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霸王传
意外之后多变穷生,纷乱未尽。
项羽无意识地把玩手上的空杯,道:
“接下来的仗难打了!”
“嗯!”虞姬轻声应和,等着项羽继续说下去。
“日后秦军遇上楚军,必然拼死作战,想要灭秦、平定天下,不知道还要杀多少人……打入咸阳的路上,处处都是高山险阻和秦廷多年打造的坚固关防,不仅要杀更多的秦兵,我军也会遭到更多的伤亡……”
项羽越说越激动,‘啵’的一声,茶杯被他捏破。他也不去理会破掉的茶杯,迳自拍手抖去留在手中的碎末。
虞姬见他心烦,轻巧的偎入他的怀中。
项羽揽着虞姬,叹声道:
“世人愚昧,不解我心,这一趟霸王之路,我走得好辛苦……”
项羽言语中隐藏着无尽辛酸,虞姬想到他在历史上被人百般误解,忍不住潸然泪下,憾声道:“霸王……”伏在项羽怀中啜泣。
项羽轻抚着虞姬长发,坦然道:“哭什么!不过是这么回事。”
虞姬重整心情,不再哭泣,也不愿从项羽怀中起来。
项羽忽地皱眉道:“彭越有些话说的很对,我已经杀了太多人,其实连我也算不清楚到底自己杀了多少人……说到坑杀降卒这件事,英布他们是动手的凶手,至于祸首……根本就是我……”
虞姬忍不住从项羽的怀中抬起头来,道:“霸王千万不要这样想?”
项羽毫不隐瞒的眼神看着虞姬,直言道:“事实就是如此。”
“这是一条难走的路啊!我的项羽想要创造历史,以目前看来,依然摆脱不了历史的宿命……自己也是反反覆覆,最初认定历史宿命无可改变,后来却以为历史已经转向……但是发生坑杀降卒的这种事情,究竟我和项羽的历史会是怎样的终结……”
虞姬陷入历史宿命的哀愁,然而深情让她无悔地注视着项羽。
“明日大军又要前行,霸王意欲如何?”
“黑锅背了,但是霸王之路还是要走下去。”
项羽坚定地说着,看到虞姬的深情无悔,忍不住用吻封上她的红唇。
“好烫啊……虞姬的唇从来没有这样热烈过……”
项羽不知道虞姬心情纷乱使得气息激荡热烈。
“项羽走在霸王之路上,依然没有怀忧丧志,自己为他千古返赴,实在不应该想太多……”
虞姬热切地抱住项羽,烈焰红唇激烈地咬上。
清晨的风招展,精灵的雾飘荡。
无怨的爱与愁,无悔的不归路。
项羽揽着虞姬,就像拥着晨曦,生命无悔,等待风日。
“一夜缠绵风又来,日头挂时依旧行。”
项羽低声吟哦着。
虞姬侧耳问道:“霸王在说些什么?”
项羽笑道:“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语顿转口续道:“我现在心情还不错,虞姬不如唱个曲来听吧。”
虞姬不再追问,声音清入风中:
‘风儿!你要轻轻的吹。
‘吹去雾蒙,带来日头。
‘风啊!你要温柔吹拂。
‘让阳光洒遍每个角落。
晨雾遮目,无法视物,歌声相伴,两人前行。
能见处只有几尺,让人忘了下方就是三十万大军的营帐。
呼吸着清晨,佳人的体香,项羽目光忽转灼烫,停下脚步道:“虞姬,告诉我,历史记载我坑杀降卒,接下来还发生了哪些事。”
虞姬诧异地看着项羽,道:“霸王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项羽凝神道:“我现在想知道。”
虞姬想了想后,道“霸王真想知道,就让虞姬慢慢跟你说。”
项羽从虞姬的梦呓中,知道历史记载自己会在乌江自刎,但他不相信自己会有那种愚蠢的行为,认为自己掌握着自己的未来,历史是自己所写,从来不想、也不愿意问虞姬有关历史记载的一切。然而,二十万降卒在这样的情形下遭到坑杀,让他不得不面对历史记载。
项羽催声道:“说吧,我的好虞姬。”
虞姬道:“接下来的历史大事,应该是楚汉两边攻咸阳,看谁先灭秦。”
项羽接口道:“形势已是如此,告诉我是谁先进咸阳。”
虞姬叹声道:“刘邦!”
项羽无法接受,讶道:“我会输他!”
转念之间,项羽想到现在背着坑杀二十万降卒的黑锅,接着攻打咸阳的路上,秦军必然誓死抵抗,甚至聚集所有的大军来对付自己。
“刘邦是有可能比自己早入咸阳。”
未必接受这个历史定论,但是项羽不排除这个可能。
其实刘邦没有跟赵高勾结,绝对不可能比项羽早入咸阳,然而此事只有刘邦、赵高、黑白无常和婆罗三凶等八人知道,真让刘邦依计先入咸阳,世人也道刘邦和项羽先后之分,在于仁与暴之别。
项羽随即又问:“刘邦进入咸阳后,历史又是怎么写的?”
“刘邦下令大军不得烧杀掳掠。”虞姬道:“他又与秦民约法三章,安定人心,等待霸王前去接收咸阳城。”
“去!”项羽啐声道:“那个跟在我屁股后面,接收我的成果,坐享其成的小人会这么好心?”
“刘邦的确是这样做。”虞姬道:“霸王不能不信。”
“败战者只有接受胜利者的掠夺,无辜的百姓也只能认份地接受胜利战士的欺凌,从来没有胜利者放过失败者这种事。”项羽无法相信道:“更何况像刘邦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刘邦的确是历史上第一个这样做的人。”
虞姬叹着气,恍然想到这点。
“好,那我再问你。”项羽放下此事不想,道:“我进入咸阳后,历史记载我做了哪些事?”
“你会放火烧阿房宫……”虞姬苦笑道。
“够了!不用再说。”
项羽打断虞姬接下来要说的话。
“若是我先入咸阳,绝对不会放任部下烧杀掳掠,如果刘邦干得出那种聪明事,我平白无故,干嘛要去烧阿房宫。历史记载分明是胡扯,这些我想也没想过的事,居然把帐算在我头上……”
两人沉默片刻。
项羽越想越气愤,火红的双眼凝视着虞姬,重新开口道:“我说过,历史是我写的,绝对不会有你说的那些事。”
虞姬知道项羽不可能做出那些事,但她依然忍不住提醒说道:“坑杀降卒也不是霸王愿意的……但还是发生了。”
项羽悍然道:“坑杀降卒是意外,我就不相信会有那么多意外。”
虞姬委婉道:“不管如何,还是让我多说一些供霸王作为借镜……”
项羽打断道:“不必了,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我不听。”随即甩手往帅营走去。
虞姬望着他的背影叹气,慢步跟了过去。
第十二章 变与不变
清晨浓雾散尽,楚军度过一夜纷乱,凌晨即起,没有好眠,然而无人知道坑杀降卒的前因后果,只道昨夜解决了秦军叛变的危机,没有被此事影响到作战的心情。各营将领已经率兵整马待发,只要项羽一声令下,就要发兵前往函谷关。
项羽骑着乌骓立在山头高处,虞姬骑着骝红站在他的身边。
秋风萧瑟,日光迥明中依然透着几许寒意。
二十万手下遭到坑杀,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垂头丧气的立马在项羽和虞姬身后数十呎处,虞姬听到他们交头接耳的谈话声中叹气连连,先看项羽一眼,发现项羽的目光凛然直视函谷关方向,知道项羽已经放下坑杀降卒一事不想,感叹中无奈地想着:
“霸王如此刚强,希望他真能扭转历史的命运才好,但是霸王啊,你可不要太勉强,有些事是勉强不来的……”
不安心志中,转马往章邯等三人那边而去。
章邯见虞姬过来,迎上道:“夫人……”却因不知道该说什么而住口。
“我们的兵马没了,不知道自己留下来有什么用?”司马欣过来,见章邯不说下去,大胆说出刚刚自己对章邯提出的疑问。
虞姬同感心情,道:“你们的手下因为意外而被坑杀,霸王跟你们一样难过,如今你们受了这么大委曲,将来霸王一定会好好补偿你们。”
章邯望着项羽背影,了解他隐藏在心里的沉重,叹声道:“末将虽然跟随霸王不久,但是知道霸王的为人,也不是希望霸王能补偿什么,只愿有朝一日能够看到霸王平定天下,坐拥天子印鼎。”
司马欣道:“末将也是如此衷心期盼。”
虞姬想起历史记载中项羽分封天下诸王一事,道:“你们放心,霸王一定能够推翻秦廷,届时你们都是封疆之王。”
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听过虞姬说的这些话,心情宽慰一些。
远远那边邵扬骑马纵上山头。
虞姬看到,知道有重大军情要议,留言道:“总之,你们放心,霸王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你们在昨夜受到的委屈,反而能够得到霸王更多的赏赐。军师过来,我不陪你们了。”
章邯抱拳行礼道:“恭送夫人。”
司马欣和董翳也连忙在马背上报拳行礼道:“末将送夫人。”
虞姬转马离开三人。
项羽目光中看着函谷关方向,心里有着莫大难处。虞姬来到他身边,知道他心中的为难——如今这个问题正等着邵扬查明详实后来说——虞姬马背上安坐不语。
邵扬空袖浮荡,来到项羽和虞姬马前,拱手道:“大哥,军情确实,咸阳城派出来的四十万新军在知道章邯将军投降后,就已经奉命驻兵不前。”
项羽两道剑眉合起,道:“当真如此!”
虞姬道:“霸王决定如何因应?”
项羽没有立刻回答,再次凝神看向函谷关方向。
邵扬进言道:“大哥,函谷关地形险峻,仰面强攻是唯一之途,如此会使我军遭到重大伤亡,不如改从其他路线攻入咸阳。”
项羽头也不回的缓声说道:“我们还是选择函谷关这条路线吧。”
邵扬有点为难道:“刻下这四十万秦兵奉命不前,可想而知,这些秦兵随即会转入函谷关协助原先关内的守军戍守……函谷关易守难攻,四十万秦军加入后更加难攻,要是选择这条攻击路线……”
项羽转过身来,示意邵扬先且不要再说,邵扬只好顿口,只见项羽沉吟半晌后,才字句清楚地说道:“我军的行军路线原本就设定打过函谷关后,直驱三关进入咸阳,如今大军士气昂扬,要是下令改道,利害得失,未必好过从原先设定的路线攻击。”
大军作战,一鼓作气,更何况项羽的战术从来都是勇往直前,要是突然下令改道,确实会造成军心不安。邵扬懂得其中道理,但是两者之间极难取舍,语顿后,思辨着其中利弊得失。
项羽接续说道:“三十万兵马连行,绵延数十里,要是避开函谷关改走其他路线攻打咸阳,沿途必然遭受各路秦军的骚扰攻击,如此一来,攻入的咸阳的速度说不会变得更慢。”
邵扬听到这里,还是犹豫。
想过之后,还是觉得不妥,道:“大哥说的有理,但是……”
项羽迳将目光迎向风来处,仿佛在看着秋风的萧瑟寒意,虞姬已经看透项羽心思,知道项羽攻打函谷关的行军路线已经确定不移,她原本还希望项羽改变主意,选择跟历史记载不同的攻击路线,然而这点已经落空,她现在只能期待,能看到项羽比刘邦早一步进入咸阳,就算比刘邦慢入咸阳,也不要发生历史所记载的——火烧阿房宫——这种事情。
只闻项羽说道:“冬风将起,很快就会进入风雪季节,要是不趁着风雪到临之前攻入咸阳,恐怕还要等到明年春融才能整军再攻,如此一来,会让秦军有喘息的机会……”
邵扬也知道项羽已经决定,直接道:“大军辰时发兵的军令已经下达,号声一响,就可开拔。”
仰望天色,项羽道:“差不多是时候了。”
——秦军于不久后,知道二十万降卒被楚军坑杀的消息,愤慨不已,然而不敢撄夺楚军善战的锋芒,只能徒呼负负。随后不久,就如邵扬所说,四十万新军接获戍守函谷关的军令,全军势死阻止楚军继续前进。
——刘邦透过凶无赦和白无常向赵高提出计划,让他先进咸阳,绝对会保持咸阳的完整,然后发函请项羽前来主持灭秦后的大政,同时设下埋伏,于项羽带兵进城时,伏袭不明究里的楚军。
——任何人面临这种状况,心志必然松懈,刘邦提出的计策,的确是打败楚军、杀死项羽的好办法,赵高心里尽管不愿,迫于情势无奈,只得同意刘邦所请,等事情成功后,秦灭汉起,自己隐身幕后主持天下大政。
——为了不让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