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八极神童
得下,随也和两位师弟互采犄角之势,把年锦佩与海彩云两人,团团围在核心,动起手来。
这种态势,年锦佩因为作事沉稳,尚可勉强忍耐,而海彩云却是个火爆性子,那还能忍得了。
年锦佩见海彩云首先发动,就也举剑袭向丹发和丹隆,不过她出手很有分寸,仅将他们逼得近不了身,并未拿出杀手。
这男女五人,用的都是剑,一动上手,霎时之间,只见剑风霍霍,银光闪闪,杀了个难分难解。
仅盏茶工夫,丹发和丹隆已是衣服不整,头上的道髻也被年锦佩挑散,成了个披头散发,状至狼狈。
那丹升的情况更惨,他除了道袍被戳了几个洞之外,尚被海彩云不时的飨以耳光,故此刻已被打得鼻青脸肿,双颊之上已布满指痕。
当然海彩云仅凭“无极飘渺步”丹升已是无可奈何,再加上她一身不弱的武功,丹升想占到便宜,那是谈都不用谈了。
眼看这四师兄弟已至难以应付之际,猛听一声:“住手!”
众人闻声,忙跃了开去,只见场外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定一位须发皤白,面貌清奇的老道,这老道恐怕要有八十余岁,穿了一袭整洁的灰色道袍,外表看起来,大有仙道道骨之概,两眼开阖间,精光闪灼,显示出功力已有相当的火候。
他见大家都停了手,即向丹成等人喝道:“不自量力的蠢材,武当的面,都被你们丢尽了!”
丹成等因师兄弟,只是伏首唯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对这位老道状至恭谨,连丹升道士也不例外,一敛先前那种飞扬浮燥的狂态。
那老道见丹成丹升等人唯唯而退,随走上前来,向臭和尚与年锦佩等人一拱手道:“贫道松阳,谢谢各位施主手下留情!”
臭和尚等人,忙还了一礼,尤其臭和尚更加有些惊疑,忙恭敬的道:“老前辈一向可好,适才皆因一点误会,尚望老前辈见谅!”
“大师不必介意,贫道尚不是如此狭量之人,若非施主们留情,焉有他们的命在?
……”
说着,就把话音一顿,微一沉吟,又道:“不知误会因何而起?”
“因何而起,我们怎么知道!”海彩云仍是气呼呼的说着。
松阳老道闻言,当即一怔,旋即面露不悦的向丹成问道:“你们这些孽障,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快快说来!”
丹成忙趋前禀告道:“启禀师祖,详细情形,弟子也不清楚,请讯问丹升师弟吧!
他知道!”
松阳老道听后,更加有些怒容,随听他冷哼一声道:“尽是一些糊涂虫,既没把事情弄清楚,还打的什么劲?”
老道说着,又是凄然一叹,感慨的道:“幸而大师们手下留情,未和你们一般见识,否则,将性命送掉,还不知为了什么,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假若传到江湖朋友的耳中,那武当派的人,就被你们这些刚愎自用的蠢材丢尽了!”
这松阳老道的话,实在是有感而发,并非无的放矢,但听在丹成丹升等师兄弟的耳里,不由悚然心惊。
但这种错误,完全是丹升所造成,假若开头能听丹成的话,便不至于打糊涂架,而受师祖的责骂。
因之,在丹成受责之后,他便偷眼向丹升一瞟,狠狠的瞪了丹升一眼,那意思是说:“假若不是你惹的祸,怎会受到师祖的责备!”
不料松阳老道好像知道他的心意似的,即道:“不要觉得有点不服气,而感到受责的冤枉,其实,你没有想想,身为大师兄,对师弟们无一点约束的能力,还配称为大师兄吗?”
丹成见师祖如此说,不禁忐忑不安起来,忙道:“弟子无能,愿受师祖的责罚!”
松阳微一颔首,即和悦的道:“不必难过,记着,这就是经验和教训!”
丹成等人,忙恭谨的说了声:“是!弟子谨遵训谕!”
忪阳忽然面露笑容,似对丹成的态度,有着无限的欣慰与嘉许之意。
松阳又经过一阵沉默,始语意冷涩的道:“丹升你说,究竟为了什么?”
丹升对这位师祖,似是十分畏惧,此刻见问,手脚都有些微的颤抖,只听他结结巴巴的道:“禀师祖,她……她们都……是……白…瑞麟的同……道我……在坝…坝橘曾…见…见过她们!”
松阳道长一声冷哼,沉声道:“在坝桥见过她们,就能证明她们与姓白的关系吗?”
“不!不!她们确是姓白的同道!”
“不错!白瑞麟确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话就快说出来好了,不要只管婆婆妈妈的,耽误我们的路程!”
海彩云在一边见他们这些道士,如审案似的,东问西问的没个完,故不耐的说着。
不想松阳老道闻言之后,不但未怒,反而哈哈大笑,直把海彩云等人,听得心下一凛,摸不清他的用意,料想,他可能是要发怒了。
谁知过了半晌,松阳老道忽然和悦的道:“姑娘们准备到那儿去呀?我们可否同路?”
年锦佩把小嘴一撇,揶喻似的道:“你的想法倒不错,和我们同行,可以监视我们的行动是吧?”
松阳老道忙摇手道:“姑娘们且莫误会,我这大年纪,还能做出为人所不齿的事吗?”
海彩云面带不屑的接口道:“人不可貌相,谁知道你怀的什么心?”
松阳老道突然眼睛一亮,似要发怒的样子,但旋即微微一叹道:“姑娘们去吧!”
松阳老道的话刚出口,年锦佩和海彩云两人,不禁面现喜色,似是不敢相信这老道会如此好说话,因为这老道的出现,给她们的精神上,增加很大的威胁。
年锦佩自己很清楚,假若这老道一出手,八成难以占到便宜,说不定真要被人家擒往武当去。
而臭和尚呢,自这老道到场之后,即一收平素的放荡之态,恭谨的站立一旁,静待老道的发落。
臭和尚见了老道,为何会变得如此拘谨?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局外人,自难猜测他们中间的关系。
果然松阳老道最后才向臭和尚道:“念你还知趣,今天不难为你,但不要忘了,再见到那疯癫鬼时,替我问候一声!”
“能有老前辈这句话,师父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安慰的!”
松阳老道闻言,惊讶的道:“怎么?他已经先去了?”
“是的,已将及十年了!”
松阳老道不知是惋惜,抑是悲痛,闷声不响的沉默了良久,始感慨的道:“真是该死了!真是该死了!”
他连说了两声真是该死了,不知是在说自己该死啦,还是说臭和尚的师父该死,既像是对臭和尚所说,又像是独说独念,显然,这位老道士对于疯癫鬼之死,似有着无限的伤感和悲痛,由此可知他和疯癞儿的交情不很平凡,就难怪臭和尚会对他一改常态了。
这种情形,看在臭和尚的眼内,也不禁的面现黯然之色,几乎唏嘘出声,泫然欲泣的低垂下头,两人相对缄默了一阵,松阳老道突然抬起头来问道:“你师父的毕生素愿,现在有没有眉目?”
“谢谢老前辈的关怀,总算师祖有灵,被弟子寻到了一点线索,不过我还未见过现代掌门人!”
“你这孩子还真有点门道,你师父师祖,两代未能完成的素愿,却被你寻出了,真是难得!”
年锦佩与海彩云站在一旁,见他们迭迭不休的叙起师门渊源,不禁也觉得好奇起来,任她们怎么也想不出这位道士与和尚拉上了交情,而况臭和尚的师门,一向是一个谜,而今这位道士却对于臭和尚的师承来历,似乎知之甚详,随诧疑的向臭和尚问道:“向来不听你谈及师承,仅在明心谷提到过一次,也是未能说出,就住口不谈,现在是否可以说出来听听?”
臭和尚见问,随尴尬的一笑,低头迟疑起来,显而易见的,是仍有着难言之隐,而不愿说出。
松阳老道看他时至今日,仍然犹豫不决,随道:“到现在还不愿说吗?”
臭和尚抬头望天,此际已是星光闪耀,进入了夜晚,尤其适逢月晦之时,故茫茫深夜,除微带呼啸的西风,仍在不停约吹拂之外,其余已全至万籁俱寂之境。
臭和尚的这一仰首沉思,不知他是在回忆,抑是在思索着如何说起,故只是仰望繁星而默默不语。
松阳老道见他虽表沉默,却无拒绝之意,随道:“娃儿们既然想要知道他的师承来历,就先坐下吧,让我告诉你们,不过今后若有机会时,须要替他尽一份力,助他完成数代心愿,姑娘们可愿意如此做?”
年锦佩听这老道先提出条件,便有几分不悦,但继而一想,觉得只要自己有能力相助,何必拒之过甚,况且自己私心的事,尚欲求助于臭和尚哩,于是随道:“只要是对人有益,而于别人无损的事,既是老前辈不说,我们也会自动帮忙的,不然……”
松阳老道微一颔首,不等她说完,即嘉许的道:“姑娘们放心,若是有伤天害埋的事,就是姑娘们愿意做,我也要加以阻止的,只是这件事,却牵涉到别人师门的名誉,故请姑娘们协助外,尚要守秘密!”
松阳老道说完,即回首向丹成喝道:“你带着三位师弟,立刻回转玄都观去,同时路上不准惹事生非!”
那丹成本来也想走近来听听,当脚步方一走动,即发出了一点声音,始被老道想起身后还有四个弟子未去,随立既如此吩咐着。
丹成等四人听师祖如此说,忙应道:“弟子遵命!”
说着,就同三位师弟向老道一躬身,即相率而去,眨眼之间,已去了无踪影。
松阳老道待丹成去后,始道:“远在两百年之前,伏牛山中,住着一位武林健者,在当时的江湖间,论武功已无有出其右者,只是此人很少在江湖走动,放在武林中,并不十分出名,终身深居简出,淡泊名利,过着悠游林泉的生活。
可是此老到晚年,才生下一子,就在这孩子周岁的宴会上,经过一位朋友的恳求,又收了一个弟子,其年龄也仅有七八岁大小。
本来此老不愿意惹麻烦的,怎奈这位朋友竭力推荐,而且词意恳切,才勉强答应下来,可是这位弟子虽年岁不大,却城府极深,一切喜怒哀乐,均不形于面,可说是个极为阴鸷的人物。
没过几年,这位老者已发觉他这位弟子的心性险恶,假若让他把武功学成,将成为武林一个大患,故仅授以普通武功,并未把全部技艺倾囊相授,相反的,对于他那位幼子,则自小就予以伐毛洗髓,锺爱异常。
这种情形,看在他这位弟子的眼中,对于这位师弟,无异芒刺在背,觉得假若没有这位师弟的话,师父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的,于是,便生心谋害这位师弟,可是师弟终日伴随在师父身边,始终没有下手的机会。
直到师弟已长到十一二岁,不但人出落得乾净异常,且资质也聪慧不群,而文事武功,也都超过他师哥之上,此时他已有十八九岁,对于这件事,更是耿耿于怀,但在表面上,却对师父的恭顺,更胜于昔日。
忽然有一天,他约师弟外出,走到一座悬岩前,出其不意的把他师弟击了一掌,将师弟击落岩下,自己便回家,像是没事人似的,仍然照常工作,他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相当严密了。
谁知到了晚上,方发觉师弟好端端的仍在家中读书,这一来,可把他吃了一大惊,立即私自逃去,但在临逃之时,则把师父家中的一位丫鬟挟持而去,作为他报复的手段。
后来他师父始发觉其私自逃去,但也并未追究,仅替那个丫鬟惋惜而已,因为他师父明白,若永远留在身边,终是个心腹之患,好在幼子业已成长,不怕他再生心谋害了,至于被挟去的丫鬟,以为他们是两相情愿的私奔,故未予追查,仅惋惜遇人不淑而已。
唯有他这位小师弟,却暗自替那位丫鬟痛心不已,而自己所受的暗算,并未向父亲提起。
而他对师弟的谋害,是经过事先详察过的,可是他却不知他师弟已学到一种很高的轻功,就在他一掌击出之际,他师弟即藉着那掌风,自动跳下崖去,所以不但丝毫无损,尚比他早一步回到家中。
而他这位小师弟,人不但聪明,而且禀性也十分忠厚,他未把这些经过向父亲提起的原因,既是觉得假若把径过告知父亲,很可能在一怒之下,而把师哥的武功废去,说不定还能害了他的生命,自己反正未受到伤害,何必再损人而不利己呢?
这位弟子离去之后,先把那个掳去的丫鬟予以奸淫,继而予以遗弃,这在他来说,能放她一条生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