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狂澜 作者:圣者晨雷 (战争,幻想)
他大言不惭的话并没有给孟远与李均带来更多的震动,这短短的会面,他们已经习惯于这个凤疯子疯狂的言语了。李均点点头,道:“好的,我们就此约定。如果两年时间连区区余州都不能夺取,那么我就根本没有资格在这神洲创一番事业!”
就这样,原本设想得轰轰烈烈,至少也要反复来个七八趟才能请得名士出山辅佐的事件,不了了之了。
在陵江城中稍事补充后,李均便乘夜弃城而走,当人心惶惶的陵江城市民发现这群凶神恶煞一夜消失后,用阵阵鞭炮为早已远遁的新佣兵们送行。当然,回到陵江的守军是不会忘记在请功的上书中说,自己是如何如何击败了万余盗贼夺回城池的丰功伟业的。
“目标,余州!”李均向跟随他的战士们呐喊,“出发吧!”
战士们举起武器跟随而来。李均没有采用分散化妆为平民这种方法,冒着被沿徒各国发现全歼的危险仍全军前进。对此不解的苏晌道:“分散化妆为平民,一路上不会遇上危险,不就可以更顺利地进入余州?”
李均道:“我这样有两个目的。首先,我们这支军队实际上还是乌合之众,如果分散,就很难再集合起来。其次,虽然在无敌军中我们经过正规训练,但比起我们以后要面对的危险,这种水平的讯练还是不够。我要利用路上的战斗和行军,来作为我军的特训!”
把战斗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这虽然是一种军事常识,但并没有多少将领能真的做到这点,但李均确实照这样去做了。一路上他们或隐或现,遇见防守稍弱的城池就毫不犹豫地将之攻战,尤其是那些装备与战斗力较弱的中小型盗贼团们,他们往往与地方守军相互勾结,李均的新佣兵团过处,都被扫荡干净。
这些战斗中也暴露了李均的一大阴暗面,那就是狠毒。凡是顽抗不降的或是作恶多端的守军盗贼,李均一律下令“坑杀”,多的一次活埋了近千余敌人,用李均的话来说:“放了不知感激,迟早还会是敌人,不如现在就了断掉。”
这种狠毒在某种意义上也震慑住了新佣兵团中的不稳分子。当他们想起李均对敌人的毫不容情,那些怪话气话也就少了,边行军边训练也都自觉了。因此,虽然人数并不多,在征战中还有所损伤,但李均的新佣兵团在行军半年后,便成了全神洲最有战斗经验与战斗力的部队之一,已不再是从土城中流浪出来的那支部队可以比拟的。很快,“和平军”的大名就在神洲世界传了开来,李均给这支新佣兵取了个老土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对于经过千年战争的常人、戎人、夷人、羌人和越人来说,则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毕竟这支部队每到一处,便会将官府和富豪们收刮的粮食财宝,完全分给当地贫民。
也正是因此,在长达万里的行程中,“和平军”每至一处便深深播下种子,以后他们卷土重来就非常顺利,而且,各地的贫民也纷纷报名加入无敌军,李均对他们进行了严格挑选,当他们行到苏国与洪国交界之处时,军队人数比起初始时的一千零二十四人还略有上升,达以了一千五百人。
但李均也有自己的难处。第一是耳目闭塞,很多次损失就是因为无法准确获得周边消息而造成的。为了避开沿途诸国的大队部队,他们走的是荒山野岭,更难以获得周围的情报。第二是经济捉襟见肘,虽然打下了不少城,但绝大多数战利品都分给了贫民,一部分在遭遇战、撤退中遗失,剩余的用来支付士兵的薪饷与口粮,几乎没有什么剩余可言。所以几枚铜币的事情,让在战场上可以纵横自若的李均觉得难以招驾。
这一天他们正沿着洪国与苏国边境的群山行走,谁也不知道李均的家乡就在这附近。李均虽然对于故乡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但想起村正李坦用身体护住自己的往事,就不由得陷入深思中。
“禀统领。有两个人求见!”
细作从前方奔了过来,带来了这个消息。李均颇有些奇怪了,这一路上他们做了不少好事,但坑杀敌人的举动也给他带来了“龙首魔王”的“美誉”,有人求见的事倒不多遇。
“让他们过来。”李均沉声道。
那两个人被带了过来,远远的李均看到一个矮胖的身躯和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就觉得眼熟,当他们来到面前,李均更觉得似曾相识。
那两个人弯腰施礼,偷偷抬起头来看着李均,忽然“噗”一声,那个矮胖子放了个奇臭无比的屁来,让李均想起三年前的往事。
“是你们!”李均脸上不由露出了丝温暖的笑意,能见到可以算是“故人”的人,实在太好了。那个矮胖子呵呵傻笑道:“老大……是你老人家吗?”
“白痴!”又被胖子抢了先的另一个人踢了他一脚,道:“不是李老大是谁,我早说过,这世界上叫李均的还那么厉害的,只可能是咱们李老大一人!”
“赵显、王尔雷……”从记忆深处里找到这两个人的名字,李均又是莞尔一笑。这两个人是三年前在林州认识的,没想到过了三年,他们又来找自己了。
“怎么,又有恶霸要将你们赶出林州吗?”李均故意问道,“难道你们又想偷袭我的佣兵团?”
“不是。”赵显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三年前的往事又掠过脑海,但很快他又道:“老大果然记得我们,我们这次来是有重要的事要告诉老大的。”
李均下了马,命令全军就地休息会儿,然后随意坐在地上,道:“什么重要的事?”
“根据我们的消息,前方百里内,必有苏国、洪国的十万联军准备伏击老大。”
李均吃了一惊。他们一路上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流血流汗地行过来,遇到敌人的次数不少,但最多不过万余人,只要三千以上敌人,他们就立刻转移,但如果陷入十万人的埋伏,再杰出的指挥也只能一筹莫展。
“你如何知道?”他问道。
“不瞒老大,你走之后,我们兄弟得到了原士海那弄到的财富,我们过惯了穷苦日子,想起同是流浪儿的兄弟就有些不安,于是花钱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息网,大伙儿靠收集贩卖各类消息,也勉强可以管上饱饭。苏国的三分之一,洪国的一大半地方,都有我们的兄弟在活动。”赵显颇为骄傲地道。
李均知道他说话多少带有点吹牛的,倒是胖胖的王尔雷要老实些,看到王尔雷一面嚼着零食一面点头,心中忽然闪过一个主意。
“你们还认我这个老大吗?”他冷冷地道。
刹那间赵显与王尔雷似乎又看到三年前那个年轻的但充满杀机的李均,冰冷嘲热讽的感觉让他们不由抖了一下,有点结巴的道:“当……当然。”
“那么,让你们的消息网,成为我和平军的秘密组织如何?”
赵显与王尔雷相视一眼,长出了口气,喜色上了眉梢。赵显道:“我们这次来,正有这个意思。”
王尔雷也道:“早就想跟老大去混了,比起躲在小巷里无论如何要强得多。”
“有了老大的领导,我们一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赵显又开始狂拍李均老马,李均微微一笑,没想到自己当年布下的一粒小种子,现在竟然派上大用场。
“现在,我们要首先解决这十万人的拦截……”他缓缓道。
第七章 猛龙过江
第一节
淅淅沥沥的夜雨,将连绵起伏的山峦都浸泡得看不清楚。虽然云将天空牢牢掩住,但层层的云障也无法拦住光芒。隐约的光亮照着关隘的城墙上,露出“西岭关”三个字。
“该死的天气。”
一个哨兵发着牢骚,仰望着天,看来他得在雨中站上半夜的岗了。
“不错了,至少还不算冷。”另一个哨兵嘀咕着,“半年前我在吴阴城,一面是大雪,一面要站夜岗。同我一起站岗的兄弟,差一点就被冻掉了鼻子。”
“就是陆……翔被处死的那个时侯吗?”第一个哨兵压低了声音,将到嘴边的“陆帅”抽象成了他的名字。
“正是,听说无敌军在的时侯,夜班的岗,都是将领们轮流站的,我们就不成了。”第二个哨兵的声音压得更低,一面还摇了摇头。
“你们三十万守军,也没有守住吴阴城,不是说吴阴城牢不可破吗?”
“什么牢不可破,陆……翔不就用奇袭便攻下了吴阴吗?他死后吴阴军心涣散,几乎每日都有兵变,别说守城,能活着退出来也要谢天谢地了。”
“得了,不谈这个,传出去咱们两个都要挂在旗竿上去站岗了。这样的夜里,咱们就别自己难为自己了,我就不相信哪个当官的会出来查哨。”
“有理。这样的天气,也不会有什么奸细盗贼经过这西岭关,无敌军的余孽离咱们远着呢,咱们在树下去避一避吧。”
两个哨兵拖着武器来到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树下,虽然不时有雨水滴下来,但比之于暴露在雨中是要好多了。
在他们的嘀咕声中,一个暗影以树为掩护悄悄移向他们。雨水的声音掩住了他轻微的脚步声,当两个哨兵正在讨论有多久没碰着女人声,“砰”地一下,两个人的头撞在一起,都晕迷了过去。
一长串黑夜悄悄走了过来,人和马的嘴里都含着树枝,马蹄上甚至包着布,悄然从洞开的关门中出去。
“多亏你们的消息。”当西岭关被远远甩在身后时,李均笑着对赵显与王尔雷道。
“这是苏国洪国边境唯一一个夜晚不闭的关隘,原本是方便两国边关将领带私货用的,没料到却成了我们的脱身之处。”赵显开始喋喋不休地道,“现在包围圈被咱们甩开了,下一步该如何?”
“我们不能大意。”孟远插嘴道,“不用半日,被击晕的哨兵便会报警,苏国与洪国的联军很快就会追过来。”
“不会的……”
王尔雷有些胆怯地道。
“你怎么知道?”
“如果我是哨兵,就会当什么也没发生,否则给长官知道了,免不了要受责罚。”
李均微点点头,赵显见王尔雷竟然说得有道理,心中非常不服气,驳斥道:“胡说,千余人经过留下那么多痕迹,次日天一亮大家就都知道了。”
“今晚下雨啊……”李均道,“雨会将一切都冲走的,即使冲不走,哨兵也会想办示掩盖的。”
正如李均所料,哨兵不敢将这事报告,雨水也帮他们掩住了真相。十万苏国与洪国的联军,仍在痴痴等待和平军自投罗网,却不知和平军已经折向取道洪国,跳出了他们的陷阱,远走高飞去了。
在赵显与王尔雷的流浪儿情报网(李均给这个组织取了个名叫“苦儿营”)支持下,和平军避开了这最危险的一道阻拦,此后便掩旗息鼓,借着山林的掩护,偷偷进入了陈国境内。
陈国在神洲多达数十的国家中规模算是中等,历代君主都颇有野心,凭借联姻与阴谋将一个原本末流的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中等国家。此后不断与周围国家征战,与洪国更是世仇,但双方都半斤八两,谁也无法奈何谁。大国又出于种种目的,在两者间翻云覆雨,让两国都陷入旷日持久的僵持之中。因此,出于招揽的目的,对于一切佣兵团,陈国都相当开放,不象苏国、岚国那样对流浪佣兵团一律以盗贼论处,而是允许和平过境。李均也不想在这里继续惹什么麻烦,在一座陈国城市中备案(注1)后,便直向余州进发。
余州名义上归属陈国,实际上是四不管的所在,其势力之多,简直是一个神洲局势的缩小版。余州全境有城十一,人口一百五十万户,而且地靠大海。但这区区十一城却分属三大五小共八个势力,相互之间时战时和,只要他们肯向陈国缴纳一定的金钱,陈国也默认他们的统治。为此,各处的佣兵在此是极受欢迎的,李均同肖林他们同伙时就曾在这呆过一段时期,现在故地重游,不由得有些感慨。将他带进佣兵这个行业的肖林与关爱他的鲁格,现在不知在何处,或许已经在战场中战死,而他自己,却成了一个新佣兵团的统领。
他们首先抵达了有“余州首府”之称的雷鸣城。这是余州最大的一个城,全城人口足有三十万户。这个城一向控制在华家手中,历史上华家曾凭借此城几乎控制了余州全境,但如今这一代华家主人不过勉强保住这城与周围乡村罢了。
对于最近在神洲闯下了不小名头的新佣兵团“和平军”,华家当代家主、陈国“任命”的雷鸣城总管(注2)华风倒是相当欢迎。李均让部队驻扎在城外的校场边,这里有专门为往来的部队服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