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三部曲之传媒帝国
冷静,更理性地面对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外交部自己说的。”
说完,王如海缓缓站了起来,走回了书房。
这个时候,陈大海就悄悄拉了拉唐风的衣角。原来,王如海不说话的走回家,就意味着送客。
两人于是赶紧在王如海身后,行礼道了声再见,就赶紧出了门去。
第五集 飞翔 第二十四章 外援
两天后,唐风接到广电总局的电话,《四亿玉碎》的剧本大纲被批了下来。
广电总局的人还专门把唐风找到光电总局去,大肆地跟他称赞了一通,这个剧本是多么多么好,将会有多么多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且鼓励他努力将这个本子拍好,填补我国这方面的空白,为国争光。
当听到为国争光这句话的时候,唐风心里就直笑,“前几天还说我会影响中日外交关系,今天就变成为国争光了。呵,国家还真是藏在你们嗓子眼里,你们说什么是什么。”
把广电总局这个事情摆平之后,唐风松了一口气。而剧本这边,他跟张小宁还有胡子衡三个人,基本上已经敲定下来。
接下来,就是拍摄的问题了。唐风于是把彭建民叫来。他问彭建民道:“彭导,如果这部片子让你拍,让你先把前五十集拍完,最快多就可以。”
彭建民摸了摸下巴,说道:“最快一年半。”
“一年半?”唐风瞪大了眼睛,“这我怎么等得了。”
彭建民摇摇头,说道:“如果你想要拍得好的话,就必须要这么久,这个片子太大了,一年半出来不算慢的了。”
“啊……”唐风烦恼的拍了拍脑袋,“这可怎么是好,这样的话,我的计划就全乱套了。”
“那……阿风你希望多久能够拍完?”彭建民问道。
“我个人是希望十一月份,也就是《亚洲最完美的男人》这个综艺节目落幕之后,《四亿玉碎》的上部就可以马上上映。”
“啊?这也太急了,剧组最快也只能在六月一日开始组成,五个月就把这么大的片子拍下来?”彭建民摇了摇头,“我做不到。”
“唉……”唐风皱了皱眉,“这次是我考虑错误,这么大场景的片子,怎么可能五个月拍得完呢。”
“我是做不到了,不过,我想有一个也许做得到。”过了一会,彭建民说道。
“谁?”唐风马上问道。
“刘敬铭。”彭建民说道。
唐风眨了眨眼,“刘敬铭,什么人来的?”
“你还记得《斯人已逝》这部电影吗?”彭建民问道。
“啊,我知道了。”彭建民这一提醒,唐风顿时想了起来,“他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那部震惊全世界的《斯人已逝》的开机仪式也是他导演的。”彭建民补充道,“这个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是个绝对的奇才。在我所见过的人中,我觉得也许只有他才有办法,这么短时间拍完这部片。”
“哦——”唐风点了点头,“不过,他好像是梦想工业的导演,他会不会来帮我们拍?”
彭建民笑了笑,说道:“刘敬铭这个人虽然是梦想工业的人,但是他其实十分自由。在梦想工业也主要是做创作总监,导演上面反倒没什么作品。这就是因为他个人喜欢比较有挑战性的东西。我认为我们这部片子对他应该会有相当的吸引力。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梦想工业方面是否愿意放人。”
“梦想工业?”唐风略愣了一下,“这不是吴世道的公司吗?”
“对啊,就是吴世道。”
唐风绽颜一笑,“是吴世道的话,那就没问题了,我这就给他挂电话。”
说着,唐风就掏出手机,找起吴世道的号码来,一边找,一边笑着说道:“存这个号码都存了两年多了,现在总算派上用场了。”
拨通吴世道的手机之后,唐风也不拐弯,直接就把事情跟吴世道说了。而结果就像他所想的一样,吴世道在电话里,言简意赅的说道:“这种事情自然该支持,梦想工业不会有问题,你尽力去做。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随时给我电话。”
等到唐风把电话放下来之后,彭建民笑道:“阿风,想不到你跟吴世道这么熟?”
唐风笑着摇了摇手,“其实也不太熟。”
“那他还答应得这么爽快。”彭建民不解地问道,“他自己也有娱乐公司,我们怎么说,跟他也算是对手啊。”
“吴世道这个人的胸襟不是一般人所可以衡量的。”唐风笑着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摇了摇头,“反正我只要看到他,就他一点也提不起战斗的欲望。”
吴世道果然说话算话,而且还效率奇高,就在他答应的第二天,也就是两千零九年五月十二日,刘敬铭就抵达了北京机场。唐风亲自开车去接他。
当刘敬铭站在面前的时候,唐风看到一个戴着一副金边眼睛,身穿黑色礼服,风度翩翩的帅哥。看到刘敬铭这个模样,唐风就禁不住摇头玩笑道:“刘导,上天真是不公啊,你这么有才,怎么还可以长得这么帅呢,真是过分啊。”
在来之前,吴世道已经大概跟刘敬铭介绍了唐风的性格,所以唐风这么办的时候,他倒也不意外,只是仰头笑了笑,说道:“就不要叫我什么刘导了,直接叫敬铭就好了。”
“好,那我就叫你敬铭了,你叫我阿风就行了。”
唐风说着,将两个人的手仅仅握在一起。上车之后,刘敬铭并没有去帮他安排的酒店,而是让唐风直接驱车去公司,“先谈工作吧。”
去到公司,三个人跟胡子衡一起,四个人在会议室讨论了大概两三个小时以后。刘敬铭仰着头,掐着指头算了半天,终于说道:“如果一切调度到最完美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做得到。”
“哦,怎么做?”听到刘敬铭这么说,唐风马上大感兴趣地问道。
“呃,我们开八组。”
“八组?”彭建民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说八组设置组同时开工?”
“对,因为这部戏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做主角,所以戏份方面并没有特别依赖某一个人,因此我们可以有同时开始八组的余地。如果总导演控制得好,各设置组的导演配合得好的话,三个半到四个月就可以拍成上部。后期制作也多面同时开始,十一月份开播有希望。”
“好,既然敬铭,你这么说,那就这么办!一切由你调度,我们四大公司全力配合你。”听到这里,唐风迫不及待地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第五集 飞翔 第二十五章 祭天
虽然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唐风还是让刘敬铭在抵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开始工作,叶慧然,蒋玉寒,冯娜,穆天养,胡子衡,彭建民,乃至沈元,孔德,林友朋以及他们公司的所有人,乃至唐风本人,一切都听凭刘敬铭调度。
一切都在以不可思议的效率高速运行着,选人,选角,选景,分镜头确定,一切都在同时进行着。
而在刘敬铭忙得几乎要吐血的情况下,唐风也并没有闲着。他从刘敬铭那里知道,所有剧组基本到位,大概要到五月底。所以开机仪式,唐风定在六月一日。
为了这个开机仪式,唐风要做的事情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抗日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跟《四亿玉碎》的开机仪式同时进行。
而千万不要以为,唐风在这里着急地是如何四处去找人来参加。错了,唐风并没有去忙着些,这些事情交由叶慧然和冯娜,陈大海去处理。沈元,孔德,以及林友朋也会帮忙去做,用不着他去做。
那唐风在做什么呢?他在写文章。这话听起来滑稽,从小到大,唐风就是个靠精灵古怪混世界的人。从小开始,他最害怕的就是写文章,因为他喜欢说大白话,不喜欢学那些搞文学的,娇柔做作,无病呻吟,没事就对着春虫夏草的瞎感慨。
但是自从五月十五这一天开始,一直到五月二十五,这十一天里,唐风一直在家中安心写东西。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绝不出门,一切都交给别人处理。
而即使在五月二十五号,他把东西写完之后,离开家里。开始重新处理公司的事务,并且听一些有关于开机仪式宣传,以及亚洲完美男子那边的汇报的时候,人们也发现唐风显得比以前沉多了,一整天一个玩笑都不开,整个人显得从所未有的凝重。
甚至在《PLAY》重新选举北京四大公子,用孔德代替欧阳飞,其他三位照旧的时候,沈元给他打电话,要他去闹孔德,他也显得兴趣缺缺。要是从前有这种事,唐风一定第一个跳起来参与,但是这次他却没有。
种种现象,不禁让他身边的人都感到奇怪,叶慧然为此还特别问过他,是不是有什么事。唐风每次都挥了挥手,说没什么。
一切的疑团留到了六月一日,《四亿玉碎》开机仪式即中华民族抗日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召开的那天,才得以解开。抗日英雄纪念碑的地点,选择当年身为陪都的重庆。
这一天,因为这个事件本身重大的历史意义,以及媒体的渲染,还有四大公司的极力邀请,所以这一天来的人非常非常得多,工农兵学商,全都有人到。另外,大量的演艺人物以及政治人物的出现,自然更是不可避免的了。就连王如海当初都决定要来,但是最后还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取消了行程。
光是嘉宾就有上千人,再加上当地的群众,奠基仪式场地来到的人一共密密麻麻地站了上万人,场面极为恢弘。每个进场嘉宾都会有一个鸟笼,里面放着一只和平鸽。
在经过一些正常的这个领导讲话,那个领导讲话,讲得大家都昏昏欲睡的情况下,终于来到了最关键的部分,那就是由司仪诵读《中华抗日英烈祭奠文》。
而这篇文章,正是有唐风坐在家中,用了整整十天时间写出来的文章。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七十一年前,我们的祖先这么说了,之后的八年,我们的祖先也一直在这么做。三百万英烈战死沙场,三千六百万人民生灵涂炭,这是我们为这句话所付出的代价。
世界不该忘记,身为中国人更不该忘记——中国是第一个投身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同时也是抵抗时间最长的国家,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的国家之一。
从抗战枪声的第一刻开始,中国自始至终在奋力战斗,即使是绥靖逆流甚嚣尘上,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的时刻,我们也从未想过放弃。
八年抗战,三百万英烈,三千六百万人民的鲜血染红了中国的每一片平原,每一片山川。每一滴江河水,每一片湛蓝天里都充满着我们壮士英烈的鲜血。
八年抗战,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鲜血谱写了一幕悲壮雄浑的历史画卷,要他们的头颅铺垫起了中华民族今日的未来。
八年抗战,实是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最惨烈之一仗,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这以千百万计。不仅为了存国存种,更为了彻底摆脱殖民地的可悲命运。
八年抗战,是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终点,是我们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
八年抗战,在平型关,在台儿庄,在长沙,在武汉,在上海,在陕北,衣衫褴褛,拿着步枪的中国军队用他们的血肉之躯,艰苦卓绝地抵抗着侵略者的进攻。
八年抗战,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无数英烈用他们的鲜血荡涤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终使中华民族得以自新,重焕光辉。
今天在这里,值此纪念碑奠基之时,我们共同向曾经奔赴国难的所有老兵表达深深的敬意!向所有遇难同胞致以深切的哀思!我们共同感怀祖先不畏强暴、不甘屈辱之自强;万众一心、和衷共济之团结;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之牺牲;百折不挠、奋斗到底之坚忍。
然而,今天在这里,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是深深的反思。
今时今日,抗战结束已经六十四年,而我们在和平中已经生活了六十年。
歌舞升平的岁月里,我们沉浸在平静而又幸福的日子里,这无可厚非。我们的英烈之所以如此之前赴后继之抛头颅撒鲜血,正是为了今日之情景。
然而,六十年后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先烈们曾经在我们的脚下洒下多么深重的鲜血。
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不会进步的民族,忘记英雄的民族是不配存在下去的民族。在平日时,我们自可放下历史,纵情欢乐。但是,我们最起码要在清明时刻,有个地方为那些,为了我们今日的一切美好生活,而浴血奋战,乃至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燃上一柱清香,敬上一杯薄酒。
世事流转,沧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