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霸王传
——为了不让天下人起疑心,赵高不能明令秦军不与汉军交战,但是他下令所有秦廷的精锐部队,赶赴楚军攻打咸阳的路线支援,使得汉军攻打咸阳的路上,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抵抗。
——孰能通晓其中微妙?明明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在冥冥之中,照着历史轨迹移动。项羽说刘邦这种人不可能放过战败者,谁知是因为刘邦与赵高达成协议之故。
——就算虞姬知道刘邦和赵高的合谋又能如何?历史的变化因她千古返赴而起,然而被启动的变化正逐步还回历史原貌。要是她知道历史轨迹逐渐摆回原处,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祈求上天不要让自己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下自刎,以及发生项羽乌江自刎这种事。
——照说虞姬的功力,就算十面埋伏也能逃出包围,项羽亦然,但是以项羽霸气之烈,怎会接受失败的事实,在明知不可为而为知的情况下,说不定真会有乌江自刎的场面。
——不可能发生的事,往往在意料之外发生,当虞姬知道项羽必须面临乌江自刎的最后一刻,自己肯定会先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下先走一步,或许虞姬之死,又是项羽乌江自刎的源头。
——项羽坚持自己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变与不变的摆荡间,努力地想要创造自己想要的历史结局。虞姬坚持自己的爱情无悔,在知与不知的反覆心志中,坚信着无怨的选择。
——尽管历史的轨迹开始摆荡回到原处,但毕竟还没真正回到原处,项羽的霸王之路还没走到尽头,孰能断定历史不会有变?
提早一场
《楚汉·霸王传》会在第十二集结束,可以想像的是,项羽不会有乌江自刎这种蠢事,至于汉王朝是不是刘家天下,也会有天马行空的说法——现在提早一场跟大家聊些跟故事无关的废话。
这会是很长的一篇,请大家耐心看下去。
历史是王者之书!所有的历史都是权力者编写。因此何弼好读史,却从来不相信历史记载,如同何弼看报纸,绝不会相信那斗大的标题铅字,反倒在字里行间,努力拼凑还原事实真相。
史载对秦始皇有无数负面的评语,但是何弼怀疑,一个雄才大略统一六国的人,怎么会是一个无道昏君?
改革者从来都遭当代所怨,秦始皇构创郡县制度改变以往的王朝天子封国家臣,招怨之深,可想而知,另外,秦始皇死后,秦朝崩溃速度之快,让人匪夷所思?
看来,就是因为秦朝覆灭得太快,秦始皇后代子孙没来得及帮他歌功颂德,只好任由后代王朝写下千古臭名。以‘焚书坑儒’一事来说,其实是历代当权者的必然手段,就算到了‘公元两千’——还是一样,只是手法收敛换新而已。
离题了,怎么说到秦始皇去……
应该要说项羽才对……
崛起于钜鹿大战的不败英雄,那年,项羽才二十四岁。然而,项羽在楚汉相争中,未能君临天下不说,还被后世史家说是黩夫。读史至此,何弼屡屡掩卷叹息,无法相信这是事实。
然而,历史明确不移,根本无可取代,就好像我们可以怀疑‘皇后’的贞操,却不能公开说‘皇后’的是非,于是何弼利用可以天马行空、胡扯瞎掰的小说,来吐泄心中的不满和疑惑。
很清楚!
这是何弼踏入历史武侠小说,从《楚汉·霸王传》开始的主要原因。
小说里面隐寄了刘邦和项羽两句千古名言的翻案文章——‘大丈夫应如是也!’和‘彼可取而代之!’——何弼坚持‘彼可取来代之!’充满民主思想,至于‘大丈夫应如是也!’俗不可耐。
从这两句千古名言做比较,项羽和刘邦谁是英雄已经相当清楚。
有点乱,何弼似乎抓不著作文章的主题……
不管他了,想到那里,写到哪里……
写作过程中,何弼被小说人物的个性发展害惨了。
你看何弼又在胡扯,怎么说人物个性影响故事发展呢?
是扯啊!但是何弼真的遇上这个问题……
看看项羽吧,掉落山谷,失去记忆,跟初生的婴儿没有两样,偏偏他又卷入‘应命之人’的天命中,太多的事情不断激荡着他的个性发展,加上项羽在历史中的固有形象,我写得好痛苦。
来看看项羽在故事中的个性发展吧……
野人吧!项羽从山谷出来,以野兽的直线思考做人(一—四集)。
不知何去何从!踏入江湖,项羽迷惑着自己的定位(五—八集)。
信心!项羽拥有宰制能力后,变得极端霸道(九—十二集)。
再看虞姬,千古返赴,陷入知与不知、变与不变的浑沌迷离……
我哩!就是这样……
这样的故事,我无法赋予主角全知、全能的角色。
就是这样,使得故事主角的个性无法定调。
呵!
也是这样,故事的走向似乎有点混淆不清。
又扯到哪里去了?怎么抱怨起来?何弼到底在干什么?
说的也是,何弼到底在干什么……
写有关项羽的翻案小说,这个主意有点蠢;世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项羽黩夫的形象太深,加上何弼的历史知识浅薄,又无深度,无法充分表达心中的意念——有时候连自己都怀疑《楚汉·霸王传》到底有没有写好?但是众所皆知,翻案文章难作,加上历史记载限制了想像力,我认为作到这种程度,已经对得起项羽了。
忽然想跟大家说,该怎样看《楚汉·霸王传》……
其实现在说已经太慢,应该早点说才对……
整个小说架构中,除了历史的翻案文章,还有一个重要主题——那就是探讨现代人回到过去,会对过去产生什么影响。
何弼一直认为,历史无法改变,还在其他小说中隐寄,想改变历史的人会被扫到‘时空副本’(看过《终极英雄》的读者应该知道)。
要是有人回到历史,会对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先请读者先看看下面两句话……
加了盐的汤和没有加盐的汤,谁看得出来?
汤还是汤,但是加盐后,味道完全不同。
好啦!就是因为有虞姬回到过去,使得历史人物走样了。
既然历史记载限制写作,我从人物走样来写总可以吧!
于是,发展出整个《楚汉·霸王传》的故事……
扯了!太扯了……
写小说的人,扯这么多干什么?
呵!不这样,我怎么掰啊?
不给自己一个想法主题,我怎么写得下去?
很多桥段不断说明,虞姬千古返赴,使历史人物走样。不同于历史记载力能举鼎的项羽,他以娘娘腔的姿态出场,但是故事里面真正的主角,却是从山谷奇遇中出来的项羽。
ok!
这样说吧……
任何人出现在不属于应有的当代,都会引起当代的变化,如同化学变化效应,只要加入新元素,就会造成物质改变。
所以,这部历史异想武侠世界中,因为虞姬从二十五世纪回到项羽的年代,使得项与变成娘娘腔,也使所有的历史人物完全变调,故事的发展,就围绕在变调后的历史人物当中……
但是最重要的历史结局呢?
很抱歉,得等到最后一集才能跟大家说。
另外,忍不住要提醒各位读者,有关这部《楚汉·霸王传》阅读的趣味性,除了小说故事发展外,读者或许可以注意,何弼从社会学观点提出‘武侠江湖’新看法:
‘江湖存在天子王朝之下,偏重于宗族、乡党和地域之间。’
呵!
写小说的人提醒读者该注意什么……
什么跟什么啊……
严格说来,《楚汉·霸王传》不是武侠小说,也不算历史小说,更不能说是科幻小说,就如同何弼写作遇到瓶颈时想到的一件事——这真是一部四不像的小说啊。
可能又要挨骂了,居然写这种四不像的小说……
呵!
这就是何弼。
永远不愿意拘泥在已有框框中,
就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也要想办法创出不一样的东西……
糟了!说太多了。
不应该的是,说的杂乱无题……
就此打住啰,免得继续泄漏何弼的无知……
何弼敬上二○○一、九、二十七
第一章 天意如此
钜鹿大战过后,秦朝势如危卵,覆灭在昔,楚汉两边分进咸阳,天下人皆谓:“咸阳破城日,天下新起时。”这话道出即将而来的形势,如今天下非楚即汉,新的天下自然是两边莫属。
然而二十万秦降卒遭到楚军坑杀一事,影响重大,不仅秦军把项羽恨之入骨,妨碍楚军推进之势,天下流言随之四起,说项羽设计招降秦兵而后杀之,无道至极,分明是个只知打仗杀人的黩夫,天下要是落入项羽手中,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流言传到项羽耳中,他却不做任何辩驳。虞姬想要说些什么,屡次为项羽所阻。项羽道:“我自是我,别人说再多,我还是我。更何况这些话说对了一部分,我的确杀了那些降兵。”项羽霸气的主张,让人无法违拗,虞姬也不知道该劝他什么。然而项羽带兵函谷关的途中,变得沉默少语,似乎思索着事情,虞姬几番追问,都遭项羽打断。
项羽亲率五万楚先锋骑兵急趋猛进,几场战役下来,函谷关已在不日之间,此时天色渐淡,五万骑兵奉令扎营,等邵阳督率的中军赶赴和项端力负责的辎重粮抹后军会合后,三军一起攻打函谷关。
邵扬督阵的十五万中军落后先锋骑兵一日行程,项端力的十万后军更须三日才至,五万楚先锋骑兵扎营时,项羽和虞姬慢马步上高处,同时远眺远处控着天险的函谷关。
项羽问道:“刘邦汉军在析县的战事如何?”
虞姬道:“军报说,汉军已经打下析县,刻下正继续向前挺进。”
项羽闻言,虎目一张,道:“汉军不是前天才刚抵达析县?为何一日之间就能将它拿下?”
虞姬道:“军报如此,过程没有详述。”她心中对此颇有疑虑,但是没有马上说出来。
项羽仰望天色,闭目沉思过后,评估道:“不可能,汉军的战力不可能有办法在一日之间攻下析县。”
虞姬附和道:“我的想法和霸王一样。”
两人因此不再交谈。秋风萧瑟,吹得人心凉。
虞姬打破沉默问道:“霸王有没有怀疑过刘邦到底站在哪一边?”
项羽目光迥迥,看着虞姬沉声说道:“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虞姬道:“刘邦本来就是秦军旗下,钜鹿大战后才开始改挂汉军旗帜,他的诸般作为无法不让人起疑。”项羽直接道:“你是说他和秦廷有勾结?”
虞姬十分笃定道:“我的看法确实如此。”
项羽虎目再闭,沉吟半晌,道:“当下秦之覆灭已成定局,刘邦不可能逆天行事,站在秦廷那边。”
虞姬提醒道:“霸王说的没错,但是霸王可否想过,刘邦虽然不帮秦廷做事,却有可能利用之前他和秦廷的关系从中取利。”项羽闻言不语。虞姬续道:“我怀疑刘邦与赵高勾结,纵横取巧,意欲夺取霸王的天下。”
片刻的沉默过后,项羽看着虞姬说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有能者自取之,当年我跟陈胜说过:‘彼可取而代之。’意思就是天子这个位置谁都可以来坐。”语顿,闷哼一声续道:“要是刘邦有这个本事,又有何妨。”
虞姬所知的历史记载中,刘邦正是楚汉相争的胜利者,项羽现在的言词让她心急无比,忙道:“霸王为何这样说?”
项羽凝目远眺函谷关,道:“我是战无不胜、所向无敌的霸王,我就不相信刘邦有本事夺取我的天下。”
虞姬心里一急,脱口道:“霸王,历史上楚汉相争的结局是……”
项羽横声打断道:“别再跟我说春秋笔下的结局,我说过,我要创造自己的历史。”
虞姬忧心劝道:“章邯二十万降卒在不可能的情况下遭到坑杀,应验了史载所述,如今霸王选择的灭秦路线又与史载无异,我非常担心……”
项羽不耐烦地挥手示意,再次打断道:“我已经知道的事不用再说,我再强调一次,我,西楚霸王项羽写我自己的历史。”
对于项羽这样的霸气,虞姬只能摇头说道:“到底是什么样的自信,让我的霸王相信历史会因你而改?”
项羽忽地默声不语,良久才道:“我有我的想法和做法。”
虞姬不解道:“霸王有何想法?又打算如何做呢?”
项羽犹豫过后,缓声道:“现在我还无法确切体会自己的想法,但是隐约之中已经找到方向。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