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狂澜 作者:圣者晨雷 (战争,幻想)
好陛下圣明,早将你这狗东西看得透彻,如今兵不血刃将你擒住,若不好好折辱折辱你,如何能出咱心头之恨,解陛下刻骨之仇?”
“血口喷人!”马济友惊得如晴天霹雳,若是这些罪名给栽实了,自己便在洪国再无立足之地,便是欲以一平民之身老死于阡陌市井之中也不能。他大呼道:“胡说,我何曾与柳光勾结,何曾私通陈国,何曾挟兵自重,何曾图谋不轨?”
“不揭穿你,看来你是不会死心的。”何礼道,“你刚来天河城,柳光便指名见你,你二人密谈良久,此乃陛下与众臣亲眼所见,城中将士百姓目睹者也不在少数,说你与柳光勾结你如何能诋赖?你屯重兵于雾台城,陛下屡次下旨令你袭破陈都洛郢,你却总推三阻四,若非私通陈国此事何解?你得知柳光攻陷赤岭,陛下亲征,不曾全师来救,却只是在沿途收拾些散兵游勇来虚应陛下,不是挟兵自重又是何事?
你在陛下面前羞辱大臣,妄自尊大,陛下欲全军追袭柳光却为你所阻,若不是图谋不轨又如何会这般不将陛下放在眼中!“
听得何礼一个接着一个质问,马济友一句也无法辩驳,这些事在他这般武将看来都是无可挑剔的,但在这太监嘴中却随意一条都足以让他身败名裂,他虽然向来以为太监足以误国,却从来不曾想到太监能如此厉害。
“既是如此,我愿交回兵符,解甲为民,还请何公公为我在陛下面前美言…
“哼,你以为陛下会养虎遗患么?若是将你放出这铁门,你便会去投靠柳光,你深知我朝虚实,既不为陛下所用,便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马济友心中悲痛一阵胜过一阵,自己孤心为国,这个国家却容不下自己,甚至连让自己象个平民一般活下去也不成。他疲倦地长叹一声,自己为将多年,杀生无数,落得个这般下场,也是必然之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低沉地道,“何公公,陛下所嫉恨者,不过是马济友一人,如今马济友已虎入笼中,家中老母妻儿,还望陛下念在我多年犬马之劳,念在安宁公主为陛下亲妹,能多加照料……”
“只怕晚了,你若是早日向陛下求饶,也许祸患不会及于老母妻儿。”何礼嘴中似乎说着同情之话,语气中却是赤裸裸的幸灾乐祸,“陛下已然令快使传旨,大义灭亲,赐你妻安宁公主自尽,你家中其余人等,尽数押赴西市,凌迟处死!”
“什么!”马济友勃然大怒,何礼隔着铁门,见不到他的面容,但也从这暴雷般的喝声中可以想到马济友须发皆张的神情,嘴角边禁不住浮起一丝快意的狞笑。
“你还是死了心吧!”何礼阴森森一笑:“陆翔死后,英名仍在,柳光逃亡,称霸异国。而你却只落得千载骂名,陛下已将你四大罪公之于天下,你马济友乱臣贼子,正所谓人人得而诛之,天下之大,再无你容身之处了!”
何礼一句紧胜一紧,马济友便觉得身上疲惫也一时更甚一时,当听到“再无你容身之处了”之时,他禁不住双膝一软,跌坐在地上。方才的英雄自救之心,不屑与太监争辩之意,都给他抛至九霄云外了。此时此刻,他心中只是乞求,若是给他一个自救的机会,若是给他一个复仇的机会,他愿意用一切一切去换取。
但如今他已经失去了一切,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高堂老母,娇妻爱子,甚至一世威名,都如镜花水月般成了泡影。自己还有什么可以用来换取一个机会,一个挽救家人的机会,或者一个复仇的机会。
无可言喻的感觉将马济友完全淹没,他此刻便如溺水之人,能抓住什么,便是什么了。他伏在铁门之下,将脸凑在那门洞之前,门洞极小,便是他的头也无法伸出去,他哀求道:“何公公,旧日我千般不是,万种罪责,我都认了。你开这小洞,不过是想要我向你跪下求饶,我如今也跪下了。何公公,你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同我这般人一样见识,请你替我求求陛下,放过我老母……”
何礼弯下身,想来是从那门洞中看马济友是否真的跪下了。看了半晌,马济友只觉羞愧难当,却也顾不得许多,自己多年在外,不曾在老母身前尽过孝心,如今却祸延老母,念及那白发苍苍的母亲,即将在西市受那凌迟的苦楚,这让他如何能不屈膝,如何能不哀求。
“你倒是个明白的,知道咱是想让你跪下求饶。”何礼慢悠悠道,“只是你说咱们宫中的伙计是阉狗,这称呼也太寒碜人,如今咱要是替你求情,宫内的伙计只怕要说咱是贱骨头了。”
马济友将系发的簪解开,任头发垂散下来,遮住了自己的脸。他以头扣地,哀声道:“何公公,宫里的公公们乃陛下耳目亲信,我才是陛下的豕犬,如今我钻这狗洞,更是野犬一条,何公公,请千万为我母亲开脱,若是能让老母安享余年,我便是万死也不敢怨。”
何礼直起腰,拉长声调道:“如今陛下不信任外官,对咱倒是颇为看重,咱也能在陛下面前说上几句话,马济友啊,你放心,我立刻便去陛下面前为你老母求情。”
马济友绝望之至的心中终于看到一丝光明,他连声道:“多谢何公公,多谢何公公,我此生无法报答公公恩德,来世也定要为公公作牛作马。”
何礼又弯下腰,将那张充满恶意笑容的脸露在马济友眼前:“只可惜,陛下派去京都宣旨的是快使,即便是我言之有效,陛下开恩,也救不了你老母了。马济友,你认命了吧!”
一瞬间,马济友的唯一希望也破灭,甚至连个幻影也不曾留下,失去了权势失去了名声失去了家人,如今又失去了尊严与希望,连番的心灵打击让马济友这般汉子也禁受不住,只觉得胸中一热,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便昏迷过去。
这一昏也不知过了多久,待他慢慢醒来,透过那门洞向外望去,只见外头昏黄一片,满眼都是朦胧不清,却没有看守的影子。马济友抬起头来,呆呆望向屋顶,只觉心中凄楚,却无人可诉。
“我便真的如此束手了么?”良久,他回过神来,心中忽然一动,陆翔冤死之后,其名于民间更盛,柳光逃亡之后,士人虽责他不能尽忠而死,却也颇有以为他不得不为之者。而自己这一死,却不但连累老母家人,更留下了千载的骂名。若是自己不留下什么,这真相只怕永远会湮灭于人心之中。
他将衣襟撕下一大块,咬破了手指,想在衣襟上写下自己的冤苦,却不知从何写起。当他定神决意开始写时,手上的血业已凝结,他不得不又咬破另一只手指。
当他写好“功高震主,洪王妒我,鸟尽弓藏,困于铁牢,累及老母,哀愤欲死”二十四字时,忽然听得门外传来狗争食之声。他向外看去,原来被何礼打破的饭菜尚在地上,两只不知何处来的狗在争夺,小狗争不过大狗,发出哀鸣之声。
他内心忽然想到什么,他带来天河城的狂风骑兵有近两千人,这是他多年练出的精锐,对他也忠心不贰,若是能将他们调来,自己尚未绝望。如今他有如困在孤城之中,关键是要送出求救之信。
“啧啧……”他轻声向那小狗招呼,两只狗听得人声,都吓一跳,小狗向他摇了摇尾巴,又看了看地上的食物,大狗见小狗靠近,立刻发出警告的咆哮来,小狗只得无奈地退开。
马济友瞧得心急,只恨自己不曾将食物弄些进铁屋中来,眼见那小狗可怜巴巴地瞧着大狗吃食,不停地摇尾乞怜,他忙将手自洞中伸出,摇着那块布,招呼小狗过来。
小狗真地向门这边走了过来,但大狗又发出警告的咆哮,让小狗不敢再靠近,马济友心中狂怒,只恨不得将那大狗斩成碎块做成狗肉汤。小狗看看他又看看大狗,马济友拼命摇着手中的布,以吸引小狗。那小狗对于他极为好奇,偏着头看了他会,终于不顾大狗的咆哮,慢慢靠了过来。
当小狗来到马济友手臂可及之处时,马济友伸手在小狗头上抚了一抚,揪住狗脖子后的皮,将狗拖时洞来,那小狗显然受了惊,拼命挣扎吠叫,但马济友虽然四肢无力,擒一只狗的本领尚在,终于将狗弄进了铁屋。
将狗按在地上,马济友再次咬破手指,又撕下块衣襟,约莫估计这铁屋所在之地,写下求救之信后,又在那块布背面写上“将此送到南城狂风军营必有重赏”,将布绑在狗脖子之上,将狗放了出去。那小狗惊魂未定远远跑开,片刻便不见了踪影。
支起身子靠在铁门之上,马济友嘿然一笑,自己也算是一代名将,如今命运却寄托在一只狗身上,日后若是传出去,必定会惹无数人发笑。幸好钱涉烨害怕马济友大叫大嚷被旁人听到,将这铁屋附近划为禁地,虽然在远处派有重兵把守,在铁屋左近却无人,他才留有这一“狗”生机。
此刻他心境已然与方才大不相同,老母家人他不再挂怀,若是何礼所言不虚,老母家人已经无法获救了,他的心中已经放弃了最后一丝希望,也放弃了最后一丝软弱。
“今夜荒野孤坟,昨日柱国干臣。道甚么志如鲲鹏扶摇怀壮烈,说甚么心似铁石刚直抱忠贞,终难免行至绝处落魄失君恩。看了那喋血沙场将士苦,怎知狡兔未死狗先烹……”(注)
阴暗的铁屋之中,传出马济友沙哑的唱声,这曲寄生草原本是陆翔死后苏国民间唱词艺人暗里所作,马济友听过两回,记得了这悲壮哀婉的曲调,此时身临其境,便不知不觉唱了出来。英雄未路,先是陆翔,接着是柳光,如今轮到他来,难道当世名将,总也摆不脱这般命运轮回么?
注:寄生草为元曲小令,句式本为三三、七七七、七七,七句中五句有韵,中间三句要用鼎足句,我依元无名氏《寄生草。闲评》姑妄为之,方家且一笑而已。
三、
李均最终还是未去草原,墨蓉一人负气来到星座之地看望纪苏。她心中一面埋怨李均只顾军国大事却不顾妻子,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强打笑脸为李均解释。好在楚青风医术高明,将纪苏所中毒性解了。
待到任迁脱离危险,李均方才来到穹庐草原。此刻他已得知戎人内乱的详情,满普一则是对戎人过分依赖与和平军的关系担忧,二则是不愿改变相传多年的戎人习俗,三则受了苏国密使的教唆。因为事起仓促,在劫获忽雷汗失败之后,又听到五更更鼓声,他们便乘乱逃走,如今已被乌古力追杀,传首于星座之地。乌古力虽然不赞成修驿道,却对大呼拉尔的决定如实执行,也正因此,忽雷允诺他吞并了满普一族。
紧接着自洪国传来消息,柳光退军之后,洪王便监禁了马济友,遣快使斩杀马济友全家,其罪名中“勾通陈国,诱陈贼深犯吾境”宣布之后,洪国京城海平中士民大哗。百姓深恨柳光入侵带来的兵祸,短短两月间便有近十万将士死伤,因此对马济友都恨之入骨。当马济友一家被押赴西市凌迟之时,无数百姓贿赂监刊官,重金购得马家老少切下的骨肉,一面是马家老少呼天抢地,另一面是百姓人人食其肉寝其皮,一时之间,以赌闻名于世的海平为之罢赌。
而被监禁的马济友不知用何种手段,竟然联系上了自己的亲信。他麾下骑兵狂风军杀了钱涉烨派来接管的武将,乘夜袭入监禁马济友的铁牢,将马济友破狱救走,那一夜洪王临时行在天河城火光冲天,马济友乘乱冲出重围,以最快速度赶往玉湖雾台城去了。
自卓天处传来的消息都只是大略,事后出使洪国的鲁原归来,才说出详细经过。马济友虽然逃出生天,但谋反作乱勾通外敌的罪名却被坐实了。
“柳光老贼的反间计好生了得。”李均听完后道,“只不过马济友与洪王二人性格不合,也是这反间计可生效的原因。如今马济友必归顺柳光,洪国危矣。”
事态的发展,正向李均预料的那样。玉湖十余城守将皆为马济友任命,随马济友在陈国浴血而战,不象海平城中百姓那般容易上当,对于马济友勾通叛国的罪名将信将疑,加上洪王擅杀功臣,令武将人人自危,大多数都不顾钱涉烨新派出接管的将帅之命,举城迎接马济友。数个欲拒者,也为马济友一一讨灭,对于心念家属不肯归顺的将士,马济友也不阻拦他们回洪国。重新控制住雾台城后,马济友立刻寄降表于柳光,由李均策划,鲁原说动的洪国征讨陈国之战,便以柳光得了马济友这大将和赤岭以东以南洪国领土而告终。洪国虽兵力损伤不大,却也现出颓势。
柳光以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