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飧鎏嵛剩确浅Q纤啵聊思阜种樱苎纤嗟母嫠哒饧父龉僭保怠叭绻胝嬲母葱酥泄澄幕紫忍ㄍ宓牡缡犹ㄒ乇眨ㄖ揭?又疽?褂械缣ㄒ餐惩骋乇铡!闭饧父龉僭碧酥笏挡怀龌袄矗袄鲜Γ飧霾恍校霾坏剑 狈嚼鲜退怠罢庑┒魈焯煸谄苹抵谢澄幕灰姓庑┒髟冢葱耸强诤牛霾坏健!毕衷冢迷诜嚼鲜酪灿腥炅耍飧鋈晁裁患剑绻钤谑兰洌峙滤崞溃∩缁嵩趺椿岜涑烧飧鲅樱吭偻卤洌蔷褪嵌鞣接泻芏喙爬系脑ぱ运嫡飧鍪澜缫倜稹J澜缁倜鸩皇亲匀坏模侨宋模瞬谎Ш茫⊥耆ケ沉恕罢媪髦小保ケ沉俗孕浴⑽ケ沉诵缘拢呕岜涑烧飧鲅印>褪橇恍┬扌腥硕疾荒鼙苊猓颐抢渚驳娜ニ嘉⑷ス鄄欤灰赐饷妫醋约海约夯褂忻挥邢才Ю郑炕褂忻挥凶运阶岳炕褂忻挥刑安_痴慢?如果还有,就不是真流之行,所以你不能证真。念佛人的往生是真往生还是假往生?你不知道,你看到很多瑞相,瑞相很多是假的不是真的。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看到很多往生的人留下的舍利、舍利花,是很好看,可是舍利花放了半年,舍利花散了,散掉了,这就不是真的。舍利呢?我们拿来用手用力捏一捏它就碎了,这不是真的,这是假的。真的舍利花像琉璃一样、像水晶一样,不会坏;真的舍利你拿铁锤敲,铁锤会敲凹了,它不会受一点损失,那是真的。我在香港听说,倓虚法师的舍利是真的,英国人拿去做试验,用铁锤去敲,真的,铁锤敲凹了,舍利没有一点损失,这外国人很佩服。所以说现在这个时代,什么东西都有仿冒的,往生舍利花、舍利都有仿冒的,真的!他为什么会有这个东西?仿冒作假,很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要是离开经教,说不受外面社会影响,那是什么人?那是佛菩萨再来的,那圣人不是凡人,凡人决定做不到。做不到怎么办?我从学佛闻佛法到今天五十八年,讲经教学也五十一年,我还没有被社会染污,靠什么?靠天天讲经。不是讲给别人听,讲给我自己听,别人是旁听;天天读经,天天学教,不离开经本就没有离开佛菩萨。所以方老师以前给我的提示,这些电视、电影、报章杂志都是染污,严重的染污,我大概至少有四十五年没看过电视,对于这些染污一律拒绝,我不能叫它停刊,但是我有权利不看你东西。不但连这些东西不看,也有不少同学知道,现代有很多的书籍我都不看,我看古书。

  有人问我,现代有很多著作你为什么不看?我给他做个比喻说,古人的书能够流传到现在,总是几千年,千百年,经过多少人看过,都是好的、没有问题的才能传得下来;现在人的东西还没有经过考验,我也不是圣人,不知道他的东西是好是坏,还是不接触的比较好。因为古时候印刷术非常困难,古书是木刻版本雕的,很费事,成本非常高!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访问南京金陵刻经处,因为它那里还有木刻版的经书,我去参观。刻版很辛苦,一个字一个字刻,印刷也很辛苦,还是老的方式,用松烟涂在版上一张纸放下去,轻轻的把它按定好,一张一张的印,一个工人一天很勤奋,大概可以做三本书,你就晓得那个辛苦。不像现在完全用机器,用照相影印太方便,所以它成本低。古时候书籍要传下来的话,不是真正好的东西,谁肯花钱、花这么多力气来替你流传!所以能流传下来的,都是有价值,多少人看过的,认为东西是好的。我们不是专家、不是学者,不懂得这些考据,我们就从这些经验提供我们这些资料,我们如何选择,选择古人的东西。跟古人学习没错!

  回过头来再看现实的时候,我们了解现在社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就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动,我不动;它乱,我不乱,我们就得受用。虽然我们没有能够证悟,但是我们对佛所讲的这些逐渐逐渐明白了,这在佛法里面叫解悟。解悟到证悟差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什么?放下,真正放下,你就契入。放下什么?总的纲领来说,放下妄想,妄想是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着。对于今天社会这个乱象不能起心动念,不能分别执着,你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就错了。无论社会怎么变,人怎么样学坏,我们如何看待?要用普贤菩萨的教诲来看待,“礼敬诸佛”。纵然他做了五逆十恶,我们对他还是要尊重,还是要尊敬,为什么?他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为什么会干五逆十恶?那是他的习性不是他的本性,他学坏了。为什么学坏了?没人教他,没有遇到真正善知识,他才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要原谅他,不能有一丝毫怨恨心就对了,为什么?我们学菩萨道,佛菩萨怎么样对众生,我们要学会。“称赞如来”,人不能说没有好处,做一百桩坏事也许他有一桩好事,这一桩好事要赞叹他、要鼓励他;一百桩不好的事情不要理它,提都不提,不放在心上,这就好。他有困难,我们还是要帮助他,“广修供养”,这就对了;他要肯学,我就帮助他向上,帮助他回头。

  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一天没有中断,这是大慈大悲。现在我们用高科技,用这个方法,用网路、用电视、卫星,这也是方老师提示的。老师当年告诉我这是很好的工具,如果把它用在宗教上、用在教学上,那是多好的一桩事情!在那个时候我们听了,我们不敢想像,这大概是在五十年前的事情。我学佛是跟方老师开始的,那是五十八年前。那个时候的电视还没有彩色的,黑白的。老师就告诉我,“这是一个好的工具,如果拿来宣扬伦理道德,天下太平;如果里面播放的内容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那这个社会混乱,它不堪设想。”老师这些话我们是记在心里,这个要缘分。我一生没有化过缘,没有问人要过钱,为什么?也就是有个小地方能够避避风雨,三餐饭不缺,我就够了。我不盖庙,为什么?盖庙太辛苦,要费很多精神去照顾,就分心,我还是要把心力集中在经教上。

  所以一生过着流浪的生活也很好,没有家的观念,哪个地方邀请我就到哪里去,早年都是这样的,全世界到处跑。现在邀请我的得有条件,什么条件?要有录相的设备,至少要有网路设备,我们每一场讲演全世界都可以收听,有这个条件请我我一定会到。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讲,在全世界每个地区都能够收看得到,这是个好事情。现在我们所最担忧的,要后继有人,就是要帮助下一代。可是想学的人很多,条件不具足,什么条件?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放不下,这十六个字要是放不下,诸佛菩萨来教你都没用,你学的是皮毛,你不能契入境界。所以要真正找到这十六个字能做到的同参道友就太少了。我们也不敢希望有多,能有十个人就不得了。所以一定要真干,永远要记住,世尊灭度之前讲的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你不能持戒,你不能吃苦,圣贤之道就有障碍;能持戒不怕苦,障碍就突破了,你会成就。名闻利养决定要舍,沾都不能沾!

  下面两句话说‘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饰”是装饰,就是今天讲的庄严。庄严是什么?从自身来讲,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真正的装饰。装饰不是金银珠宝,那是假的,这装饰是什么?是你有德行。在佛法里面讲你有威仪,你有德行,你真正把佛菩萨的教诲都能做到。我们起心动念与经教相应,我们言语造作与戒律相应,这叫“饰真之行”。用经论来装饰我们的思想、见解,用戒律装饰我们的行住坐卧四威仪,所以都是“从真起”。皈依三宝,三宝是真的,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迷失自性时间太久了。自性是什么?佛法里面讲得也很简单扼要,叫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自性,这是真的。觉就是佛宝;正是正知正见,正行,那是法宝;净是身心清净,不受染污,那叫僧宝,这是自性的三宝。我们回头,我们要依靠这三宝,从哪里回头?从迷邪染。从迷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觉而不迷,这叫皈依佛;从邪知、邪见、邪行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正行,这叫皈依法;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自性清净,净而不染,这叫皈依僧。所以佛法僧是自性三宝,这是真的,不是形式,形式是唱戏、是表演给大众看的,启发大众的自性三宝这个念头,表演给他看,让他觉悟过来,发心皈依、发心学习,是这么个意思;如果只有形式没有实质,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用觉正净、用持戒、用苦行来庄严这个形象,这就对了。我们再看下面这段话:

  【此则真该妄末。行无不修。妄彻真源。相无不寂。】

  如果我们对于事实真相认识不清楚,这个事情难,太难了。你看要让现在一个人,特别是个年轻人,能够放下生活上的享受,让他回归性德,他能做得到吗?他能甘心情愿过简单辛苦的生活吗?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我看到他老人家的生活,他自己料理,没有人照顾。我听说他到九十五岁才接受两个同学发心照顾他;换句话说,九十五岁不需要人照顾,自己烧饭,自己洗衣服。他居住的房子很小,只有十五坪,整理得干干净净,自己打扫,说明什么?说明他身体健康不需要人照顾。他日中一食,那一餐饭很简单,他是山东人喜欢面食,特别他喜欢吃面线,台湾人叫面线,我们家乡叫挂面,云南人叫米线,他喜欢吃这个。当然与他的身体也有关系,这个东西容易消化,而且煮的时候很容易,只要十五分钟。我从他那里学来的,碗跟锅就是一个,有个带把子的小锅,碗也是它,他没有碗。在那个时候烧什么?烧煤油炉子。我们台湾同修应该记得,在那个时代最初是烧煤球,以后是烧煤油就方便多了,我跟他那个时代煤油炉很盛行。十五分钟水烧开,水烧开之后,他把青菜豆腐放一点放下去,煮个五分钟然后把面放下去,火熄掉,锅盖盖上去,再过个五分钟就熟了,好简单!这个面里面油盐都没有,吃的时候再把油盐调进去,所以那个锅很干净、很好洗,不黏锅。你看每一餐吃饭,就是从点火开始,到整整搞干净,饭吃完了,大概二十分钟,不浪费时间,一生就过这样的生活。我在台中看到这样,我跟他学会了,我吃了五年日中一食,也是吃这些小面条。我是吃到第八个月才告诉他,他问我体力、精神有没有影响?我说没有影响,很正常。他桌子一拍,好,永远这样下去,一生不求人。生活简单不求人,人到无求品自高!所以我们想想,世尊当年在世一生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做这些榜样都是教我们。你看他是王子出身,他不需要别人护法,他家里护法就够了,家里能不能给他盖个庙?他不要,他要树下一宿。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想学释迦牟尼佛,但是没有这个缘分,佛陀树下一宿我们有困难,但是童子军露营的帐篷可以用。所以应当要学佛,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就对了,我们所有一切,对于物质上的享受欲望就可以能真的放下。所以明白了,完全遵从佛陀的教诲,佛做了个很好的榜样给我们看,这慈悲到极处,不但他有言教,他有身教。

  从他的言行上我们真正能体会到,‘真该妄末,行无不修’,性德,这个“真”是真性、性德,“妄”是什么?妄就是我们现实的社会,性德跟现实的社会融成一片。真是能现能变,妄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现、是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然后你才真正能体会到“行无不修”,点点滴滴都是在修行,我们起心动念是在修行,言语造作也是在修行。修是什么意思?把所有与真不相应的全部把它修正过来,统统能相应。用我们中国老祖宗的话来说,什么东西是真的?五伦是真的,是性德,五常是真的。五伦是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这是真的,这讲关系,五伦是一体。五常是怎样处理这个关系,要与性德相应,这是德,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仁义礼智信。“仁”是爱人,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义是什么?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礼非常重要,不要以为这个没有关系,关系社会的治乱安危,所以礼太重要,每个朝代制礼作乐,这是教化。“礼”是要有礼节。传统文化如果没有礼,传统文化就没有了;佛法里要是没有戒,佛法就没有了,它是行门。你怎么落实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