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





中国舰队如果只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来挑战美国舰队的话,其难度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加上空军的支援,那难度也不小。这时候,中国参加阿拉伯海大海战的八艘航母中六艘没有沉没的舰艇都失去了战斗力,还在船厂中维修,没有两个月,这些航母是没办法恢复战斗力的。而中国一共就十六艘航母,即使加上最新服役的三艘航母,现在也只有十一艘航母有战斗力,而为了保持对海湾地区的封锁,以及在印度洋上的控制力量,至少要有三艘航母一直在印度洋地区活动,那么中国能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的航母最多就八艘,这还要撤空所有在大西洋上的航母舰队,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还是保持了一艘航母在大西洋上,所以中国现在只有七艘航母在太平洋战场上。因此,中国必须投入大量的空军部队才有可能消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舰队,扭转自己在日本战场方向上的劣势。
  中国舰队这天在完成集结后,已经部署到了琉球岛以东五百公里的海面上,七艘航母摆出了攻击阵型,然后开始了自己的攻击行动。如同以外一样,舰队的攻击机与战斗机担任起了攻击美国舰队的主力。而中国为数并不多的战略轰炸机也出动了多达六十架加入了对美国东面舰队的攻击行动。而舰队的防空任务交付给了琉球岛上的空军来完成。在舰队上空,一直有四百架以上的空军战斗机在舰队上空值勤,而数十架的大型加油机在为这些战斗机提供油料,以延长战场值勤时间。空军的大型预警机也在为舰队提供远程预警情报,整个中国军事机构都在为着这场海战做准备。
  对于中国舰队的到达,美国人是很明白的,任何舰队的调动都逃不过对方侦察卫星的眼睛。所以当中国舰队一进入美国舰队的攻击范围之后,美国舰队马上出动了一半的作战飞机发动了对中国舰队的攻击,而这时候,中国舰队还在前进着,自己的战斗机航程不够的缺点是很明显的。但是美国人还是留下了一半的作战飞机担负起了舰队的防空任务,他们也知道,这批中国舰队正是为了攻击他们而来的,保护自己的安全还是第一位的。在美国舰队发动攻击的时候,原本用于轰炸日本的,在关岛的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也出动六十架发动了对中国舰队的空中打击。美国人的行动目的很明显,就是想一次性消灭中国舰队,夺取太平洋上的战略主动权,改变战争的形势。
  从双方出动的机群中可以看出,海军的攻击机与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分别发动了一波攻击。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是不一样的,美国是主动发动进攻,应该是占据优势的,但是美国海军的攻击机与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的配合并不好,所以这两波攻击并没同时发动,而这就给了中国舰队以机会,给中国舰队带来的损失虽然是很大,但是并没达到完全歼灭中国舰队的目的。而中国舰队攻击机与空军战略轰炸机的攻击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几乎是同时向美国舰队发动了攻击,当两波攻击同时到达的时候,那么所取得的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当中国与美国军队双方的攻击行动结束的时候,中国舰队损失了四艘航母,另外有两艘航母受了轻伤,并不影响战斗力,而护航舰艇也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并不严重。而美国东面舰队的五艘航母被全歼,其护航舰艇也受到了惨重的打击,美国东面舰队已经溃不成军了。
  虽然美国人损失惨重,但是中国舰队的损失一样惨重,美国舰队的损失换取了中国几乎失去了西太平洋上的统治地位,而美国随时可以从大西洋方向上抽调舰队来补充太平洋舰队。美国的战争目的还是达到了的,部分洗刷了上次海战失败造成的阴影,但是美国人会不会完全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呢? 
 
 
 
  
 第三篇 战争风云 走向统一 第七十八章 讨厌的日本人(四)
 
  2041年6月19日,中美之间的这场大规模海战结束。中美双方都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是相对来说,美国是赢得了这场海战的胜利,中国遭受到的损失,特别是在战略方面的损失要比美国大得多。美国以惨痛的损失赢得这场海战的时候,算是为美国前次海战的失败挽回了一点面子。这次海战之后,中美两国海军基本上打成了平手。
  这次海战之中,中国损失了四艘航母,包括航母与护航舰艇上的五千多名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水手,这些海军官兵才是中国海军最大的损失。不可否认的是,海战中,各海军列强对舰艇的损失虽然在乎,但是都没对海军有战斗经验的官兵的损失在乎。以美国与中国或者欧洲的工业生产力,造船能力来说,只要国家完全进入战争状态的话,要想建造舰艇将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在中国与美国的第一次海战,即海湾地区大海战结束之后,美国就有一艘航母服役,而中国更是同时有三艘航母服役,而且按照两国现在的建造计划,在三个月内,美国有五艘航母可以加入现役,在一年之内,美国将有十艘航母可以服役。而中国中国在三个月内,将另外有七艘航母服役,在一年之内,将有十二艘航母服役。这样的速度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现在的建造技术(主要是模块化建造技术,可以如同流水生产线一样的生产航母的部件了,而最后的工作就是将这些不见组装起来。),工业生产能力(主要是高质量钢材,以及大量新可以部分取代钢材的新材料的应用,降低了舰船的建造难度。),科技水平的提高,让航母这种最大的单件武器的建造也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了。所以美国与中国在海战中损失了航母或者别的护航舰艇并不心痛,痛的是有战斗经验的官兵的损失,特别是大量士官的损失是哪个海军强国都承受不起的,也许在一年之内,能造出十几艘,甚至数十艘的航母,但是,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一年之内培养出这些航母上所需要的大量的战斗人员,特别是素质高的战斗人员。当中国损失了四艘航母,另外还有两艘航母需要会港进行修理才能恢复战斗力,这时候,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保持的舰队就只有一艘航母了,最多还只能从印度洋舰队中抽调出一艘航母。即使是有两艘航母,这也是绝对不够对抗美国海军的。可以说,这次海战之后,中国几乎已经丧失了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制海能力,如果中国不寻求突破的话,在现代化的侦察技术面前,海军的对拼已经不是战略战术的问题了,几乎都是实力的对比,战术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实力决定了一切。那么以中国这点海军实力要想对付美国舰队,那可以说是天方夜谈。而当中国舰队失去了制海权之后,中国的军事行动将受到极大的制肘,甚至可能会让中国从战略进攻者的角度变为战略防御者。战场的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战争已经向中国敲响了警钟。
  美国能取得重创中国舰队的成绩,自己也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的。参加战斗的五艘美国航母被击沉了三艘,另外两艘都受到了重创,在三个月内是别想恢复战斗力了。而美国海军官兵付出的代价更大,由于中国的攻击不但是对准了美国的航母,还对准了美国的护航舰艇,这些美国护航舰艇受到的打击比航母还严重。战斗结束的时候,美国东面舰队中的护航舰艇中的80%以上都失去了战斗力,其中一半永远浮不到海面上来了。而美国舰队的人员损失至少有一半是这些护航舰艇带来的。美国一共有超过一万名的海军官兵战死。这几乎是中国损失的海军人员的两倍。美国对于自己的人员损失是非常明白的,虽然美国最后在太平洋地区还有三支航母舰队有战斗力,而且这时候还有另外两支航母舰队正在从大西洋前来,那么美国就能在太平洋上保持五艘航母的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将对中国海军构成绝对的优势。但是这五艘航母并不能构成多大的战斗力,而且美国损失的官兵不能迅速的培养起来。所以美国的这种优势是相当短暂的,只要中国的新航母有一服役,美国将丧失在太平洋地区的优势,而且从海军的长远发展角度来说,美国海军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都比中国海军大,美国海军在后劲上已经不行了。对于这种情况,美国人并不是没有想到,也不是没有做准备。美国人为了换取这次胜利,即使是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也是有自己的原因与理由的。首先是要恢复美国军队的士气,在输掉了上次大海战之后,美国军队的士气已经受到了严重打击,在陆军实力方面,美国是绝对不如中国的,空军双方最多打个平手。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海军,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的海军实力几乎是中国海军与欧洲海军实力的总和了。但是却输在了中国海军的说中,这对美国人的打击是相当严重的,所以美国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自己的士气,因此,即使是付出这样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另外就是向大俄罗斯表态。如果美国人不通过一次海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海军仍然是世界第一的话,那么美国要向拉大俄罗斯下水的话,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美国就必须以一次海战,而且必须是一次与中国海军的大规模海战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最后就是对日本战场的影响。如果美国不确定自己的海上优势,不消灭中国海军的威胁,那么美国在日本本土上进行的任何战争行动都是不稳固的。美国只有保证了自己的海上优势,以及海上运输安全,才能继续进行在日本的战争行动,而这就必须要摧毁中国海军,占据西太平洋地区绝对的海上霸权地位。从这三个方面来说,美国人即使是冒再大的风险也会进行这次海战的,即使是承担再大的损失也要赢得这场海战,这从美国舰队的战场布局上就能看出来。当然,美国人也确实做到了这点。
  当这场海战还在进行的时候,美国并没放松在日本的进攻。虽然有很多的兵力都被大量涌入的日本难民所围困,但是美国还是抽调出了比较强大的兵力来发动新的攻势。而中国在输掉了这场海战的时候,陆地上的防守只能稳住现在的这条防线,并且在这条防线之后修建了另外两条新的防线,如果有必要的话,中国军队必须向后撤退,以拖延时间,等中国取得了海上的优势,或者抵消掉了美国海军的优势的时候,才会反攻。此时的战场形势已经非常有利于美国。许多军事分析家都认为,如果中国不能抵消掉美国海军的优势,或者说不能把美国海军吸引开的话,那么很难抵挡住美国在日本本土上的进攻。时间每延长一天,就有更多的战争物资,兵力被投送到日本,加强美国的进攻。而中国在没有完全取得战场的制空权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可能会发动反击。而且这一局势是拖不起的,只要美国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甚至不用占领全日本地区,就极有可能引大俄罗斯参战,而现在欧洲正在准备着自己进攻大不列颠群岛,根本就抽调不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中国。而当大俄罗斯一参战,而欧洲又自顾不暇的时候,那么中国的局势就危险了。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由于中国海军的失败,以及在战场方向判断上的错误,中国人也许会在战争初期取得短暂的优势后,丧失掉自己手中的优势地位。但是中国还不至于这么快就输掉这场战争,因为现在中国的战争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只发挥出了自己战争潜力的30%左右,在半年之内,中国将能发挥出战争潜力的60%,在一年之能将能发挥出战争潜力的95%以上,而到这个时候,中国就绝对不会轻易的输掉这场战争了。所以此时很多人都认为战争已经进入了胶着状态,战争将结束快速攻防时期,进入残酷的拉锯战阶段。但是有的人也认为,中国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自己手中的优势的,而且美国的全球防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就说西太平洋地区,中国能从很多地方向美国下说,中国在菲律宾,澳大利亚方向上,只需要利用自己说中的空军力量与陆军力量就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这足以牵制美国在日本战场上的攻势行动。而且中国可以通过这种办法来消除美国海军所占的优势。但是中国究竟会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势,谁也不知道,因为中国的战争行动可以说是最难以猜测的了。 
 
 
 
  
 第三篇 战争风云 走向统一 第七十九章 讨厌的日本人(五)
 
  在海战进行的同时,日本的反华势力也在疯狂的活动,那些不怕死的日本人想借用这个机会,赶走中国统治者,而且这时候中国也确实没有多的精力来“斯文”的镇压这些日本人了。中国在海上失败了,国家的主要战争力量都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