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父母老人,那就是自己的叔叔伯伯,员工的儿女就是自己的下一代,你要把他看作一家人,用中国传统的家道、家规、家学来照顾他们。所以我跟小林说过,如果中国能够有十几二十个这样的企业出现,我相信中国三、五年之内,社会秩序就可以恢复到古代,礼义之邦,和谐社会就在全国落实。

  古人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真正有这个智慧、有这个眼光,发心做这个事业,他不但救了自己,救了自己的家,救了社会,救了民族,救了国家,也拯救全世界。你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没有白来,你真正是救世主,真正是代众生受苦,为一切众生解决了问题。从哪里做起?要从自己做起。我自己很想做,你就认真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你自己没有认真学习,你没有真正的心得,这个事情就很难做得圆满。你自己做到,你能感动周边的人各个都能做到,这就做成功了。今天在这个社会靠做文章不行,靠开会不行,靠讲演不行,那是人家听听而已,介绍一些。最能感动人的,是做出榜样,我做出样子来给你看,告诉你这真的,这不是假的。后头还有一段:

  【杂集论云。于不坚坚觉。深住于颠倒。离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种行德竟。】

  这段说完了,末后用《杂集论》上这首偈。什么是‘不坚’?不坚固,现象是不坚固的,刹那生灭,一切法是不坚固的。什么是‘坚觉’?这个坚是坚固,觉是觉性。不坚固的法相,坚固的觉悟,自性觉,这是客观环境。“不坚”讲相,“坚觉”讲性。可是现在怎么样?‘深住于颠倒’,我们迷失了法性,错看到法相,我们把法相看错了,以为这些现象是真实的,不知道现象是刹那生灭的,于自性的体相用一无所知,这叫“深住于颠倒”,是六道众生。现在佛菩萨教给我们‘离烦恼所恼’,你才能‘得最上菩提’。“离烦恼”,“所恼”,这是两桩事情,离烦恼、离所恼,所恼的是什么?外面的环境。烦恼我们今天讲心里的,你内心里面什么东西?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这是烦恼。外面所恼的,五欲六尘、是非人我是外面的,内外都要离。不坚是外面的,坚觉是法性、是自己,你真的能这样做,你才能得最上菩提。换句话说,最上菩提无所得证明了,无所得,你得的是什么?你得的是自性,明心见性。最上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真正是这部论典里面妄尽还源,还源就是得最上菩提,要“离烦恼所恼”。身心世界,身心是烦恼,世界是所恼,你要舍得干干净净。

  舍,要注意,是心舍,不是事舍,事要是舍掉,释迦牟尼佛何必要辛辛苦苦教化众生四十九年?天天给人讲经说法,不是事吗?事没舍,心里面,心里没有,给人家讲经说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就对了,不着相!为什么要这样做?为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菩提心,这是大慈大悲。绝对不是为自己;换句话说,在自己分上是舍得干干净净。真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大乘教里面讲“三轮体空”。无论哪一桩事情,佛菩萨示现做得圆圆满满,一点欠缺都没有,高明高在这里,圆满是圆满在这里,不是什么都不干。示现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事样样做得圆满,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大方广佛华严”在哪里?就在眼前,就是你的生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这第四段,四种行德我们就学到此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三集)  2009/8/13  台湾  档名:12…47…7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四面倒数第二行。

  【五。自下摄用归体入五止门。五止门者。谓依前能行四德之行。当相即空。相尽心澄而修止也。所言入者。性相俱泯。体周法界。入无入相。名为入也。】

  到这里是ㄧ段。贤首大师写这篇文章,用现在的话来说是ㄧ篇论文,文字虽然不多,义理无有穷尽。前面三段,从事上讲是最高的科学,从理上讲是最深的哲学,为我们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从宇宙的起源,宇宙怎么来的,怎样发展出来的,用我们净土宗的话来说,本体,我们中国人讲太初、元始,净土宗里面讲常寂光,这就是中国禅宗里面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从我个人来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从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来说,这些没发生之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发生之后千差万别,没有发生之前同一个理体;这个理体,佛法里面的名相有几十个之多。佛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的名词?这是教学的善巧,是教学的高度智慧,有很深的用意。用意是什么?教你不要执著名字相,所有一切名词术语都不是真的,重要的你要体会里面的意思,这个重要,名相不重要。所以佛说出许多的名相,自体、自性、本性、真如、法界、第一义谛,名相太多了,随便说说都能说个几十种,这用意要晓得。名是假名,重要的是从假名里面悟入真实,你才能所谓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才能得受用,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前面三段第一段讲本体,第二段就讲现象,本体怎样生出现象,出生了宇宙,出生了空间,时间、空间原本都没有的,变现出来的。宇宙里面含藏着森罗万象,所谓能生万法,我们今天所谓是动物、植物、矿物、自然现象,这四大类全都包括尽了。动物里面特别是人类,人类里面特别是自己,我从哪里来的,讲得很清楚。实在讲,能生万法第一个出现是我,正报,然后才有山河大地,这叫依报。正报,我们今天讲精神现象,依报里面就是物质现象,同时发生的。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我跟诸位做过报告,因果的现象也是同时发生的。宇宙的开始没有原因,开始之后就有因、就有果,最初开始没有原因,所以叫无始无明。无始是没有开始,所以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的。佛法讲想,起心动念是想,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想叫妄想。想既然是妄想,从心想而生一切诸法当然也是虚妄的,妄不能生真,妄只能生虚妄。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实际上跟诸位说,那是ㄧ场梦,不是真的。从梦中醒过来,叫大彻大悟,叫成佛;带着一点虚妄,帮助梦中境界迷惑颠倒的众生,这种人叫菩萨。实际上他是不是真的带着一分虚妄?不是的,他根本就没带,我们凡夫看到他带了,装疯卖傻,其实不然。那是什么?那是他跟众生感应道交的善巧方便,众生有感,他有应。感很复杂,不简单,你说众生妄想多少?菩萨应完全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自自然然的流露,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着?这个理跟事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

  明了了,正确的明了,这叫解悟,管不管用?不管用,我们依旧是出不了六道轮回。解了之后要通过行,修行,从我们思想、见解、言语、行为造作,这些与性德不相应的要把它修正改过来,都与性德相应你就得受用,这个受用是什么?超越六道。依照经论上教导我们的方法修正,虽然还没有证悟,有行,有修行的功夫,还没证悟,可以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六道里面这些苦都没有了。六道里面最苦的,头一个是身,你说这个身多麻烦,寒不得,热不得,一寒热就生病;还要饮食起居,你说多麻烦。证得阿罗汉果,这些麻烦就没有了,阿罗汉有没有身?有,有色身,他不需要财色名食睡,他不要吃,他也不要睡觉,自在了。他还修什么?他修叫证果。他现在就是思想言行是依着佛陀教诲修正过来的,所以他得到受用,起心动念没放下,什么时候哪一天他修到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出现,还源了,妄尽还源。回归自性,圆满成佛,那是真正得大自在。得大自在他就起用,这个用可不得了,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法界没有边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两句话是真的,太奥妙了。我们在迷,有没有这个用?也有这个作用,悟的人是三种周遍,迷的人还是三种周遍,我们打个妄想,这个妄想立刻周遍法界。第二个是“出生无尽”,第三个是“含容空有”,这就是我们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遍法界虚空界是什么?是自己。空是空间、虚空,有就是法界,我们今天讲宇宙万法,这属于有,含空容有,你看这个心量多大。

  我自己是谁?整个宇宙是我自己,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不是一家,一家还不是一体,《华严》里面讲是一体。这个时候无尽的慈悲自然流露,前面跟诸位讲慈悲是真的爱,是真正的大爱,世间人讲大爱有名无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流出来,所以他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有情众生有感应,无情众生有没有感应?我们现在明白了,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用科学方法给我们证明水有感应。水是矿物,我们一个善念对它,你看在结晶里面的图案多美,我们以恶意对它,结晶的图案就很丑陋。这就是感应,我们起念这是感,它就有应。从这个地方,感应是相互的,我起心动念,整个宇宙应,宇宙之间任何一个东西起念头,我也有应。我们凡夫说实在话,迷失自性太久、太深了,虽起感应自己不知道。这个事情有,不是没有,都在眼前,不知道,不是没有感应。我们上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下跟一切畜生、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乃至自然现象有感应。我们早年学佛,老师给我们讲这个,教我们一个方法做实验。空中的云彩,你看到的一片云彩,你不要动,心里所有妄念放下,起一个念头,“这个云彩散掉散掉”,它大概五、六分钟真的就散掉了。这个可能是碰巧,另外一片看它,你也对着它“散掉散掉”,五、六分它也散掉了,屡试不爽。这是什么?这是自然现象的感应,我们可以做实验的。懂这个道理,感应有强烈的征兆,那就是你专注,没有别的。我们中国老祖宗教给我们诚则灵,诚是什么?诚就是专注,没有杂念,专心、专注对一桩事情。对人当然有,人比较难一点,为什么?人的念头太复杂,不像这些植物、山河大地,它没有那么复杂,所以你很容易看到感应的征兆。真的是含容空有,真的出生无尽,这不假。

  我们在初学学到这个东西很难懂,出生无尽,为什么会出生无尽?我想了很久,想了好多天,想到小时候玩的万花筒,我这里有一个万花筒。万花筒的构造诸位很清楚,打开来一看,三片玻璃,放几片碎片,颜色不同的,就这么简单。你在这边转着看看,你把它转动,转动看,千变万化,你转一天可以转几万次、几十万次,没有两个图案是相同的,出生无尽。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白佛经上讲的道理。我们的自性,真如本性,就像个万花筒,里面含藏的,含藏的是业识种子,那个种子就像里面的碎片一样,你起心动念它就在转,所以出生没有边际。我们的念头善,所有东西全是善的,念头不善,统统就变不善,所以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道理在这个世间,无论是哲学、科学,只有佛经讲得透彻,真的把你讲清楚了。所以佛法是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讲实验,佛法禁得起实验。佛法实验不需用仪器,不需用外面的东西来帮助,他用什么?他用内功,禅定。他用清净心,心愈清净,你看得愈清楚、愈明了,用清净心。清净心也是禅定,能突破空间维次,实际上空间维次是我们迷惑的现象,定功愈深,我们这个迷网就好像有破裂,有裂缝,更深的禅定就裂得更大,你就看得更清楚。所以四禅八定,第八定,整个六道你没有障碍。这个范围也相当大,上面到非想非非想处天,第二十八层天,下面到阿鼻地狱,你看得一清二楚,一点障碍都没有,可是你没有出六道。再深一个次第的禅定,第九定,六道没有了,六道突破了,你看到六道以外的境界,那是什么?诸佛如来的方便有余土。在大乘《华严经》里面,讲菩萨五十一个阶级,就是说定功浅深五十一个等级,愈往上面去愈清楚,古人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到五十二就到顶,那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第五十一个叫等觉菩萨。佛法用内证,佛法叫内学,它不向外攀缘。

  这些道理我们明白,我们才肯真干,真干是什么?真干是放下。不了解,我们不愿意放下,不甘心、不情愿,放下有什么好处?真正明白之后,应该放下,原来放下有这么多的好处。十法界、六道里面的苦永远摆脱了,再到六道里面来帮助一切众生,作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