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胆丹心






  说罢又道:“既承大人赏脸,小人不敢多留,便也回去复命咧。”

  便自告退出去,毓协台已惊得呆了,半晌方道:“我真想不到这年学台,一个新进书生,又是一个公子哥儿出身竟如此厉害,如今这事却如何是好咧。”

  钱知县更是呆在那里和一尊石像一样,郁天祥等人在房中也听得分明,等周再兴一走,全跑了出来,郁天祥第一个道:“方才那年小子派来的手下听差已经说得很明白,这两封信确实已经落在他手上了,而且他已决定专折奏闻,这却是不了之局咧。”

  孟三婆婆忙也道:“不仅那两封信和两箱金子一定全到了姓年的手里,便方才来的这人,也是武当门下能手,我们那赖人龙赖贤弟,便死在他手中,余媚殊那丫头也曾吃他大亏,据卞太婆说,连她那千斤拐,全能接个一两下,这种人岂是当长随的,要依我说昨夜来做手脚的,也许便有他在内亦未可知。”

  接着其他各人,也七言八语,认定信和金子已被羹尧差人盗去,却想不出个善处之策来,末了还是荣禧说:“他如果真的打算专折奏闻,只管把折子拜发出去便完了,又何必再请大人和钱老爷去,既然着人来请,也许就有挽回余地亦未可知,大人和钱老爷还宜赶快去上一趟才是。”

  这一下却将个钱知县提醒,低头不语半晌道:“荣总管的话确实有理,这小子虽然和雍亲王至亲至戚,有人还说他们暗地里是把兄弟,但这是关系着两位王爷的事,谁也料不定结果,我们虽然怕他据实奏闻,他也未必便真有这胆子,闹到皇上面前去,稍有虚诬,他有几个脑袋够砍的,再说便雍亲王也担当不了一个兄弟互相倾轧的声名,要依卑职之见,他也许捏着这两件把柄,打算对大人和卑职有挟而求倒在意中,果真如此,那我们只有委曲求全先答应下来,将来再呈明两位王爷慢慢收拾这小子,却千万不能把事情弄僵咧。”

  毓协台不由长叹一声道:“谁教我们遇上这逆事咧,如今说不得只有先将就这小子了,但愿他适如荣总管所料才好,要不然那便更无法善后了。”

  说着便命备马,和钱知县各带从人直向崖下松棚而来。

  才到棚前,便见数十名乡勇,一式白布缠头,青布褂裤,各抱兵刃,雁翅也似的排出老远,羹尧却一身官服迎了出来道:“论理兄弟本该直趋辕门拜谒才是,却无如此中略有机密,不便让大人麾下官兵知道,所以才命人请由大人枉驾,毓大人,您能不见怪吗?”

  毓协台本就作贼心虚,再一看羹尧一脸怒色,那张俊脸,便如着了一层寒霜一般,两只眼睛也威光毕露,直扫了过来,不由打了一个寒噤道:“年大人路过敝境,竟迭出逆事,全是兄弟平日疏于防范,致令匪徒猖獗,累您受惊,兄弟当得过来请罪。”

  羹尧却冷笑一声道:“大人原本奉命而行,何罪之有,不过幸而兄弟事前事后均略有布置,得免于难,要不然,便死在这黄草坡上,也不免是个糊涂鬼咧。”

  说着,仍旧沉着脸,肃客入棚坐下,经循例献茶之后,又看着两人道:“今日之事,彼此均无庸讳言,毓大人和钱老兄更不必推托隐瞒,老实说,两位王爷的信件,和秦岭群贼昨夜打算向二位买命的三千两黄金,全系由我命人取来,如今专折已经缮就,少时便当拜发,本无对二位说明之必要,不过,兄弟做事向极慎重,所以才请两位前来当面奉告,只二位能说那两信并非二位王爷亲笔,那三千两黄金也非秦岭群贼所送,兄弟便因此得罪也死而无怨,二位还请各自斟酌一下才好。” 
 

 
 
 
 



第二十四章 撷翠山庄
 
  周再兴看了她一眼,忙又笑道:“我为什么要骗你?你不信只再去打听打听,我周再兴是不是年大人的书童出身,便知道了。”

  雪娥更娇嗔满面,霍的站了起来道:“果真如此,那你便更该死了。”

  周再兴忙又笑道:“这又是为了什么咧?难道令尊既不愿意做官的,又不愿意当奴才的不成?”

  雪娥却寒着脸道:“你少来过一套,老实说,我尊重你,便为了你是个诚实人,又是顾肯堂的徒弟,谁知你却一味油嘴说谎骗人,凭肯堂先生那等人,肯让徒弟去当旗人奴才吗?”

  周再兴一见她怒容满面,真似已经生了气,忙也正色道:“我这人从不说谎,我是肯堂先生弟子是真的,现在当着奴才也是真的,你要不信,这也是可以打听得出的。”

  接着又道:“不但我是肯堂先生的弟子,便我们年大人也是肯堂先生的弟子,你相信吗?”

  正说着,猛听那亭外大喝道:“哪里来的野小子,竟敢到我这里来放肆窥探,还不与我赶快滚了出来受死。”

  雪娥一听,不由吓得花容失色低声道:“我父亲来咧,你可千万别说是公门中人,也别说是跟年大人当差的。”

  周再兴再掉头一看,只见那亭外已经多了一个豹头环眼须眉皓然的道装老人,一脸怒色,正看着自己,便连忙起身,缓步走了出去,先打了一躬,接着满面堆笑道:“老丈不必生气,且容小子告禀,在下原是异乡人,只因昨日游山,迷失路途,问路不慎,致被这位姑娘擒来,幸而问明小子不是歹人,方欲求见,却不想老丈已来,还望恕罪。”

  那老人将他上下一看,又向雪娥道:“他当真是由你从山外擒来的吗?”

  雪娥忙也迎了出去道:“这人倒确实是由我从山外擒来,不过据他说,他和静一道人竟有渊源,又是江南顾肯堂先生的弟子,你老人家看如何发放咧?”

  那老人略一沉吟道:“你既是肯堂先生的弟子,说话又带江南口音,为何却到这里来,在我面前还须实话实说才是,否则我这老头儿却不容少年人欺蒙,一等查究出来,那就迟了。”

  接着又道:“你和静一道人是什么渊源,先说出来让我听上一听。”

  周再兴忙道:“小子自问生平,从不敢欺蒙长者,如有虚诬,甘愿切责,至于静一道长,我本来曾识一面,说不上有什么渊源,不过如以我那恩师肯堂先生而言,他和方老前辈却是至友。”

  那老者闻言,倏然双眉一扬大喝道:“你这小子是哪里派来的鹰犬,竟打算到我这里来弄鬼,既敢如此,那就别打算走咧。”

  说着,猛一伸手,一掌便向当头劈下,周再兴慌忙闪身避开,那老者右掌一收,左掌又当胸推出。

  周再兴一面闪避,一面高叫道:“老前辈且慢动手,我有话说。”

  那老者却不开口,双掌如风,一招一招紧逼过来,周再兴只一味闪避却不敢还手,一连七八招过去,那雪娥也高叫道:“爹爹且请住手,你等问明白再责罚他不好吗?”

  那老者便似没有听见,仍旧双掌一招不让,猛攻不已,周再兴一面闪避,一面却留上了神,再仔细一看,那套掌法,竟和自己素习的那套劈空掌一般无二,不由心中一动,忙也见招还招,全用那套掌法对拆下去,那老者一见,不由面转笑容,手底下也渐渐缓了下来,便如师徒喂招练习一般,周再兴心中越发有了数目,倏又高叫道:“老前辈手下留情,这套掌法那七禽变化,弟子却学而未精,不敢再接咧。”

  那老者倏然哈哈大笑,猛一收掌道:“你不必惊慌,我这套掌法也只偷抡来一半,不过看看你是否真是肯堂先生弟子而已,现在我已知道,你确实是顾门弟子,便无庸再动手咧。”

  说着,把手一摆道:“既如此说,这里并非待客之所,且请前面稍坐,容再细说便了。”

  说罢又向雪娥笑道:“既有外客到此,你还不与我快去着人备酒款待,须知我们这里经年也难得有此远客咧。”

  周再兴方在逊谢,那老者却不由分说,便肃客前进,转向崖后绕了过去,周再兴再看时,那崖侧却是山腰一大片平丘,宽广何止数十顷,除开远处一片梯田而外,近崖却有好几处楼阁,便花木布置也俱见匠心,不由心中愈加奇怪,暗忖这位老前辈,虽是番人倒也不俗,想着,那老者,已在一处五开间的厅房面前停步不前,一面含笑肃客道:“此间乃平日燕息之所,你且进来稍坐,我还有话问你咧。”

  周再兴一看那座房子,居然美轮美奂,里面陈设,也富丽堂皇,门外一个青衣短僮,躬身侍立,等入座之后,便送上茶来,那老者又笑道:“你既是那肯堂先生门下弟子,那我便要叨长,叫你一声贤侄了。”

  说着又道:“贤侄能先将姓名家世见告吗?”

  周再兴忙道:“弟子姓周,双名再兴,先父原也前明世族,鼎革之际不幸阖门殉难,弟子遭人卖入年宅为奴,幸得恩师在年宅教读,携归江南收为弟子,如今奉恩师之命仍随年师兄当差……”

  那老者不等说完便道:“如此说来,那年学台竟真也是肯堂先生弟子了,不过那年家父子,乃系汉军旗人,以肯堂先生高风亮节,怎肯教出这等学生来咧?”

  周再兴闻言,忙从怀中掏出一个铁箭环来,在右手大指上套好,一面躬身道:“这个弟子却不敢说,老前辈既然是恩师挚友,他日相逢当面一问便知明白。”

  说着右手微抬,将拇指一竖,那老者一见那箭环,连忙站了起来笑道:“你这箭环是哪里买的?这样式却别致得很。”

  周再兴连忙笑道:“此物虽微,却是先人纪念,此时此地也却无法买咧。”

  说着一伸手除了下来,递在那老者手中又道:“老前辈请看,这东西还值识者一笑吗?”

  那老者接过一看,点头道:“那你是从复明堂来的了,老师父近来安好吗?”

  周再兴忙道:“老师父上赖烈皇帝庇佑,近日尚称康健。”

  说着又拜了下去道:“弟子在复明堂,曾奉有老师父和诸长老之命,随侍年师兄入川,必须向川中诸老多求教诲指示,还望老前辈引见此间值年人。”

  那老者大笑道:“我昔年虽承长公主延为太阳教护法长老,却与川中教友素无往来,你如问川中长老,必须向静一道人打听才是。”

  说着,忙将铁箭环交还,一面道:“如今我们总算是一家人,那学台虽系顾肯堂先生门下,但他是否也系我太阳庵弟子咧?”

  周再兴忙又躬身道:“年师兄也已经由刑堂周师叔接引入门,他虽是旗人却颇知夷夏之防,便我恩师所以不惜留京数年,将他教成文武全材也别具深意。”

  那老者不由又跺了一脚道:“如此说来那雪娥姐妹又做错了,幸而贤侄与她无心遇上,又携有这真武令,否则还真令我难以对诸长老咧。”

  周再兴虽然明知他这话是为了什么,但不知那雪娥既将自己擒来,为何又瞒着父亲,忙又道:“你老人家此话怎讲?难道那雪娥师姐对年师兄,还有什么不利不成。”

  那老者略一沉吟道:“老夫自昔年避祸入山为逃清廷耳目,即故布疑阵,作为已经死在野人之手,但为了遮掩耳目,因此结认了一位汉客姓刘的,也改了姓刘名长庆,那姓刘的汉客,原本豪猾一流角色,有一次在深山之中,因和静一道人一言不合动上手,堕身穷谷,几乎丧命,幸而遇上我,救了他一命,因此订交,他虽不知我的底细,却因我最喜汉人风尚,便劝我冒姓刘,算是他的族兄,我为避祸便也答应下来,他却从此便真以兄礼事我,自我迁居此间,每隔上几个月必来看望一次,甚至姬妾儿女也同来,老夫碍于情面,始终未能严拒,却不想日前他一家又来此间,偶然谈及他新收留了一个可怜的妇人,做了干女儿,那妇人姓林名琼仙,因为丈夫是那鞑王允题门下,得罪了另一鞑王允祯,致被这年羹尧所部血滴子杀死,那动手之人姓云,是年羹尧的小老婆,一路追踪下来,竟赶尽杀绝,连累多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又说这年羹尧纯系鞑虏鹰犬,入川以后,说不定便不利番族,因此将我这两个实心孩子全说得非常激愤,打算去寻那云中凤算帐,如依贤侄这等说法,岂非是非倒置,幸好贤侄恰好来此,否则老夫却真难以对人了。”

  周再兴闻言不由心中暗笑:“你这两位千金已经去把公馆里闹得不亦乐乎咧,难道你还真不知道?”想着正待详说林琼仙夫妇恶行和结怨经过,刘长庆已先开口又问道:“以贤侄方才那一路掌法而论,确出肯堂先生所传,自无疑义,但你为何却容小女开罪,难道是有心相让吗?还望据实见告,容我责罚才是。”

  周再兴因不知雪娥如何禀告乃父,又不忍雪娥因此大受呵责,正在无法回答,猛见一个十五六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