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若有众生。入此大止妙观门中。无思无虑任运成事。如彼宝珠远近齐照。分明显现廓彻虚空。不为二乘外道尘雾烟云之所障蔽。故曰定光显现无念止也。】

  下面说‘若有众生’,这个众生是有缘众生、根熟的众生。为什么?他能够‘入此大止妙观’。“大止”是什么?真放下。我们现在麻烦的,知不知道?知道,有没有放下?放下了,可是一转眼,境界现前,老毛病又出现,没真放下,口里放下,心里也想放下,其实没放下,还是老毛病。结果是什么?生生世世依旧搞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就搞这名堂。说实在话,非常辛苦,非常劳累!佛菩萨看在眼里,笑笑,自作自受!佛菩萨生生世世对我们来教的,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我们都回不了头,从这个地方才稍稍能够体会得烦恼习气真难断。为什么难断?五十八年前章嘉大师给我讲过,我们凡夫在六道里生生世世被六道习气的薰染时间太长了,理上讲可以顿悟、可以顿超,这是从理上讲,事上可不容易。事上你试试看。事上能顿悟、能顿超,佛法里常讲再来人,他不是凡夫。他是什么人?有两种,一种佛菩萨来示现的,另外一种,他生生世世修行,功夫修得差不多,这一生当中成熟了,火候够了,成熟了。像烧开水一样,火候不够,没开,必须火候够了,开了。所以在我们这个世间看到顿悟、顿修、顿超,这两种人。

  我们自己晓得,我们过去生中也是生生世世修行,功夫不得力,所以到这一世还没有把握。可是我们要记住,我们真的是无比的幸运,功夫不够,在这一生当中也能够做到功夫圆满的效果,这不可思议,这就是念佛法门。前面说过,我们今天要把烦恼习气放下不容易,放不下,可是念头转变一下,这可以做到。我在顺境里面起了贪心,起了贪恋,造业了。古大德教导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的贪心刚刚起来,不怕,要觉得快,觉就是回头。念佛人的觉就是提起佛号,我的贪心起来,阿弥陀佛,这就是觉,贪心断掉了;逆境,瞋恚心起来了,阿弥陀佛,把瞋恚也打掉,这叫功夫,就是要觉得快。功夫在什么时候?日常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待人接物,一切时一切处,要好好的记住,为什么?随时随处会发生,一发生,马上转念头,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可以走上上乘的路子,妙不可言,真实殊胜无比的功德利益。所以这个法门要是遇到,佛菩萨说的,这不是别人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劫又无量劫稀有难逢的缘分,你怎么会遇到?遇到要真正能抓到,你一生成就。蕅益大师说得好,他告诉别人,他说我求生净土,我不想很高的品位,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足了。这话什么意思?他把妄想放下了。别人求往生还要不断提升自己品位,谁真的能提升?诸位同学细心想一想,蕅益大师真的提升了,不想就往上升了。你往上想,升得有限,不想就升到顶头去了。这就是彻底放下,圆满的信心,坚定的大愿,一句佛号,万缘放下。在这个世间帮助一切众生,随缘随分,圆满功德。不要去作意,随缘随分,念念都是圆满的,这多难得!这叫大止,这叫妙观。

  大止妙观那个现象是什么样子?就是底下这一句,‘无思无虑’,再没有分别,再不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心是定的,心定就生智慧,不生烦恼。思虑是烦恼,无思无虑,烦恼断了,智慧生了。为什么?底下一句说,‘远近齐照’,智慧生了。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定慧天天上升,法喜充满,无论什么人向你请教问题,对答如流,回过头来自己想一想,不知道智慧从哪来的。古人有个比喻,比喻得很好,如同钟鼓,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钟鼓音声之美,美不胜收。一般人听不到,为什么?心浮气躁,他欣赏不到。什么人能够欣赏到?心地清净一尘不染。鼓里面空空的,什么都没有,钟里头也是空空的,也什么都没有,那个音是真的音。你用闻性去闻,不是耳识,耳识是有染污,耳识听不到妙音,闻性能闻到。观世音菩萨用闻性,“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是观音菩萨在《楞严经》上说明他怎样修成的。释迦牟尼佛问文殊菩萨,娑婆世界众生选择法门,哪一类的法门比较能适合这个世界众生的根性?文殊菩萨选择观世音菩萨,耳根。说明娑婆世界人六根根性最利的是耳根,看不清楚,他能听清楚,专心的他会听清楚。所以观音菩萨跟这个世间特别有缘分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

  我们闻到真正的妙音,我刚才说过,你用真诚心、用清净心、用平等心就闻到,不一样,听了会开悟,有这样好的效果。听了没有开悟是没有听进去,有障碍,甚至于还错解了意思,这真的不是假的。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很多人听经、读经,错解如来真实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为什么错解?他是用他自己的烦恼习气,用他自己为本位的价值观,把佛经的意思错解了,甚至于还批评佛经,严重的时候毁谤佛经,这些事情在现代社会里头常常见到。所以现在佛法弘扬非常困难,他没有恭敬心。印光大师一生呼吁,“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二分恭敬得二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现在没有恭敬心,有什么心?有批评的心、有挑剔的心,他怎么能得利益,不造业就算不错了。如果批评、毁谤,那造业,不如不听,不听不造业,听了还造业,这问题多严重!不但佛法,现在连世间法亦如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圣贤人尊敬,圣人所说的谁敢不听,谁敢批评。所以自古以来,这几千年来,社会的长治久安有道理,靠什么?孝敬,孝亲尊师。

  古德所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古时候人教儿女,教他学圣学贤,没有教他升官发财的,没有这种教育,读书志在圣贤,你看他的目标多么纯正。今天目标、价值观完全颠倒,古圣先贤东西不要了,要外国的,外国样样都好,中国古圣先贤比不上外国。现在中国社会混乱,灾难这么多,自作自受!真正难得,外国的科学家,日本的江本胜博士,从水实验里面告诉我们,宇宙之间万事万物全是有机体,有机就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懂得人的意思,接受人的意念,人有善念,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都欢喜,人有恶念它们都忧愁。这个实验把古圣先贤教诲的奥义证明出来了,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全世界所谓是自然的灾害,能不能挽救?在中国古圣先贤、佛菩萨他们的心目当中,答案是肯定的,断恶修善,世间灾难就没有了。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心都是善良的,念头善、思想善、言行善,花草树木善,山河大地善,没有一样不善,自然灾害没有了,连带包括瘟疫都会没有了。

  深度催眠当中告诉我们一桩事情,爱,人人能把爱心发出来,爱心充满宇宙,什么灾难都没有了。诸佛菩萨的世界没有一个不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所以哪里有灾难,听都没听说过。我们今天怎么回事情?慈悲喜舍四个字没有了,所以灾难爆发。慈悲喜舍再不讲,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就灭绝了。充分学习,发挥自己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个世界毁灭了,你有好地方去,你到天上去。佛告诉我们,天人修上品十善再加上四无量心,他就步步高升,从忉利天升到夜摩天,升到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不明了的人他还迷惑颠倒,明白的人要真干、要真信。

  所以无思无虑‘任运成事’,你的功德是圆满的;你有考虑,有计划要怎样做,做得虽然好,有副作用,不是圆满的。放下思虑,放下烦恼习气,无思无虑是正常,恢复正常,成就不可思议。这个话现在很难叫人相信,我不按照计划,我不想我这能做事吗?我告诉同学们,胡小林这两年半做试验,他就试验一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的公司所有的章程、规约统统不要了,让大家学《弟子规》,依照《弟子规》的教训去办事,公司也不开会,什么报销单他也不批,也不骂人,也不管事,公司的业务一天比一天成长,真不可思议!过去因为思虑过度,得了焦虑症,几乎把命送掉,现在明白了。古人真了不起,无思无虑任运成事,难得!这个要试验,不试验没有人相信。过去几年我们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提出《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能够化解冲突,帮助社会恢复安定和平,也是没人相信。我们在汤池小镇做个实验,没想到不到半年成果卓著,居然和谐社会、礼义之邦就看到了,你能不相信吗?这个实验成功了,我们向联合国报告,什么地方做什么地方的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个地方少灾少难,和谐安定,人人有礼,人人有义。我们得的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中国《三字经》上所讲的,人性本善,实验出来了;第二个我们得的结论,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以中国几千年来重视教育,人是教得好的。

  下面是比喻,就像‘宝珠远近齐照’,宝珠是你的智慧。‘分明显现廓彻虚空’,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福报充满虚空法界。‘不为二乘外道尘雾烟云之所障蔽’,小乘人心量小,只顾到自度,不愿意利他,外道知见不正,为什么?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这都是障碍,大乘人彻底放下。这叫‘定光显现无念止’。重要的是把念虑放下。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四集)  2009/8/26  台湾  档名:12…47…8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七面第三行: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谓幻相之事。无性之理。互隐互显。故曰玄通。】

  我们就念到此地,这是一小段。五止最后的一种,这是叫我们放下妄想,也就是起心动念。第五止名词叫‘理事玄通非相’,“理”是能生、能现、能变,“事”是所生、所现、所变。为什么叫“玄通”?大师给我们解释得很好,在中文里面凡是微妙深奥这些道理,都叫做玄,通是通达,于理于事,理微妙深奥,事亦复如是,事也是微妙玄奥,都能够通达。怎样才能通达?你懂得“非相”就通达。这个非相,就是知道这些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确确实实似有,好像是有,实实在在讲它没有。佛在经上常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那就通,就玄通。在这个境界里一念不生,没事,确确实实像清凉大师给我们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起心动念,出在分别执着。诸佛如来、诸大菩萨看到凡夫这个样子,都摇头叹息,可怜悯者。本来没有事情,怎么会生出这么多事情来?生事的因,迷失了事实真相,不知道理事都不可得。

  贤首国师这个地方讲,‘幻相之事’,“幻”不是真的,所有的相都是幻相。佛在大乘经里面常常用“梦、幻、泡、影”,来比喻、来形容森罗万象,没有一个现象是真的,这个一定要知道。理,理是性,性有没有?有。你能不能看到?看不到。为什么?它没有形相,它有但是没有形相。虚空是不是?虚空不是,虚空是相,是幻相,理不是虚空,虚空也是‘无性之理’现出来。所以自性理体,六根统统缘不到,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嗅不到,舌尝不到,手也摸不到,也想不到,意根都没办法,想不到,你说研究,我得想想,怎么想也想不到。你所想的,能够想到的,统统叫妄想,事实的真相想不到,能现万事万法的心性想不到。可是能现所现‘互隐互显’,这叫‘玄通’。怎么叫互隐?没有缘的时候,缘是什么?缘是一念不觉。这个一念不觉,我们一般用粗的话来讲是起心动念,在佛教里面讲一念不觉,它就显。一念不觉就能现,惠能大师讲的“能生万法”,宇宙出现,万法出现,我出现了。要晓得宇宙,我们今天讲时间跟空间,时空、万物跟我同时出现,一念它就显,自性就现相。从相里面,自性也现,自性什么样子?相是什么样子,自性就什么样子。性体可不是现相,但是性相永远离不开,这个很难懂,为什么?相千差万别,性永恒不变。

  这个性是什么?真心、本性。在哪里?就在万相之中。古大德有个比喻,比喻得很好,叫“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来做成各种器皿,可以用黄金做成一个杯子、做成一个碗、做成首饰、做成璎珞,佩戴在胸前的璎珞,做成戒指、手镯,什么都能做。我参观我们一个同学,他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