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三部曲之传媒帝国
“什么话?”唐风赶紧问道。
“这个东西那些老将军们应该会有兴趣,找到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题个字,情况或许会有转机。”
听了陈大海的话,唐风沉默半晌,点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跟陈大海商量完之后,唐风满腔郁闷的回到家里。刚一躺在床上,就看到床头有一张传真,撕下来一看,上面写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年轻人,多点挫折是好事。薇薇安。”
顿时,唐风什么都明白了,他笑着摇了摇头,“呵,年……轻……人……”
第五集 飞翔 第二十二章 王如海将军
第二天,在办公室再次见到陈大海的时候,唐风对他说道:“我知道为什么外交部会这么快知道这件事了,因为有有力人士及时通知了他们这一切。”
“谁?”陈大海马上问道。
唐风摇了摇手,“你不要问了,我们做自己的事更重要。而且,这点小问题就把我们难住,那往后也不要做生意了,回家吃老本好了。”
“也是。”陈大海笑着点了点头,看向唐风,“那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唐风深吸一口气,静了一阵说道:“刘昊阳不是已经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了吗?”
“你是说,找老将军题词?”
“对。”唐风点点头。
陈大海皱眉想了想,“你说要找个有名望的老将军,那倒也不难。但是问题是,你一定要有个站得住脚的说法,才有可能拿得到,不然的话,你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绝对没戏。”
唐风按着眉头想了一阵,问道:“如果我要花一亿建个抗日英雄纪念碑,会不会有老将军愿意为这个抗日英雄纪念碑题词呢?”
陈大海愣了一下,答道:“当然可以啊,但是你这么干这花销也太大了一点吧?而且,你这跟本子也没关系啊。”
唐风摇了摇头,“这不算浪费,建这个抗日英雄纪念碑本来就是宣传计划中的一环。只不过是将这一块的经费扩大四倍而已。另外,求人办事自己开口,那是下策,让别人主动开口帮忙,那才是上策。”
“让人主动开口帮忙?”陈大海笑了笑,“那些老将军什么阵仗没见过?没上你的套?”
唐风笑了笑,“说这些都为时过早,你先帮我找到个有名望的老将军再说吧,就以为抗日英雄纪念碑题词的名义。”
“好,我这就去办,不出三天,我给你准信。”陈大海拍胸脯道。
唐风笑着点点头,陷入深思之中。
果不其然,陈大海两天后就给唐风打电话,“阿风,我找到了王如海将军,他退休以前,是上将,担任过军委以及国防部的重要职位,在军中以及政府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
“好,就是他。”唐风一听到这位将军的名字,顿时肃然起敬,他是他从小就崇仰的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前半生在军事生涯中曾经创下过辉煌的战绩,他的后半生在政治方面,也是从一开始就打正旗帜,支持改革开放的国策,为中国经济今日的局面立下过许多汗马功劳。
“我跟他露了点你要建抗日英雄纪念碑的意思,王将军比我想象中热情,他赞赏之余,还主动表示要见见你。”
“好,什么时候?”
“就今晚。”
“行,我回家换身衣服,你晚上到我家来接我。”
电话挂下,唐风马上冲回家,把衣服洗完之后,马上回到家梳洗一番,这次他没有穿得那种很高档的西装,而是挑了一套看上去比较朴实的休闲外套。其他方面,也力求符合朴素,整洁的总原则。
唐风走路的时候,总是喜欢略弯着背,走路的姿势十足的流氓姿势。他知道这个样子,被快九十岁的王将军见了,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因此,他在镜子面前反反复复地练习抬头挺胸,走路虎虎生风。
来来回来走了差不多四十多分钟后,秘书来电话,说有关于王如海的资料已经整理好发到他的邮箱了。他于是打开电脑,从邮箱里,打开王如海的资料。
不愧是一万多块请来的超专业秘书,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但将整个资料搜集出来,而且还分门别类的列了目录。在比较重要的资料上还会用红字标明标题。
这就让唐风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不但把王如海的生平梳理了一遍,而且还把一些他所经历的重要事件的大略过程,还有就是他的一切语录全都看完之后。
半个多小时后,唐风自信地点了点头,自己的判断没有错。陈大海没有找错人,王如海正是他所要找的人。
正当他这么想着的时候,陈达海车喇叭已经在楼下响起来了。唐风于是赶紧站起来,把电脑盖上,冲下楼去。
来到王将军的住所之后,唐风看到整个家中的摆设都十分之朴素,都是些传统的木具,和许多这种年纪的老人一样,他的家里并没有电视。物欲横流的时代所产生的电视剧,大概只会让他这样的老人觉得厌倦吧。而房子里所放得最多的,就是书和报纸。
一进门,唐风就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书房的台灯边,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读着。陈大海跟唐风也就不敢造次,在保姆的引领下,老老实实地坐在了客厅的椅子里,等着王将军看书。
过了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唐风听见王将军在房间里说道:“哎呀,这个陈大海啊,怎么跟他老子一个样,不是说好了八点钟吗?怎么到现在还不见人来?”
陈大海听到,赶紧站起身,“来了,来了,老爷子,我们早来了。”
唐风也跟着陈大海站起身,跟在了身后,往书房走去。
“来……了?”王如海转过身,看了看站在门边的陈大海,“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陈大海笑着说道:“这不是看您看得入神,不想吵着您嘛。”
王如海指了指门外不远处的保姆,“小刘啊,客人来了,你怎么也不说一声啊。”
“不怨刘阿姨,是我们自己不想打扰您。”陈大海赶紧说道。
“呃,你就是那个唐风吧。”王如海又看了看唐风,说道。
唐风从小到大都是无所顾忌惯了的,但是在坐着的老将军面前,还是不由得被他身上那股凛然正气给震慑,老老实实地低头说道:“是啊,王老将军,我就是唐风。”
一边说,唐风一边心里想,“他奶奶的,我又不是狐狸精,怕什么凛然正气。”
第五集 飞翔 第二十三章 巧妙应对
“嘿,喊什么王老将军,没大没小,该喊王爷爷。”陈大海马上纠正道。
唐风还没说话,王如海就笑着瞪了陈大海一眼,说道:“你以为个个都跟你一样,油嘴滑舌的。”
“王爷爷,这不能怪我,我这不都是我爸爸遗传的嘛。”陈大海笑道。
“你别怨你爸爸,你爸爸当初给我做警卫连长的时候,比你现在还小得多,他嘴巴可严实着呢。”
陈大海咧开嘴,笑了笑,不敢再说什么了。
王如海又看了看唐风问道:“年轻人,抽烟吗?”
唐风笑着摇了摇头,“不会。”
“嗯,好,年轻人不抽烟是好事。我是太多年了,戒不了了。”王如海说着站了起来,往客厅挥了挥手,“走吧,到客厅里去坐坐,书房里只有烟,客厅里有好茶。”
两人于是跟在身后,来到客厅里,不多时,保姆送上茶来。
“小唐,我听小海说了,你要建一个抗日英雄纪念碑,是吗?”王如海端起茶,略微打量了一下唐风一着,再看了看他的坐姿,轻轻点点头,问道。
唐风重重点点头,“是。”
“我看你的样子,年纪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岁,抗日战争离你出生,少说也有三四十年。我倒是很有兴趣,你怎么会有建这个抗日英雄纪念碑的想法呢。”
唐风笑了笑,说道:“其实这一切都源自于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四亿玉碎》,这本书的作者是张小宁教授,他是二战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专家。三十年来,他查阅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的各种资料,综合国共两党的抗战纪实,才终于写成《四亿玉碎》这部巨著。”
当听到张小宁的名字的时候,王如海点了点头,“张小宁我知道,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还专门上门来采访过我。”
“是吗?”听到这话,唐风就好像打了一剂强心针,这可真是太好了。
“那已经是二十年前了,我当时还在军委工作。”王如海说着,指了指房间里的书,说道,“他前不久还给我送过来一套,我这几天正看呢。”
哎哟喂,唐风这下可真是要乐晕了,他先前可是什么招都琢磨好了,先从纪念碑,然后再转到二次世界大战,再转到抗日战争史,再讲恢复历史本来面目,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
这下敢情好,全都省了。乐的同时,唐风也在心里埋怨,“张小宁啊张小宁,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呀,害得我在这里瞎操心。”
唐风自己也没有想过,自己压根就没有跟张小宁透过风,人家又怎么会想到要告诉他这些呢?
既然王如海自己提到张小宁,提到四亿玉碎,那唐风还不赶紧地打蛇随棍上?他于是马上说道:“这本书给我震撼很大,可以说,我正是自从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真正完全了解我国的抗战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让我兴起了为那些浴血山河的抗日英雄们,建立抗日英雄纪念碑的想法。”
听到这里,王如海点点头,“嗯,你说得很对,我支持你的想法。我跟小海也说了,我二十年前就说了,不给谁题字。但是别的字我不题,这个字我是绝对要题的。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世界上牺牲最大的国家,一个是苏联,一个是我们中国。在我个人看来,二次世界大战的最主要的战场有三个,北非战场,苏联战场以及我们中国战场。”
“在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我们战死沙场的将军是全世界最多的。那一代人的人无愧于他们中国人的称号。我们早就该为他们建这样一个纪念碑,以慰他们在天之灵了。而现在,这件事情由你这种年轻人来做,这很好,我很赞成,很支持。因为由你这种年轻人来做,比我们这种年纪的人来做,更有意义。这证明我们的年轻一代,没有忘记先烈的鲜血。这很好,很好,很好。”
说到后来,王如海的情绪有些激动,一连说了三个很好。
唐风见王如海这么激动,便赶紧趁热打铁道:“其实,除了这个抗日英雄纪念碑以外,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想法,那就是将张小宁这部书拍摄成一部长达一百集的电视剧。为此,我已经联络了几家大的投资商共同投资。”
“好啊。”王如海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的点头,“这是好事。现在环境成熟了,历史是该有个公正,全面的评价的时候了。拍这样一步电视剧也是时候了。但是,你们总投资是多少?这样的题材随便拍可是拍不好的。”
“预计是三十亿。”
王如海点点头,“嗯,这还差不多,可以拍好。好,我赞成。”
唐风故作沮丧的摇了摇头,“这是我们原先的计划,但是……唉,现在是拍不成了。”
“怎么了?怕不会赚钱吗?”王如海问道。
唐风摇了摇头,“拍这种片子,主要是对得起子孙后代,我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赚钱。所以这方面不是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
“我们接到广电总局方面的指示,他们说这部片子不能拍。因为目前中日关系正在恢复期,拍摄这种片子恐怕会影响中日外交关系。”
“扯淡。”王如海微微皱了皱眉毛,“这种片子有什么好影响中日外交关系,这是正视历史,又不是扭曲历史,刻意挑起民族情绪。”
“对啊。”唐风苦笑了一下,“我也是通读了全文之后,感到张小宁教授的书,并不是单纯的在反应中日两国之间的这次战争。而是以中日战场为核心,在重现六十多年前那场改变整个人类命运的大战。在文章中,充满的是对整个人类的关怀,以及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思考。它在鞭挞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的同时,也对日本人民饱受战争灾难寄与了深深的同情。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真正具有大历史,大气派的人文作品,绝不是简单的民族情绪那么简单。”
“我也看了,我赞同你的观点。”王如海点燃一根烟,点点头,“这件事我会去问一下,你回去该准备的,继续准备,我想,外交部如果认真的研读了这部书,应该会得到跟我们同样的观点。我们拍摄这种东西,并不是要挑起中日之间的旧痛,而是要让双方更冷静,更理性地面对历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