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狂澜 作者:圣者晨雷 (战争,幻想)
“咳。”
正当他兴致盎然之际,一声低咳让他回头望了下,原来是一只眼套着眼罩的任迁。自受伤成为独眼以来,任迁一直寡言少语,神态虽然自若,却极少主动来寻李均,因此见了他,李均心中也有些诧异。
“任兄?”李均将孩子交到乳娘手中,微笑道:“让任兄见笑了。”
“天伦之乐,有何可笑?”任迁淡淡地道,“我此次前来,是向李统领告辞的。”
李均神色一变:“任兄何出此言,莫非我有失礼之处,若是如此,我先向任兄请罪了。”
任迁垂下头,过了会道:“李统领,实不相瞒,我前来投靠别有用心,原本是要令和平军与倭贼僵持下去,为我大苏争得喘息之机……”
“哈哈哈,只是如此啊!”李均笑了起来,“此事休提,我早已知道。对了,我这有个信封,是当初凤先生封住的,你且暂侯。”
过了片刻,李均将凤九天当初说任迁有异志的信拿了出来,交在任迁手中。
任迁看那信上封印未动,不由顿了顿,李均笑道:“打开无妨。”
任迁看完之后面带苦笑,道:“我只以为自己扮得天衣无缝,却不料有如许破绽。既是如此,统领为何还以我为参谋征倭?”
“我与凤先生都相信你,只要以诚心待你,你必以诚心报我。苏国昏君无道,你尚且敢冒九死一生之险来和平军处,又怎会负我?”
任迁面带惭色,自己虽然并未辜负李均,但那是出于寻倭贼报仇的私心。他深深施了一礼:“我服了,只可惜如今我成了废人……”
“任兄所言太过了。”李均握住任迁之手,摇头道:“任兄长于人处,在任兄头脑,而非眼睛。失去一目于任兄不过是明玉微瑕,若是失去大志,任兄才真正成了废人。”
任迁一时间觉得不知该说什么好,这些时日来他眼睁睁看着和平军辖区里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心中早有归顺之念,只是想到自己来此原是怀有贰心,便觉应离去。
李均见了他神色,用力摇摇他手道:“任兄,我有意于苏国昏君奸臣,若有任兄之助,必定事半功倍,任先还是安心留在此处吧!”
任迁震了一下,脸色接连几变,想起自己一身所学,想起自己平生之志,终于长叹一声,不语退了出去。
第七章 惊刺
一、
陈国武德四年八月,苏国天佑三年,苏国京都柳州,晴空万里。
这对于苏国而言,是一个极不太平的年份。持续两年的水旱灾害,失去了富庶的清桂,此起彼伏的农民暴动,整个苏国都被一种不安的气氛所笼罩,每一个有见识的人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这繁华甲于神洲的大苏王朝,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
“该死!”
吴恕也禁不住破口大骂,周围尽是屏气息声的苏国大臣们。
“左怀素,你说说,为何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却依旧不济?”他焦黄的目光闪着愤怒,让被他很盯着的苏国三司使领户部尚书左怀素心惊胆战,一面抹去额间汗水,一面道:“今年初春之际,清桂董成上表,输稻谷五十万斛入京师,以解连续两载天灾之急。我看那稻谷粒大饱满,远胜于常谷,据闻清桂种此稻谷,一年两熟,收成可增一倍。故此……故此提请丞相大人,将这五十万斛稻谷散入各州以为稻种,却……”
“愚蠢!那李均小儿怎会有此好心!”吴恕愤怒地拍了一下案几,“这稻谷必定都事先蒸得半熟,以此为种,怎能不颗粒无收!”
“丞相大人,当初……当初下官未曾料及此,丞相大人也未明示……”左怀素颤声道,若是将此事归罪于他一人,便是杀了他,也难抵其罪。
“哼,你是正月十五来见我,向我贺有祥瑞之兆,然后进呈稻谷,自称乃你自他处购得的……”吴恕虽然老朽,记忆却远胜少年,他冷冷笑道:“当初若是你对我说来自清桂,我如何会上这大当?如今事发,我如何能不治你之罪?”
左怀素扑通跪了下来,连连叩首道:“丞相大人饶命,下官实是想为大人分忧,所以才有此失策,还请大人念在下官追随多年,从轻发落则个。”
吴恕哼了声,向太师椅后靠了靠,仰首望着屋顶,半晌无语。左怀素对他极为忠诚,否则也无法坐上掌管各地财政的三司使这等重要位置,在聚敛度支方面也算颇为得力,暂时尚不能将之罢免。
“你起来吧。”他垂下眼,看着泪汗交流的左怀素,微叹口气:“事到如今,再去追究你也于事无补,我只担忧一事,李均小贼十月之前必定会大举来犯。”
众官都瞠目望着他,吴恕面露苦笑,对于习惯了他喜怒不形于颜色的苏国百官而言,吴恕如此忧惧实在少见。
“莫非丞相大人以为,李均小儿要在十月前来犯?”
兵部尚书秦简颤声问道。
“正是。用熟稻种诱我,是想令我无粮。”吴恕脸又恢复了阴沉沉的神色,他慢慢道,“今秋粮食欠收,军中无粮,李均若不乘此机会来攻,那他便是不李均了。”
百官都沉默下来,屋中响起了沉重的呼吸声。此次与四年前李均侵入清桂不同,如今李均在战略上极为有利,可以自清桂沿江而下,直指位于柳河(上游为清江)入海口处的柳州;也可以自溪州北进,突破南安关城,直指柳州;更有甚者,若是李均这数年来曾在水师上加大投入,李均完全可以用大海船运送大批和平军将士在柳州附近登陆。而与之相反,苏国国中虽仍有二十万大军,却几无斗志,朝中更是无将可用,用于与暴动农民作战勉强可以,用于与威名远扬的和平军精锐作战,则凶多吉少。
“如今之计,惟有一法可以御敌!”吴恕在心中叹了口气,苏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如此抉择也是别无他法,“郑宗盛,你速速前往岚国,将此事向岚王陛下禀奏,急请岚国发兵助守。”
“樊恒你即刻出使陈国,千万要见着柳光,就说我大苏愿将清桂与苏南三郡割让与他,换取陈国粮食,请他速速发兵接收。”
连续向两位翰林大学士下了命令,吴恕目光一转,定在脸上露出迟疑神色的一个大臣脸上:“朱羽飞,你有何话要说?”
“丞相大人忧国忧民,实令下官佩服。”身为礼部尚书的朱羽飞弯下腰,“只是如此行事,似有不妥。”
“你说有何不妥?”吴恕平静地问。
朱羽飞偷眼看了看吴恕的脸,道:“大人,请岚军助守,若是岚军得胜后不肯离开,岂非引狼入室?割清桂与南三郡与陈国,岂非削己适敌……”说到这里,豆大的汗水自他额头渗出,他觉得口干舌燥,无法再说下去。
吴恕从容道:“怎么不继续说下去?”
朱羽飞只觉全身透凉,若是吴恕大怒,他心中尚好过些,但吴恕却只是眯眼捻须,这让他实在无法揣摩吴恕心意。
“此策我已呈禀陛下,蒙陛下恩准允与执行了。”半晌见朱羽飞只是垂首不语,吴恕慢慢道,“朱大人担忧的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清桂与南三郡如今在李均小贼手中,便是我们不割与柳光,也不属于我。若能以此换得陈国之粮,解我燃眉之急,岂非上佳?或而引得柳光与李均大战,两败俱伤之下我大苏国运必有转机。至于岚国,我大苏只须厚币卑辞,以举国之物结岚国欢心,必不足畏惧。”
朱羽飞心中明白,如果再坚持下去,自己今日上朝前给自己准备的棺材真将用上了。他呐呐道:“丞相大人英明,下官不曾想得这般远,让大人见笑了。”
吴恕挥了挥手:“既是无人另有意见,便如此去做吧。”
朱羽飞随在百官中出了大殿,抹去额头的汗水,长长吁了口气。这数月来李构仅在每月初一、十五二日于太和殿见百官,其余时日,他们都得在集英殿与身为宰辅的吴恕议事,百官来时几乎都要告诫家人准备好棺材,如今看来,今日是能平安地回家了。
“朱大人?”正当朱羽飞松了口气时,一只有力的手拍在他肩上,他全身一震,慢慢回头,殿前金吾卫士狞笑的脸浮现在他面前。
“战事如何了?”
李均驻下马,侧首向随后赶来的探马。战马有些不耐地打着响鼻,似乎对于李均阻止它全力驰骋不满。
“禀统领,一切顺利!”探马大口喘着气,道:“董成将军已顺江而下,攻破江安城,正欲直逼湛阳。”
李均一扬眉,微笑道:“辛苦了,你且先休息吧。”
身旁的纪苏有些兴奋,挥了挥马鞭道:“这么不禁打?我还以为能让我打个痛快!”
“哈哈,江安城小兵少,以董成之能取之不难,倒是湛阳,扼住我军东下要道,若不能及时攻克,清桂之军便不能按时抵达柳州了。苏国在湛阳城驻有重兵,而且以铁锁封住江面,我看取之不易。”魏展笑道。
“只不知屠龙子云他们那如何了。”李均也笑道,“我倒希望董成声势更大些,如此便将苏国注意力吸引过去,我这一路进军便要顺利得多了。”
正如苏国群臣所料,此次李均出征,确实是分兵而行。这数年来,李均刻意精兵,将原本号称二十万之众的和平军减去二分之一,惟有水师扩充至五万人。精简下的将士都转入地方按查司,负责地方制安及民兵训练。因此,看是兵力减了下来,实际上战斗力并未下降。除此之外,李均还设清桂军、三南军两军各五万,分别由董成、孟远统属。此次出征,李均令董成提清桂军顺江东下,自己领五万和平军自溪州北进,而屠龙子云则领着水师绕过柳州,直逼柳州之北的卢家堡,以断苏国君臣的退路。
但苏国群臣所未料到的是,李均进兵的借口正是他们请岚国军队入境“助守”。岚国在使者厚币卑辞的邀请之下,也不曾将和平军放在眼中,以柱国将军伍鹏为帅,将兵十万进入了苏国。这些岚国士兵南下之时沿途劫掠,苏国将领根本无法禁止,一时间民间大哗。这数年来清桂与三南的教化渐有成效,苏国百姓对于李均与和平军早有好感,如今听得朝庭以防御和平军为借口借来这与苏国是世仇的岚国士兵,更是难以忍受。零散的抗击如雨后春笋,而李均却随机应变,将岚军的暴行为口实,以董成之名向全国发出“吊民伐罪”檄文,矛头直指勾结岚国的李构吴恕君臣,而不再避讳。
“估算行程,屠龙子云他们还有十日方能到卢家堡。”魏展道:“统领此行顺利已经出乎想象,何必过贪?”
李均哈哈大笑起来:“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过了片刻,他笑容渐敛,正色道:“自古用兵非好战,这几年太平日子,让我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若是为了如今和平军领地内的百姓安康,我不应出兵。但我如何能只顾一地不念天下!我既是为百姓福祗而来,若是战事持久,百姓必然受罪,故此能速战速决是再好不过了。”
魏展与纪苏对望了一眼,二人会心而笑,李均与五六年前比,确实改变了极多。李均夹了夹马,用鞭指着在和平军前进道路两侧迎侯的百姓,道:“为了他们,我们也得速战速决!”
次日一大早,李均按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策马出了营寨,在一处空地中,他长长吸了口气,轮起自己沉重的铁戟。六十四式定天戟法大开大阖,激荡起风一般的罡气,那踏月飞霜定马与他心意相事,前跃后退,与李均宛然一体。铁戟带起的气流激成旋涡,使得李均身影有些模糊。
练完这套陆翔传他的戟法,李均从马上跃下,任马自由自在地去吃草。他拔出腰间飞链短剑,虽然这些年来他一直于马上打天下,但这步上的功夫却不敢忘记,摆了个架式,他便舞起剑来。
当他将自创的飞龙在天三十六式剑法使完后,抱剑收招,长长吁了口气。多年以来,象这样的晨练他风雨无阻,这也是他自陆翔身旁学到的习惯之一。
他崩紧的身体在这长吁一口气时也放松了,正此时,一丝冰冷的气息不知从何处传了过来,瞬间便传遍他全身,令他有如坠入冰窑之中,血液都几乎凝结。
李均心中大惊,他此刻正值身心放松之际,虽然并非毫无戒备,但那冷意来得迅捷突然,似乎对他此刻的身体状况极为了解,而且突入他体内之后立即传遍他全身,令他甚至无法催运灵力。
细小的汗珠又自他额间渗了出来,李均从军多年,出生入死也不知多少回了,但象此次这般刹那间被制住还是头一次。不过片刻间,他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