都是不善的缘。所以这三样东西,每天早晚课都要念,把它列入朝暮课诵里面。早晨念提醒自己,晚上念反省我有没有做到,你才真正能做到忏悔,真正能做到断恶修善。活在这个世间要有使命感,活在这个世间干什么?为什么来的?为守护正法,为弘法利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就对了,完全对了。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你的功德就圆满。这是很具体的说出佛门佛弟子修行,‘威仪住持有则德’。

  这里面有两句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我们真正要发心,‘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绪’,这两句话重要。这个“住持”不是寺庙住持,这是广义的,住是我们住在这个世间,我们活一天就住一天,持是保持,持什么?持戒。换句话说,我活一天,我就要把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我就要认真做一天,这叫持,保持不失掉。“楷模”是榜样、是模范,我做给别人看。跟大众相处,决定是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你是道道地地真的释迦佛的学生,释迦佛的弟子,你不是假的。所以下面,对自己来讲,‘三界’就是六道轮回,出三界的梯蹬,像楼梯一样;‘越苦海之迅航’,像船只一样,对自己来讲,你能够超三界,你能够出轮回。对一切众生来讲,我们现在地球这个环境来讲,‘拯物’,“物”就是众生,拯救。现在这个世间苦难太多,我们如何来帮助社会化解灾难,这拯物。灾难从哪里来的?灾难是众生迷惑颠倒来的,不了解事实真相。‘导迷’就是弘法,今天弘法要做出样子来,然后讲清楚、讲明白,让大家觉悟。‘莫斯为最’,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今天把它落实在四个根上,这四个根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这四样东西做好,“威仪住持有则”,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然后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功德圆满。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这是讲到我们现实社会。

  【但以金容匿彩正教陵夷。】

  这是佛教衰了,在现在这个社会。‘金容’是指佛像,在此地代表佛教,光彩没有了,面孔灰土土的,为什么?大家对佛教产生误会,批评佛教是宗教。宗教是迷信,在现在的社会,普遍都是这个样子,谁的过失?佛门弟子的过失。为什么?我们把‘正教’疏忽了。我们今天学佛是为什么?为求升官发财,为求佛菩萨保平安,这是迷信,这个错了,把佛菩萨当神明来看待。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不能说不是宗教,变成宗教。佛教在世间原本是教人的,现在不是教人,是教鬼的。确实我们了解事实真相,鬼神在不在学佛?在学佛;鬼神在不在听经?在听经,比我们人用功,比我们人得利益多。现在这个时代鬼神好教,人不好教。我们三时系念佛事,每一堂确实都有鬼神往生,生天的更多。接受佛法的薰修,累积功德的,那不胜枚举。他们根性钝的,利的早就成就了,根性钝的也在认真努力积功累德,求生善处。不像人,人间现在不相信古圣先贤的话,排斥宗教,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罪业。我们看底下这几句话,贤首大师是唐朝初年的人,距离我们现在一千四百多年,将近一千五百年,已经就看得这么清楚。

  【传授浇讹师于己见。】

  为什么?威仪有则疏忽了,换句话说,不能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所以社会大众对佛法失去信心。

  【致使教无纲纪。滥挹淳流。得失齐举。妄参真净。】

  这十六个字把现在佛教里面的状况说尽了。佛法衰,社会乱,众生苦,连带关系。佛法是教育,人是教得好的,人也会教坏,看你怎么教法。圣贤教诲是把人教好,圣贤东西不要了,用现在一般人的思想来教,把人全教坏了。‘纲’是纲领,‘纪’是秩序。纲领失掉了,佛法的总纲领三学六度,世间法的总纲领,在中国《大学》里面所讲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没有了。‘滥挹’是随便阻挠破坏,‘淳流’是善良的人,好事、善良的风俗习惯,随便破坏,随便的去障碍、去阻挠。‘得失齐举’,让一般人没有能力辨别得失,没有能力体会到‘真净’,这个问题严重了。

  总的来说,现在的社会,宗教普遍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大家疏忽了经教,疏忽了教育,只着重在形式上,仪规形式着重在这些地方。被社会知识分子批评是迷信,我们细细想想是不是迷信?真是迷信。可是你从经典上下手,它不是迷信。不但佛教经典,我接触许多宗教经典,我可以说,一切宗教经典里面所说的,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伦理、道德、因果,现在学术界里面所讲的哲学、科学。经典所说不外乎这五个科目,这哪里是迷信!经典只念不讲解、不学习,变成迷信,变成一般人祈福消灾的一种工具。我有灾,我要念多少部经,灾就消掉了。能不能消掉?不能。为什么?有口无心,它不能相应。念,念熟了之后,你心里的境界转过来,灾就消掉;你转不过来,消不掉。譬如《十善业道经》念了之后,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了善恶标准,把自己的恶转变成善,灾就消掉。你得会转变,真正把经教里面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经教里面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真学佛,真管用。

  现在最难的是如何能叫社会大众,对佛法、对宗教能生起信心,这真正是大难之难。在这个时代很不容易,现在这个时代科学挂帅,开口闭口符不符合科学,科学最重视的一个是证据,拿证据来。证据就是典型、就是榜样,所以我们在今天,自行化他,一定要真干,做出样子来,大家相信,光讲不行,要做。早年孔子跟释迦牟尼佛,都属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圣人。现在人的思想样样创新,轻视古圣先贤的教诲,认为他们落伍,他们不适合时代。其实这两句话意思非常之深,这两句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两句话的义理深广无尽。我们也是学习了多少年,几十年,才真正体会到这两句话的含义。照现在社会上一般的思惟逻辑,确实佛门无论在家出家,就像贤首国师讲的这个样子。

  【故令初学触事成非。】

  这里说的是唐朝初年,已经就有这个弊端,现在一千五百年,积非成是,所以难。为什么‘触事成非’?总的来说,没有能认真依教奉行,在解释经典,指导修行,用自己的意思,错了。自己没开悟,开悟没有问题,开悟之后,你的意思跟诸佛如来的意思一定是贯通的,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没问题。没开悟不行,没开悟是什么?是你意识心里面生的东西,是你的阿赖耶、末那、意识,这里面错误可就多了。为什么?你没有离开烦恼,你还是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干涉你的见解,干涉你的言行,所以教初学触事成非。

  【不依经律。混乱凡情。自陷陷他。甚可悲矣。】

  这真可悲!世尊在《佛藏经》上说,“佛子(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话说得很重。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出家在家,学佛要依次第,像念书一样,先念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不能够躐等,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他老人家当年在世,三十岁开悟,第一部经是在定中讲的,所以现在有些人不承认,这部经就是《华严经》。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也有说三七二十一天,我们凡人见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定,真的入定,你看半个月、二十天,坐在那里没起来,不知道他在讲《华严经》,在定中讲。听众是哪些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华严会上佛菩萨。讲完了,出定了,这部经被大龙菩萨收去,收藏在他的图书馆里面。六百年之后,龙树菩萨有缘被大龙菩萨邀请到龙宫,看到这部书感到非常惊讶。可是佛出定之后,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讲什么?讲阿含。阿含讲了十二年,这是佛教的小学。你看释迦牟尼佛讲经,这个用意很深,从小乘讲起,十二年;十二年之后讲方等,八年,方等好比中学;方等讲完,讲般若二十二年,这是大乘;般若讲完之后,讲法华八年,四十九年,像办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法华是研究所,法华跟华严一样,回归到华严。

  那我们的修学就明白了,从哪里学起?从小乘学起。《弟子规》、《感应篇》是人天法,比小乘还要小,比小学还要小,幼稚园的,这要懂得。我们今天为什么戒律学不好?非常遗憾,出家人沙弥律仪做不到,在家学佛十善业做不到。佛法为什么会衰?这就是佛法衰的现象,我们没有做好、没有学好,所以我们对不起佛菩萨。没有学好的原因,没人教我们,这真的,我们想学,没有好老师。真正有很多善心年轻发心的人,找不到修学环境,这很痛苦。过去李老师跟我讲过好几次,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讲定,修学要定在一处,你的心是静的,他才能开智慧。不能在一个地方,常常走动,你所学的是佛学、是知识,不是智慧。可是在今天乱世,想求一个安定地方,这要靠福报,自己要有福,众生要有福,才能成就。自己有福报,众生没有福,不能成就;众生有福,自己没有福,也不能成就,所以这个事情不容易。

  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一点点机会我们都要把它抓住。这个地方可以住一个月,抓住一个月,可以住一年,抓住一年,我们才能得一点点成就,真不容易。否则的话,就像大师所说的,违背经律,肯定是‘混乱凡情’。首先自己乱了,“混”是杂,你学得太多、学得太杂;“乱”是没有头绪,这个状况之下,就是现在人常说的心浮气躁,心定不下来,这怎么会有成就?真正有成就,佛祖常常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才会有成就。同时学多了,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劝同学,最好学一门,同学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他看到我好像不是学一门,哪里请我讲经都去,大家喜欢听的又不一样,这一生总讲了几十部经。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自己没有道场,自己做不了主,哪个地方请,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不得已,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我在美国住的时候,曾经有同学问过我,我说如果真的有一个道场,能够不受干扰,一生在那里常住不动,我只讲一部经。一遍讲完讲第二遍,二遍讲完讲三遍,遍遍不相同,永远学不倦、听不厌,成就了。我选什么经?我那时候告诉大家,我选的是《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的,真好。

  讲《华严经》,我跟诸位说过,三个人启请,我答应。第一个人,台南的开心法师,讲了很多遍,每次见面都劝我讲《华严》,第二位是北京的黄念祖老居士,第三位是韩馆长韩锳居士,往生的前两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