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艘颐钦飧錾硖澹颐悄懿荒芨渴湾饶材岱鹞颐潜硌莞钊馕褂ィッ欢鞒裕也坏蕉鞒裕觯鹉芄话焉砩先飧钜黄顾簧嵘硭腔ⅲ匣⒄也坏蕉鞒裕腥芄话焉硖逅透匣ⅲ美匣⒊愿霰ァN颐悄懿荒茏龅剑孔霾坏健N裁矗恐醋派硎俏遥腥裁茨芄簧幔恐郎硖宀皇俏遥也换崴溃碛猩穑也簧幻稹J兰淙巳衔裁词俏遥苛榛晔俏遥衷谕夤艘踩衔榛晔俏遥芏嘧诮潭汲腥险飧觯俏抑椿故欠挪幌拢运氩涣嗣拧7鹈爬锩娼仓す〕顺豕胪愉。蟪顺跣盼坏钠腥憧础痘暇方财腥慕准段迨桓觯攀欠鸾痰男⊙В∈侵醒В叵蚴谴笱В厥茄芯克薪准兜摹P⊙б荒昙叮跣盼黄腥裁刺跫可砑屏耍辉僦醋派硎俏遥⊙б荒昙叮钦娴娜朊拧N颐窍衷诿蝗朊牛霾坏健K运龅轿逄酰粕砑堑谝唬诙銎票呒呒嵌粤ⅲ褪俏颐墙蚕喽缘模飧霾淮嬖诹恕N颐墙裉焓谴ΥΩ硕粤ⅲ露粤ⅲ磺型蛭锒级粤ⅲ挥邪旆ǜ磺兄谏诔梢惶濉D憧纯捶鸱ㄈ朊牛偶骶褪钦饷锤撸卸粤⒉恍小=裉煺飧鍪澜缍遥憧纯词遣皇敲扛鋈酥醋抛约海运阶岳磺惺币磺写Χ际歉耸挛锒粤ⅰ6粤⒉欧⑸埽忻懿呕岜涑沙逋唬谐逋徊疟涑啥氛卸氛疟涑烧秸庖徊揭徊椒⒄沟阶詈螅倜穑「幽睦锢矗扛痛佑形摇⒍粤ⅲ诱饫吹摹7鸾谈颐腔馕侍庹娼写痈窘饩觯挥卸粤ⅲ挥形摇T俑闼担嬗形遥裁词俏遥空鲇钪媸俏遥榉ń缧榭战缡俏摇N鞣郊质澜缭趺椿厥虑椋课ㄐ木煌粒话⒚滞臃穑孔孕悦滞樱俏易孕孕缘吕锿繁湎值模肟孕砸环ú涣ⅰ4蟪私汤铮湾饶材岱鹚氖拍晏焯旖玻笔笨炭淘谔嵝盐颐牵阋嬲檬苡茫愕冒咽湾确鸬幕疤U娴拿靼琢耍毓夥嫡眨照兆约耗男┑胤矫允Я俗孕裕男┑胤轿ケ沉诵缘拢辖舾墓矗辖艋赝罚侍馊饩隽恕?br />
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文,就要效法、学习菩萨代众生受苦。怎么代?众生现在迷了自性,我们要做出回头的样子来给他看;众生现在不知不觉,以为造作一切罪业是自然的、是正常的,我们今天要反其道而行之,去启发他,去感动他,帮助他回头。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他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他早就成佛了,《梵网经》上他老人家说得很好,这一次,就是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现这一次,是在这个世间示现作佛第八千次。所以他说他是来表演的,表演给我们看的,真的放下了,真的舍弃了。智慧、德能、相好本来具足,要不要学?不需要,学不来的,你所学来的是知识,不是智慧。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示现,他示现什么?知识分子,好学。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这一出去十二年。你看身分,王子的身分,聪明好学,你说这个世间哪个做老师的不喜欢这样的学生?真正把尊师重道做出来了。你对于老师不尊重老师不教你的,这是儒佛,道也不例外,他们传人,传法传给谁?传给尊重自己的人,他对自己不尊重他就什么东西都学不会。所以尊重别人是真正尊重自己,看你怎么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是尊重自己,孝顺父母是你真有孝心,你有孝德,他从这里看。老师绝不是说你尊重我,你对我还不错,我就传你道,他不是这样的,他是看到你自己的德行、你自己的诚意。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老师能传给你多少东西,看你有多少诚敬的心,你能接受多少他传你多少,你有十分恭敬、诚敬,传你九分,老师对不起你。为什么?像你是个容器一样,你还能盛,没有给你盛满。如果你心量很小,器量很小,你只能盛得三分,就给你三分,不会给你四分,为什么?四分漫出来了,你装不进去,道理在此地。
所以世尊给我们示现,这个示现太重要了,十二年,当时印度无论出家在家这些高僧大德他都参访过,这是表现什么?好学多闻。学了之后怎么样?再没有地方学了,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佛明白了,如果不放下,变成所知障,知识,知识会变成所知障,你就不能见性。把十二年所学的彻底放下,到恒河边上大树底下去入定,这才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超越了。见性之后就从事于教学,见性那一年三十岁,一直教到老死,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圆寂的,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自己。生活简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一生不改变,做样子给我们看。我们看他这个生活太苦,释迦牟尼佛每天无量的欢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法乐,那是自性里面的乐,常乐我净。这个乐别人得不到,孔颜有一点接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喜乐从哪里来的?从学习得来的,你学了之后马上能兑现,真正做到,这里头有乐趣,这是真乐。我们学东西,学了之后没有做到,这个乐你享受不到。这种乐是从自性里头往外流的,像泉水一样,它不是外面的刺激,世间人享受的乐,乐为坏苦,它是从外来的,不是从内发的。内发的是无尽的,外面来的是有生有灭的,那怎么会一样!
所以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那个样子,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再回头看看中国唐朝时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给我们示现的跟释迦牟尼佛恰好相反,农夫,不认识字,他是樵夫,砍柴的。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在中国抗战时期还有,我那个时候年岁很小,十几岁,抗战时期住在福建建瓯,这个城市里面没有自来水,就有那个挑水到城市里卖的,在外面河边上挑水,没有瓦斯,也没有电热,没有,有电灯,那时候有电灯;煮饭要烧灶,烧灶要用柴火,有卖柴的、卖水的。惠能大师是卖柴的,上山砍柴,挑到城市里来卖,卖了柴,拿这个钱去买一点米回家去,这才有一天的生活,很苦,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偶然的,柴卖完了,拿到钱了,离开,好像是个小客栈,从窗户边上经过,听到里面有人在念经,他一听就懂,听得很有兴趣。听了一会,推门进去,问这个念经的人你在念什么。里面这个念经人看到,这也是个年轻人,二十几岁,听他讲的听得很有味道,很难得,很稀有,介绍他到黄梅去见五祖。在黄梅住八个月,五祖分配的工作,他是砍柴的,到厨房去,去砍柴、去舂米,干了八个月,没有进过讲堂,没有进过禅堂,去做义工,传法的时候居然衣钵传给他了。他听经只听一个晚上,十二点钟进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寮,在我们想像当中顶多讲两个小时。他不认识字,给他讲《金刚经》大意,他就开悟了,就见性了。这一见性,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你拿经书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讲得一点不错。
所以这东西要不要念?不要。我们到今天完全明了,佛告诉我们,你能够把执着放下,你就成正觉,证阿罗汉果;你能把分别放下,你就能成正等正觉,你就做了菩萨;你能够在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成无上正等正觉,你就成佛了,这真的。所以你只要放下,你自己自性里头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样样都无量,全现前了。所以佛法修学不在听得多少,学得多少,是在你放下多少,这个重要。听得再多,一样放不下,博地凡夫,佛法真正的德用、好处你一点都没尝到,你依旧生活在六道,所谓烦恼跟痛苦的世间,你没有得到法喜,法乐没有得到。这是佛法跟世法不一样的地方,世法“为学日益”,学的这个知识天天增加,为道不一样,“为道日损”,天天放,天天放,统统都放下,没有了,全部现前了。
东方人求智慧,西方人求知识,知识跟智慧不一样。像前年我在剑桥大学、在伦敦大学跟汉学系的这些研究生跟他们教授交流所说的,学佛跟佛学两码事。那些学生我很佩服,英国人,也有其他国家,欧洲人在那边留学的,他们的普通话讲得好,能够读文言文,我们不能不佩服。我问了几个学生,有一个用《无量寿经》写博士论文,我就问他,《无量寿经》九种版本,你用哪一个?他用夏莲居的会集本,这是我们在学习的;另外有个写论文用《孟子》,还有个用王维,难得。我赞叹他们,我说你们可以用中国这些典籍拿到博士学位,将来也可以做一个有名的汉学家,大学教授,可是我说你们一生不可能像我这样快乐。他们问为什么?我说我学的跟你们恰恰相反。他听了很奇怪。我说你们学儒学、道学、佛学,是不是这样的?他点头,是的。我说我相反,我是学儒、学佛、学道。你看还是两个字,从两边念不一样。学佛就要学得像释迦牟尼,学儒那就要像孔子、像孟子,学道那你得像老庄,你才会真正得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得到法喜。学佛的人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心地永远保持清净,一尘不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要用心,以清净心对待。有人问自然就答出来,答得妙,妙不可言,自己都感觉得意外,怎么会说得这么好?从自性流露,不用思惟,不用思考。要问你一个问题,我想一想,想想就落在意识。
所以无我,《金刚经》上讲得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一定要做!四相破了,入门了,须陀洹,《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四相就破了。《般若经》上也讲得好,四相,一相破了其他三个都破了,无论你从哪一个破,真破了,一破一切都破了。所以初入门的这些小菩萨无我相,无边见,边见破了,对立破了,没有对立,没有成见;见取见、戒取见都是属于成见,一个是因上的成见,一个是果上的成见,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这都没有了。我们今天人成见很深,我想的,我以为的,这成见。真正修道人有没有?没有,没有成见。没有成见才能随缘,才能得快乐,没有一样不好。你会看到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才能看到一切法的真相,真相就在眼前,这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要发心代众生苦,众生太苦了,我们要做出好样子来给他看,他们现在是以苦为乐,他不知道,他在造业。起心动念,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五桩事情必须要放下、要舍弃的,第一个五欲,财色名食睡要放下。经教里面常讲这是地狱五条根,你有一个你就很容易被它推到地狱去,要五个都有还得了!所以生活要随缘,随缘就自在,没有得失。第二个地位,经上讲的王位实际上就是讲地位,或者讲权位,权力、地位,不求。第三个是富饶,财富,这不是好东西,增长贪心。第四个是自乐,自乐是什么?小乘,众生有难有苦不肯帮助他。第五个是荣誉,佛经是大名称,现在讲的知名度。《华严经》教修行的菩萨这五样东西要舍弃,我们今天讲名闻利养,中国人说得简单,沾都沾不得,修行人沾到这个东西,与道完全相违背了,道是叫你放下这些东西,你怎么还沾染它?
所以自己对佛法,最难的是信心,太难了。你真相信它你才敢干,你不相信不敢。我统统都舍尽了,总还留一点,我明天过日子,他还得留一点。那个真干的人他不留,明天还没到,管明天干什么?我们凡夫他会想我明天、我明年,他想得很长远,他虽然舍,舍得不干不净,达不到佛所讲的这个标准,所以他果报不能现前。不能现前他就怀疑,佛都是劝善的,哪里会有真的?殊不知,佛菩萨从来没有一句话是妄语。我学舍是老师教的,老师做了个保证,你一切为佛菩萨,为正法久住,为苦难众生,你的一生一切佛菩萨照顾你。我就相信这句话,所以能舍得干干净净,佛菩萨照顾。我所需要的,想用的,它就现前,不用操心,不用去求人,自然它就来,不可思议。五十多年了,我相信,深信不疑。如果处处要去求人,求人很辛苦,看人脸色,那个日子怎么好过?所以老师教我,有所愿求要求佛菩萨,别求人。连我出家受戒,老师都讲出家不求人。我要不求老师给我剃度,那我到哪里出家?章嘉大师就笑着告诉我,你去找这个法师跟他出家,他要不接受,拒绝你,你会不会感觉很难过?我说那当然的。他说那何必?我说那到哪里去剃度?他就告诉我,求佛菩萨。好,我们就有这个愿望,求佛菩萨。果然机缘到了,这个出家师父来找我,请我到他庙里面去出家,不到两个月来请了九次,我看他的心很诚,我就答应了。真有这么回事情。所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受戒也是的,那时候受戒要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