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我们今天非常可怜,全世界非常可怜,在世间,世间法里面,从前的人有依靠,家是他的依靠,一生最靠得住的靠山,无论你是辉煌腾达还是没落,家人都照顾你,你有后盾;老的时候就有家人养老,无忧无虑,所以他心很清净。一生所修积的功德、福德,我们佛家讲回向,都回向给家,今天讲都奉献给家,荣宗耀祖,光大门楣。家是社会组织里最原始的一个细胞,一个点,家家都好,社会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出家了,人出家了,出家有依靠,依靠什么?你的道场,你出家这个寺庙那就是你出家的家。一切的荣耀都归道场,也是光大法门。你出家的修学,道场栽培你、照顾你,你将来老的时候,道场养老,他人有依归,他心是定的。无论到什么地方,旅游也好,观光也好,经营事业也好,弘法利生也好,他都有个老家。中国人有老家,现在人没有家,他怎么不忧虑?一生忧虑。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老了,儿女不养你,你怎么办?国家养,国家要遇到金融风暴,要遇到经济上的灾难,那你怎么办,心怎么能够安定下来?
尤其今天的社会,从小教你,家庭也这么教你,学校也这样教你,社会也是这样教你,媒体更不必说了,教你什么?教你竞争。你要晓得,竞争头一个祸害就是你跟人结怨。每个人都有这个念头,损人利己,这社会还得了!你能够永远站在强势?不可能,你老了,你竞争力量就没有了,别人就报复你,你以前怎么损人,现在人家怎么样损你。现在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老人自杀的太多了,天天都有。谁不愿意活着?实在活不下去才找这个路。今天社会这个压力非常大,为什么?一个人一生可以说从生下来就没有保障,父母不爱你。我们说这个话世间人很反对,哪个父母不爱儿女?他不懂得什么叫做爱,他搞错了!真正的爱是要好好教他,教他正法,这才是真正爱他。你要教他竞争,你害他,你不是爱他。竞争到最后是什么?他对父母竞争,他长大他就跟你竞争,你是他的竞争对象,兄弟竞争、朋友竞争,这还得了!所以教错了,这不是爱他。这种教育最终的结果是他堕三恶道去了,你这算是爱他?你把他送到三恶道,这不是爱他。你送他到三恶道,你自己也堕三恶道,往后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统统失掉圣贤的教诲,造成这个现象,我们要知道。
我们今天可以说非常幸运,在这个时代里还能遇到正法,遇到传统教育,遇到佛法,这确确实实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遇到了。遇到如果不了解,了解不够透彻,我们这一生不容易成就自己。所以遇到很幸运,遇到之后要能去了解它。现在传统文化的教学没有了,古时候到处都有,虽然没有学校,这种说唱艺术在市井处处你都会看见。特别是茶馆,我小时候在福建读书,念小学,三、四年级,放了学之后到哪里去?到茶馆。到茶馆干什么?听说书,讲故事,讲的都是伦理,伦常大道,讲道德、讲因果,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古时候,那比我们更早,大概要比我早十年,那时候私塾,私塾里面老师讲;我这个年龄读私塾大概读了不到一年就改成学校,改成学校,老师就不讲这个,古时候这些东西不讲了,像《三字经》都没有了,改成现代教科书,什么小狗叫、小猫跳,念这个东西。但是茶馆里面还有说唱艺术,那是我们很容易接触到的。特别是年岁大的,退休没什么工作的,找些老朋友去喝茶,听说书,这是社会教育。我觉得比电影、电视殊胜很多,为什么?邀几个好朋友,泡一壶茶,听说书,朋友在一起他就有人情味在里头。现在电视播的时候,家人天天见面,你没有这种情趣。所以古社会乐趣多,人生乐趣多!好朋友邀集起来,他不是像现在打牌、跳舞,他不是这个;品茗,听说书,看画展、书法展,那不一样,这是过去旧社会你常常在街头上都能看到。
佛菩萨、古圣先贤都把知止、把格物放在第一,你说有没有道理?我们佛法常讲,修行第一个消业障,这就是消业障最妙的方法,要养成一个知足,知足就常乐。我在美国住了很多年,达拉斯还有个道场,我们住的那条街,就是那个小区,不是很富裕的居住地,大概我住在那个时候,这是十几年前了,那个地区收入平均大概是两千美元,都住在这个地区。美国人很奇怪,如果他工作好,他升级了,加薪加到三千,一个月有三千块钱收入,他就搬家,搬到那个三千块钱的小区,他搬到那里去住,好像他身分提高了。这个想法错误,如果你看,两千块钱收入,这个地方你过得很好,你又增加一千,你这一千能够储蓄起来,你的日子过得多好、多自在。拼命搬到那边,搬到那边一个月一个月花光,一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马上问题出来了。最怕的是失业,公司老板不要他,叫他走路,他什么都没有。房子没有了,房子是银行贷款买的,被拍卖,车子没有了,连家里冰箱什么都没有,一失业就全完了。所以他最怕失业,工作很认真、很努力。全是赊帐赊来的,所以那个生活压力很大,这是他们那个社会。我们中国不是,中国赚再多的钱,对生活不必提升,还是老样子,所以有什么灾难来,没有关系,失业一、二年,储蓄够用,他一点都不紧张。尤其是大家庭,大家庭所有一切人赚的钱都归公,都要给家庭,你自己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家庭给你,每个月生活费用给你。所以我们想想那个时候确实是好。
经上前面虽然所讲的是四德(四种),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这四德一展开是万德,佛家常讲万德万能,万德万能归纳就是这四大类,四大类展开这叫无量无边的德行,这就是“摄用归体”,体就是这四德,古圣先贤教给我们,佛菩萨教导我们,都不违背这个原则。这些年我们提倡《弟子规》,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儒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道家的《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佛法的《十善业道》,再扩大到《律藏》,都不出四德之行。这四德我们要怎么做法?从《弟子规》入门。《弟子规》给我们总结一百一十三桩事,这一百一十三桩事情你全都做到了,你的根就扎下去了。在现前这个社会,这个根就能够带给你一生的幸福美满,一点都不假!不要看这一百一十三条,条条都是活的,只要你真正去做,你自然就有悟处,你就晓得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自然就合规矩。这个合规矩是威仪有则。无论在什么境况之下,佛家讲物质环境、人事环境,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善缘、恶缘,你都能够运用得非常如法,你都真正能做到,外面的态度柔和,里面的心地真诚,真诚心、柔和态度,没有一样事情不圆满成就。众生很苦,怎么代众生苦?我自己认真修行就是代众生苦。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有灾难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到很忧虑的时候,我们做出怎样适应当前环境的一个榜样,做出来给他看。为什么在这个艰难困苦环境里面,他没有忧虑,他过得很清闲、很自在,为什么?向他学习,这叫做代众生苦。
平常养成一个节俭的习惯,生活很容易过。节俭是美德,愈是节俭,身体愈健康。我过去讲经的时候也常常讲到,特别是在澳洲,澳洲、纽西兰,牛羊的数目超过居民,比人多,全世界有名,牛羊长得好。它外面草原丰富,牛羊吃什么?就吃青草,就一样,也没有调味,它身体养到那么好。我们人讲求这个味道,色香味,吃出一身病,还不如它。所以你从这里想,单一的东西能不能养身?能。动物跟人没有两样,人自己把自己糟蹋掉了,也就是善于分别执着,在生活当中,衣食住行精心去挑剔,这是烦恼。烦恼是什么?烦恼就是病毒的根源,所以佛把贪瞋痴说成三毒。我们天天用不用贪瞋痴?用,你从来没有离开三毒,所有一切烦恼助长三毒,你怎么会不生病?这个世间许多人得了不治之病,痛苦不堪,病从哪里来的?自作自受!他要真的能够相信佛的话,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他什么病都没有了。生活愈简单愈好。我记得我初出家的时候,民国四十八年,那个时候我到南部来参学,时间是不长,住在南部一些寺庙,生活朴实。那个时候吃饭还讲求过堂,大家在一起吃饭,一个菜、一个汤、一碗饭。那个菜的份量多大?大概就跟我这个碟差不多,酱油碟,一个人一碟菜,就那么多。哪有现在摆得像酒席一样!现在平常饮食在那个时候大概过年过节才有,才能看到,平常没有。正确的。那个时候一些老法师一代一代相传,都能保持俭朴的家风,现在要竞争;从前的寺庙也很朴实,没有现在这么华丽,现在都变成像观光酒店一样,豪华、气派,在从前你看不到,从前朴实。那个能长久,世代相传,人住在里头心是定的,不像现在心浮气躁。
佛法为什么衰,衰到这个样子?诸位一定要知道,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得很多,不讲经,学佛的人不闻法,变成迷信了。释迦牟尼佛,佛教创教的教主,他一生干什么?一生讲经教学,没有一天休息。对一个人也好,对两个人也好,对大众也好,开口讲话记录下来就是经典,没有戏论,没有杂心闲话,没有。开口教人都是正论,你记录下来就是经典,这是真的。所以世尊住世,从三十岁开悟之后,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一天都没有空过。佛法传到中国,传来的时候不是宗教,是教育。早年的,隋唐以前,佛教的寺院庵堂都是教学的场所。无论出家、在家都是知识分子,都在研究经教,如何把经教里面的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把经教里面那些规矩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你得受用。讲经教学一直到清朝初年还保持着,清朝初年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寺院庵堂还都在讲经教学。嘉庆之后慢慢就衰了,到现在没有了,只有经忏佛事,这佛教就完了。社会上还有些有心人,在家这些居士大德,他们办莲社、办讲堂、办念佛堂、办居士林,不错,出家人不做了,居士们发心来做。所以世尊当年在世把弘法、护法这个事情付托给国王大臣,这有道理。国王大臣护持,佛陀教育能够世代相传;国王大臣不护持,佛教就变成自生自灭,这就遇到真正的危机,这我们要知道。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除了自己成就之外,如果有缘分,要尽心尽力护持正法。
怎么护持?讲经的法师、能讲经的居士,我们如果有力量,供养他,让他衣食住行都不操心,专心研究经教。我这里一个道场,如果有二、三个,五、六个这样的法师、居士,我们请他天天讲。三个人,一个人讲两天,一天讲两个小时就够了,我们里面的跟信徒都可以来听。你这个寺庙天天有讲经,不中断,三个法师,一个星期讲六天,每个法师讲两天,你把人培养起来了,有个十年、二十年,都变成大法师了。那个功德无量无边,真的把佛教救了。净宗道场星期天这一天念佛会,念佛,大家来念佛,平常每天晚上讲经,这是好事情,寺庙里面当然都可以这样做法,对于道要尊重。现在这个衰,衰在哪里?大家把利看得最重,经忏佛事赚钱,讲经要赔钱。其实讲经是不是真赔钱?不赔钱,你这个道场里有解有行,解门是天天讲经,行门是天天有念佛。超度佛事不是不可以做,印光大师说附带做,不要特别给他做。就是平常信徒家亲眷属过世,在念佛堂立牌位,每天早晚念佛给他回向,这就行了,不必单独去给他做一场佛事。星期天一天念佛,现在人讲“佛一”,依照佛七的仪规,精进念佛一天,也给这些往生牌位回向,给延生牌位祝福,这就够了,这很如法。
你真能这么做,你那个道场肯定兴旺,为什么?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是正法道场。真正有发菩萨心的人来护持,不是做不到。力量薄弱的,像印光法师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小道场二十人。要不要讲经?要讲经,不讲经不行。发心出来讲经的,有人护持,他不要担心生活不安定,他有个生活安定的环境,他才有成就;没有安定的环境,他就不能成就。所以真正护法大德居士是菩萨,他没有别的,提供安定环境,让法师进修,让法师天天弘法。现在可以用电视、可以用网路,这是近代的科学技术,可以用,把这个效果广泛的传播。但是要晓得,现场听经的利益跟看电视不一样,我相信很多修学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触,所以现场听经还是非常重要。现场能够再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