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
淼墓芗移鸵郏嘉薹ㄏ胂笳馕徽罩恢盎蹲骼值氖雷拥钕拢谝淮蚊都纾帕辍?br /> 徐凤年拎刀下楼,看到一群丫鬟聚在院中,面容忧愁,徐凤年笑道:“都忙自己的去,做做样子也好。否则被沈大总管瞧见了,又要嘀咕咱们梧桐苑没规矩的碎话。”
徐凤年快步走入卧室,从床底搬出枢机盒,找出那叠以木炭作画绘剑势的绢帛,与枢机盒一致无二,都成了遗物。
不让人打扰,徐凤年凝神看了一宿。将简陋剑谱放回盒内,徐凤年抬头看到老爹徐骁不知何时就坐在一旁。
徐骁问道:“看得懂?”
徐凤年摇头道:“不懂,老黄画工太差,我悟性更差。”
徐骁笑了,“你要学剑?”
徐凤年点头道:“学。”
知子莫若父,徐骁问道:“学了剑,去武帝城拿回剑匣六剑?”
徐凤年平静道:“没理由放在那里让人笑话老黄。”
徐骁淡然道:“那你五十岁前拿得回吗?”
徐凤年叹气道:“天晓得。”
徐骁没有任何安慰,只是神情随意地起身离开,留下一句不咸不淡的话:“想清楚再跟爹说。”
徐凤年望着父亲背影,问道:“老黄最后说了什么。”
徐骁停下脚步,没有转身,说道:“等你学成了再说。”
其实,老黄说了什么,不重要。
人都没了。
六千里风云,城头竖剑匣。
可十几坛子的黄酒,都还留着啊。
第019章 练刀
徐凤年真的捡起以往最不齿的武艺,但他学剑之前先学刀。
当然是跟白发老魁学。
老魁本要离开王府去闯荡江湖,早嚷着手痒了,要会一会那蹲着茅坑却不怎么拉屎十大高手,等后头九个都打过了,再去跟王老怪过招。
老魁最看不惯这老匹夫,天下第一就第一,装什么第二,直娘贼的矫情!可恨!正啃着羊腿的老魁听闻徐凤年要跟他学刀,猖狂大笑,喷了一地的羊肉碎末。
老魁见拎那把好刀的世子殿下没有任何玩笑意味,丢了羊腿,满是油渍的大手抚摸上青壮年时请高人勾入琵琶骨的猩红巨刀,问了个问题:“凭什么爷爷要教你?”
徐凤年回答:“我让徐骁去把那个用斩马刀的魏北山请来北凉,与你过招。以后每年一个,直到我学成了刀。”
老魁赞了一句好大的手笔,抬头望着徐凤年,神情古怪笑问:“小子,告诉爷爷为何要学刀,北凉三十万铁骑还不够你这小子耍威风?”
徐凤年抽出绣冬,手指轻弹,咧嘴笑道:“那些人的刀枪,说到底还是别人的,我也得找把自己顺手的。”
老魁撇了撇嘴不置可否,只是让徐凤年单臂提起绣冬,先站上半个时辰,刀身不能斜,否则就算把王老怪给请来,这个便宜徒弟都不收。
结果,徐凤年坚持到一个时辰后当场晕厥,绣冬刀始终没有倾斜,准确来说,连颤抖都没有。
老魁呆呆望着倒地不起的世子殿下,走过去捏了捏这小子僵硬如铁的右臂,啧啧道捡到宝了。
接下来老魁并没有传授徐凤年如何高深玄奥的招法,只是让他重复四个枯燥动作,直刺,斜撩,竖劈,回掠。刺三千,撩三千,劈四千,掠四千。
老魁本以为这个钟鸣鼎食惯了的公子哥起码会问几个为什么,可徐凤年没有,只是每日拂晓到僻静院中开始练刀,每日深夜蹒跚离去,绣冬一刻不离身。
这让老魁很是郁闷,同时又产生好奇,徐凤年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意志,还有相当扎实的握刀功底,莫不是这世子殿下先前被军中武将悉心调教过?学了军伍悍刀做防身术?
这段时间刻意刁难,让徐凤年练习乏味的握刀,一半是让这个娃儿知难而退,天底下的刀法,没有半步终南捷径可走,另一半则是真心,练刀首要握刀,连刀都拿捏不住,那就不是用刀,而是被刀拖着走,即便拿到手一大摞的绝世刀谱,也只是耍些看似花团锦簇的花哨招式,一旦对敌,只有死路一条。
初日练刀恰好是大暑。
大暑过后是立秋。
徐凤年始终光膀子练刀,一身锦衣玉食好不容易温养出来的柔滑肌肤晒成了古铜色,愈发精壮,若添些伤疤,便可与行伍悍卒无异。
可刀法,远未入流。
白露秋分寒露后是霜降。
掠四千变成了掠六千。
徐凤年终于开口问第一个问题:“刀是百兵之胆,大开大阖,讲求虽千军万马吾往矣,可这回掠是收刀法,怎么就偏要多练了?”
老魁笑道:“世上不怕死的刀客太多了,可不怕死的刀客,最容易死,天下最厉害的回刀术,也逃不掉一个掠字。哪有对谁都是刀取人性命的好刀法。爷爷的大道理,都是阎王殿外转悠一圈回来路上想出来的,学着点。”
武库那里有堆积如山的刀诀刀谱,可徐凤年练刀第一天起,便没有踏足被江湖武夫视作武学圣地的听潮亭。
老魁对此甚是欣慰。
刀法一途,不比武当山那娃娃师叔祖修习的天道,最紧要是滴水穿石,至于小成以后,如何相辅相成地拣选心法,内外兼修,老魁不担心这个,人屠徐骁有的是歪门邪道,问题在于锦衣玉食的世子殿下撑得到那天?
立冬后,直到大寒,哪怕湖面结冰,徐凤年都被会被老魁带进湖底练刀,闭息时间越来越持久。刀法还是没有登堂入室,却先养出了水性。
近期,城外竟横空出世了几股游寇,就在堂堂大柱国眼皮底下叫嚣作乱,这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可城中传闻几伙找死的匪徒都不是由北凉铁骑踩肉泥,而是被一位带狰狞面具的刀客给屠尽。
城内闲杂看客们在拍案叫绝后总要说上一句可惜那半年来无声无息的世子殿下没能看见,否则定要大大赏赐一番。至于那些个城内权贵,则是个个摸不着头脑,且不说那鬼祟刀客是何方人士?那几股流匪从何而来?大柱国治下不可说路不拾遗歌舞升平,但要说如传闻那般是北蛮窜入北凉的流民兴风作浪,打死都不信。
农历二十八,徐凤年跟着大柱国前往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这一次要由行冠礼后的他来敲钟。
卸甲下马登山,夜宿山顶千佛阁,徐凤年灯下抽空翻看龙虎山真人寄来的信,很厚。
徐凤年会心一笑,看到信上说黄蛮儿看到漫山遍野的山楂,就一捧一捧带回师父修习居所,结果满庭院都给堆满,亏得在山上德高望重的真人不敢训斥,只敢好心解释这山楂摘下后存放不久,最好等哪年下山再摘,结果差点被黄蛮儿拆了房子。
徐骁并未入睡,走入房中,瞥了眼灯下横放桌上的绣冬刀,手中拿着另外一封家书,却是次女徐渭熊寄回,大柱国苦着脸说道:“你二姐写信骂了我一通。”
徐凤年笑问道:“就因为我学武练刀?”
徐骁坐下后叹息道:“要是你再练下去,指不定她就要从上阴学宫跑回来当面骂我了。”
徐凤年不去看信,只是幸灾乐祸道:“她怎么说?”
徐骁眯眼道:“她让我问你,用刀第一,又如何?”
徐凤年想了想,说道:“你就回信说能强身健体,总不能被美色掏空了身子。”
徐骁为难道:“这个理由是不是儿戏了点?”
徐凤年自信道:“对付二姐,就得用这种法子。否则与她说大道理,说得过?”
徐骁竖起大拇指,马屁道:“这刀没白学!”
二十九日清晨。
山雾弥漫。
徐凤年双手搁在绣冬刀刀柄上,驻足远望。
立冬后,那几股流寇都是老爹徐骁安排的练刀“木桩”,徐骁没有任何暗示,但徐凤年自然猜得出多半是些北凉军中犯了大禁的死犯。
徐骁治军极严,赏罚分明,便是当初义子陈芝豹犯律,也被示众鞭挞成一个血人。若非如此,京城清流中也不至于流传北凉只认凉王虎符不认天子玉玺。
这些个临时充当劫匪山贼的军犯,没传承过正统武学,但一身本事都是战场上靠拼命滚打出来的,力大凶残,有着北凉铁骑特有的悍不畏死,最适合给徐凤年锻炼直来直往的杀人悍刀术。
老魁亲眼看着徐凤年杀绝三拨,之后就不再留心,只是给出地址,就让徐凤年单骑单刀前往。
第一拨过后徐凤年身中六刀,五轻一重,砍中后背那一刀,也不致命,趴在血泊中,刀仍不离手,最后由老魁背回王府。
此后几批徐凤年都是带伤而战,老魁绝不给他一丝一毫偷懒叫苦的机会,换作其他王府豢养的高人,绝不敢如此糟践勋贵程度足可媲美皇亲国戚的世子殿下。与悍匪搏命练悍刀,其中艰险,不足为外人道。
徐凤年闭上眼睛,放缓呼吸。
心想是不是可以入手内家了?外门的刀法再霸道,碰上真正内外兼修的高手,就如稚童嬉闹,只能贻笑大方。
可这内家修为,更讲究步步为营,体内大小窍穴经脉,打磨贯通如行军布阵无异,像那号称天下内功一半出玉柱的武当,尤其是一些有天赋根骨有领路师父的道士,一日在山,就要一日修行,力求达到与那天机生化共鸣的大道境界。
内力这东西又不是食物,塞进肚子就能塞满填饱,徐凤年上哪去凭空多出十几二十年水磨工夫的宝贵内劲。
要不去听潮亭找些走邪门歪道的路数?徐凤年皱紧眉头,睁开眼睛,满眼的云海,满耳的松涛,心旷神怡。没来由想起了绣冬刀的旧主人,不知道那白狐儿脸何时会登上三楼?这美人儿约莫该要嫌弃绣冬刀给错人了?
那年大雪,白狐儿脸湖上出刀,才是真的悍刀行啊。
徐凤年深知其中云泥差距,但没有气馁,有个缺门牙却总憨笑的老头说过,吃饱放屁是挺舒服的事儿,可屁要一个接一个放,慢慢来,更舒坦。
他现在练刀法门,是最笨的法子。
该敲晨钟了。
由于练刀的关系,徐凤年的敲钟,钟声洪亮。
一天下来共计一百零八声钟响。
北凉军中扛蠹的齐当国面有异色。其余义子中姚简和叶熙真相视一笑,惊喜参半。肥球褚禄山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至于小人屠陈芝豹和左熊袁左宗都在边境巡视,并未现身。
一行人徒步下九华山,与徐凤年并肩的大柱国缓缓道:“你若真要习武,府上高人倒知晓一些旁门左道,就看你肯不肯放下架子了。”
徐凤年哑然失笑道:“我能有什么架子可端着?”
大柱国遥遥望向武当山,眯眼道:“那就好。”
第020章 杀人赏雪
正月里又是过江之鲫的显贵访客陆续携礼登门,陵州牧严杰溪和子女一齐到达,丰州刺督李功德后脚跟上,自然带上了名声奇差的宝贝儿子李瀚林。因为两人儿子与世子殿下是发小好友的缘由,两位州牧大人关系深厚,一直有幸被北凉王高看一眼,治理政务上偶有纰漏,都得以被大柱国轻轻带过。
其中严杰溪还有个外人羡慕不来的优势,严州牧有个才学相貌都一等一的女儿,连大柱国都称赞有加,亲口评点“稳重和平,展洋大方”,当时许多人都深信此女将会进入北凉王府,估计是世子殿下过于放浪形骸了点,一直没有实质性动静。
今日大柱国亲自接待两位州牧,李瀚林的屁股坐不住,早就蠢蠢欲动,大柱国大手一挥说了个滚字,李瀚林立即如获大赦拉着不忘作揖行礼的死党严池集奔出去。
丰州牧李功德长吁短叹,这兔崽子也太不得体了,大柱国笑着说翰林这性子不错,李功德这才宽心,大柱国清淡一句,可比州内骂声万言有用百倍。
严杰溪女儿严东吴也婉约告退,去府内散步。能得大柱国好评的女子十分罕见,她被北凉士子公认“女学士”,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器彩韶澈,明艳动人,若非被北凉第一奇女子徐渭熊压了一筹,还要出名。
只是她自打第一眼看到徐凤年就全无好感,将这位世子殿下看作腹中空空的草包,也从不掩饰。而徐凤年则针尖对麦芒,说严东吴是个沽名钓誉的女禄鬼,明面上和气,其实城府世故,长得温婉无害,却是把刀子,谁娶她便是捧着把尖刀回家,家门不幸。
总之两人这些年一直不对付,互相不顺眼,能不见面就不见面,所以互相串门,见面都不打招呼。她弟弟严杰溪本希望能与凤哥儿亲上加亲,后来眼看无望,也就死心。
暮色中,严东吴走在通幽小径上,心中冷笑,这半年不闻世子殿下作怪,听说是禁足读圣贤书,她才不信大柱国能禁得了徐凤年的双脚,指不定又是闯了什么泼天大祸。
严东吴听到一阵阴阳怪气的言语:“呦,这位姑娘好胆识,敢在徐草包的地盘上单身游览,不怕被那草包给劫了去肆意凌辱?”
她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