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玉狸长虹
她把一套剑法演毕,停身仗剑,来至春兰跟前道:“好久未曾用剑,练来甚觉生疏不少。春兰,现在你把我教你的那套“云龙剑法”,练一遍我瞧瞧如何?”
春兰接过宝剑,略一沉吟,娇笑道:“小婢愚蠢,这套剑法学了一年多,还是不够熟练,请夫人不要见笑。”
“你快练吧,不对的地方,我自会指教你,世间那有师父笑徒弟之理呢!”
春兰使命,不再答言,便演练起来。
只见娇躯闪动,绿影婆娑,剑光森森。刹时,激气成流,卷起片片积雪,满院飞舞,剑势凌厉之至!
这套“云龙剑法”,以威猛见著,因为春兰体态娇建,适于使用,故而夫人不惜耗费心神,传授与她。
其实春兰的这套剑术,虽未达妒火纯青之境,但已有了八九成的功候。
夫人对这一手调教出来的贴身伴女,有此功候,心中目是甚觉宽慰。因此在春兰练完之后,郑重的对她说道:“你这鬼丫头,我倒看不出竟会藏起拙来。这套剑法,你已尽得诀窍,以后只要肯用心练习,增加火候就可以啦!”
春兰听罢,乐得眉飞色舞,把宝剑递给夫人,喜笑颜开的道:“婢女在夫人面前,岂敢藏拙,只是婢子较夫人所会的本领简直是太渺小了,还请夫人能再教婢子几种功夫才是哩!”
“这个我自然会教你的,只要你肯听话,用心学习就行。”夫人顿了一顿,接著又适:“春兰,你回下去看看,有什么吃的,给我拿些来,我觉得有些饿啦!”
春兰应了一声,转身往厨房跑去,夫人自也提剑走回房中,她的心情似乎已经舒展了不少。
※※ ※※ ※※
日正当中。
飞云堡千仞绝壁的另一面。
此刻,正有一匹健马,沿看蜿蜒曲折的山径前行。
这匹健马,浑身墨黑,四蹄生白,不要说是一头有名的“乌云盖雪”良驹。
只见它四蹄得得,转弯抹角,健步如飞,到这曲折的山径,似是极为熟悉。
马上坐看一位中年华服书生,浓眉朗目,面孔白莒,体形修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俊美男子这华服俊美男子,骑在健马上,两目神光湛湛,边走边观赏路遑雪景,并不时的流露出一种神秘的微笑。
从他那微笑上,可以窥知此人正为某种事情而得意。
马行得得,不一会到在一块陡立如削的巨石之前,忽而停步不进,长颈一昂,一阵嘶鸣,山谷响应,历久不绝。
马上人翻鞍落地,走进巨石,在一处极不易察觉的所在,用手一按,刹时一阵唯唯声响过后,巨石当中,竟然裂开一个大门。
中年书生牵马人去,石门复合如初,丝毫不露痕迹。
穿过这块巨石凿成的邃洞,便是一座两岸陡创,深不可测的山涧,水流湍急,奔腾澎湃,声势骇人!
涧阔约有廿丈,对岸又是一座耸立的山壁。一条铁索飞桥,连互于两岸。
中年书生牵著健马,毫不犹豫的由摇曳的铁索飞桥之上,从容而过,望之令人胆寒!
在对面的山壁上,他以同样的方法,按动了一个机忸,又是一片石门呼噜而开。
只见一道山洞,迎面出现,两边松油火把!照耀得如同白昼。
中年书生走进后,石门复闭。约盏茶时间,通过了这所较长的暗道,来至一座庄院门前停下,凝目看了禁闭的大门一眼,口中喃喃道:“飞云堡啊!五年了,依然如昔,这次我可要永远做你的主人啦!”
有顷,他把乌云盖雪拴在一个石桩上,方欲举步往前扣门,突闻哗啦一声,大门开处,走出两名灰次庄丁,一见来人,送忙向前施礼道:“哦!原来是堡主回来啦!适才暗道消息通知,有人进入本堡,秦总管判断是堡主驾返,先命在下兄弟开门看看,总管随后节来接堡主。”
两个灰衣庄丁中一个年纪较长的说完这篇语后,这位被称为堡主的中年书生,还未来得及说话,只见大门内闪出了一位五十上下年纪的老头,生得重眉理目,神光湛湛,对中年书生凝视了一眼,略作迟疑的拱手施礼道:“二……二局……不,堡主回来啦!”
中年书生被这老头扫视了一眼,心中微感凛骇!但他乃是一位城府深沉之人,表面上依然极为从容,随道:“怎么啦!我离开了这几天,竟连总管也把我认错了。哈哈!其实这也难怪,谁叫我兄弟两个长得一模一样呢!”
这位老头子,便是飞云堡的总管,神算子秦大川,也是一位成名江湖的人物,精细机智,武功十分了得。今听堡主如此一说,随即笑道:“也许我真的老了,两眼昏花,一时竟将堡主认做——”
他说至此,略一停顿,接道:“堡主一路辛苦,请即人庄休息吧,夫人悉念堡主未返,正欲命我派人外出探听哩!”
堡主笑道:“我又不是三岁儿童,出了次门,何必如此大惊小怪!”说罢,首先住堡内走去。
神算子秦大川跟在后面,两眼直盯著堡主的背影,似是要看穿他的心肺一般。
※※ ※※ ※※
约莫三更时分,飞云堡后院的一问暖房里,忽然一声娇叱,随看一阵婴儿的呱呱啻哭,纵出了两条人影,一前一后,往前院奔来。
在前的人影,似是个女子,手提一柄短剑,怀中抱著个正在哭嚎的幼儿,如飞的身法,一望而知是一个具有上乘轻功的女人。可是后面紧迫的那个身材修伟的男人,似乎轻功也并不在那女子之下。
绕过一座厅房的转角,那女人眼看就要被后面之人追上,暗影中突然一记劈空掌力,挟著锐利啸声,刺斜里撞向这紧追不舍的男人。
由于变生仓卒,那男人在不意中,一个修伟的身躯,竟被撞得倒飞起三丈多高。然而这人的武功的是了得;只见他半空里的形身,一伸一缩,便轻飘飘的落在地上,怒暍一声道:“秦大川你凭什么竟敢管起我们的家务事来?先吃我一掌,尝尝味道吧!”
这人盛怒之下,一掌劈出,劲力加卷山倒海,直向暗影中学去,威势骇人!
他劈出了这雷霆万钧的一掌之后,对暗影中秦大川的死活,根本并不在意,随急急前去追那怀抱幼儿的女人。
由于秦大川暗中出手拦阻,才使那女人得以脱身,晃眼工夫,已纵出堡外,进入那座唯一通达外界的山洞。原来这座山洞,里面暗道分歧。此时那女子已走进一条秘密的合径,由于她的轻功造诣已臻上乘,利时便由此岔径的尽头,登上一座山峰。
她略一凝神提气,正拟奔下山举去,突然身后一声狞突,一个修伟的身影,出现在距离约三丈远处。
这如鬼魅般的人影之出现,使她骇然一凛!纤手一扬,三颗绿色弹丸,挟著衬联动风,分作品字形,向那人影迎面击去。
那三丈之外的人影,一见暗器袭至,迭忙呼呼劈出两掌,便生生把三粒绿丸击落。
接著又是一声狞笑道:“静如,你这绿丸暗器,虽然厉害,嘿嘿!对我却是发生不了作用。
不信你有多少,尽管施为出来,然后我们再好好商量吧!”
那女子一听这话,明眸中滚动著泪珠,状似悲愤至极,惨然一笑,银牙咬得格格作向,骂道:“对你这灭绝伦常,毫无廉耻的衣冠禽兽,还有什么好商量的。”骂罢,手中短剑一抖,寒光森森,一招三式,向那人影迅疾攻至。
这女子虽然剑法凌厉非凡,无如对方功力超绝,仅凭一双肉掌,竟然封闭得毫无可乘之隙。
眨眼间,二人拚斗了五十余招。这女子因为怀中抱著个兀自啼哭的婴儿,出手动作上难免有所顾忌,是以渐渐守多攻少。相反的对方的掌法却是愈战愈勇,压迫得她步步后退,娇喘吁吁,香汗淋漓!
然而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对方仅是以游斗方式,来消耗她的真力,否则,她早已被震伤掌下了。
这时峰上又来了两另两女,手中各执兵器,圈拢而至。那男人对此突然出现之人,似乎有所顾忌,随即加重了手法,步步紧迫,并边斗边说道:“静如,你听我解释么,我并未杀他呀!这完全是为了我真心爱你之故,才出此下策。你这样下去对你我都没有好处,即使他们都来参加,你想就能胜过我吗?”
任管他怎样说,那女子竟系毫不为所动。虽然她也明白,无法打胜对方,可是她已骤然间下了个两败俱伤的决心。于是一声不晌,银牙紧咬,杏目圆睁,使出了她当年仗以成名江湖的一奏“九环”剑法,拚著身受对方掌伤,也毫不闪避的招招递出。
这男的被她这种拚命的招数,一轮疾攻,似已触动了胸中怒火。于是杀机倏现,怒暍一声,“贱人拿命来吧!”
只见他右掌“天王托塔”,送出一股刚猛劲风,将对方劈来剑势,往空撞出。左掌“力劈华山”,拦腰削出。力道之大,动作之迅,的确骇人!
这一招如果那女子不撤剑疾闪,必然被他左掌击伤。倘若她见机自保,而他早已计算妥当的下一招“怒涛缚龙”的大擒拿手法施出,必使对方束手就擒以遂其欲念。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出乎人们的逆料之外,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知那女子的宝剑,被他推出的掌力微一上扬之后,拚著挨受一掌之危,不退反进,腕力用尽,剑势依然下沉,直劈这男人面门。
血花飞践中,一声狼叫似的痛呼,夹杂著一声女子的惨厉长笑,一条纤巧的人影,飞起丈多高,直向峰下深谷泻去!
一个修伟的身躯,在峰顶上踉跄了两步,也一头撞向山底!
山峰上两男两女,骤然合拢来,望著峰下深谷,长揖跪拜,哀哀嚎哭了一阵,蓦然,一个身著绿衣的妙龄女子,纵身跃向谷底……
这一幕人间悲剧,在表面上看,至此已经终了,但实则不然……
※※ ※※ ※※
在山东半岛的东南端,有一座绵延起伏的高大山脉,远远看去,似一抹青云,横互天际。
这座高山,便是劳山。
劳山在山东境内,与东岳泰山齐名争胜。山中层峦叠翠,涧水澄彻,景物清幽,美不胜收。
山林胜地,钟灵毓秀,本是方外高人修性炼功之所,藏龙卧虎之处,此人所共知。
此时,正当暮春三月,百鸟争鸣的季节,但劳山的绝顶,依然是云深锁径,难睹“庐山真面”。
碧落岩是劳山的一处绝壁。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顾名思义,可知此岩之高!
这岩壁陡立光滑如削,草木不生,无可援手投足之处,不要说是凡夫俗子,就是内家高手,如无“蹈空蹑虚”之大乘轻功,要想登上此岩,亦是“难于上青天”!
岩下为一深谷,怪石嶙峋,草木丛生,兽串鸟鸣,人迹罕至。
然而,此刻却正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幼童,在这深谷中追逐著一只白猿嬉戏。
但见他们或纵上树梢,或跃落岩石,或在半空飘飞,兔起鹘落身形恁的轻巧灵敏!
尤其这个幼童,亦是身著一袭白衫,和那雪白的猿儿追逐时,看来轻灵得就如两缕白烟,在这深谷中荡来荡去。
那白猿似乎是故意引逗幼童,总是不让他追上。好几次眼看就要被幼童捉住,可是在一瞬间,它的身影倏的一缩一伸,便电光石火般逸出数丈之远。
幼童似乎被白猿逗得累了,额角上微微沁出了汗水。
这人与猿的追逐嬉戏,似是意犹未尽,忽然绝壁上传来一声清啸,宛若龙吟,山谷响应!
深谷中蓦然飞起两个白影,电射般直向岩顶投去,瞬息不见。
原来,碧落岩顶,竟是一片方圆约数十丈的平坦地面,右端则是座突出的山峰。山峰下面,矗立著一块三丈多高的青石。
转过这块巨石,赫然现出一所古洞。因此,这块巨石便成了古洞的天然屏障,因其与山峰浑然一体,如非接近,尚不知此处乃别有洞天!
洞门上方的石壁上,朗朗大书著「上清神洞”四字,苍劲有力。内家一看便知,此必是“金刚指”力,一气刻成。
碧落岩上,此时出现了一位葛衣芒履,迎风飘飘的道长。
这位道长须发如银,面如古月,双目神光焖然,太阳穴高高隆起,风骨超逸,一望而知,是一位性命兼修,功力非凡的高人。
老道长手挽一个十二三岁的幼童,身后跟随著一只白猿,满面春风,向著山峰下的巨石,徐徐走来。
这个童子面如冠玉,星目剑眉,垂直的鼻梁,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