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玉狸长虹
他本是要说甚至杀身大祸,但他未经说出,只是微指一声,使戛然住口。
欧阳青心中匉然一动,急问道:“师兄此言何意,能否以见告?”
神剑北童并未答覆他的询问,仰脸长长一叹,蓦然纵声长笑起来………
他这笑声,乃是挟以数十年修为而发,宛若山崩海啸,律音激荡,历久不绝,直把那些一具一具的骨骸,震动得摇摇摆摆婆媟作响,益发使这鬼气森森的“九幽地府”倍增恐怖!
突的——
笑声中断,神剑北童双眉微耸,直向黑屋射去………
白猿秀士徐玉麟,自进入“回旋之路”后,果然不出他之所料,行不多远,面前使出现了三条歧道。
仔细分辨那三条歧道是,虽是一列并排,但宽狭一致,每条暗道的入口的石壁上,均题著四个大字。右面是“不归别途”,左面是“亡魂之路”,居中则是“轮回九转”。
这十二个大字,构成了三支歧路的名称;名称虽然各异,但涵义则是殊途同归——入此无生。
徐玉麟面对这三岔歧途入口,思考了一番三个不同的名词,觉得并无多大区别,“不归”“亡魂”,同是暗示一个死字,至于“轮回九转”,顾名思义,绝也不是个易与之处!
他心念一转,暗道:我既进入你“不归别庄”,眼下何不再走走你这“不归别途”,倒要看看“不归”二字,是否当真名符其实?
行想至此,真气一凝,使举步向最右的那条“不归别途”迈进。
他刚刚进入不到数丈,暗道使曲曲折折转了数个方向,他边走边在每个转折之处的石壁上,以“金刚指”力,刻划下一个暗记,以便作退出时的指示。
那知当他又转折了几个弯后,一步踏进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所在,凝目流顾,原是一所地下广场!
这所广场成圆形,约有二十几丈的面积,四周围墙、地面、顶盖,一律粉白,赛似个雪洞。
圆场的中央,有一根三人合抱的白色圆柱;柱上四周嵌著四颗龙眼大小绿色明珠,散发著淡淡的绿色光芒,白绿辉映,竟使这座圆场甚为明亮!
那光线柔和极了,令人如置身一所和平、美妙的境界;又似进入绣楼闺阁,顿生无限遐思……
徐玉麟对此地下的美妙处所,流顾了一阵,不由暗自赞叹,当初设计此地之人之精思,以及工程之浩大,竟然一时忘却了身在何处?
他不期然的竟自向那圆柱缓缓走去,当他走至圆柱之旁,回首一看,心中不由大震!
原来这圆场的四周石壁之上,竟是一座一座的孔洞,那些孔洞,非但大小一致,而且间隔如一,而他也就是从一所孔洞中,进入的这个圆场,可是他从那一个孔洞进来的,已经无法辨认。
他究竟是个聪明的少年,见此光景,于是脚下不再移动,迳向来时的相反方向,疾然跃去。
由于他进入这圆场之前,一时忘记在孔洞上作下暗记,所以此刻竟自找不出那是来路?不过,他心想走向圆柱时的方向既未曾移动,那么这时返身走回,当面也仅是三四个通往外面的洞口而已,倘若每所洞口都试试,必然找到来时的退路。
他自以为这想法极为合理,可是他怎知果然如此轻进场退,那此“不归别庄”,“回旋之路”,“不归别途”,等等的一切,岂不是故弄玄虚?
徐玉麟沉忖半晌,终于走进了一座认为极可能是来时的孔洞,前行丈许,便被一睹坚硬的石壁阻住,然而却有一条夹道通往两旁,于是沿夹道向右再行,不几步远,夹道未尽,而右边却发现了一所通往圆场的孔洞,调头再向回走,所见依然如此。
这样以来,显然认为极可能是退出的洞口,都已经变成不可能了!
他索兴沿著夹道走去,所经过之处,都是一般无二,虽然他是朝著一个方向前进,但最后仍是回到原处。
这时他才明白,这所夹道,乃是环绕著圆场而筑,夹道一边是数不清的孔洞,一边则是坚厚的石壁,孔洞仅能通往圆场,但却无任何通过石壁的出路。
然则,他来时的暗道,究竟那里去了?难道说这环绕圆场的石壁,竟能无声无息的自行旋转不成?……
想到“旋转”二字,似是若有所悟,他竟自呢喃道:“旋转………不错的,一定能够旋转,不然也就不会叫做‘回旋之路’与‘不归别途’啦!”
徐玉麟虽然跟随上清真人那般盖代绝才,春风化雨十数年,对武学涉猎至广,奇门八卦,九宫易理,以及五行生克之道,知之甚详,可是无奈这所地下圆场,既不按九宫八卦,亦不合五行生克,是以真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此际,他才深知这“回旋之路”中的“不归别途”的奥妙与厉害了!
他,身负数门绝学,超人艺业,而今却被困于此!
想到他之所以“死亡之车”,进入这所神秘莫测的“不归别庄”,原是因发现了杨金萍在密林中,遗留下的一条绿衣之带,由此推测飞云堡中,在其走后的这段时间里,可能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是以和神剑北童、欧阳青三人,急于赶返徂徕山去。
然而,人生一切遭遇,往往是出乎逆料之外,想不到途中竟会遇上那载劳什子的“死亡之车”!
而今,狒狒失踪,飞云堡里消息渺然,“五巧”会聚魔群,企图向太乙门古墓发动,掠夺紫玉狸,寻找“玄天秘岌”,以争霸武林……
这些,在在都是需要他去担当的大贡重任,而父母家人的血海深仇,犹未能报,更使他寝食难安!
徐玉麟此际的脑海中思潮涌伏,千头万绪……
他倒并不太担心自己的生死,而是对他有恩之人,尚未图报万一,以及那些艰钜的,未完成的诸般事务,怎能使他甘心受困在此,而坐以待毙呢?
可是,倘却是实实在在的被困住了!
他在圆场中盘膝默生,沉思良久,霍然跃起,大声疾呼道:“我不能在此活活的被困而死,我有很多事要办呀!要办呀………我必须出去啊!………”余音回荡,经久不绝!
呼叫之声甫停,蓦的一种潜在的求生本能,在他的脑际中倏然一现,他终于握住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线灵机,推理思考下去……
世上凡百难事,前人既能想出,后人亦何尝不然;徐玉麟情急智生之下,终于凭仗其锐敏的判断,观察,推想到圆场中央那根白色石柱上去。
他以为那支石柱,如非是多余,那便极可能是此圆场操纵枢扭,何不仔细过去瞧瞧,或许能寻出望眉目来,也不一定。
于是他走至圆柱近傍,环绕审视一匝,但却未发现任何可疑迹象,他又以双手,绕石柱遍处按摸,竟也没有摸到什么名堂。
最后,他仰脸细瞧那绿色明珠,见那明珠一半外露,一半则是嵌于石柱之中,要想摸到,则必须以“壁虎功”附柱而上。
这一点当然难不住他。四颗明珠他逐一按动了一遍,其中有一颗,手指触动时,似乎略微有些松动,随引起了他的疑窦,复行用力一按——
突的圆形石柱,风车般的旋转起来,而且越旋越决,几乎把他摔将下去。
心中窃喜道:这下子至少已被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所在!随飘身落地,瞧著石柱的转动。
那知他双足著地不久,顿然觉得身体未动,可是竟然绕石柱游旋起来,低头看时,见系石地也自旋转不停。
起初,他还觉得甚是好玩,但不一会眼前发黑,使晕倒在地……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终于从昏迷中悠悠醒转,反身坐起,揉揉星目,张眼四瞧,神光触处,不禁为之怔呆!
此际,只见圆场四周墙壁上,那一座一座………在他记忆中大概是一百零八个方形洞门,不知何时,像是被人一把抹去,点痕了无!
然而,在那光洁的白壁上,却出现了一个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像。
这些人像,高矮不一,胖瘦各殊,而且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僧道尼姑,无所不有!
徐玉麟被此骤然变化后,而出现的人像,为之吸引,不自觉的竟然抬步向石壁走去。
这时,倘已对石壁上的人像看得特别清晰,只见这些人像不但每人手里都握著一件乒刃,同时也都列成一种招式,细看那些招式,竟然彼此不同,骤视之,以甚平淡无奇,细审之,却是诡异奥妙,虽系列出一招,然则蕴蓄著无穷的变化。
世上那一个练家子,不醉心于自己所不能之武术,徐玉麟年仅弱冠,壮志如虹,岂又不然呢?
他在武学素养上,木来就有优良的基础,又加上天资颖悟,凡事大都可以触类旁通,过目了然。而今,不期然的他竟对这人像所出招式,发生了莫大兴趣,暗自忖道:看样子这些人像所列招式,虽则与武林中各大门派迥然不同,却是一种怪异的武学,但是他们每人所使乒刃,各自不一,是否是一套完整的武术?抑或是各自独立成招呢?
行想至此,手随念转,竟将“九龙剑”“呛”的撤出,找到一尊用剑的人像,竟自仿照著比划起来。
用剑人像,列的是一招极像“童子拜佛”式,可是又与当今武林名门大派剑法中的“童子拜佛”迥异,故不管如何,这招剑式,应为一套武术中的起手式,这一点徐玉麟已可窥知。
他仅仅比划了三次,已将这招剑法,了然于胸,接著再著另外一尊人像时,乃是使用一对亮银枪的巾帼英雄。
此女姣姿,容色绝代,眉目含情中令人感到一种森冷的杀气!
她一对亮银枪摆的是“双龙采珠”,气派、架式,堪称“佳绝”!
徐玉麟苦于手内无枪,而且宝剑也仅只一柄,要学此招数,甚觉驴唇不对马嘴,无可奈何之下,只有以剑代枪,以指代剑,如此比划了几遍,觉得并无不对头处,而且竟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他本就记性过人,此刻既醉心于这些招式,自是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一招一式的逐个学习下去。
一个个,一招招,不多久光景,他竟环绕石壁学行了一周,点数一遍,奇怪,这些人像竟也与洞门之数相同——一百零八个,自然他也学会了一百零八招。
在此一百零八招之中,虽然怆刀剑戟,鞭?锤抓,斧棒钺矛………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兵器,但他完全是以剑代替,然而却没有不适之感,以乎这些招数,使用任何兵刃,均无不可,尤其以剑代之,则更妙用无穷!
他一时竟然忘了此身被困,惟恐忘记,复从第一式——“童子拜佛”,演练起来………数十招下去,不由心中大乐!
原来这一百零八式,也正与太乙门的“古墓八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非但可独成一招,而且更可连续施展,竟然是一套神奇诡异而完整的武学!
一百零八式,不一刹工夫,已从头到尾练习了一遍,宝剑归鞘,暗自欣喜道:真想不到这“不归别庄”中,竟有此上乘武学,此庄主人当必是一位盖世奇人异士!
于是,在他的脑海中,无形中刻划出了一位武功高深莫测,胸藏万机的人物,而敬慕之心埋,使也油然而生!
想著,想著………心念一转,又想到那支粗大的圆柱上去,目光掠处,怪事又生!
那支停而不旋的圆柱,在一颗绿色明珠之下,隐隐裂出一条如不细看,便极难发觉的纹缝。
他也未暇思索,竟自走向前去,伸手朝石柱之缝纹,推了一把。
“轰”的声响,似是块巨石跌落深坑,石柱上现出了个仅容一人进入的长方形洞口!
徐玉麟愕然间,暗自忖道:既是无路可出,何不进去看看,或者有办法,也不一定。
他乃是个想到就做的人,身随念动,便向圆柱洞口走进!
“呀!糟糕!”惊呼未出,一脚踏空,身不由主的往下堕去………
※※ ※※ ※※
“轧轧轧——”的物体转动之声,震耳欲袭!
“呼呼呼——”的风吹,令人冷战而心惊!
这是一口地下的方形深井,但无水而却有声,有风,贴井底还射出一线刺目的光明!
声响,风吹,光明,究竟由何而来?………
井底下一位白衣少年,在怔怔的细辨那声,风,光………
这位白衣少年,自是甫从石柱方洞堕落下的徐玉麟。
井虽深,但却难不住这位轻功造诣,已达于不可思议之境的少年,而是他在失足下落之后,复提气踏空上升,发现石柱上的方洞,已自不见!
此际,他真的已成了个“井底之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