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霸王传
虞姬不解道:“霸王从这件事看出什么问题?”
项羽道:“我认为楚军埋伏在咸阳的路上等着伏袭我的弟兄们。”
虞姬啊的一声,道:“真是如此?”
项羽凝重的神色解释道:“平原山野中的兽犬不会凭空消失,沿路上听不到原本应有兽鸣犬吠,显然这些兽犬是被人杀死或驱离。从戏水到咸阳的路途不下百里之遥,整条路都是如此,可见这条路上隐藏了大批不愿暴露行踪的人马。我们要是从这点来看,道理就变得简单了。应该是途中埋伏了等着伏袭楚军的汉军,怕行踪暴露,才会杀死或驱走这些虫兽,导致发生了这种异常的现象。”
虞姬恍然大悟道:“有道理啊。”
项羽接续又道:“打从接到快马信差带来的消息开始,我就不相信刘邦真的会将大军解散,张良带着大量美酒和佳肴前来劳军,也让我怀疑他另有目的。我此行一路上发现到的异常现象,更让我怀疑汉军已经设下埋伏,等着突袭我的弟兄们。”
语顿,叹声续道:“楚汉相争才刚开始,形势已经如此复杂,幸好我已经不是昔日刚刚从山谷来的那个项羽,否则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像刘邦这样的人,以及张良这样的军师。”
又提到张良,虞姬再次感到尴尬,偷偷觑看项羽,发现他丝毫没有半点在意的神色,才放下心来。
今日的项羽和往日的项羽完全不同——昔日的项羽是鲁莽而行,今日的项羽是谋定而定。虞姬对项羽有信心,但她亦忍不住提醒道:“昔日霸王在沙场上野战和攻城,用的是拼战之力,如今来到戏水,未入咸阳,到处都是诡谲的尔虞我诈,霸王可要小心行事。”
项羽自信笑道:“就算刘邦有张良计,也不是我西楚霸王的对手。”
虞姬顺势问道:“不知道霸王对现在的形势有何看法?”
项羽道:“如今汉军屯在霸上,我军驻在戏水对岸,天下人都在注意观看双方的攻防演变。此时刘邦的仁师之名是我最大的隐忧,让我缚手缚脚无法与其公开决裂,直接挥军攻打。”
虞姬附声道:“师出无名之下,必然引来天下人的责难。”
项羽遗憾叹声道:“不光是这些而已。刘邦先一步进入咸阳后的种种巧妙安排,让人不得不佩服。尽管我军的战力天下无敌,想要彻底打垮汉军,实在有点困难。”
他说到这里,难免想到:“要是刚刚趁机杀了张良,必然可以增加楚汉相争的胜算。”但是此事与虞姬大有关系,他自然不会说出来,更何况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他毫不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对于其中的复杂处,项羽看着虞姬微笑不语。
局势演变至今,斗力已经不是重点,反而是在双方如何用智取得灭秦胜果——天子宝鼎。
对项羽来说,取得天下的第一步就是进入咸阳。虞姬关心问道:“不知道霸王要用什么方法进入咸阳。”
项羽凝神道:“我将用蚕食鲸吞法,缓步慢推、慢慢逼迫刘邦,直到进入咸阳,取得主宰天下的绝对权力为止。”
虞姬想像着项羽所谓的蚕食鲸吞法是怎么一回事……
邵杨和项端力所率领的中、后军来会。三十万楚军聚师,项羽不担心刘邦倾全军攻击,甚至还希望刘邦真的笨到主动攻打楚军。如今三十万楚军度过戏水,驻扎在易守难攻的骊山。
刘邦有张良献策,当然不可能笨到主动工打楚军,也因为项羽楚军的动向,开始改变策略。
“项羽不中计,接下来我军应该如何?”刘邦询问张良如何因应。
对于项羽攻打函谷关的过程,张良和刘邦同感迷惑,为何一向莽撞躁进的项羽变得如此沉稳。两人不免遗憾,要是楚军在攻打函谷关时蒙受重大伤亡,现在说不定可以光明正大地挑战项羽。
不仅函谷关一战如此,项羽的五万先锋铁骑要是在来到戏城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立刻攻打汉军,不仅会招惹来全天下的骂名,还会受到张良巧妙布下的连续十道埋伏重创——这十道埋伏有水淹、连续游骑挑衅、多处火攻和最后的四十万围歼决战,任凭楚先锋铁骑的战力再强、项羽和虞姬的武功再高,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
“亲自见过项羽,再观察他这两日来的作为,我深深感觉到项羽变得深不可测,绝不能用昔日的观感来思考他可能的做法。”张良说到这里,忽然变得面有难色,欲言又止。
“军师直言无妨。”刘邦绝对的信任说道。
“我认为现在最好不要跟项羽正面冲突。”张良缓声道。
“不跟项羽正面冲突?”刘邦疑惑地重复说道:“那岂不是要将主宰天下的天子地位拱手送给项羽。”
“当然不可能真的把主宰天下的权力让给项羽。”张良连忙解释说道。
“不跟项羽冲突,又不是拱手相让,这是怎么一回事?”刘邦疑惑道。
难怪刘邦不解。不在项羽进入咸阳之前一战决定谁是天下共主,真让项羽进入咸阳,岂不是要任由他大封天下?
要是局势演变成那样,项羽怎么会放过刘邦?就算项羽不杀刘邦,也会撤掉刘邦军权,封个贫瘠的领地给他。如此一来,刘邦永远没有机会重起炉灶争夺天子名器。
“我刚刚是说‘现在最好不要……’,不是拱手让项羽进入咸阳,整件事还得看项羽接下来会怎么做再说。”张良叹声道。
刘邦听到这里,面有难色。
“汉王放心。”张良笃定道:“就算让项羽进入咸阳,我也会想办法保留汉军完整的实力,让汉军能在未来与项羽再争天下。”
事关紧要,刘邦实在无法放心,道“你认为韩信如何?可以派他跟项羽作战吗?”他知道韩信深谙奇门八法,战略武韬无所不精,想说将汉军交给韩信跟项羽作战,说不定可以挫败项羽的楚军。
“不行。”张良断然道。
“为何不行?”众所皆知韩信是从项羽那边过来,刘邦疑惑道:“难道你不相信韩信对我的忠诚?”
“这件事与韩信的忠诚度无关。”张良道:“事实上,我跟韩信已经恳谈过很多次,他多次跟我提到,终其一生,不会与项羽正面作战。”
“韩信不愿与项羽正面作战?”刘邦对此大感不解。
刘邦从奇书中知道自己只要拥有张良、萧何和韩信‘开国三杰’就可当上汉朝天子,遂在韩信携着赵茜离开项羽后,多次派萧何前去游说韩信加入汉军,终于劝得韩信首肯,带着赵茜一起投到汉军营中。
然而韩信拥有超绝功力,刘邦怕他看出自己拥有超绝境上的功力,遂在韩信来到汉营后,至今未曾亲自接见韩信。韩信曾经对此感到不满,表明要离开汉营,却被张良和萧何联手苦劝留了下来。
当然,韩信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刘邦在知道他要离开后,连忙正式昭示所有汉军将领,韩信将会是汉军的总马元帅。
但是这件事情接续下来的发展令人感到奇怪,每当刘邦选好册封韩信为总马元帅的日期时,反倒被韩信一再拒绝。
原来韩信知道项羽即将来到咸阳,要是当上汉军的总马元帅,势必非与项羽一战不可。此事让他犹豫不决。他不是担心打不赢项羽,而是犹豫该不该与项羽在战场上交锋作战。正当韩信无法决定的时候,想起柳园婆婆临死前交给他的锦囊。他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写着:‘终生不可与项羽正面交锋作战。’柳园婆婆是韩信的亲生母亲,又是一代奇人,不说韩信自己没有把握打赢项羽,他与项羽在鲁域的生死交情,他也真不愿意跟项羽交手,加上柳园婆婆的锦囊叮咛,使得他拒绝刘邦拜帅的好意。
张良多次与韩信恳谈拜帅领军之事,韩信不好说明锦囊交代之事,只说自己因为昔日的交情,不愿与项羽正面交锋。
张良说过韩信不愿领军与项羽作战的原因后,刘邦只能徒呼负负,她深知韩信是自己汉朝的开国三杰,也不敢多置一辞。
两人这次的对话到此为止,分开后,刘邦依旧将汉军全权交给张良,自己跑到没人的地方练功。张良对他这种举动已经司空见惯,想说他原本是个江湖人,对于练功的兴趣比争夺天下的兴致高。
然而当日的午后,项羽派使者来到霸上汉军大营。张良得知使者传来的讯息后,不得不用紧急联络烟火将刘邦找回来商议大事。
“项羽通令所有汉军撤离咸阳!”刘邦惊讶无比地说着。
“他这招单刀直入实在厉害,真叫人不知所措。”张良皱眉道。
“眼前双方势均力敌,未战之前,胜负未知。”刘邦愤恨道:“他这种直接下达命令的方式,置汉军于何地?”
“以项羽之霸,用这种方式并不让人奇怪。”张良叹声道。
“咸阳是我打下来的。”刘邦坐不住地来回踱步,道:“如今他居然要我撤离咸阳,这件事我绝对无法接受。”
“唉!”张良遗憾道:“只怕汉王想不接受也不行。”
“为何不行?”刘邦扬声道:“了不起双方决一死战。”
“汉王有把握打胜仗吗?”张良提醒道。
刘邦想到后果,放下握紧的拳头,无奈的叹声说道:“正面作战的风险的确太大……但是……难道真的要听项羽的指挥……”
张良插入道:“我担心不只是撤出咸阳城这件事而已。”
刘邦已经忍耐不住地走到张良跟前,道:“军师这句话的意思是?”
张良推论道:“项羽插心一刀般的命令要我军撤出咸阳,很有可能同时已经派出大批侦骑到处搜索我军藏在各地的伏兵。等他发现事实之后,就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对付我们。”
刘邦道:“我迷糊了,军师教我。”
楚军帅营大帐。项羽自信的神情端坐不动。虞姬在他身边含笑不语。七海龙王激赏的目光直视着项羽不放。
“大哥这招猛虎偷心真是厉害。”邵扬绝对服气的声音说道:“绝对命中刘邦要害,打得他昏头昏脑。”
“如今刘邦接到霸王的命令。”七海龙王接口道:“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有够他伤脑筋了。”
“你们还没听过霸王接下来要怎么对付刘邦。”虞姬笑道:“你们要是知道霸王接下来招式,恐怕会更吃惊。”
“原来还有我不知道的连环招,大哥赶快说来听听。”邵扬心急道。
“虞姬你帮我说给龙王和邵扬知道。”项羽道。
“好啊。”
虞姬笑着应声后,道:“要是刘邦拒绝撤出咸阳,我军师出有名,可以正式攻打楚军。要是刘邦撤出咸阳,我军进入咸阳,并且完全控制咸阳后,继续将兵马分批进入咸阳,以及占领所有重要作战据点,让汉军无法作怪。接下来就是霸王以天子之尊大封天下,届时削掉刘邦兵权,再将他封到楚域霸王的老家,永远无法动弹。”
“原来这就是大哥所谓的蚕食鲸吞。”邵扬击掌大笑,道:“这下子刘邦有得伤脑筋了。”
眼前形势一片大好,众人神色欢喜,就连虞姬似乎也忘了历史所载,随着众人欢乐出声。
却在这时,项羽忽然起身说道:“我倒希望刘邦拒绝撤出咸阳,好让我带着弟兄们跟他作战。”
众人不解他为何突然这样说。
只闻项羽沉声续道:“我可不相信这么容易就能够打败刘邦。我等着看刘邦会用什么方法抵挡我的蚕食鲸吞。”
“就让项羽的楚军进入咸阳吧。”张良道。
“这怎么可以……”刘邦急道。
“我们不这样做,就得跟项羽打仗。”张良无奈道:“汉王应该知道,汉军现在绝对打不赢项羽的楚军。”
虽然在张良和萧何的良策治理下,原先乌合之众凑成的汉军已经略具规模,但是刻下汉军的战力还是无法与楚军相比。更何况韩信不愿领军与项羽作战,汉军没有韩信这个善战的将军,更无法与项羽的楚军交锋。刘邦深知两军交锋的结果——唯有败仗一途。
“项羽没有中计入伏,我们更应该戒慎谨惧地看待楚汉相争一战。”张良看刘邦久久没有作声,遗憾也是佩服的语气说道:“要是我们不智的在这个时候与楚军撕破脸,根本就是自找死路。”
刘邦无法接受地长叹一声,艰难道:“但是这样做跟把天下拱手送给项羽没有两样……”
张良道:“汉王放心,我有办法。”
刘邦想起张良说过他会想出保存汉军战力的办法,以便来日再与楚军决战天下,忙道:“军师快点教我。”
“利用已有的优势,拉长战线。”张良看着刘邦,道:“如此一来,我军可以用时间和空间换取最后的胜利。”
“军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刘邦急切地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