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炼心
李瑟道:“今天我见到皇上,看他脸色红光满面,可是过犹不及,这不大好啊!他可真是个明君啊!以前当太子的时侯,就千方百计实行仁政,现在当皇帝没几个月,就做得这么出色。”
角先生道:“是啊!他崇尚儒学,褒奖忠孝,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他还善于纳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现在朝政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先帝虽然要杀我,但说句道话,他其实也算是个好皇帝了,但是和当今比,差的远了。”
李瑟道:“嗯,皇上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就谭妃一人,千古帝王,有几人能如此?”
角先生道:“是啊!可惜这样的皇帝命不久矣,幸好太子也很出色,否则我当初就不会奋力为太子说好话了。”
李瑟大惊,道:“先生何出此言?”
角先生道:“你不必多疑,这是楚姑娘告诉我的,我岂会能知人生死?”
李瑟道:“我果然没有看错,看来还是要早脱身为好。太子不逊色皇上,他又不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放心的去了。”
李瑟意识到眼前的形势,首先便要说服众女,否则她们贪恋眼前风光,不与他配合,那就不好办了。
古香君听了李瑟的分析,道:“难怪杨姐姐和我说什么‘鸟尽弓藏’,看来一个人的风光是有限的啊!不能永远风光,勉强不来。”
古香君既然被说通了,其余众女也都同意了。李瑟便开始筹划,他把盐帮交给了梁弓长管理,这是全天下人都嘱目的行业,李瑟嘱咐梁弓长要好好经营,多做善事,不要总想着赚钱。
回春堂的生意李瑟慢慢减小店铺,只留下几个大的,因为可以救治百姓,所以李瑟表面上是卖给别人,但是却暗中操作。
至于六大门派,江湖既然没有能威胁他们的敌人,也用不着李瑟了。虽然失去了李瑟这个大靠山,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李瑟一切打点好之后,便上书请去西北治理流民。西北流民泛滥,朱高炽虽然有许多优惠的政策,但是仍有不少流民闹事。
杨士奇等重臣为李瑟说话,朱高炽虽然舍不得,但还是批准了。
流民其实说白了,就是大规模的失业群体,当然,在明朝时期,流民主要是因为天灾人祸而失去田地,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没饭吃,没人管,只是想讨条活路的老百姓,他们没饭吃,自然要造反了。
中国的老百姓相当的勤劳,忍耐力极强,而且胆小怕事,虽然不时会流露出自私和狡猾,但是他们畏惧政府、畏惧反抗、畏惧暴力,能够让他们拿起武器的,就只有死路的威胁。
明代的流民现象,主要是因为明朝土地高度兼并,和明朝所谓“户籍制度”造成的。
明朝初期实行“户贴制度”,以后改为“黄册制度”,把户口簿作为征派摇役和纳税的重要依据。明朝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专制统治,烦布了不准农民离乡的禁令,便于管理。因为农民依靠土地赖以生存,所以倒还安居乐业。
但是因为皇庄的泛滥,是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造成了许多的流民。皇庄是由皇室直接管辖的田庄,是有历史传统的,西汉时侯有“苑”,唐、五代时侯有“宫庄”,宋代有“御庄”等等。
明代的第一个皇庄是在水乐初年,现在仁宗时侯有仁寿宫庄、清宁宫庄、未央宫庄等,不过在当时还是王室拥有的少数宫庄,但是就是如此,也造成了不少流民的产生。
李瑟带领众女西下,他有大批钱财,在西北广阔的土地上,资助那些流民开垦土地,那里土地广阔。各地的流民知道此事,都乞讨来到这里,就这样,李瑟开创了一个自由自在的另一片天地。
过了几个月,碧宁和冷如雪各产下一个婴儿。碧宁先生的孩子,是一个丫头,李瑟忽然有了后代,高兴的不知所措,那感觉没有孩子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众女看他那么高兴,虽然有些嫉妒二女,但也很高兴。众女请李瑟为孩子取名字,李瑟道:“就唤李宁儿吧!”
及后冷如雪生下一个男孩,李瑟道:“安宁,安宁,就叫李安吧!”
李府喜气洋洋的当口,却忽然传来皇帝驾崩的消息,李瑟等人虽然早有预料,但仍不免一番感慨。
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好皇帝,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公元一四二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由于心脏病突发碎死于宫内钦安殿,死后被溢为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对于他的贡献提出了质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间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务一直是交给朱高炽来掌管,因此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推行自己的政策,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加上这段时间,朱高炽对明朝做出的贡献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炽一代仁君的称号当之无愧。
再说杨盈云和李瑟分别后,远远望着他消失的背影,面露微笑,可是李瑟的背影再也看不见了,杨盈云忽觉怅然若失。她一下子坐在溪边的岩石上,心潮起伏,许多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不知过了多久,杨盈云喃喃道:“他哭了……男子的眼泪不轻易流,可是因为如此才珍贵啊!他为我流泪了,可是我从来没有流泪过。他说人生有许多的体验我没有经历过,不算一个完整的人生,是啊!我从来没有为谁流泪,这是幸还是不幸?”
杨盈云痴痴地想:“他说只有有了孩子,男人才能称为男人,女人才能是女人。我什么都没有,难道不是女人吗?是啊!我不是女人……”
杨盈云想到这里,忽然觉得身体嘎崩一声,吓了一跳,这才清醒了。
杨盈云醒悟过来,盯着她的身体,忽然泪流满面,道:“我又是女人啦!”
杨盈云陷入到极大的迷茫当中,她千思万想,不能明了,便在附近的山中找到一个山洞,静修起来。
某一天一个夜晚,杨盈云浑身颤动,睁开闭了几个月的眼睛,嘴角挂着微笑,道:“我知道一些感受了,真是奇妙啊!”
杨盈云站起,喃喃道:“我终于可以回山了。”
杨盈云刚踏上通往隐湖的台阶,便听见梵钟响起。
在隐湖小筑的山门前,一个慈眉善目的女道人侯在那里。
杨盈云走到跟前,跪下道:“多谢师父在门前迎接。”
流云大师道:“你知道我为何迎你?”
杨盈云笑得宛如婴儿般天真甜美,道:“师父因为不知道我是进还是退,若是退了,何必再进山门?”
流云大师道:“那你是进是退?”
杨盈云道:“其实这个困扰千年的问题,都是庸人自扰。人就是神仙啊!如果一个人能够用心体验完整的人生,豁达开明,不以为别人比自己微小或者庞大,不以世俗的道德要求别人,人人平等,尊重生命,那就是神仙般的境界啊!”
杨盈云跪下,磕了一个头,道:“师父,我要去和他生个孩子,我想要一个我的……我的孩子啊!”
杨盈云欢快地奔下山,她张开双臂,投入到爱的广阔的天地中,像是一只快乐的鸟儿,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
流云大师在槛边上,看着杨盈云消失在视野中,忽然哑然失笑,轻声道:“我明白啦!”
川日时的往事在她脑中流转,一个小婴儿,似乎看着她微笑,流云大师也笑了,心中满是母爱。
梵钟响起,有人喊道:“快来人啊!师父仙去啦!”
仁宗皇帝死后,汉王朱高煦父子起兵造反,太子朱瞻基即位,号宣宗皇帝,他御驾亲征。
张玄机等魔教之人,晓得若是再出江湖,李瑟等人也不会袖手,再说和李瑟也有约定,便没有出山帮助汉王。汉王朱高煦兵少势微,被擒拿入京,宣宗皇帝废他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汉王夫妇,饮食供奉仍旧是王爷的待遇,住所被称为逍遥城。
汉王被禁数年,宁王上书,请赦汉王父子一家,朱瞻基没有答应,汉王大为怨恨,宣宗朱瞻基亲往察视的时侯,见汉王坐在地上,便斥责了几句。
朱瞻基转身想要回宫的时侯,汉王竟然伸出一脚,把宣宗勾倒地上。宣宗大怒,站起来后,命令大力士抬来铜缸,覆压在汉王身上。缸重三百余斤,汉王用力挣扎,铜缸竟然移动起来。宣宗急忙命人烧炭熏缸,过了一会儿,炭炽铜熔,汉王纵横一世,最后竟然如此惨死。
宣宗登基许多年之后,杨荣和杨士奇被委派去陕西赐灾,大队人马在一处荒山野岭处,忽然下起了大雨,道路泥泞,寸步难行,眼看天色渐黑,离前面的骚站又很远,众人都很焦急,这时偏偏又迷路了。
在大雨中,众人正感难受时,忽然看见远方有灯火,大队人马来到跟前,原来是一个山庄。
山庄主人非常好客,安排众人住下,好吃好喝,众人大喜。杨荣、杨士奇过意不去,请求拜见主人。
仆人把二人带到客厅,只见客厅中的陈设都是世间罕见的,二人见多识广,又有许多都没见过,二人都有些惊讶,等到主人出来,风采卓越,三人相视大笑,杨荣道:“原来是咐马爷,难怪招待我们这么周到。”
三人坐下喝酒聊天,李瑟盼咐下人进内室请楚夫人剪一个月亮。下人一会儿拿来一个纸剪的月亮,把它贴到屋里东墙之上,过了一会儿,纸月亮上就有奇异的光自行发出,清清楚楚地照亮全室,连脸上细小的毫毛都能分辨出来,杨荣和杨士奇惊叹不已,猜测不出怎么回事。
三人聊天的时侯,跑出一个男孩和女孩,互相打闹,几个美妇出来把孩子拉走了,其中有杨荣和杨士奇认识的王宝儿。
等天亮时将要离去,杨士奇问起公主的情况,也好回去和皇帝禀告。李瑟微笑不语,只是吩咐了下人几句,一会儿,公主怀里抱着一个刚满月的孩子出来了。
见过礼后,公主就出去了。三人一直谈天到天亮,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走到半路,杨士奇忽然想起一个事情,便带人回来,可是再看那山庄所在地,全是险峻的悬崖,哪里还能盖得了山庄呢!
~后记~
从能识字起,就喜欢读武侠小说,对于作者感觉很神秘,而了解的途径就是作者的后记了。可惜所读武侠小说虽多,但后记颇少,因此每每慨叹扼腕。
在这样的慨叹中,却从没想过自己还能有一天写上武侠小说,而且还有读者,这于我是大惊喜的事情,或许意味的更多。
可是在一本书终结的时侯,提笔想写下过往的艰辛和快乐,却惘然顿住了,其间风流云散,物是人非,又怎是三言两语所能言明的?而其中不知又有多少我的读者,和我一样长大成人了。
书中的主角李瑟,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尽管很聪明,但靠他本身的资质,还是不足以取得书中那样的金钱和权势,可是书中这么写,并不是因为是虚构,而是因为在封建独裁的社会,取得成功最主要是靠裙带关系和后台,而他的师叔恰恰是皇上的导师,因而他的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书中的三位掌门,很多人颇以为怪,其实现实里却很多他们这样的人位高权重,又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现实中很多真实的言语和事情,当写到书中的时侯,反而没有人相信了。
李瑟的性格,大家争议颇多,这点是好事,起码做了一不好的反例。在生活中,前日想的,今日却发觉错了,因为我也在成长,而《仙道》写的恰恰是人物的成长,所以,李瑟还年轻,还是让他在婚姻中继续修炼吧!至于以后的事情,不是我所能预料的了。
特别要感谢一代无责任男和独孤人龙、无赖大法师、观世青莲、残愁等朋友,谢谢他们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无私的鼓励和帮助。尤其是我的斑竹丹罗先生,义务帮助我管理论坛,还起着监督我的责任,但是不堪如我,仍旧偷懒,辜负了他的美意,想来汗颜。
一直以来,以为在书的结尾的后记中,会有很多的话想说,可是临到头来,却是万千言语在心中。最后还是祝愿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快乐和幸福吧!谢谢你们一直以来耐心的支持,李郎内心真的非常感动,谢谢!
~《仙道炼心》全书完~
~ 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