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教要义故事集





失。那些在人们之间发出可靠光芒而成为全人类间完美的象徵的人是受祝福的。」

 

巴哈欧拉在致苏丹王Abdu‘ l…Aziz的书简Suriy…i…Muluk上说了下面这段令人深省的话:

 

「你当确知,任何不信上帝的人都是不可靠和不真诚的。这真确是真理,毫无疑问的真理。任何以叛逆对待上帝的人,也会以叛逆对待他的王。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他做邪恶的事,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挠他背叛他的邻人,任何事情都不能引导他行走正道。」

 

这段话乍听起来似乎未必有理,因为许多人虽不信上帝,却既可靠又诚实。但仔细想起来,却是很有道理的。比如说,当这种人面对严酷的考验时,他是否仍然是可靠和诚实呢?在不敬畏上帝的情形下,他泰半要屈服於压力之下。一个笃信上帝的人,对这个灵性原则是不会稍加妥协的。

 

201。爱的经验

 

May Bolles Maxwell是1898到1899年第一批到阿卡朝圣的西方教友之一。她可以被视为是信仰在西方世界的少数灵性巨人之一。当她过世之后,圣护守基阿芬第形容她是阿博都巴哈所锺爱的仆人和杰出的门徒,而给她殉道者的地位。下面是她的回忆:

 

「在经过大约半小时的行车,我们到达巴哈欧拉在放逐的岁月中居停很久的那座花园。尽管这座花园很小,可是它却是我们所见过最可爱的地点之一。巴哈欧拉经常对他的园丁Abu‘ l…Qasim说,『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它那些高高的树、茂密的花、和其中的喷泉,就像无比的宝石被两道泉水所围绕,一如古兰经中所形容的;现场弥漫的圣化气氛、神圣意义、如天堂般的和平安宁是如此的浓馥,难怪有一天,一位旅人在经过门口时停下来往门内望,看到巴哈欧拉坐在桑树的树荫下,他说,『那天蓬不是人手所造。』因而想起了古兰经里所记载的预言,而认出他的主并赶紧跪在他脚前。

 

我们拜访了花园后端的小房子,并站在巴哈欧拉热天时最常坐的房间的门槛前,一个一个的跪了下来,眼中含著爱的泪水和渴求,亲吻他受祝福的脚所放置的那一块地。

 

回到花园后,Abu‘ l…Qasim为我们泡茶,并告诉我们蝗虫的故事。。。。

 

一天,Abu‘ l…Qasim看到一层厚厚的乌云很快的朝花园而来。不一会儿,成千上万的蝗虫盖满了巴哈欧拉经常坐在下面的高树;Abu’ l…Qasim急忙跑到花园后面的房子里找到他的主,并说,『主啊!蝗虫来了,把你平常休息的地方上面的树顶吃掉啦!请你叫他们走吧!』巴哈欧拉微笑的说,『蝗虫也要吃东西啊,让他们吃吧!』在懊恼之下,Abu‘ l…Qasim回到花园里,眼睁睁的继续看著蝗虫破坏花园。后来,他终於忍不住而鼓起勇气再去找巴哈欧拉,并谦卑的请求他赶走蝗虫。圣美起身走到花园里,站在满是蝗虫的树下,说,『Abu’ l…Qasim不要你们,上帝保佑你们。』说完就拉起衣角抖一抖,立刻,所有的蝗虫全部飞走了。

 

讽Abu‘ l…Qasim把故事讲完以后,他碰碰眼睛,充满感情的大声说,『啊,我这副亲眼看到这件事的眼睛是受祝福的;啊,我这副亲耳听到这件事情的耳朵是受祝福的。』在分手的时候,他给我们花,而且像其他的东方教友一样,一副没有充分表达他的爱的样子。」

 

202。园丁的故事

 

Abu‘ l…Qasim和他的一位兄弟Muhammad…Ibrahim都是园丁,前者服务於蕾兹万花园,后者服务於巴吉花园。殉道者Ustad Ali…Akbar…i…Banna曾记载过这两兄弟的故事:

 

二十七年来,这两兄弟服务於圣地。。。。十七年前,当我有幸觐见巴哈欧拉时,Aqa Muhammad…Ibrahim在闲谈当中告诉我下面这故事:

 

「一天,圣美在一处圣地。。。该处四周由干草所包围著。突然,草著火起来,火焰立刻四面延烧开来。圣美转头说,『Ibrahim,上去灭火。』我立刻赶上前去,但却不知道要怎么办。当我到火苗的前面时,一阵风吹了过来,把火从我身前吹开,好像火逃走了一样。我撒了些泥土,把火扑灭了,这件事使我心里想起这句话:『我们说,火啊,你当冷却下来并饶了Ibrahim。。。』(语出古兰经)」

 

Abu‘ l…Qasim身子很高,肩膀又宽,块头很大,阿博都巴哈有时会拿他的块头和力量开玩笑,此举常让Abu’ l…Qasim感到很开心。

 

203。敬拜上帝的方法

 

敬拜上帝并不仅靠祈祷和仪式,别的因素也很重要。人在崇拜时所需要的主要条件还有:动机要诚恳、服从他的创造主、任何时刻都用真爱转向上帝、以灵来和他灵交、视他时时刻刻在身旁、以言行来赞美和荣耀他、热切祈求他赐与坚信、传扬他的圣道、实行他的教义、在每日的生活里要服务人类…这些行为都是崇拜上帝的要点。光靠祈祷不能使上帝喜悦,一定要继之以「服务」。

 

204。精进

 

在人的一生里,他不是进步就是退步,不是成长就是衰退,因为上帝的创造里是没有静止不动的。人的灵魂除了必须获取德性外就是信仰,两者必须日日成长,否则是没有办法不衰退的。巴哈欧拉在他的一篇书简里讲到,信徒们要好好安排自己的生命,使自己能每一次呼吸就成为更新的人,每踏一步就更加崇高,这样他才能无时不刻净化自己。

 

205。博学者与统治者

 

巴哈欧拉常在书简里谈到「巴哈的博学者」并赞美他们的德性。他也赞美「巴哈的统治者」。圣护守基·阿芬第解释说:

 

「在此神圣的周期里,「博学者」一方面指的是上帝圣道的圣辅,另一方面指的不是圣辅但在传教工作上拥有杰出地位的传教人与教义传播者。至於「统治者」,那是指地方、全国和国际正义院的各委员。」

 

206。宇宙的创造

 

Hikmat书简是巴哈欧拉启示给Aqa Muhammad…Qa‘ ini,外号叫Nabil…i…Akbar的杰出教友的。这篇书简用了许多的哲学字眼,谈到古希腊哲学家,深入解释上帝话语的影响,创生的肇因及其源头,大自然的神秘运作和其他许多重大的议题。

 

在创生的肇因方面,巴哈欧拉说Hikmat书简里的每一个字都隐藏著一个海洋。在回答Nabil…i…Akbar有关「创生的肇因」此一问题时,巴哈欧拉说:

 

「关于你对创生肇因的主张,这是一个因人思想意见不同而异的事情。如果你主张它从前一直存在并会一直存在,这是正确的;假如你主张的和诸圣典的看法相同,那也没问题,因为那些书是上帝…诸世界的主…所启示的。他确是隐藏的宝藏。这种地位是永远无法描述或提及的。关于这问题『我确实希望使自己被知晓』,上帝是存在的,而他的创造物从没有起头的起始起也一直存在於他的庇荫下,由一个不能被视为第一因的『第一因』所起始,且源於一个所有博学之士所不能了解的肇因所肇始。」

 

从这段话,巴哈欧拉清楚的解释了创生既无开始也无结束,因为上帝既是永在的,他的创生也就是不停的,不会有片段时刻是无有的。阿博都巴哈解释说,创生源自於上帝,不是来自於化生。「源生」和「化生」之间的不同可以这样比喻:一本书「源生」於其作者,作者不构成书的任何一部分,因此他不化身为书;相反的,一粒种仔会「化生」为一棵树,种仔成为树的一部分;另一个例子就是太阳和阳光。阳光源於太阳,太阳不会化为千千万万的阳光;上帝和他的创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上帝化为千千万万的创造物,他就不再是上帝,而落为凡尘了。上帝是先存、永在的,他非来自於因果,因此不生不灭;反之,创造物虽也一直存在,但它的存在是源自上帝,受因果律所左右,有生有灭。从「存在」的层次上来看,和上帝的存在相比,万物的存在等於是不存在,因为创造物是在生生灭灭当中不断迁变的,它不是永生、永恒的。在Hikmat书简中,巴哈欧拉确认,创造是一直存在的,但不是以同一形态存在。

 

宇宙在层次上是无限而在时间上是永恒的。事物的特性就是「变」,任何经由组合而生的东西终会分解,宇宙虽是永恒的,可是它的个体却是分分秒秒在解体和生成当中。巴哈欧拉在Hikmat书简中说:

 

「存在界是经由活动力(active force)及其受力者间的互动所产生的热所造成的。两者相同却彼此相异。『大宣示』(the Great Announcement)如此的告诉你这光荣的结构。此种创造的影响力及其接受到的冲击都是经由上帝不可抵御的话语所创造出来的,上帝的话语是整个创造的肇因,他的话语以外的东西都是受造物及其『果』。真确的,你的主是解释者、全智者。」

 

上面这段话里的「活动力」和「受力者」是指希腊哲学里的四要素:火、气、水、土。熟悉的人都知道,「活动力」和「受力者」是指同一件但又不同的东西。巴哈欧拉证实了:上帝的话语会产生「活动力」和「受力者」,两者间的互动会产生热,热产生存在界。事实上,上帝的话语是物质生命和灵性生命的肇因。类似的说法在别的宗教经典里也有。正如人不能理解上帝一样,人也不能了解为甚么上帝的话语产生了创造物。对於上帝话语的神圣性质,巴哈欧拉在Hikmat书简中说:

 

「你当知道,上帝的话语…他的光荣是崇高的…是高於并远超过感觉所能体会的,因为它超越任何属性和实体。它超然於已知的因素之外,比任何主要和受承认的性质要崇高。它不需任何言语和声音来显示,是无所不在的上帝的诫命。它从未不给予世界。它是上帝无所不在的恩典,从它处,所有恩典得以源出。它是一个超越过去和未来的实体。」

 

阿博都巴哈又说:

 

「所有的造物皆源自於上帝…也就是说,藉著上帝,万物得以出现;藉著上帝,万物得以存在。第一个源自上帝的就是宇宙实体…古代哲学家称其为『第一心』(First Mind)…巴哈子民称其为『第一意』(First Will)。这种『源出』不受时空的限制;它没有起头和尽头…起头和尽头在上帝眼里都是一样的。上帝的先存就是实体的先存,也是时间的先存。。。

 

虽然『第一意』没有起头,但它的先存和上帝的先存不可相比,因为宇宙实体的存在和上帝的存在相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它没有力量和上帝联结起来,并在先存上像他。」

 

此生的创造是透过大自然发生的。大自然可以视为是「上帝原志」在这个物质宇宙的表现。巴哈欧拉在Hikmat书简上确认:

 

「当如此说,大自然在本质上是我圣名的具体表徵,我是制造者、创造者。它的显现因不同的肇因而不同,在这种不同当中,有著只有有感知力的人才看得出来的记号。大自然是上帝的意志,并且是这个迁变世界的表现。它是神的天道,由『降旨者』…全智者…所降下。如果任何人确认它是上帝的意志显现在世界上,无人可以怀疑这种说法。它赋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的本质博学的人也无法领悟。确实的,一位有洞察力的人从当中除了我们圣名…创造者…的光华外,甚么也感觉不到。当如此说,这种存在没有腐朽,大自然在它的显示面前、逼人的证据面前、及其包围宇宙的光华面前也觉迷惘。」

 

207。历史真迹

 

在Hikmat书简中,巴哈欧拉大量的谈论古希腊哲学家及贤人的工作与信仰。他断言说,哲学家的本质和基本思想源自於先知,他们中许多人的智慧来自於以色列的先知,他并断言说古代的哲学家相信上帝,他赞美苏格拉底的工作并说他是「所有哲学家里最杰出者」。

 

书简中的一些细节不曾出现在历史书中,是首次经由上帝的知识所启示出来的。英籍的教友Ethel Rosenberg曾经向阿博都巴哈询问到史书上和巴哈欧拉在Hikmat中所启示的相异之处,结果她收到一封很长的书简。在里面,阿博都巴哈解释说,古代历史在亚历山大大帝以前均非信史,因为它都是过后才经由口传来编撰的,另外,信史里也有彼此矛盾之处。他举摩西五经为例说,这部经有三种版本: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撒美立文(Sameri)。三部经对一些重大事件的记载有很大的出入。阿博都巴哈说历史的真本是上帝的先知所启示的那本。其中最惊人的例子就是古兰经。经中有相当大的篇幅是新旧约里的故事。圣经的真假最好的证据就是它的故事在多个世纪后经由古兰经的启示才得到确认的。有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