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 作者:疯流财子(纵横2012-12-21完结)
老人并不伸手他看了一眼青年手中的短刀随后仰面向天长叹一声,这叹息被突如的劲风吹散,随风而逝,但叹息中所带出的没落与无奈却在白云峰顶久久不散。
“送给你。”
老者说罢不在向短刀看上一眼转头盯着青年雕刻的字。
这是一个“千”字。龙蛇之笔,劲力非凡,它仿佛随时都要随风而去,又仿佛恒古便存以立千年。
“千门有子如此必当中兴,可惜,可惜……”老者轻轻的抚摸着雪凝的千字再次感该,但可惜之后的言语他却止住未说。
青年并没有发问,虽然他也很好奇,好奇心几乎是每个人的弊病,但他清楚有些事不知道要比先知还让人安心。
“你是想用这个字来跟我告别嘛?”老者转头望向青年。
青年含笑不答,上前一步也到雪雕之前,抬手一拍。
“噗!”
一米多高的雪雕“千“字,被他一掌顿时拍的支离破碎,残雪飞扬。但雪雕的整体缺没有倒塌,被震下来的雪沫被风吹走后,老者发现“千”字仍在,但此时的“千”字已跟方才大部相同。现在的“千”字是由八个小字组成的。
八个字或首尾相连,或肩肘相接,最下面由一个“正”字托起,其他七字全部浮于空中。
“正,反,提,脱,风,火,除,谣。”老者字字顿音,念出了组成巨大“千”字的八个小字。
随后抬头望向远方说道:“华夏千载,百业繁兴,没落的只有我们外八行了,遥想昔年,千门八将哪一个不是辅国济世之雄才,个个都名刻青史,但历史不会赋予他们外八行的身份。”
老者此番的言论也是白发青年多年来的疑问,为什么呢?人类社会成型以来。天下便逐渐有了三教九流的划分。
但无论是释,道,儒,三教,还是上中下的九流,人们想要生存就必须有一业在身,行商也好,当官也罢,这业是必须存在的。行业当中有主流也有末流,有正门也有偏门,这就好比农业永远将是发展的主流一般,有很多行业被人们所懂,这也就延伸出了外八行。
但外八行中人在历史上可都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可历史为什么不赋予他们外八行的身份呢?
华佗行医,孔子教学,这都有史可查,但孔明乃千门主将这一事却为什么淹没于历代史官的青笔之下?
“可能是因为外八行的行为不被世俗所容吧!”青年沉默了一会后说道:当然这不是他由心的言论,他说出此话的目的就是想听一下老者的解释。
老者侧目冷哼一声后道:“小子还跟我玩这一套,你要是有如此想法,还怎么会跟我在这苦寒之地,呆上两年!”
说罢这些后老者走到青年的近前盯着他说道:“这是一个历史的谜团,还记得你我的赌注吧?千门的根本是什么?答案就在这个谜团当中!”
看出青年眼中的疑惑后老者继续道:“明朝以前我国各项实力在世界都是位居榜首,可明后期确实急转直下,后来甚至沦落到被外敌所侵,割地赔钱。这难度只能归结于当时朝廷的腐朽嘛?厉害都败国之君,但明前为什么没有这情况的发生呢?”
青年听罢摇头苦笑心道:“你这个问题确实够刁钻,但这跟我们开始说的谜团有什么关系?”
一眼青年的面部表情老者就清楚他心中所想当下便道:“别忘记,我们外八行的传承,就是在明朝时期断层的。”说道这里老者抬头看了看天。随后接着道:“时候不早了,我送你下山,我们路上慢慢说!”
长白山脚下,看着柳七爷远去的背影,高阳忽的产生了一种错觉,他远处的方向不是那终年积雪的长白山,而是在步入星空,无数历史名人都化作星辰在他的四周闪烁,随群星璀璨,但他自己所带的光芒却丝毫没有被掩盖。
高阳没想到他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近似荒诞的赌局,可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赌局中问题,竟然引出一个如此庞大的千古谜团。明国时期的七兄弟穷极的一生的光阴也只是查处一点毛头而已。
“财神”沈大,“巧手”宗二,“燕子”李三,“蛊王”薛四,“大刀”王五,“神调”石六,“亮杀”柳七,无论是哪一个都是江湖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都不行……高阳可以嘛?
在地摊上买了帽子,将满头的白发遮起,再次回望一眼远处巍峨的长白山,高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他顿时有高声大喊的冲动。“两年了,我千门主将回来了!”
“2006年6月21日。13时54分17秒。”高阳将手表的时间定格在这里,然后将手表摘下用力的丢进远处的长白飞瀑当中。
白云峰顶柳七爷跪在小天池旁低声自语:
“六位哥哥!我以降那个秘密传承了下去,你们可以安心了!”
本书str2,欢迎读者登录 。。 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外八行之《蛊门传奇》——(1)
明正德十五年。八月初一。晨
紫禁城玄武门前的甬道上一身着青服的美妇,急匆匆的向宣武门跑去。脚步匆忙但磕落青石却未有一丝声响。在美妇身后百米远处,还跟着两个神色匆忙的婢女,一婢女手中拿着一双葱绿色的鞋子,另一人怀捧着衣衫和头饰。
“刘娘娘请留步!”
守门的“大汉将军”(注:明朝锦衣卫的一种)伸手拦截。
“放肆,本宫你也敢拦?”美妇气喘嘘嘘怒目而视。
左手边的锦衣卫拱手低头道:“娘娘,这是皇上的旨意,圣上交代,如果娘娘前来,就请娘娘回豹房侯旨!”
这时两个怀抱衣物的婢女也已跟了上来,那个捧着鞋子的见娘娘站住急忙上前,为其穿鞋,但却被美妇踢开,另一婢女在一旁小声道:“娘娘,面圣不可不修仪,您还是……”
美妇不理会两个跟来的婢女,指着面前的大汉将军道:“你等也有资格传圣上口谕嘛?我看谁敢拦我。”随后拔下头上的御赐金钗拿到手中。举着就往宣武门中走去。
门前站班的大汉将军知这是御赐之物,都急忙跪倒,口称万岁。
就在美妇迈进宣武门门洞之时,忽然一个太监从宫内小跑而来。
“刘娘娘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国事缠身,无暇估养双雕。命刘娘娘为朕好生照看。每日必三食生肉。四饮,不得有误。钦赐!”老太监读完圣旨,口里喊着不停的喊着哎呦呦,“快扶娘娘起来,没想竟然在这就遇到娘娘宣旨了,地气重可别伤了娘娘的身子!”
“谷公公,我要面圣!”美妇跪在地上并没有伸手接旨。
那姓谷的公公双眼眯缝,两个嘴角一翘又哎呦呦了一声,随后接着说:“刘娘娘,您现在这个装束如何面圣啊,圣旨里说的清楚,皇上让您去照看双雕,快些接旨吧!”
美妇无奈只得接过圣旨。见美妇将圣旨接过,跪在她身后的两个婢女急忙起身上前相扶。
“关了四门,今日无早朝,遣回来朝议的官员!”谷公公先给美妇深鞠一躬。随后转身边说边行。
那美妇一直看到朱红色的大门完全关闭后也没有移动一下。两个婢女抱着东西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况儿!”她口中轻声的叨念,随后看了一下手中的御赐金钗和圣旨,深深的吸了口气,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一般,转身而去。
明正德十五年。八月十三夜
“他娘的怎么突然起雾了!”两根长杆灯高挑。左侧挑灯的侍卫抱怨这突如其来的大雾。
右侧的长杆左右晃动了一番。浓雾之下可见度不过三米,灯笼之光被迷雾包裹显得昏暗异常。
“三所的那些人精不会趁着大雾突起不来换班吧?前几天降雨他们就晚来了半个时辰。”
紫禁城内,日夜三班岗,十丈不断人,此时午夜已过,以临丑时,正值岗哨交接之际,谁想竟然突起大雾。若不是这群侍卫一年四季日夜不断的在这一圈跑的习惯了,恐怕此时连东南西北都以分不清楚。
“他们什么事干不出来,即便不来,明日在镇抚大人哪里递交个雾大不见人,难觅二所……”左侧的侍卫话刚说到这里。忽听前方脚步零碎。似有大群人前来,不禁一愣随后道:“没想他们还转了性了!竟然寻来换班!”
“前方是那所守卫?”数盏朦胧的光晕以近眼前,两个带头的侍卫还以为三所前来换班,刚想招呼几句,谁想竟然听到了钱指挥使的声音。
“二所侍卫长,黄林,副侍卫长徐亮,参见指挥使!”
“二所侍卫共有多少人?”钱指挥使问道:
黄林听罢就是一愣,钱宁总领御前锦衣卫三卫,十八所,岂能不清楚他二所的人数?但长官有问不敢不答,于是如是道:“二所一百五十六人,酉时接岗,中途无人请离,全数在此。”
“手连手报名!”
当钱宁下此命令后,黄林也猜出了一二,如此深夜钱指挥使亲来巡检,毕是宫中出事。此时大雾笼罩,就是连人面对面也难看清,他此举定然是担心有外人趁着大雾混到宫中的巡逻侍卫当中。
黄林当下不敢怠慢急忙下令所有兄弟,手手相扣,次序报名。
徐亮,王彦,宋之章,…………张虎。
二所的侍卫一个个自报姓名。黄林在一旁仔细倾听,二所的兄弟常年吃住一起,所以声音他也都识得,如果有人冒名也肯定逃不出他的双耳。
待到一百五十五人全部报完后,黄林接着道:“侍卫长黄林报,二所一百五十六人全部在此。未有缺席……”
还没等黄林把话说完,忽听身后一人道:“黄……侍卫长。我……我……”此人连说了两个我字后,就没有了下言。众人听他语声中带着惊恐之色,都不由的一愣。
“张虎?何事报来?”黄林听出此人正是最后一个报名的侍卫张虎,便急忙问道:
“方才我身后一直有一个人,我还以为是所中的兄弟,结果你让报名的时候,这人没上来连手,最后我听人数还够……”张虎说的结结巴巴,显然想起来鬼魅一说。
“围住!”钱宁忽然下令,他身后的侍卫马上抽刀上前,将二所的一干人等,团团围住。但雾气实在是再过浓密,众人前冲的时候,根本看不清前方,结果两方人撞在一起的不在少数。
“指挥使?”黄林见此举顿时慌了起来,不知道钱宁何意。
钱宁听的两方人叮当的相撞之声,不由长叹一声道:“看来让他逃了!”
黄林单膝抵地道:“黄林,失职望大人赎罪!”
钱宁先招呼属下收刀慢行回队,然后跟黄林道:“如此大雾,也怪不得你,如今已经证实有人混入皇宫。你等加班巡查,每隔一炷香的功夫,就要全队连手报名,以防奸人混入。再有两个时辰这雾也就退了。”
“是”黄林领命整队后小心问道“指挥使大人怎知今夜会有奸人妄进皇城?”
钱宁道:“我今夜去豹房查岗,子时方回。可到了紫禁城外,忽见皇城被大雾笼罩。这雾升的太过蹊跷,只在皇城一段,皇城之外,月明星亮,一丝雾气都没有”
豹房建在紫禁城外,乃当今天子的临时住所。是皇帝藏娇养畜之地。离皇城路途不过五里。这雾气就罩在紫禁城的上空,连里许的地方都未曾波及,怎能不让人生奇!
当晚所有负责巡逻的锦衣卫无论日夜班,全部入岗。严寻紫禁城。一夜无事,等到太阳升起之时,所有人刚要松一口气,可这口气松到嘴边却又全咽了下去。
“猪……”
“猪……”
“猪……”
紫禁城中,竟然忽然多出十几头大白猪来……雍和宫前。乾清宫前,太和殿前,……
于是大明朝最威风的机构,开始了抓猪运动。这一抓之下不要紧。一炷香的功夫大汉将军倒下了一百多人。就连武艺高超的缇骑也倒下了二十多个。
遇到此等情况。消息急忙传往亮天前一刻才回去休息的钱指挥使府中。
“只有人碰到就会昏迷的豘?”猪在大明朝是禁口。所以以豘相称。
“是的!”
“全都给我用棍子打死!”
“打不得啊,大人。只要一打,那豘身上就会绷出一团尘烟,这烟也是迷药,这样倒的人更多了!”
钱宁推窗望天,一看已经临近早朝的时间,不由急忙穿戴整齐,前去处理,这事要是让皇上知道。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务,非被拔掉不可。
钱宁是弓马出身,当年还伴驾打过应州大捷,观察过细情后。马上命人准备绳索和马匹。采用套擒的方式,将十几头大猪全部套住,用战马拉出皇城,在郊外掩埋。但拉扯途中,猪身上的白色粉末四散漂浮,仍然迷倒了数百锦衣卫,很多太监宫女和前来早朝的大臣也都不幸中招,幸好用清水浇面后,这些被迷倒的人都很快醒来。太医也没有检查出隐蔽的病患。不过此事当天仍被武宗皇帝得知,重罚了钱宁。
本书str2,欢迎读者登录 。。 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外八行之《蛊门传奇》——(2)
明正德十五年八月十五中秋圆月夜
不宵禁,普天庆,万民乐。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武宗皇帝朱厚照带领着前来“同乐”的百官,在御花园中赏月。
武宗皇帝仰头看月道;“幸而今日无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