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
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不是诗仙李白梦中所见的景象吗?
他用力的摇着头,不敢想象李白曾经到过这里。
挂在胸前的通灵宝玉忽然道:“恭喜主人,您已经成功进入四时八正谷!”
叶昊天苦笑道:“这么个鬼地方,就像进入牢狱一般,有何可喜之处?”
宝玉轻声解释:“您是第一次来,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妙处。我可是来过两次了,每次都陪天尊呆足一年才离开。这里看似穷山恶水,其实却蕴含着无比充盈的灵气,正是提高功力的绝佳场所。”
听它这么说,叶昊天不得不打起精神东瞧西看,试图找到与众不同的地方。过了一会儿,他转头看看身侧紧张不安的兰儿,故意愁眉苦脸的自言自语:“四时八正,什么意思嘛?这可不好,若是搞不清楚,怕是要困在这里一辈子!”说完不住的长吁短叹。
兰儿望着他夸张的样子,笑道:“这问题不难,连我都难不住,如何能难得了公子?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八正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四立,夏至,冬至的二至,以及春分,秋分的二分,合为八节,又称八正,言其得四时之正的意思。八正之气,泛指每年的二十四节气。”
叶昊天看她的面色好了点,连忙笑道:“兰儿真聪明。我当年读黄帝内经的时候见过四时八正这种说法,可是却始终无法明白八正是什么意思。《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讲到,针炙之术必需‘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天气暖和的时候,人的血气也浮在外面;天气冷的时候,人的血气则沉于内部;月牙初生的时候,人的血气开始逐渐充盈;满月的时候,人的血气最盛。肌肉坚实;月郭空的时候,肌肉也变得衰弱,经络空虚……”
兰儿点点头:“看来人的气血变化跟天时改变关系密切。如此说来,公子从五老帝君那里取得的神功秘笈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青帝的‘春风化雨’,赤帝的‘烈火炎炎’,白帝的‘严霜萧瑟’。黑帝的‘寒冰凝止’,再加上黄帝的‘黄天厚土’,这些神功都是深合于四时八正之道的绝世功法,五老帝君各得其一,已然可以纵横天下,公子若能融会贯通,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奇迹。”
叶昊天深以为然,同时也明白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则五老帝君早就动手了。要想融合五种相生相克的功法,必须找到其中共通的东西,也就是一条贯穿各种功法的主线。可是那条死主线会是什么呢?
他想了很久很久,最后找到“法天则地,合于阴阳”几个字。无论是法天不是则地,都是说人不离天,必须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为准绳;合于阴阳则是说人的行为要合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怎样才能更好的“合于阴阳”?
叶昊天身为儒家弟子,对于这个倒是比较拿手。
要想彻底符合事物内在规律,必须遵守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就是中正,中正就是不偏不倚。严守中正才是合于天地之机的正道。
想到这里他已经明白了四时八正谷的意义,那是要求修炼者必须仔细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吸收天地之间的正气;只有该出手时才出手,该练什么练什么,才能修炼成至高无上的功法。
于是乎他开始抬头望天辩认节气,可惜刚才星辰满天的时候不看,如今想看的时候却看不见星辰了。流云蔽日,青青欲雨,哪来的星星?
不过这可难不住他。要辨节气其实也容易,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我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叶昊天一边念叨着“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面观察四周岩壁上花木的样子,不久他便发现这里的气候变化比外界快了不知道多少倍,一日之间便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谷中一天的变化竟然跟外界一年差不多!
“好奇怪哟!即使是时空园融,也不能将谷中一个时辰化作外面一个月吧!若如此,自己修炼神功的速度是否也比外面快很多呢?”叶昊天越想越觉得怪异,连忙叮嘱兰儿加紧练功,同时自己也开始修炼五帝的功夫。
他将整个身心完全放松,只剩下胸中还保留着一股浑厚无匹的浩然正气,以其为本修炼各种神功,紧跟天时变化,春天修炼青帝的‘春风化雨’,夏天修炼赤帝的‘烈火炎炎’,秋天修炼白帝的‘严霜萧瑟’,冬天修炼黑帝的‘寒冰凝止’,长夏时节则修炼黄帝的‘黄天厚土’,如此一天下来,他发现自己的功力几乎增长了一倍。原因是周围的灵气实在太丰富了,只要功法与天时相合,灵气便会源源不断的注入体内,甚至不需要动功吸收。
接下来,他将束缚在髓海深处的元神整个儿放了出去,令其无拘无束的徜徉在天地间,恢复数千丈大小的本来面目,单是一个泥丸宫就有十丈高下,仿佛一团巨大的火轮迅速转动着,每转一圈都将大量的灵气压缩为神丹。
随着功力的增长,他还可以将先前修炼得的神丹再度纯化。体积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然后重新储存起来。这种由大变小的过程,就像佛祖将诺大的须弥神山纳入小小的芥子之中一样。
这是由神丹的属性决定的,静若处子,动若猛虎,收起来小如针尖大小的一点,发出去就有移山填海的能量。如果他愿意,甚至可以将积蓄的神丹骤然释放出来,让所有的能量在短短的一瞬间爆发,那将是一场毁天灭地的自爆。
兰儿知道机会难得,也在抓紧时间修炼女娲娘娘传下的“炼石补天功”。拿着周围的山石作为自己练功的对象,先是“化石为粉”,即而“化粉为浆”,然后反复搓揉提炼精华物质。如此修炼下来,万斤巨石竟然给她炼成了核桃大小的水晶球。她将这些水晶球全部收集起来,准备等功力提升之后再度锤炼,然后用来炼器。
叶昊天不眠不休的修炼了七日,自觉功力进境一日千里,跟初入谷时相比不知道增强了多少倍,不但将五老帝君的功夫修炼得十分纯熟,而且把儒家的浩然正气积蓄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时候,他的心里忽然生出一个惊人的想法:“既然道家炼丹能够在泥丸宫结出神丹;佛家修佛能够在体内生成舍利子;儒家修炼也应该结出相应的果实,而不是现在这样止步于浩然正气。如果将浩然正气极力压缩,不知道会不会修炼出实物来呢?”
这样想着,他决定在催动泥丸宫修炼神丹的同时,试着在胸中另起炉灶,将积聚胸中的浩然正气加上仙心谷吸纳的仁心,放在一起修炼,看看能不能创造出空前绝后的东西来。
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着,可是辛辛苦苦炼了好半天,炼出的都是些红色的粉末,被心头的热血一冲就不见了影子,只剩下整个心脏被染得通红。
他在心中苦笑:“这叫什么啊?连练出的物质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此随着血液循环往复,没有一个固定的存放地方,将来如何取出来使用呢?”
虽然如此,他还是锲而不舍的修炼着,一身分作二用,泥丸宫和心房两个炉灶交相辉映,神丹,正气的修炼齐头并进。炼出的神丹继续存储于泥丸宫。炼出的红色粉末则任其随着血液四处奔走。
如此又过了十余日,久未开口的监天神尺终于发话了:“恭喜主人,您已经进入了儒圣第一层的境界——铁血丹心!”
叶昊天闻言一笑:“‘铁血丹儿照汗青’,你想让我就这样留名青史啊?可是我连自己究竟做了什么都不知道呢!”
监天神尺解释道:“仁心加上浩然正气,凝成实物便是那些红色的粉末,它有一个名字,跟我先前所用的一样,都叫做‘丹心铁’。那是一种铁粉,进入血液之后,你的血都成了难得的宝血;你的心脏也发生了质变,无论是坚韧度还是柔韧性,都跟先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一腔热血,坚心似铁,这便是铁血丹心。”
“丹心铁?”叶昊天又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生出异样的感觉,同时为自己没有早些请教监天神尺而遗憾:“不是说太儒手边的铁尺是丹心铁吗?”
监天神尺答道:“修儒从凡人而至贤人,经亚圣而至圣人,每一层次都有不同的结果,同样都是丹心铁,您的成于体内,别人凝于外部;您的极为纯净,别人斑驳不纯,您的有心而成,因而能够运用自如;别人无心插柳,置于手边形同虚设。您不妨试试看,儒家的丹心铁就跟佛家的舍利子一样神圣无匹,又跟道家的神丹一样能够转化为外在的力量……”
叶昊天兴奋得心花怒放:“哇,竟然有这样的好处?”
他从苏家灭门时开始求索,直到今天才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这种成功非但是他个人的进步,同时也是整个儒家修炼方法的突破。从此之后儒家终于有了比较完整的独门功法。
简单的话,儒家功法分为内圣和外王两部分。内圣的修炼重在“正气”和“仁心”,两者结合起来,炼到极致便能结出“丹心铁”;与此同时,外王建立的功勋也可以转化为内在的功力,与内圣结合起来便是一套完整的儒家功法。
这一刻,叶昊天的心里轻松了好多。
既然修炼方法已经全部贯通了,剩下的就是继续吸取谷中的灵气,能收多少收多少,反正真神已经困在至尊宝鼎出不去了,外面的小魔头也成不了多大气候,根本不是五老帝君的对手。所以他也不急于出去。
“可是真神怎么还没有追过来呢?难道他决定放过我们了?还是困于阵法实在进不来?抑或仙心谷又出现了什么新鲜的玩意?他决定留在那里自行修炼了不成?”叶昊天想不出答案,也不愿多想,只能抓紧眼前的机遇进行修炼。
兰儿也已经完全沉浸在日新月异的修炼中,浑然忘记了时光的流逝。
终于有一天,两人立足的平台忽然倒了下去,他们才从美梦中醒了过来。
兰儿处变不惊,伴着叶昊天腾身悬在空中,手指岩壁笑道:“公子你看,不知是谁建了那么多的宫殿,就等我们前去入往了。”
叶昊天沿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眼看到坚韧的石壁被她挖出无数个窟窿,其中一个非常宽敞,仿佛一个巨大的石室,禁不住“呵呵”笑道:“你师傅炼石补天,你却用她的功夫凿隧穴居,是不是想做个野人呢?”
兰儿一面飞向山洞,一面笑道:“做不做野人就看公子的进境了,出不了至尊宝鼎,我们只好在这里呆一辈子。”
叶昊天落足在洞内,长叹一声道:“龟镜不在,监天御印也丢了,再加上我的名字不会出现在排行榜中,我现在的功力也不知到了何等地步,完全是一笔糊涂帐!你呢?你现在进展如何?”
兰儿闻言内视泥丸宫,略一察看便不由自主的惊呼起来:“总仙品两千三百位,天呐!我也是上清天神了,眼看就是玉清天神,几乎跟你入谷时的排名差不多。”
叶昊天一面连声夸赞,一面从各方面衡量自己的功力,左算右算,最后判断自己在神仙榜上大概可以排在两三百名左右,可能跟云华夫人差不多。距离神仙榜百名的要求还有一点距离,跟真神相比可能还差得很远。
不过他也不急,因为后面还有一个“虚无缥缈无定谷”,不知道那里会出现什么奇迹。
第二百八十四章 魔谷
兰儿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倒下的天柱,心中奇怪:“那么坚实的石柱,怎么说倒就倒了呢?”
叶昊天也跟着从岩壁之内探出头来,上下左右巡视了一番。
但见头顶繁星点点,北斗高挂,玉免西沉,云淡风清,原来青青欲雨的浮云已经变成稀薄的烟雾,多余的部分似乎已然化作灵气被他们吸收了;下方惊涛拍岸的水声也听不见了,换作一团白雾笼罩着谷底,雾气蒸腾,什么也看不清楚;天柱并没有化作碎石,而是斜斜的靠在一侧的岩壁上,仿佛支持太久有些疲倦了,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先前立足的光洁如银的平台也变得暗淡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人吸取灵气太快的缘故。或许当年盘古在此修炼的时候只是一个人,而如今叶昊天不但有兰儿相伴,自身还同时开辟了两个炉灶,儒道并举,神丹,丹心铁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