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幸颍屑俚摹K韵耄憧捶鹕厦婕恿艘桓鲎郑型搿N裁赐耄克挥幸颉S幸颍蚴钦娴模彩钦娴模歉鲆蚴峭耄运值南嘁彩切橥摹2坏朗切橥模兰未笫驳煤芎茫懊卫锩髅饔辛ぃ鹾罂湛瘴薮笄А薄A朗且怀∶危ń缫彩且怀∶危俑钗凰担当ㄗ贤粱故且怀∶危嬲逍压矗<殴狻5匠<殴猓幸磺兄谏急涑梢惶澹裁刺澹抗饷魈澹幌窒嗔耍镏氏窒蟆⒕裣窒蠖济挥辛耍涑梢黄饷鳌>秃孟裎颐钦飧鍪澜缟希憧炊嗌俸恿鳎剂鞯酱蠛#鞯酱蠛>拖窕氐匠<殴猓裁唇⑹裁春樱侄济挥辛恕D忝挥谢毓椋鞘浅そ乃鞘腔坪拥乃鞘窃两乃懈雒郑鞯酱蠛#У袅耍挥辛恕U馐怯钪娴陌旅兀馐鞘粲谑迪喟闳簟?br />
我们今天最重要的是起观照,观照就是时时刻刻把佛所讲的这个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能提得起来。所以《金刚经》在中国变成佛门的第一经,怎么叫第一?知名度最高,读诵的人最多,不是佛教徒他也念。在从前,只要是念书人,他没有说是没有读过《金刚经》的,可以说是一个都找不到,只要是念书人,肯定他念过《金刚经》。《金刚经》是好,言简意赅。这部经不长,只有五千多字,给我们非常重要的观照,有很多重要的经文。譬如我们有了分别执着,我们想到经上讲的,告诉我们真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就会放下了。为什么无?相有体无,事有理无。而且这个有是幻有,确确实实不可得,我们在这个幻相里面起了执着,而把这个当作是真的,亏吃在这里。这个亏就是六道轮回的因,你明白了,放下了,很容易离开六道。六道实在讲太辛苦了。
尤其我们现前的社会,诸位如果是冷静去想一想,看看现在的儿童,你细心观察他,你看这些小朋友他想什么,他说些什么,他在干些什么,你细心去观察,可以说与自性的性德完全相反。性德就是道德,道德是依性德而建立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小朋友有没有这些概念?如果没有这些概念,是反面的概念,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尊敬师长,心目当中没有长辈,长大怎么办?很快!二十年就长大,三十年就不得了,这个世界还有前途吗?中国文化能够维系五千年,靠什么?靠因果教育,靠伦理教育、道德教育维系住,西方世界靠宗教教育维系住。现在呢?现在这四种都没有了,西方宗教教育没有了。东方在中国,这么大的幅员,这么多的人口,全世界人口大概六十亿人,中国占六分之一,这些人把传统文化疏忽了,整个社会动乱,这是全球的社会动乱,这问题多严重,谁能救!我的老师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前一天下午,对守在身边的同学们说,这是最后的遗言,他劝告我们这些学生,“世界乱了,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救不了,今天大家唯一一条生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老人他走的时候,九十七岁,最后的遗言,讲真话!
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应当在我们人生一生当中,第一个目标是什么?第一个目标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缘还没成熟,现在还不能去,多做好事。好事里面第一桩好事,就是接受因果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从我自己做出来给人看,这叫做好事。《还源观》六条,第四条就是讲四种性德,四种性德里面第二条就讲这桩事情,威仪有则,“威仪住持有则德”。威仪是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则是什么?则是原则、是规矩、是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在这个世间,时时刻刻要做一个好样子给别人看,这种好样子是我们念佛往生的增上缘,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好人,没有恶人,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要做上善的好样子,这样才能得生极乐世界。我们的心行、言语、作为都不善,怎么能往生?跟极乐世界不相应,这个我们要自觉。这个年头想别人来提醒我们、来教导我们,找不到,为什么?谁都不愿意做恶人。现在的社会表扬的、提倡的,是开放、是自由、是民主、是人权。所以现在父母不能教儿女,儿女有人权不能够侵犯,老师不能教学生。在从前,严父出孝子,现在不敢做严父了,做严父警察要来抓你,你犯法了,换句话说,孝子没有了。严师出高徒,现在老师不能教学生,你要教学生,学生告状,警察就来了,老师还得坐牢。换句话说,高徒没有了,孝子没有了,这社会怎么办?问题严重!我们很幸运,我们遇到佛法,谁教我们?佛教我们。我们肯亲近老祖宗,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典籍我们在学习,老祖宗教我们,《弟子规》教我们,《感应篇》教我们,《阴骘文》教我们,《十善业道》教我们,好!这真难得。只要自己肯学,没有不成就的。所以时时刻刻提醒,用佛经来提醒自己,事没有什么大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是大障碍。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住在韩馆长家里住了十七年,以后才有个道场,华藏视听图书馆,我就搬到图书馆去住,我们在一起生活三十年。在她家的时候,她家里有电视,我把《金刚经》上一首偈写出来,印在透明的纸片上,《金刚经》上的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把它贴在电视的荧幕上,你看电视你就想到这全是假的,然后叫你回想到我们现实的世界,就跟电视荧幕里面是一个样子,时时刻刻提醒你,这就是观照般若。这是教初学的方法,你的印象深刻了,你牢牢记在心上,无论在什么场合,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只要一动心、一起念,这是七情五欲起来了,贪瞋痴慢起来了,你立刻就要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好!真管用,心马上就平了。别人赞叹,那要特别留意,别人赞叹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平了;别人毁谤你,别人侮辱你,别人陷害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也平了。
什么叫观照的功夫?平等心现前,清净心现前。你看《无量寿经》经题上说,“清净平等觉”,这是极乐世界的真因,极乐世界的果报是“大乘无量寿庄严”,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相好,福德,寿命是第一德,庄严是德能,《华严经》上讲的,如来智慧、德能、相好。《无量寿经》经题上讲得清楚,都给你显示出来,怎么修?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把所有的佛法统统包括在其中。这五个字是三宝,觉是佛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又是三藏,清净是律藏,平等是经藏,觉是论藏。三学、三藏、三宝都在这个题上,你还在哪一部经的经题上找到这么圆满、这么具足,一丝毫欠缺都没有?这是诸佛菩萨、释迦世尊无尽的慈悲,帮助我们这些有缘人,你看到这个经本,接触到了、听到了,都是有缘人。你要能掌握这个机缘,认真学习,你这一生就能证果;不是一般的小果,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法门,你再也找不到了。
修学这个法门确实稳当、直捷、快速,一生当中学佛了,选择这个法门,第一智慧。不是真实智慧,你怎么会选择这个法门?既然选择之后,像我们在前面所讲的,你必须要具备“专心”,要具备“守一”,这四个字重要!这四个字能抓到,你这一生决定得生,这一生没有空过,这一生的修学无比的殊胜,确实诸佛赞叹,菩萨羡慕。这个法门快速,不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关键是彻底放下。与《还源观》上讲的四德相应,也是自自然然就相应,四德第一个“随缘妙用”,确实能够恒顺众生,恒顺众生是随缘,随喜功德是妙用。妙用是什么?这里面没有分别执着,妄想我们不谈,为什么?做不到,我们想把妄想放下是不可能的。在几千年当中,真正能够把妄想放下的人不多,所以我们不得已而求其次,我们学不分别、不执着。特别着重在不执着,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在方便般若里面提升自己的道行。特别是在逆境恶缘,修学的环境不好,自己要想到,这一生当中要是能够有个很好的环境修行,那是福报,福报是多生多劫修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
我们看到古人的传记,古大德到一个地方参学,十几年、几十年不下山,就在这一个地方住下来,真的叫守一。我也很想,可是这一生劳碌命,没有福报,我很少在一个地方住三个月不出门的,你说多辛苦,没福!到现在八十三岁了,想找个地方住下来,还是有问题,找不到。所以才知道那些人福报大!我搜集的经论善书多,可以开个图书馆,我没有机会念,念书要时间,要定在那里才行,常常离开,没有法子。我们现在澳洲净宗学院搜集的典籍《大藏经》,我们有十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就是十套不同版本的,《四库全书》、《四库荟要》,这是大的,收藏很丰富,我不能在那边长住。回过头来想想也是好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没有福报也是好事。怎么样去想?所以你要用智慧去想,别想烦恼,大概是佛菩萨要我不要执着,因为我在那里我就天天读书了。天天在外面跑,搜集那么多东西,一本也看不到。想想《金刚经》上说的,放下。释迦牟尼佛从十九岁到三十岁,外面参学学了十二年,最后在菩提树下还是放下。不放下呢?不放下就变成所知障。也可能是佛菩萨怕我变成所知障,所以给我这么一个境缘,到处流浪。自己有这个宝山不能居住,受尽了千辛万苦,想什么?消业障!也想到世尊灭度之前教导后学,“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想到这些教诲,心就平了。可是还是愿意搜集这些法宝,为什么?留给后人。现在念头变了,从前是想自己学习,现在自己没有这个缘学习,希望后人有机缘学习,念念为别人想。自己现在这么大年岁了,我知道学太多东西对于往生有障碍,现在就一句阿弥陀佛,学老阿公、老阿婆。你们不要轻视他,他真能成就、真能往生,经教讲得再好,讲得天花乱坠,不能往生。往生得要放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得要放下,才能保证我们成功。
方便般若(文字般若),都是属于方便,文以载道,这什么?这是帮助众生的。佛用这个方法帮助后学,我们要懂得佛的这个意思。在从前没有这些科技,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文字来做为传播,可是在过去,印刷术不发达,所以流通得很有限。宋朝以前,手抄本,印刷术没有发明,宋朝时候才发明刻版印刷,那个量很有限。到现代的技术太进步了,照相、影印,不但用文字,现在更方便的用光碟,成本比印书便宜多了。所以我这些年来常常提倡有声的经典,用读诵读出来,光碟可以在电视上打出来,全是文字,有声音带着你念,这个好,成本很低,拷贝很容易。重要的经论应该都用这个方式来流通,从网路流通、从电视流通。我想现在的卫星电视,每一天听经,不需要看人,人有什么好看,看经文。这个荧幕底色用深绿色的,我们看起来很舒服,文字用白色的,很明显。现在读书人慢慢少了,用这个方法带动他读书的兴趣。所以经书可以跟光碟我们同时流通,不看光碟的时候他可以看书,怕看书麻烦的时候,把电视打开,从电视荧幕上来学习,这个方法好。念佛也用这个方法。学佛、学道,甚至于世间求学,最重要的是定功。我们现在看到一般的电视,镜头的变化太复杂,太快了,这有没有好处?一点好处都没有,让你的心永远在浮动、在跳,你所得到的是刺激。严格的讲,看这个东西伤心,你的心不安,没有一点好处。所以我们今天讲经,你看讲经的光碟,你看到心还不是整个能定下来,真正定下来,只有听音声、看文字,没有任何的色相。你睁开眼睛看是看经文,跟着读诵,你闭着眼睛完全听音声,都是好,这样容易得三昧,容易得定,定久了就开智慧。这个教学的效果才真正能够恢复到古代,那这个人是真正有福报。我们制作成本就更低了。应该讲经、讲演都向这个方向去做,真正学东西不需要认识人。所以今天这个文字般若(方便般若),可以发展到网路、卫星电视。我听说现代有宽频网路电视,效果跟卫星电视几乎相同,成本很低。高科技进步很快,我想在最近宽频电视会取代卫星,卫星的成本太高,将来愈来愈方便,收看也更方便。
我上一次到台湾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