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
被这庄稼汉子一气甩开了三匹战马,身侧两柄北凉刀终于趁机砍来,力拔山河的汉子面沉如水,双手握住天下间锋芒最盛的制式凉刀,只是一拧,就被他卷曲起来。
“下来。”
只听他平静说出两字,两名悍勇轻骑便被他给扯下马丢出去。
这汉子当头一匹战马急停,马蹄高高扬起,重重踩下!
他蒲团大的双手闪电缩回,高过头顶,握住力沉千钧的马蹄,冷哼一声,将这匹骏马给生撕了!
把一匹冲势惯性下的战马给活生生撕成两片,需要多大的气力?!
没了坐骑的凤字营轻骑身形下坠,恰好被庄稼汉子一拳砸在胸口,甲胄与胸口一同炸开,当场毙命,血肉模糊。
接下几骑皆被这勇武汉子轻松摔出,无一幸免。
裴南苇不忍再看,下意识瞥向站在身前的北凉世子,背影依然挺立,挪了挪,总算可以看见他的一些侧脸棱角,却没能看到预期的惊慌失措,这让裴南苇十分失望,那汉子势不可挡,并且放话说要借头颅,这徐凤年当真是丝毫不怕吗?裴南苇再望向战场,才一个照面,世子殿下的亲卫骑卒便折损数位,可更让裴王妃震惊的是这等残酷局面下,其余凤字营轻骑依然如世子殿下一样腰板挺拔,对血腥场面视而不见,尤其是那手持大戟的魁梧武将,笼罩于一身沉重黑甲中,连人带甲加上铁戟,怎么说都有四百多斤,面对失利,只是骑于马上,岿然不动,好可怕的铁石心肠!裴王妃心有戚戚然,北凉士卒都这般无情吗?
大戟宁峨眉提臂握戟,戟尖指向第十一王明寅,二十骑中十骑依然沉默抬弩,十骑则继续发起冲刺。
这汉子身后最先十骑中没有阵亡的轻骑,轻伤者重新上马列阵,重伤者则坐于地上,捡起弓弩。
隐隐形成夹击之势。
北凉对敌,唯有死战。
靖安王妃望着那十骑不惜性命地策马前奔,以往听靖安王赵衡说起,总不理解他言语中的彻骨阴寒,她终于有些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她颤声问道:“你的轻骑挡得住吗?”
徐凤年没有作声,凝神注视着那边李淳罡与吴六鼎的当今剑道顶尖一役,额头已经渗出汗滴,他现在能做的便是去死记硬背,记下所有能被自己看穿的剑术,这可比背诵围棋定式要耗神千万倍,老剑神弃剑罡不用,与吴六鼎纯粹仅以剑术对剑术,双方剑招炉火纯青,妙至巅豪,老头儿未尝没有让他观战裨益的念头,不能浪费了这份好意!吴家剑冢走了一条羊肠小道,摒弃飘渺剑意,独求一剑出无人解的招术,传言冢内剑士人人枯槁如鬼,其中不乏挑战落被吴家禁锢的高明剑术大家,终生只能给吴家后辈喂剑养剑,久而久之,剑冢不仅葬剑藏剑十数万,更详细记载了天下剑招十之八九。道路上吴六鼎虽然两截竹剑越战越短,招术却越来越霸道生猛,正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吴六鼎即便在局势上愈发处于劣势,但他能以竹剑对敌名中有剑罡的老剑神百招而不败,足以自傲。
徐凤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自言自语了一句身后裴王妃一头雾水的话:“技术活儿,当赏!”
当裴王妃看到第二拨轻骑被那一路踏来的汉子摧破,那不动如山岳的大戟武将终于要开始冲锋厮杀,她忍不住忧心忡忡问道:“如果连这将军都挡不住的话,你该怎么办?”
可惜徐凤年仍是没有理睬。
靖安王妃一气之下抬手就要捶打这北凉世子殿下的后背,这本是下意识的动作,只是不等她出手,就被绣冬刀鞘狠狠击中腹部,她顿时脸色苍白蹲在地上,身体蜷缩,异常绞痛,眼眶中已是布满泪水,几乎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出手一点都不怜香惜玉的徐凤年眯眼遥望芦苇荡,对于大戟宁峨眉亲自出阵,仍是不加理睬。
青鸟柔声道:“若是宁峨眉败了,奴婢求一件兵器。”
徐凤年好奇问道:“何物?”
青鸟神情复杂,低头道:“刹那枪。”
徐凤年愣了一下,转头说道:“我哪来这一根当年枪仙王绣的成名兵器。”
青鸟望向马车,平静道:“它一直藏于车轴。”
徐凤年讶然道:“青鸟,你说实话,你与王绣是什么关系?”
青鸟轻声道:“他是我父亲,杀了我娘亲。”
徐凤年心中叹息,犹豫了一下,说道:“宁峨眉败了便败了,我本就不觉得他与一百轻骑能够完全累死王明寅,到时候等这天下第十一力竭,你再出手。”
蹲在地上双手捧腹的裴王妃抬头咬牙切齿:“徐凤年,你就不怕这一百人死绝?!”
徐凤年转头看了眼再难以保持气态雍容的靖安王妃,平静说道:“你懂什么?”
只有仰头才能与徐凤年对话的裴南苇神经质笑道:“我懂什么?你这北凉王世子与靖安王世子赵珣有何两样?!不是一样临阵退缩,只懂让你们眼中命贱不如蝼蚁的人去白白送死?!我今日就要看着你到时候如何向那江湖莽夫跪地求饶!”
“那你等着好了。”
徐凤年转头望向青衫吴六鼎与羊皮裘老剑神的对战,不出意外,李淳罡的好脾气要用光了,接下来才是一番真正酣畅淋漓的大战。
青鸟盯着裴南苇。
一位是卑微不堪言的奴婢,一位却是荣华富贵至极的王妃。
当下竟是青鸟居高临下看着裴南苇,后者则毛骨悚然,噤若寒蝉。
裴王妃看着这名眼神杀人的婢女走向马车,弯腰抽出一根车轴,在她手上碎裂,露出一根通体猩红的长枪。
枪名刹那?
第121章 第一刀
芦苇荡首尾两头是截然不同的世界,那边大战正酣,各方势力犬牙交错,这厢则是云淡风轻,老者小酌着从农家那里求来的自酿米酒,不远处一些个稚童扎堆窃窃私语,不时对着老人投来好奇眼神,对生长于芦苇荡的孩子们来说,这老人长得挺像平日里襄樊大城里出来赏景的老儒生,可那些与家眷们来这边游玩的老书生可不太瞧得上酒酿,都是自带佳肴好酒。
老人和蔼笑了笑,对一名茅舍主人家的髫年女童招招手,小女孩儿怯生生走上前,老人自顾自掂量了一下灰白老旧的钱囊,似乎囊中羞涩,只倒出十几枚文钱,一股脑交由女孩,吩咐她去让爹娘煮一尾由家养水老鸦捕捞而得的鲜鱼,看着女孩蹦跳离去,老人笑着呢喃了一句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青州自古被称云梦水泽,芦苇荡这一块乡野村民,更是家家养水鸦顿顿餐黄鱼,老人颇喜这清蒸黄鱼的质朴滋味,那帮襄樊士子豪绅舍近求远,垂涎海鲜,不惜百金求购,便是一路有冰块储藏,早已失去“趣味”,在老人眼中分明是最下等的食客,更称不上老饕。他眼角余光瞥见小女娃在家外乌黑水缸边上怔怔出神,最终还是拣选了缸中一尾最大的黄鱼,去交给娘亲清蒸。老人笑眯眯说道稚子才有菩提心人老是为贼呐,随后便望向竹桌,桌面上看似漫不经心摆放了数十颗岸边捡来的鹅卵石,石子大小不一,各自距离不等,等农家煮鱼的时分,老人已经从桌面上丢掉一些略小的石子,而几颗个头偏大的鹅卵石则向石子最密集的区域挪近了几分。
等女孩端着盛放有一尾清蒸黄鱼的木盘而来,葱花与老姜的份量很足,还特意加了酒酿与几丝火腿,老人先接过筷子,丝毫不介意农妇是否遵循了虚蒸法去煮鱼,小小一尾黄鱼,人心足了,才是真正滋味。老人将盘子放在石子不多的桌子边角,下筷如飞,小女孩见老人吃得津津有味,格外开心,笑逐颜开,立即不再怕生,轻轻问道:“老爷爷你是襄樊城里人吗?”
老人缓了缓下筷,摇了摇头,笑而不语。需要与爹娘一起劳作而晒得肌肤黝黑的小女娃哦了一声,有些遗憾,村里同龄人总是以去过襄樊城作谈资,总说城里头是如何气派,城内富人是如何阔绰,她从未去过襄樊,自然憧憬羡慕得紧,更听说那里的姐姐们都如仙子一般,她心想自己长大以后如果能有她们一半好看便好。老人吃完了那一尾清蒸黄鱼,把木盘和筷子递还给小女孩,轻声笑道:“等我走了,你与爹娘说一声,今日就离开芦苇荡去十里外的鲤鱼观音庙烧香,烧过了香,便可与那观音娘娘讨要一些银子,只需敲碎娘娘手中石头鲤鱼,里头就有。小女娃儿,谨记取了银子后莫要急着回家。最早也要等到天黑以后,别忘了这话儿等我走后再说,离家要早,归来要晚。”
小女孩目瞪口呆,估摸着只当是听天书了。老人不以为意微笑道:“你就当我是这一方水土的土地公公好了。”
童心童趣的她雀跃道:“老爷爷真是神仙?”
老人不置可否,摸了摸女娃的脑袋,伸手指在嘴边轻轻嘘了一声,示意她不要声张。小女孩使劲点头,老人重新低头观看桌面上星罗棋布的石子,似乎陷入类似棋枰上的长考,女娃悄悄离开。老人既然不是襄樊人士,怎做得来庇佑一方水土的土地神?何况老人当然不是什么神怪,只不过稚子心诚,哪里能想到这些门道。不过他虽未神仙,真要计较起来,以世人眼光来看,早与仙鬼无异,春秋九国乱战,各地“天象异变”层出不穷,青龙出水,神碑破土,雌鸡化雄,哪一桩哪一件不出自他手?
不说这些庙堂经纬天下纵横,仅以三尺之局的围棋而言,当初西楚王朝士子好清谈,弈风渐盛,那入圣通幽斗力守拙等九段弈品便出自他手,如今天下棋坛三派名手呈现三足鼎立,朝廷设棋待诏,由王集薪宋书桐在内的六位拔尖大国手品订棋谱鉴定棋力,登格者浩浩荡荡四百余人,这老人竟自称便是这四百棋手聚集一起联合与他手谈,他仍可轻松胜出,这等狂言,整个天下也就唯有他说得出口,偏偏王集薪等人不敢应战,不管是联手还是单独,都装聋作哑,这位老者棋力之超凡入圣可见一斑。只是后来不知为何,这位老狂徒放话说此生不再与人手谈。
老人盯着桌面,嘿嘿一笑:“前后五百年人已无敌手,岂是妄言?徐家渭熊,想要与老夫比肩,还早得很呐。”
要知道老人早年初入上阴学宫,自号三甲,剑走龙蛇,于湖畔大雨后泥泞中一气呵成《砥柱录》,开篇便言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些年行走四方八荒,闲来无事,便教了陆诩落子生根,如何去接地气。教了李白狮声色双甲,教了那伪王妃如何媚人祸国,替一位女子代笔了《女戒》,让广陵王烹杀了次子,误导了钦天监那帮无知后生,等等,只要他愿意,谁不是他手中棋子?接下来他要去教一个叫挎木剑的温姓小家伙如何用剑。西楚老太师亡国后除了滔天记恨于人屠徐骁,还捶胸顿足大骂老黄獠以三寸舌杀三百万人,说得便是这老头了。只不过这些风云跌宕江山倾覆,皆成棋盘上的定式,留于后来人。
分辨不清具体年纪的老人捏起一颗位于桌面正中一颗浑圆鹅卵石,“姓赵的这位,落子在天元,不知天高地厚,行事倒也可爱。”
坐在一根小板凳上的老头眼神转换,落于石子最为密集的当中一颗硕大石子,“第十一王明寅,当先一冲。置死地,能否后生?”
视线再轻轻一转:“王家有女持刹那,是拼死一断还是妙手一镇?”
老人不停神叨叨地喃喃自语,瞅见了那只盘旋的青白鸾,啧啧道:“乱象横生,乱,真乱。乱中有序。”
最终,老者伸出两根手指习惯性摩挲斑白双鬓,皱眉道:“莫非今日素王便要对上大凉龙雀?容老夫算上一算。”
老人不去看桌上纹抨乱局,复尔长考一番,本意是掐指算上一算,不曾想这一闭眼,就变作了休憩打盹,再不去管那桌上棋局,咂摸咂摸嘴巴,半睡半醒间细声呢喃道:“鱼香真香。”
这馋嘴又惫懒的老头儿,真是那被上阴学宫大祭酒毁誉参半笑称“超凡入圣,绝无俗气,果真不是个人!”的上下五百年棋坛第一人?
……
这好似寻常老儒的老头儿才刚要酣睡,那一头彻底平地起惊雷。
连绵不绝!
“吴家后生,真心寻死不成?!素王剑做摆设到何时?”
老剑神何谓名中有剑罡?
只见李淳罡手中剑青芒猛然间一涨再涨,哪怕是裴南苇都可清晰看见老剑神三尺冷锋宛如青蛇盘踞,先前只是丝丝缕缕,瞧不真切,当下则是青气粗壮如手臂,完全盖过了利剑本身,一剑撩起,将吴六鼎手中被削得如同短小匕首的竹竿彻底碾作齑粉,这还不止,原本游刃有余的吴六鼎终显狼狈,袖口被凌厉剑气削下一角,李淳罡似乎根本不想给吴六鼎将素王出鞘的机会,大笑一声,得势不饶人,一番剑术较技,洞悉此子分明选了一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