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洌鞠指颐瞧胀ㄈ艘谎床怀隼础?墒悄阆感娜ス鄄欤嬗兄腔郏娲缺婺芄簧峒何耍饩筒皇瞧匠H恕K岵换崴党隼矗坎豢赡埽裁床凰担恳蛭挥衅鹦亩睿挥蟹直鹬醋牛凳裁矗克盗耍遣愦魏艿停桓撸蟾攀鞘裁矗渴ń缋锩娴姆鹌腥N裁矗糠直鹣捌挥卸稀H绻鞘当ㄍ恋摹⒊<殴馔恋恼庑┲罘鹑缋蠢词鞠郑龆挥兴担饩褪鞘裁矗克永疵挥衅鹦亩罟凳裁矗±砀露家饨幸逦薨褪且謇砦薨K奈薨庖惶踝钪匾杂谀芟帜鼙涞恼庑├硭ù锩髁恕?br />
  第二个是“法无碍智”,法是事,所现所变的事,“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这一条是对事来说。只要见性,只要大彻大悟,不要学,一接触就明了。我们看到江本博士水实验,水都知道,它不需要学都知道。那个明心见性的人比水高明多了,他哪里需要学!所以我们可以说是,义就是义理、道理明了,没有障碍,法是对一切事。下面两条,第三“辞无碍智”,辞是什么?是言辞,“谓菩萨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这就像我们地球上,地球上有多少种语言?可太多太多,光是中国的方言就很多,一个省,你看南北的方言就不一样。还有很多地方,南北方言听不懂,在台湾还能听得懂。为什么听不懂?我小时候在福建住过,福建的语言非常复杂,城里跟城外的语言就不一样,你就听不懂。一个福建省可能就有几十种语言,为什么?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没有资讯,住在一个小地区,我看方圆只有几十里,老死不相往来,他一生就住在那里,所以他有他们地方的话,那个区讲话就不一样、就不相同。地理环境的关系,生活方式不一样,习惯不一样,言语不一样。可是这些菩萨不需要学,自然就通达。这种自然通达里面,我们相信最重要的是心灵感应。所以佛菩萨应化在那个地方,随顺众生的语言,随顺他的文字,随顺他生活习惯,随顺他传统文化,教化众生,这叫辞无碍智。四种都叫智,以智为体,不是真正大彻大悟做不到。

  末后这一句那决定是大乘,“乐说无碍智”,这个字念去声,念“要”,乐是爱好,喜欢说。你有辩才,你不喜欢说,那就没有法子。菩萨喜欢说,二乘人不喜欢说,所以二乘叫小乘,你不向他请教,他不会主动跟你说。可是菩萨,菩萨你不向他请教,碰到你,他也跟你说,这不一样。所以菩萨对众生的恩惠大。菩萨观机,你是什么样根性他知道,他跟你说话,你一定感觉到很投缘,你欢喜听他的。无论众生是什么样根性,他都有办法接触,都能跟他结善缘。所以头一个结缘重要。佛菩萨如是,我们要会学,学会跟一切众生结缘。佛法里有一句话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你跟他没有缘,你成了佛,你也度不了他。其实这桩事情,佛往往示现给我们看,而实际上佛的方法多得很,无缘也有办法摄受,这才叫无障碍。如果无缘,佛菩萨就没有办法摄受,那就有障碍,那怎么能叫无碍?这个意思要懂。佛示现他不能度,这个人跟某人有缘,佛陀在世,这个人跟目犍连有缘,目犍连去,就把他服了,跟目犍连学佛,释迦牟尼佛跟他没有缘,看到释迦牟尼佛就走了,示现给我们看的,不是真的,这个意思要懂。为什么要做这个示现?劝我们凡夫要跟一切众生结法缘,主要意思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能够懂,要能够体会,绝对不是说佛的能力还是不圆满,还有做不到的。我们这样想就全想错了,用我们的心思去猜测佛菩萨,全错了。要知道他有善巧方便,无碍智慧,无碍辩才,无碍的神通,他哪有障碍!

  我们在世间,跟一切众生结缘太重要了。心量要拓开,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是迷悟不同。可是一切众生里面,确实有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应化在其中,我们不知道,肉眼凡夫看不出来。真正是修行人,真正心地清净,如法修行,你接触到大众,你能够体会得到,真的,你能体会到这里头真有再来人,确实不简单。佛教我们,菩萨教我们,连我们的老师也教我们,我在台中十年,李老师就常常劝导我们学生们,广结法缘。他说你将来讲经教学,法缘殊胜。你不跟人结缘,你的听众就很少。我们现在讲经教学,利用科学技术,卫星电视,网际网路,这里头要不要法缘?还是要法缘,他到时候喜欢把频道打开来收看,这就是有缘。虽然每天我们的网路都不中断,电视也不中断,但是就有人他从来不看这个节目,这就是没有缘。你就晓得结缘是多么重要。结缘的目的是利他,不是自利,这一点一定要晓得,起心动念都是利他。如果有自利这个念头就麻烦了,为什么?你出不了六道。自利,你有我执,把四圣法界变成六道轮回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执。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别人做错了也是对的,我做对了也是错的。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做对了也是错的?只要有我,你就错了。《金刚经》一开头就教你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看我相,我,我做了好事,我做对了,有我,四相具足,你是凡夫,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学佛头一个破我执,第二个破法执,于我身不执着,于一切法不执着,这就对了,你真的是做了好事。佛对我们的期望,是希望我们一生当中圆成佛道,我们虽然没有达到,但是方向正确,我是朝这个方向走的,这就对。所以常常要想着,怎么样把我忘掉,一心一意为众生,一心一意为正法,续佛慧命,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帮助他破迷开悟,这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八集)  2009/9/9  台湾  档名:12…47…9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二十面,我们从倒数第四行念起,看起:

  【三者。心境秘密圆融观。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境者。谓无碍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谓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

  这一段文里面的义趣,我们在前面两次学过,今天我们要看论文。‘心’是这一大段六种观里面的,第一“摄境归心真空观”,这是心,‘境’是第二段里面“从心现境妙有观”,心是真空,境是妙有,真空妙有是一不是二,这叫‘无碍’。这不是传说也不是推想的,而是真正证得的,什么人证得?‘诸佛’证得。这个地方的诸佛,不是说很多很多的佛,很多很多的佛当然也是诸佛,这个地方的诸佛,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诸佛,当然还要包括第四十二个位次究竟即佛。前面四十一个位次是分证即佛,他们没有达到圆满,如果从禅宗里面来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它那个成佛也是讲这四十二个位次。见性之后确实证得法身,证得法身是什么意思?就是心无碍。诸位要知道,心无碍,境就无碍,它两个一定是连着的,证得境无碍的时候,心当然也无碍,这是一定的道理。心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境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体就现相,这个相就是境。相里面有物质的现象,阿赖耶的境界相,有精神现象,阿赖耶的转相,转变的转,转相,也叫见分,阿赖耶三分,这是见分,境界相就叫做相分,这是阿赖耶的三细相。这是诸佛的净土,大乘教里面一般都称它为实报庄严土,实是真实的,这不是假的,真实的。佛法讲真、讲假它有个定义,这个定义是什么?凡是会变的就是假的,不变的就是真的。实报土不变,为什么不变?因为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

  诸位要晓得,唯识所变,唯识所变就是指第六、第七,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着,它们能变。至于第八识跟前五识,它是跟着六、七在变,它自己没有能力变,随着六、七,就是随着分别、执着在变。由此可知,我们只要不分别、不执着就不变。哪些地方会变?十法界会变,四圣法界里面有分别,没执着它有分别,所以它会变,它变的幅度小不大;六道里面变的幅度就大,大到我们无法想像,因为它有分别再加上执着,执着比分别还要严重。于是,法身有没有?有,不见了,我们见不到。净土有没有?有,我们也见不到。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在此地看到如来的报身,这个地方的如来是讲见性,明心见性都可以称为如来,如来从性上讲的,所以如来比诸佛的意思要明显。诸佛,那你得要看,看看经的上下文,在这个地方我们知道,这个地方讲的诸佛,真的是分证即佛。可是有些地方诸佛还包括相似即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是相似即佛。如果讲到观行即佛,范围就更大,观行即佛可以说功夫得力的那都是佛,四圣法界里面连声闻都可以称之为佛,他是什么?他是观行即佛。而六道凡夫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六道凡夫是名字即佛。观行即要是在净土那没有问题,为什么?肯定得生净土,肯定会往生,我们讲功夫成片。如果在其他法门不行,其他法门只是在佛法里面种了善根,他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超越六道就是相似即佛,四圣法界是相似即佛,功夫浅深依旧是有差别。

  我们这个地方要重视的,‘如来报身’,你见性了,‘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也就是心境圆融,心是法身,境是报土,心境圆融无碍。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前这个世界灾难很多,灾难从哪里来的?灾难属于果报,果必有因。灾难能不能化解?能。从哪里化解?从因上化解,我们不造这个因,灾难就能化解。佛法讲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讲因果,但是佛法里面常讲缘生,你看因、缘、果,它单单讲个缘,这里头有道理。要是说因,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一切众生没有例外的,十法界的因我们统统具足。不但十法界的因,佛在《华严》上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你有佛性。你的自性,头一段讲自性清净圆明体,这谁都有,体是一个。这个体没有形相,体在哪里?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像虚空一样。诸位要记住,它不是虚空,虚空也是这个体变现出来的,我们用虚空做个比喻。体无处不在,体是一个,佛法里面常常把它比喻作大海,叫性海,法性、自性。性太大太大没有边际,我们中国古人讲“其大无外”,这是称性,性是一个。我们迷了本性,怎么迷的?没有原因,如果有原因就是真的,那不是假的,真迷了;没有原因,这个迷不是真的。所以佛常常用比喻来说,这个迷情、迷执叫梦幻泡影,用这四个字来做比喻,我们容易体会,根性利的一听他就明白,不需要解释。迷了之后就像作梦一样,为什么会作梦?没原因的。什么时候作梦?就在当下,没有过去、现在、未来,这是给你讲真话,就在当下。当下一念迷,我们就是凡夫;一念觉,凡夫就成佛。众生成佛在迷悟之间,这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这些道理好像都明白,佛说的我们都懂,我们都相信、不怀疑,可是问题呢?问题是我们境界转不过来。转过来就成佛,什么问题都解决,就是转不过来,为什么?放不下!从前章嘉大师告诉我,就是放不下。你看佛在经上讲得多清楚,你只要把执着放下,烦恼三种,每一种里面都是无量无边。三种你只放下一种,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六道里灾难多少?多灾多难,你完全解决了,从六道里这个梦醒过来了,六道没有了。没有了,什么东西现前?声闻法界现前,缘觉法界现前,还是一层一层的。六道没有了,现的是声闻法界,阿罗汉,那里面各个都是大阿罗汉,我们知道阿罗汉六种神通具足,他们没有灾难。可是阿罗汉虽然执着没有了,他还有执着习气,在什么地方断?就在声闻法界去断。真正断掉他就升,就是声闻法界没有了,缘觉法界现前,他升了一级,我们讲辟支佛。辟支佛不但是执着没有,连执着的习气都没有,他有什么?他有分别。他要是把分别断掉,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没有分别的念头,他升级,四圣法界他升到第三级,菩萨。虽然是菩萨,他有分别的习气,分别是真断了,习气犹存;再把习气断掉,习气断掉之后他又升级,他升到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告诉诸位,分别执着的习气都没有,可是他有起心动念。那个时候要断什么?要不起心、不动念,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那叫破根本无明,证如来报身。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