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 作者:疯流财子(纵横2012-12-21完结)





张倒江那时并不知道这刀现在已经属于千门了,还以为是亮杀门人在战斗中失落的,所以张老爷子想通过还刀来求见柳七。
双刀早已易主是李天骄告诉张倒江的,同时老张头的话也是李天骄帮着传给柳七的。至于传的是什么话袁媚并没有说,反正柳七过几天就见了蜂窝山的张家兄弟和袁家天方。
他们三个就是上一代的蜂窝山五鼠中人,张翻海与张倒江是亲兄弟。这兄弟俩的名字很让人郁闷。好好的一个成语兄弟连词名,被他们拆的了乱七八糟,要是叫翻江倒海还霸气一些,这来个翻海倒江……霸气之态全无不说,反而让人感觉很可笑。
两方面对张家兄弟的先祖张陷空的平反之事达成了共识,并且七爷还亲自允下,江湖宴前要以血还血。七公子后人公认其错,随后就是当代蜂窝山五鼠下拜贴的过程。
变故也就在这里,蜂窝山五鼠人分南北,帖送西东,四处去寻外八行掌门下帖,谁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竟然发现有其他人要对外八行下手。
当五鼠打电话响回汇报的时候,正好听说,柳七爷竟然在湖北遇刺。
“于是乎……”
关啸打断袁媚的话:“于是乎,你就帮了我们几门一把,也就是你前面说的,你们下手是为了救人?”
见袁媚点头关啸哈哈大笑道:“就这样?”说着拿着滚肉刀在自己的肩膀上比划了一下。
袁媚苦笑道:“关世兄,当时的情景你并不清楚,本来我们送帖之后就准备离开的,结果知道七爷遇刺的事后,我们送拜帖就临时改成了……”
这时付可接话道:“暗中保护?”
袁媚点了点头。
付可拱手道:“谢谢大姐!”
关啸活动了一下脖子半笑不笑的说道:“亏的有你们保护了!”
袁媚知道关啸不信,于是便看向父亲。见袁天方点头,袁媚继续道:“关世兄肯定是觉得当时除了蜂窝山的暗器外,并没有遭遇别的风险对吧?”
关啸冷哼道:“恩,关某人生平只防君子之刃,不肖小人之袭。”
袁媚叹道:“那是因为世兄并不清楚对方是很么人……”
关啸问道:“什么人?”
没等袁媚回答,袁天方就抢先道:“跳墙和尚!”
“跳墙和尚?”很多后辈都没有听说过这次,和尚就和尚呗怎么还叫跳墙和尚了,在说了和尚跟外八行有什么仇?”
只有很多上了岁数的老江湖才明白袁天方口中的跳墙和尚指的是什么。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钦点外八行,言其开国有功,各行之主都封疆管土。
在明朝之前,外八行虽然也都是历史的主角,但却从来没有站过同一战线的时候,他们驱一鹿而逐,问鼎天下,无论花落谁家最后的结果都是一门掌天下罢了。
只有元末才出现了外八行统一战线,在朱元璋的带领下驱除鞑虏,夺汉河山。朱元璋何许人也?民……僧。
外八行不合起来的时候,虽然在争天下的时候各有胜负,兴衰交替,但也没有哪一门混到几近灭绝的地步,谁想这一联合却带来了灭顶之灾。
导火索就是当时仍然在外八行之中的养生门。
在当代养生已然成为了一个前卫的名词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养生一道的来源。更没有人知道什么才是是真正的养生。
相传养生门的一行的始祖乃彭祖,就是传说活了八百岁的那位老先生了。相传彭祖父进母家,居于鬼方,所以养生门都以鬼方山人自居。
养生也绝非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调养生活让小日子过的更滋润。这个养不是调养的养,而是圈养的养。
好比养猪。养猪是为啥呢?是为了让猪张大,也就是成长。
养生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让生命成长,让人体的机能成长。说的白话一点,有点类似与现在研究兴奋剂或者激素的。
养生一门术术多种,最受欢迎的有两项,一个是养寿,一个是养性。
每个人都想多活几天,所以对养寿之道都很热衷,特别是在古代,甚至有许多别的行当的人,都跨行的去研究此术。所以说在明朝以前养生门在江湖上很受欢迎。
我前面提过了行业组江湖,业业相连的理论,其实这个行业也是可以理解的。杀猪的头发长了,去找理发的,理发的想多活几年就去找养生的,养生想吃猪肉了,就是找杀猪的。
养生和郎中的区别我想都能分的清楚,就不必多说了。
在一个就是养性。
古代人其实并没有我们现在人想的那么封建,那时对性的理解就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甚至远高于现在有些人所持的扭曲性观念。
有个词语叫幸福。其实在很久以前是没有幸福这个词的。
原词本身就是性福。
就跟口福眼福一样。
看到什么好东西了,人们通常都会说大饱眼福,吃到什么好东西了,都说大饱口福。不过这些都是性福的陪衬品罢了。
祝你性福……这是一份最美好的祝愿。
至于后来的幸字则是后造的,因为性福在那个时候并不在被推崇,所以就被改为了幸福。有心人可以仔细的去分析一下“幸”这个字,它除了能和福连起来露露脸以外,还能蹦跶出几次来?中国汉字这种单独成立专为一个词语而设的有几个?
由于当时的人对性看的很重,所以养性也很受欢迎。
不巧的是就因为养生门这两项最受人们所喜爱的技术得罪了朱元璋,最后导致外八行差点在江湖中消失,也导致了养生一门从此而灭,各项技巧被变形扭曲之后传入游方郎中炼丹术士之手,而最后仅存的一个养生门人,成了跳墙和尚,贻笑江湖。
~~~~~~~~~~~~~~~~~~~~~~~~~~~~~~~~~~~~~~~~~~~~~~~~~~~~~~~~~~~~~~~~~~~~~~~~~~~~~~
PS:祝你们性福~
~~~~~~~~~~~~~~~~~~~~~~~~~~~~~~~~~~~~~~~~~~~~~~~~~~~~~~~~~~~~~~~~~~~~~~~~~~~~~~

本书str2,欢迎读者登录 。。 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十一章:跳墙和尚(2)
千手观音卷:第十一章:跳墙和尚(2)

历史能淹没什么?
千古英雄千载之后仍是英雄?小人仍是小人?忠奸善恶是非曲直,虽然由史可见,但历史真正淹没的却是真相。
永乐大典改史千年,从神话至传说在到历史以将一切的真相掩埋。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件事,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促进了朱元璋完成这一个伟大的壮举呢?
这人就是养生门的胡寿,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宰相。
说起胡寿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是谁,但要挂上中国最后一个宰相之称便人尽皆知了。
就因为他一人,朱元璋问罪诛杀三万余人。其中不乏外八行门主一类的人物。有意思的是当事人胡寿最后却没死。
他逃到少林。当朝皇帝要杀的人少林寺起初是不敢庇护的,但胡寿提出的条件却是诱人的很,他要用养生门三奇术换这一个和尚的名额。
胡寿为什么这么想当和尚?原因和简单,他知道朱元璋一切不会杀和尚,这不仅仅因为朱老爷子以前也是个和尚,这其中还有一段秘事。
养生三术诱惑力虽然很大,但代价却是得罪当朝的天子,少林的老主持苦思一天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要说这老和尚也真有招,他让小和尚少林寺后门旁的墙边摆了几块砖。
当然胡寿就在后门外等着呢,他见小和尚此举顿时明白了老方丈的意思,当下二话不说踩着砖头就爬上了少林寺的院墙。翻进少林,随后将自己的头发忍痛扒光,在把衣服反穿不顾满头的鲜血,直接就进佛堂念经去了。
不得不佩服当时老方丈的智慧,由此一来以便以后朱元璋差人来擒胡寿他也有理由搪塞,不是我收的,人是自己跳墙进来的……佛家广开方便之门……门尚不拦何况墙乎!
胡寿跳进少林后还给自己留了一个后路,他在院里的墙边也摆了几块砖头……
这样胡寿就在少林藏了起来。
胡寿逃走不久,朱元璋就下令永灭养生门,将养生门踢出了开国外八行的行列当中。这才有了后来的销器门京城守卫战立功,名列外八行。
袁天方说完跳墙和尚之后关啸身边的一个盗门长辈就跟在关啸的耳边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个称呼的由来,养生门是什么玩意关啸听都没听过,不过听完师叔的介绍后关当家就把事情的原委屡出来了四五分了,于是在众人悄声议论的当口关啸高声道:“这养生门跟我等有何仇恨?为什么要对我们下手?要说有仇也是我们外七行对他们有仇,若不是因为他们,明初的事情我们也不会大伤元气差点灭门了!”
这时王龙生也差不多把事情的始末跟张磊付可等人交代完了,关啸那边说完刚刚知道这事的付可便迫不及待的发言:“要说仇吧,这跳墙的和尚不是没有,第一个就是跟老朱家。不过从煤山一位老兄自挂了东南枝之后,我想这仇也就没了。第二个吗,我看就是跟你们蜂窝山人。你想想啊,是你们挤了养生门外八行当中的名额。”
关啸这个问题还好回答一些,但付可说的就刁钻了,袁天方无奈只能把求救的目光再次转向柳七爷。
七爷干咳一声随后淡淡道:“本来事情是要一件一件说的,没有前因哪来的后果,不过千门的高当家非要在说事之前,把前面的梁子摆开,结果这事就说乱了!”
高阳见七爷提到自己便笑道:“这么说是我的不是了!那么把前面的都放下,就由七爷慢慢的从头道来如何?”
柳七呵呵一笑道:“就担心诸位不给我老头这个面子!”
柳七爷的话音还未落下众人急忙都应道:“哪能,哪能,我等都听七爷慢慢分说!”
老爷子环顾一圈,当目光转盗门的一张桌事,关啸假装饮茶把头低了下去。柳七的话很明显,现在张磊何关啸提出来的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的,原因就是他开始的时候就是刚要说张陷空事的时候,高阳出来玩这一手,一下把整个流程都打乱了。
现在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整件事的中间开始剖析,这一剖析一会肯定还有问题。
事情的源头在那?
就是张陷空和七公子之间事隔百年的恩怨。
袁天方喝了口茶,随后站了起来。众人都知道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即将被揭开,这段历史中可能有忠奸善恶,也可能有是非曲直,可能有英雄,也可能有宵小。可能有众人皆知的历史,也可能有四知(天地你我)的秘事。
这之中唯一一个不带有可能的关键词就是恩怨。
在江湖就必然有恩怨。
这也是高门主在蜂窝山人讲述之初出来打诨的原因,一百多年了,既然是以过的恩怨何必再提呢?
高门主叹了口气抢过华火爷刚倒好的一杯酒,一饮而尽。
“老高!释明是养生门的人?”华亮问话的时候语调很平稳,但高阳清楚火爷现在很生气。因为千门诸将一直都拿释明当朋友看。在南京的时候高阳跟火爷简单的提了一下,但华亮并没有多问,不过这次想到养生门竟然对自己下手,火气动气了。
“他有可能并不那么清楚吧!”高阳回答的很含糊。
华亮摇了摇头低声道:“截血术应该是养生门的手段吧?”
高阳并不清楚释明在南京跟神调石嵩动手的始末,但两人正谈释明呢,华亮猛然冒出这么一句一想也知道肯定是野和尚用过此术,高阳无奈的点头道:“恩,大概是养生门的养体之术吧,跟兴奋剂差不多,可以增长力气。”
华亮点了点头,随后拿起酒坛准备继续添酒。
此时袁天方已经站在大堂正中讲述起了那段历史。
袁天方讲述的故事地开端发生在1907年11月28日的晚上。
明日便是慈禧太后大寿之期!
~~~~~~~~~~~~~~~~~~~~~~~~~~~~~~~~~~~~~~~~~~~~~~~~~~~~~~~~~~~~~~~~~~~~~~~~~~~~~~~~~~~~~~~~~~~~~~~~~
PS:不要忘记投票。
~~~~~~~~~~~~~~~~~~~~~~~~~~~~~~~~~~~~~~~~~~~~~~~~~~~~~~~~~~~~~~~~~~~~~~~~~~~~~~~~~~~~~~~~~~~~~~~~~~~·



本书str2,欢迎读者登录 。。 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十一章:跳墙和尚(3)
千手观音卷:第十一章:跳墙和尚(3)
慈溪太后大寿。
命礼部主客清史司张陷空下请帖,宴请七公子于紫禁城。
七年前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留下了百姓与孤城。
京城守卫战中七公子带领着行内江湖老合与侵略联军展开了一场狂烁古今的对抗。
他们没有长枪,没有大炮,甚至有些人连冷兵器都不拿,就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国之秘术。
两方的人数比例是一千比一。
宗二爷用士兵们身上的盔甲在朝阳门大摆傀儡阵,以一人之力拖德军五百余名士兵近二个小时,最后身中三枪被李三爷救出。
石六爷在东直门带领义和团以血肉之躯强冲法军得枪林弹雨,斩敌兵三百上将一名,后来在乱枪当中六爷左眼右耳全被打残,正当他想使用禁术与敌人同归于尽之计,被李三爷救出。
王五爷在东便门赤膊上阵,施展浇油火刀阵,在俄军战线上三进三出,犹如常山猛将在世,最后须发皆燃,要不是居中策应的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