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玉狸长虹
然而他们这一暗中运功,怪事突然发生了——
全厅一百多人,无不目瞪口呆,如木雕泥塑,楞在当场!
徐世宪满头大汗,目光中充满了恐怖与怨恨,直看看金脸怪人,浑身颤抖,一语不发。
原来在他们运功之时,才发觉目已功力业已全失,竟然手无缚鸡之力,而且两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然而每个人的神智,仍然是清醒的。
金脸怪人,见此情景,忽又得意的一声家笑,道:“怎么样,你们还想反抗吗?嘿嘿!老实告诉你们“你们的武功业已全失,乖乖的听命本使者,嚼舌自戕,尚可保个全尸,否则,哼哼!只有自取其辱,还落个死后身首异处。”
金脸怪人说看,低垂的一只右臂,忽然缓缓抬起,长袖下露出一柄明晃晃的匕首,复又接道:“本使者也深知你们心犹未甘,但不妨任何一个出来试试看?”
金面怪人说罢,果见一个魁梧的中年大汉,愤怒得两目几欲突出,咬牙切齿,嘴角挂著两丝血渍,向厅门蠕蠕而动,但行了不到三四步,忽的惨嚎一声,仆地不起。
金面怪人得意的哈哈狞笑道:“本使者之言,不假吧!”
全厅一片默然,充满了死亡的恐怖与沉寂,每个人的面孔上都泛现著一种绝望,怨恨的神色。
忽然徐世宪面部抽搐了一阵,艰涩的道:“今日在坐诸位,都是小弟至朋好友,无辜受累,使小弟死不安心——”
说著,两只呆滞的目光,望了望全厅客人,又对金面怪人道:“在下自信生平所为,无何有愧于心,阁下能否将真实姓名见告,并将与在下结怨经过,当众说出,只要在不理亏于人,自当任凭阁下处置,尚请勿累及在下朋友,不知阁下以为然否?”
徐世宪一见情势发展至此,深知事态严重,一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英雄本色,使他说出这篇合情合理而也近乎哀恳的话来。
全厅客人,本已悲愤填膺,一听徐世宪之言,不禁声泪俱下,随不约而同的齐声叫道:“徐大局主,何出此言!吾辈中人,岂是贪生怕死之徒,今日既被这黑心小子所暗算,也只有认命啦!”
随著这阵慷慨激昂的言辞,骤然一阵骤动,厅内百多位好汉,跌跌撞撞的齐向门前站立的金面怪人冲去。
这情形看在金面怪人的眼里,竟然视若无睹。他似乎早已料想到这些人根本就走不出厅门。
因此,他原地站立,一动也不动的两眼直盯看徐世宪。
果然,厅里凡是往外冲撞的人,没有一个能够冲出厅门,便即瘫痪倒地不起了。
有些根本未存此念的人,一见这情形,目知生机无望,随即把心一样,舌根咬断,喷出一口
鲜血,咕当,咕当的一连倒下了数十人!那些瘫痪在地的人,这时也大都嚼舌自戕。地面上鲜血滴的殷然成流!
金面怪人对这惨绝人寰的一幕,颇为自得,只听他鼻孔中哼哼了两声,到大局主道:“徐世宪,你要本使者说出与你所结怨仇吗?不难,待你到阴曹地府!见了徐东海那老鬼,一问便知!”
徐世宪一听全面怪人,竟然提到了他父亲,不禁更为之愕然!
他深悉父亲生性豪侠,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素为武林敬仰,即使在江湖上行依仗义,难免与人发生过节,但也绝不会与人结下深仇世恨,竟使仇家用出如此灭绝残忍之手段!
以徐世宪的江湖经验,不难明白今晚宴会上的酒菜里,一定被人做下了手脚,不然何至如此?然而这暗下手脚之人,又是谁呢?
这些问题,在他脑海中萦绕著,但是他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突然,咕咚一声,那东平一尊,宝塔般的身躯,竟也倒下了。一代大侠,死得竟是如此的不值!
徐世宪知道今日之局,绝无一人幸免。胸中怒火如焚,目眺尽裂,如玉的面庞上,鲜血殷然。
他已无法忍受一个个至朋好友,不明不白的死去之惨状,骤然下了个决心,长长的一声叹息,随即声泪俱下,大呼道:“朋友们,等我一步,徐世宪来也!”
突然在他泪眼馍糊中,人影一闪,只觉浑身一麻,便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徐世宪在昏沉中似感被人踢了一脚,随即悠悠醒来。想起适才的一幕,他仿佛像是做了一场恶梦!
然而当他试看由地上缓缓爬起,张目看时,厅内的景象,使他已然明白,自己并非做梦,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场血淋淋的悲惨事寔!
这时他觉得周身软弱无力,但仍可勉强走动。
于是他挨次把全厅里所有的尸体,全部检视一遍,证明都是咬舌目绝,竟无一人生存,一百多人中,要说惟一幸免的,那就只有他自已了!
他猜不出为什么目已此时还能活著?金面怪人为什么竟然放过了他?这些问题,使他意想愈陷于扑朔迷离……
徐世宪咬紧牙齿,拖著两只软绵绵的腿,踱出厅去。所有房舍,都被他慢慢的巡视了一遍,到处所发现的全是被人以重手法点了死穴的尸体。
最后,他终又走回尸横遍地的大厅,已是力不能支,他所受的刺激,在精神上已无法负荷。
被一片阴森、凄怖、死亡笼罩著的“明湖镖局”中,他是一个惟一的生存者。劫后余生,应该庆幸,可是他的心已破碎了,虽然未死,却比死更难忍受啊!目睹“明湖镖局”数十年的基业,三百多局人,一百余位武林至友,还有四十多个鼓乐手,在一夜之间,完全毁灭,任谁也必心痛欲碎!
徐世宪本是性情中人,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能够独目活下去吗?即使苟延余生,功力全失,这血海冤仇,如何得报?
一个悲惨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倏然一现,瞬间,他作了一个最后的决定。只见他咬破了右手食指,以滴滴鲜血,在抱襟上写下了一大片血书,然后他奋起仅存的一丝生力,发出一声凄厉的笑后,低弱的哺喃自语道:“我竟是赶到一场死的宴会啊!静如,再见了!”
“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出,一条身子便斜斜门倒下!
天亮了,一轮红日由东方冉冉升起,照耀得铺满了皑皑白雪的大地,格外的明亮。
济南府里的人们,随著天气的晴朗,又纷纷的动起来了,在这世界上似乎根本并未发生什么。
大明湖静静的躺著,湖畔“明湖镖局”里的灯烛,依然熊熊的燃烧看。……
※※ ※※ ※※
在重山中一座巍峨的庄院。
这是进了那条幽深的山谷之后,才能发现的一所庄院。
庄院建筑得别出心栽,竟然坐落于绝谷尽头,创壁上一块突出的山石。
这块巨大的突出山石,方圆竟有四五亩地面,就在那千仞削壁的半腰,遮掩著深谷的末端。
突石之下,常年累月汹涌著一股湍急的泉水,直潟谷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
然而这瀑布恰被突石的阴影罩住,由外面无法看见,只能听到隆隆如雷的水声。
由此瀑布的冲激,在谷底形成了一座深不可测的黑潭。
这座黑潭的大小,恰如上面覆益的突石一般,竟然丝毫不差。
更怪的是:虽然瀑布经年累月的奔流,可是黑潭之水,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而且更找不到一处足以排水的出口,这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
远远看去,那半空的突石,恍如一片乌云,近视之其厚度也不过是仅有两三丈许。只有一面连于创壁上,三面悬空,却能耸然而不堕。宇宙造物之神奇,令人歉为观止!
这座突石上的庄院,远望之宛如空中楼阁,睹状之下,使人不禁联想到“海市蜃楼”的奇景。
大雪过后,庄院已被幪上了一层银幕,更衬托得神秘,壮观!
在这空中庄院的一间暖房里,这时正有一位风华经代的少妇,怀抱著一个尚未弥月的婴儿,忧心忡忡的来回踱著。
这妇人虽然云鬓散乱,峨眉紧蹙,依然是美艳绝伦。一双秋水似的明眸,不时的望望怀中已睡婴儿的那张俊秀的小脸,复又看看窗外的蓝天,有时会不期然的发出一声微微的叹息。
几天以来,她总是心情忐忑,不思饮食。原因是目从她的外子离家后,有一天的午夜中,她曾被一个不祥的恶梦惊醒。
这恶梦带给她一种不祥的预兆,使她意识到将有不平凡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外子离家,迄今未归。……
想到她的外子,于是一幕幕的往事,泛现脑际。……
那是数年前的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也是她出师行道江湖的第三年上,在黄山纪峰,被四个黑道高手围困,肩头中了敌人暗器,娇躯摇摇欲倒,眼看就要束手待毙!在此危机一瞬间,忽然出现了两个救星,力将四名强徒格毙,把她从死亡的边缘上抢救下山——为了救她之人,这两人其中之一,也被敌人击中一掌,受到严重内伤,如非灵药救治,亦将命丧九泉!
原来救她性命的两人,竟是年纪相若,面貌,身材无一不酷肖的一及兄弟。受伤的是老二,抱她下山的是老大。因此,她和老大算是有过肌肤之亲。
一个青春妙龄女郎,一旦同一个男人有了肌肤之触,无形中对这男人便会倍感亲切,另眼相看。何况这男子又是她的救命恩人,而且他又是长得一表人材呢!
因此,在这两个救命恩人中,她私心底下属意了老大。虽然她对老二同样的敬爱,可是这种敬爱乃是基于一种感激的心理,却并没有儿女私情。
必然而在老二的心中,却并非如此。他心性偏狭,自私而阴蛰,对她存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这种心理在他的言行间,时常有所表现,是以造成她无限的痛苦与不安!
一女自是难嫁二夫。不久之后,她终于和早已属意的老大结成连理,从此夫唱妇随,鱼水承欢。
在老二那方面,却是由惯郁不乐,虽已到了相当年龄,但终不言娶。如此一来,使她心中愈觉不安,对老二有一种照法报酬的歉意!这种心理上的痛苦,相处时间仓久,愈益增加。在别无良策可循的情况之下,她不得不对外子婉言劝告,离开小叔。于是夫妻两人,乃于一年前回到故乡,隐居在这所名叫“飞云堡”的庄院中。
夫妻二人,摆脱了江湖风险,优游山间林下,倒也其乐融融,然忧无虑,犹如一双神仙伴侣——就在这月内,她怀中婴儿,呱呱堕地,夫妻对此惟一骨血,自是爱之弥笃。
在此婴孩堕地旬中,忽然接到远在济南府的小叔婚姻喜讯,因此,她外子才冒寒风严雪,远远赶去。
如今屈指算来,应是丈夫返家之日了,然而却未见枕边人影,不知伊人缘何迟迟不归?
她想著……想著……忽然那场恶梦中的情况——丈夫满面血迹,叮嘱她好生照顾孩子……又重现脑际,不禁心惊肉跳起来!
惊悸间,怀中婴儿忽然醒来,哇哇啼哭不止,更使她心情烦乱已极。
突然,暖房门廉启处,红影一闪,走进了个身著大红缎袄的丫发,轻启樱唇,道:“启禀夫人,婢女到前院问过秦总管,他说堡主今天可能就回来了,请夫人放心。如果堡主今天再不回来,明日一早,便派人前去探听。”
妇人黛眉微展,看了一眼面前的丫鬟!道:“春娟,你把孩子替我抱抱,我烦死了!堡主至今未回,我总是放心不下。”
春娟接过婴儿,笑著又道:“夫人何必这么担心,我们堡主的本领那样大,还怕路上不好走吗?”
“你小小年纪,懂得甚么?”
“婢女虽然不懂事,但婢女相信堡主绝独会平安归来,但请夫人放心吧!”
“但愿如此。”
二人正说话间,门外又走进了个身穿绿衣的侍女,手中拏著一柄短剑,又手奉上,说道:“小婢已把堡主宝剑取来,请夫人过目。”
夫人接过宝剑,微一凝视,唰的一声撤出,寒光闪闪,耀眼夺目,的是一把上好兵刃!
“走!春兰,我和你练剑去。”夫人说著,提剑往外走来。
春兰随后跟著,两人来到院中。春娟抱著孩子,站在门里观看。
只见她微一提气,目定神凝架式列开。宝剑一挥,宛若龙蛇飞舞。演至精妙处,但见一片森森寒光,根本看不到她的人影。
这是她当年成名江湖时的一套精妙剑法,的是威力非凡!真把两名丫发看得鼓掌叫好不绝。
她把一套剑法演毕,停身仗剑,来至春兰跟前道:“好久未曾用剑,练来甚觉生疏不少。春兰,现在你把我教你的那套“云龙剑法”,练一遍我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