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狂澜 作者:圣者晨雷 (战争,幻想)
此时城头上周杰与苏晌,正与童家士兵斩开殊死的白刃战。因为缺少攻城器械,童家军队没有用冲车来撞击城门,而是直接搭云梯攀爬城墙。童家的五百弓箭手都逼近了城下,专门射击在城垛上露头推开云梯的守军,守军不得不后退几步,与爬上城头的童家军在城垛上展开了激烈争夺,血肉在冰冷的金属冲击中四溅,一个又一个战士倒下。一个和平军士兵右臂被砍,仅有一层皮与身体相连,便用左手挥动着兵器,与敌人进行血战,从他断臂处喷涌的鲜血,甚至糊住了他对手的眼睛,乘着这个机会,他一刀斩下对方的首绩,但身后的一枝矛也同时穿透了他的身体。
童昌在城下仰望城头,心中也不由得胆寒,似乎又看到了攻打雷鸣城时的惨烈景象,虽然双方参战人数比那一次少,但战况的惨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眼看穿着绿色衣甲的童家士兵就要压制住身穿杂色衣甲的和平军,城头忽然响起了羌人特有的狂吼。在千军万马的嘶鸣声中,这狂吼仍声声入耳。被法师们施了强化魔法的羌人重新回到了战场。
舒纳冲在最前头,他那高大的身躯看起来甚至超过了城墙。城下的弓箭手目瞪口呆地盯着这巨人,弓箭射在他身上都无法破体而入,最多不过留下淡淡的伤痕。此时的舒纳虽然已经狂化,但与以前不同,他脑子除了能分清敌我外,还有着一个刻骨铭心的声音在呐喊。
“统领如此待你,你不可以让统领失望!”
他已经抛开了盾,双手都执着巨斧,象车轮一般舞动着,在城垛口砍杀,童家兵将赶来阻挡,但无法遏住他那疯狂的气势,一个士兵给他从头到脚劈成两片,一片落下了城,另一片却倒在城上,另一个急忙后退,但发现自己的身体仍停留在原来的地方,颈项喷出的鲜血直冲上天。
“呀!”舒纳的狂吼声几乎让城头的童家士兵破胆,一个士兵惊恐得从城上跳了下来,摔在城脚下,翻滚了一圈,又落进护城河中,半晌才浮起。
城上城下,到处都是尸体,双方伤亡的军士,几乎都让护城河堵塞,河水早就成了腥臭红腻的血水,童昌看到这一轮攻势再次被狂化的羌人击退,心中已经隐隐有退意。
“为争夺这个几无用处的通海城,损伤我这样多子弟,有没有意义?”他暗自想,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城上已经没有活着的敌人了,舒纳与他的同伴们也解除了狂化状态,跌坐在城头喘息,身上多达数十数的伤口,如果说对他们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狂化状态中他们没有痛苦的感觉,但狂化解除后,这种痛苦就加倍袭来。
身体上的痛苦还好忍受,最难他们痛苦的,还是失去了战友,十几个狂化的羌人,如今仍然能站起的不到一半,有三分之一已经永远离去,他们巨大的身体此时平静地躺在城头,象熟睡的婴儿,而不再是嗜血的战士。
“母神会收留他们,在战场中为了战友而牺牲的勇士。”舒纳喃喃自语,四个常人士兵吃力地将他抬起,送下了城。
这一轮攻击对于双方来说都损失惨重,和平军的弓箭手几乎消耗殆尽,阵亡超过了五百人,几乎人人带伤,自从和平军建成以来,还未有过如此大的损失。
而童家则留下了一千五百具尸体,加上先前的损失,已经有三分之一阵亡,其中又以士卒损失最大,铁甲步兵还未受到致命的打击,因此,战场中的优势,仍掌握在童家这一方。
童昌冷静地分析了之后,决意再次发动进攻,这次他一开始就以铁甲步兵为前锋,士卒布在铁甲布兵之后,这一次如若再不能攻下通海港,那就只有修整待援了。
当铁甲步兵排着方阵向通海城发起新的冲击时,城上的守军只能再次振作着迎敌。苏晌匆匆从士兵中间穿过,命令迅速将伤兵都送下城去治疗,但相当数量的伤兵都拒绝下去。
“如果城守得住,我们再下去治也不迟,如果城守不住,还不如在战场上光荣的战死,战神才会伸开双臂拥抱我们的灵魂!”一个中年的佣兵微笑着道,虽然他那满脸血污的脸上笑容显得可怖,但苏晌极觉得心中一阵温暖。
注意到他身上的服饰并非和平军的,苏晌劝道:“老兄,你还是下去吧。”
“我当了二十年佣兵,成百上千的战友都倒在我身边,我一直奇怪自己怎么还活着。”大敌当前,这个中年佣兵却不紧不慢地回忆起往事,“这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想轮到我自己时,会是个什么死法。现在知道,自己会光荣地死去。我再没什么遗憾了,能同你们同事过……”他一指在地上的和平军遗体,又道:“这才是真正的佣兵!有这样的战士,和平军定然会获胜!我只希望,战后埋葬我时,将我同他们葬在一起。”
周围的佣兵们都沉默着听他说的话,铁甲步兵的进攻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普通的弓箭是很难穿透铁甲步兵的重装甲的,他们能做的,只不过是等待他们上来肉搏。
“兄弟,你呢,下去吧?”苏晌又转向另一个和平军的小战士,那个小战士脸上还有着几分稚气,身上已经包扎了好几处,一只左脚不见了,听到苏晌问他,他羞涩地笑了一下,将一枝匕首握在手中,比划了一下,道:“铁甲步兵上来了,我就这样给他来一下!”
苏晌忽然觉得眼泪要夺眶而出,身为将官,有这样的战士还有什么可求的?无论此战是胜是负,无论通海城是否守得住,无论李均回来时看到的将是什么,苏晌都觉得不重要了,奋斗过、拼搏过、流血过,这样就足够。
正是知道守城士兵已经没有了滚木擂石,弓箭手也损失殆尽,只有普通的弓箭对铁甲步兵造不成什么巨大伤害,童昌才以铁甲步兵为这一轮攻击的前锋的。正当铁甲步兵们迈着沉重地步伐,开始攀登城墙时,城上忽然响起了激动地呼声。
紧接着,一排排箭雨流星群般从城上射出,跟在铁甲步兵身后的弓箭手成了这每一轮攻击的牺牲品,然后,又是第二轮箭雨,数十枝箭同时射向一个铁甲步兵,他们为盔甲所不能遮挡的部位,如颜面、关节都成了攻击目标。这些弓箭手奇准无比,仿佛是专门训练过的弓箭部队,而且所用强弓长箭穿透力极大,一般弓箭无法穿透的重甲,在他们的弓箭之下也变得脆弱起来。
俞升请来的五百夷人弓箭手到了!
象被镰刀扫过的稻草,逼近城脚的铁甲步兵倒下一片,他们的重甲让他们不会被一箭毙命,但这也使得整个战场中痛呼呻吟声几乎要盖过喊杀声,伤者十倍于死者,更能让身旁的战友变了脸色,原本就在持继了半天的激战中士气低落的童家铁甲步兵,开始散乱起来。
眼见敌人城墙之上忽然出了五百弓箭手,童昌心中大惊,知道己方锐气已竭,如果强迫士兵继续攻击,不过是让他们逃得更快罢了,不如乘败势未扩散先鸣金收兵,等待援军抵达后再战,或者就干脆退兵。
这一点守城方也是明白的,俞升请来的五百夷人弓箭手,只不过是占了出其不意的空子,而且是以逸战疲,所以才会将童家士兵吓得暂时后退。对于通海城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一支力量,而对于在余州居三大势力之一的童家来说,他们还可以从其他地方抽调部队补充。如果不能迅速打开这局面,通海城的破城,也是时间问题。
“怎么办?”俞升虽然明知苏晌与周杰已经劳累不堪,却仍不得不与他们商量如何退敌。
“只有想办法让敌人主动退兵了。”苏晌叹息了声,“现在童昌已经知道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是无法攻破通海的,所以他心中也有些迟疑,如果我们让他觉得攻击通海,可能会遭受更大损失,那他们就会退了。”
“除非给他们更大的打击,让他们以为我们还有余力。”周杰听了后思忖一下,道:“如果能绕自敌后俞袭他们就好了。”
“这倒不难。”夷人长老派来的负责指挥弓箭手的吕源道,“我开始注意了下,童家军的营寨据海岸不远,他们来得匆忙没有水军,我们乘夜用小舟可将士兵运到敌后去,必然神不知鬼不觉。”
“好!我再请贾同他们发动家里保镖家丁,冒充和平军在城上摇旗呐喊,以迷惑敌军。”俞升兴奋地道,众人眼中都亮了起来。
攻城半日受挫的童昌,这时除了向后方求援外,并没有太多的计谋可想。
他自己心中也知道,此时童家刚刚经历两场大战,无论是攻打雷鸣城还是抗击戎人,童家都受了不小打击,甚至可以说元气大伤,急切间是无法再给他更大的援助,但就此退兵,毕竟心中有所不甘。
吃了午饭之后,哨兵忽然来报道:“城头上人影与旗帜增多了许多,似乎城中已来了援军!”
童昌吃了一惊,亲自来到营帐外,果然见城头多了数十展旗帜,迎着风飞舞,而旗帜下的人影,也明显多于早晨。
心中疑惑不解,这通海城应是孤立无援的,为何会增了这样多士兵?据说和平军的统领李均去除蛟精去了,莫非他除蛟精是假,而实际上是求哪个地方借兵了?不可能,如果是从外借兵,我已将这城包围,他们是怎么样进得城的?这个人用兵诡诈,不可不防啊。
“全军小心戒备,防止敌军开城突袭!”想到和平军往昔战绩中往往乘敌不备突袭得手,童昌便有些冷汗直冒,如果李均与孟远并没有去除蛟,而是隐在城中准备给他突然来一下,他真没把握自己的部下能保护好自己。
也正是因此,他全然没有注意自己的后方。这一夜辛时,全部戒备都在城中敌军身上的童家军队,被一群部队从后方冲入营中,暗夜中的一场混战之后,敌军便安然撤走,在被烈火吞噬的营寨中,留下的全是童家士兵的尸体。而童家士兵不得不连夜退出十里,从新扎营。
第二日晨再次清点兵数,一万二千士兵,已经只剩余六千了,仅一日一夜,便损失过半,退走的念头再次在童昌心中浮起,而这时,哨兵来报,通海城中给他送出了一封信。
第二章 新城之誓
第一节
“通海城中的来信?”
对此,童昌是颇为不解的,一战之后,双方都筋疲力竭,但从一开始,和平军便没有投降的念头,如今派人送信,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童昌打开了信,只见信上写到:“兹和平军主簿(注1)俞升奉命致书于余州州牧(注2)童氏大帅童昌将军足下:大名久闻,向者于雷鸣城前未得一见,今于通海城下得睹尊颜。今日之战,实为无奈,童氏外有雷鸣城、朱家、戎人之患,内有百姓穷困愤怨之忧,将军身为元帅,却穷兵黩武,驱疲惫之师攻无谓之城,有何益哉?今再战则两败俱伤,退军则得保元气,为将军计,迟退不如早退,待双方休养生息,再择日而战,亦是一快事。”
看完信童昌长叹一声,和平军这一击直接攻在他这主帅的心头,连自己都无战心,何况部下将士,先是攻打雷鸣城,接着抵御戎人,现在又被驱来通海,只怕军中早已怨声载道了。
“传令全军,再战无益,退军修整。再将这封信交给来人送回城中,希望华宣与李均,得此通海城便心满意足了。”提笔写下一封信后,童昌将信交给了哨兵。嘴中虽然如此说,他心里却知道,和平军的愿望,决对不会仅仅拘于一个通海城,那个年轻的佣兵统领,眼中所看的地方只怕要更大。但现在也只能如此,再打下去,最多也不过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战又何益呢?
在通海城中忙于善后的俞升得知童昌已经退兵后,拍着头如释重负:“总算好了,只要撑到李统领回来,咱们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苏晌与周杰都笑了起来,俞升意识到自己未免过于迷信李均了,也微微一笑,打开童昌的回信,一看上面写的是“致和平军统领李均将军案前”,便又合了起来,笑道:“这信是给咱们统领的,经过这一战,童家只怕不敢再轻易攻打我们了。”不自觉中,俞升也用“咱们统领”来称呼李均了。
在短短的两个月多的时间中,余州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连几场大战,将原本在余州势力最为强大的雷鸣城华家、银虎城童家、余江城朱家都折腾得元气大伤。原本最为强大的童家先是在雷鸣城之战中折损了近两万人马,在与戎人的战斗中又损失了两万人,最后还在通海城之战中丢掉了七千人,五万的重大损失,让他们的实力不及战前三分之一;朱家在雷鸣城战中死伤加俘便超过了五万,家主朱茂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