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了。所以这一动就迷了,迷了它就出现象,现象是什么?就是物质的世界,叫森罗万象。‘海印’是比喻,海是大海,佛常常把大海比作自性,自性清净的时候这个大海的水不起波浪,没有染污,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的境界统统照在里面,这叫“海印”。‘森罗常住用’,“常住”,你看到它好像是永恒的,而且这里面千变万化。为什么它有那么多变化?大乘教里面常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它不说唯性所变,为什么?性不动,心动。
心是性的影子,性没有动,心动了,心动它就出现象,这个心一动就叫阿赖耶。我们也常讲,自性变成阿赖耶,自性不作主,自性的作用不现了,现出来这个现象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动的。所以这一动,它就变现出能见相,唯识里面叫见分,也叫转相。有见分,见分出来之后,立刻所见的境界相就出现,所以能见相是精神的现象。最初的那一动叫业相,业就是动,动的意思。能见相有了之后,所见的物质现象就出现,就是整个宇宙出现,你能见。这个时间多久?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整个宇宙跟我们这个生命的起源是一刹那间。不能说一刹那,一刹那时间太长了,还是弥勒菩萨讲的一念,我们平常所讲的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就这里出现的,所以它叫顿现。现了怎么样?现了就没有了。佛在《楞严经》里面告诉我们真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灭几乎是同时,就那么短的时间里面,我们没有办法想像那么短的时间。讲这三细相,它还有三个过程,首先是业相,再变成转相,再变成境界相,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还要乘三,它有三个阶段。所以念念不相关,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不是前念。
我们讲到这个地方很难理解,所以我常用电影的幻灯片来做比喻,诸位容易懂。我们看电影,看到银幕里面的影像好像都是真的,其实你去看看放映机里面的底片,一张一张的底片,没有一张完全相同,前一张不是后一张,后一张不是前一张,这个道理我们懂。它的速度,一秒钟才二十四张,也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现在我们要把它速度加快,加到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速度加到这么快,这就是我们现在宇宙森罗万象的现象,你能知道它是假的吗?我们凡夫心浮气躁,哪里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都以为是真的。佛告诉我们,不是真的。我们知道电影银幕上现的相是相续相,也是相似相续相,它不是真的相续相。我们今天看的这个大宇宙,同样一个道理,也是相似相续相。谁能看到?电影的底片我们很容易看到,我们在银幕上回过头看放映机就知道。大乘经典里面佛告诉我们,八地菩萨他就见到。八地叫不动地,七地之前还见不到,八地,你说那个心多清净,极其清净心里面最微细的波动他能感受到。所以这个事实真相,八地以上见到,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的人他们都见到,这不是假的。佛家里头有科学,科学是讲证据,你能够达到八地菩萨不动地的那个定功,你就见到了,佛给你讲的你完全证明,九地菩萨也证实了,十地菩萨也给你证明,这哪里是假的!七地以前定功不够,那样微细的微动,他感觉不到。宇宙现前了,叫“海印森罗常住用”,实际上它并不是常住,它是刹那生灭,念念生灭,相续,我们凡夫不知道,以为它常住。我们身体的生灭我们容易觉察,宇宙的生灭我们觉察不到。第二个作用,现正报:
【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
正报是什么?正报是自己。我从哪里来的?我是怎么来的?没有想到;这是‘法界圆明自在用’,可是我们现在并不自在。实际上我们是自在,自己不知道自在,迷了,把自在变成不自在。觉悟的人,也就是他虽然起心动念,实报庄严土,他的自在,自在在哪里?像《普门品》里面观世音菩萨给我们做的报告,菩萨如如不动,等觉菩萨,遍法界虚空界,哪个地方有情众生有感,这个感就是求佛菩萨,佛菩萨立刻就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法帮助他,就用什么方法。所以法没有定法,身没有一定的身相,没有一定的形状,“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菩萨现身现什么身?是众生的念头,菩萨没有念头,佛当然就更没有念头。众生想菩萨什么相,他就现什么相,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十法界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这是圆明自在。自在是什么?他虽然现身帮助众生解决困难,帮助他离苦得乐,帮助他破迷开悟,菩萨有没有起心动念?有没有分别执着?没有。
如果菩萨起心动念,他就不自在;如果菩萨还有分别执着,他堕落了,他跟凡夫没有两样,这是妙用,随缘妙用。不像我们,我们帮助人,真的我们会起心动念、会分别执着。我们就知道,释迦牟尼佛不是这一生成佛的,他在《梵网经》上告诉我们,他这一次,就是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生这个事情,第八千次,在这个地球上,他来表演是第八千次,就是法界圆明自在用。在十方世界那就不知道多少次,说八千次是随顺我们凡夫分别执着而说的,要是随他自己,随他自己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过,妙!所以你看第二段,这就把诸法实相跟我们讲清楚。这两种作用里面都有三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这就是底下讲的:
【三遍。】
大师在此地举出:
【一尘。】
‘尘’是物质里面最小的,没有比这个更小了,就像现在量子力学里面所讲的基本粒子,它不能再分了,到它就为止了。物质里头最小的,讲依报。正报里面最小的,佛常常讲毛端,我们的汗毛,汗毛的尖端,那个尖端,汗毛是我们身上的,身是属于正报,正报最小的举这个毛端,依报最小的只举一尘。所以这个尘,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的,佛经开始是用牛毛尘做比喻,牛的毛很粗,牛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尘土,有一粒微尘,附在这上面不会掉下去,这就很小。但是它还可以分,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比牛毛细,七分之一的牛毛尘放在羊毛上不会掉下来。羊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就更细。兔毛尘的七分之一叫水尘,现在研究物理的他懂得,水密度很大,这一粒微尘在水的空隙里面它往来没有障碍。水尘的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组织的密度大,虽然密度大,它还是有空间,这是现在科学都知道,这一粒微尘大概就像原子、电子一样,它在这个空间往来没有障碍,叫金尘,金属。金尘再分为七分之一叫微尘,佛法讲微尘是讲这个。这个微尘谁能看见?阿罗汉的天眼,不要用显微镜,不用仪器,阿罗汉证得九次第定,他的眼睛能看到微尘。但是这个微尘还能分,再分成七分,叫色聚极微;色聚极微还能分成七分,那个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这就不能再分了。极微之微也叫邻虚尘,跟虚空做邻居了,这是佛经里面讲到最小的,是不是现在科学家讲的基本粒子我们就不得而知,总是不能分了,分到不能分的,这就是佛法讲的极微之微。此地讲的一尘就是极微之微。这么小的一粒微尘:
【普周法界遍。】
这个不可思议。这一粒微尘是遍法界虚空界,讲什么?我们讲虚空法界里面的信息,都在这一微尘里面,这一微尘没有放大,这个世界并没有缩小,但是它里面这个小世界跟外面大世界无二无别。这个现象很像我们近代电脑里面用的晶片一样,你看这个晶片,指甲那么大,可能比指甲还要小一点,这一片里面储藏着许许多多的信息。我看到一部《大藏经》,《大正藏》,人家送我的碟片,两片,里面能够含藏一部《大藏经》,不可思议!其实佛法里面讲,你看极微之微,这一微尘里面含藏的是整个宇宙的信息,我们科学跟它比相差还太远,没有法子跟它比。人家一微尘里头含藏整个宇宙,过去、现在、未来全在里头,你这一个晶体还那么大,含藏的东西不多,非常有限。所以科学家还要认真努力,距离佛经里所讲的差得太远了。这是第一个特性,这么小的一粒微尘周遍法界。第二个特性:
【一尘出生无尽遍。】
这一微尘里面它能出生无尽无量无边的境界,这我们无法想像的,怎么解释?所以我看到这句,就想起我们小时候玩的万花筒。有人送我一个,摆在此地,这万花筒。我们把这个万花筒比喻作一微尘,你只要转动,这里面千变万化,没有数量,也没有相同的;在这么一个小的玩具里面,能够有相似接近的道理在里面。真的‘出生无尽’,这就是我们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个大千世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里面告诉我们,这个宇宙之间的世界没有边际,无量无边,真的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它内外是一如,内外不二,这个妙,这才叫奥秘。这不是人为的,不是哪个发明的,法界本来就是这样子,自性它就是这样的,出生无尽。怎么个出生的?后面会告诉我们,从心想生,你怎么想,它就怎么变。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境是外面的世界,整个宇宙是随着我们念头在转,于是我们就明白了。所以我们讲净土我就说这桩事情,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现在这个地球有没有两样?我们从出生无尽就知道,没有两样。没有两样,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差距那么大?那个世界是清净的世界,是没有丝毫烦恼的世界,真的是极乐,什么样的苦它都没有,都是自性圆明体里面现的,心现识变的。
我们从经典里面得到一个信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阿弥陀佛那个世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明白了,他们那里的居民人心善,上上品十善,所以他这依报的环境,山河大地,变得非常之美,就这么个道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居民跟极乐世界恰恰相反,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我们是上上品的十恶,所以外面的环境变得都不好,天灾人祸。自然灾害那么多,从哪来的?我们的念头所感得的,道理从这里来的。现在我们要拯救这个世界,怎么拯救?只要我们断恶修善,回归自性,我们这个地球就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这佛法理论上讲得通,事情也真做得到,我们现在虽然没有能完全转过来,只要你转个少分,极少分,效果马上出现。我们自己去做试验,我们不能叫别人断恶修善,先叫自己断恶修善,我自己真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我居住的环境就变了,我居住的环境就特别清净。你讲空气污染,什么污染,我这里比别人就不一样。我这个地方的树木花草比其他地方就特别的繁茂,花香鸟语,人清净长寿。我们种菜在澳洲,因为院子很大,所以做了个大菜园,我们的菜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用什么东西来种植?用爱心、用佛号、用佛门的音乐放给这些蔬菜听,蔬菜长得特别好。我们也有很多果木树,结的果实比我们邻村的就好得太多。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我们用心来转外面境界,小环境,真的转过来了。
小环境里面的小动物,我们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共存共荣,这个试验都成功了。菜园里面我们种菜,会留一块地方专门供养那些小虫,那些小虫听话,它就到那里吃,隔壁这个菜,距离也不过就是一、二尺的距离,它就不去,很听话,很能够遵守约定。所以我们跟那些动物相处比人好处,它守规矩。我们的果木树也指定了几棵,那里面结的果子鸟可以去吃,没有指定的鸟不能吃。所以我们果木不需要用什么包保护,不需要,鸟不会去吃。我们能这样做,都是从佛经里面讲的这些道理,境随心转。这些动物是我们生活环境里面所谓是人事环境,动物,花草树木是植物的环境,山河大地也是属于矿物的环境,虚空当中的现象是自然环境,统统随着念头在转。如果我们台湾这个地方的居民,两千万居民都能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台湾所有一切自然灾害就没有了,业力转变了!地震到台湾就没有了、就消失了,台风到台湾也没有了,也就变成微风。这个地区人如果都能修上上品十善,台湾这个地区肯定跟极乐世界没两样。一尘出生无尽遍,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这是性,自性本来如是,佛经上“法尔如是”。
【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
‘空’是虚空,‘有’是森罗万象、是万有,这一尘里面全都包括了。一尘里头有世界,这科学没有发现,科学发现基本粒子,不知道基本粒子里头有宇宙。‘一尘’如是,尘尘如是。这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