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13期





:“谁跟你们说笑,我真的杀他了。”话音未落,忽听身后有人阴森森地道:“你且试一试。” 


与大师对话
忽如寄 独 孤  
(本文字数:4156)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3期 
 
字号: 【大 中 小】  
  
  
      
  采访:忽如寄 
  纪录整理:独孤 
   
  世界上写汉字最多的人 
   
  忽如寄:很多媒体报道您时都说,您是世界上写汉字最多的人、持续写作达三十年。 
  倪匡:(笑),这个说法不是很确切。我从1957年开始写作,到2005年停笔不写,连续写了48年,几乎每天都在写。 
  忽如寄:很多作家都会遇到创作的瓶颈问题,但是您是个例外,有什么秘诀吗? 
  倪匡:(大笑)在2005年之前,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瓶颈问题,我写小说也不用怎么多想,因为那时候我写连载根本就不容许我出现瓶颈之类的问题,如果我还出现瓶颈,那么完了,我的连载就不用再写了(大笑)。到2005年,我才碰到瓶颈问题,所以我就停笔不写了,写不出来了。我最后一个稿子,写了一半,但是我写不出来了,我对出版商说我把预付的版税还给你吧,但是出版商不干,还是极力要求我把小说写完。 
  忽如寄:出版界有这么个说法,只要是倪匡的稿子,即使是白纸,也要出版。 
  倪匡:(笑)那是别人的抬爱之词,有些书我只敢给老朋友看,所以最后一部作品叫《只限老友》。 
   
  没有金庸,就没有武侠的盛世 
   
  忽如寄:您写作时的巅峰期也就是港台武侠文学的盛世,您怎么看待那个时代? 
  倪匡:我写作的时候正处在第二次武侠创作高潮,那时候有金庸当领军人物,因为他有强大的号召力,后来他不写了,武侠创作自然也就跟着陷入低潮了。所以没有金庸,大概也不会有这个盛世。 
  忽如寄:您与金庸、古龙诸位先生都交好,也是研究金庸最透彻的人,能说说您对金庸、古龙二位先生的看法吗? 
  倪匡:金学研究就是我最先提出来的,古龙也是我很好的朋友。这两人的小说,完全是属于两个极端的类型,不具备可比性的,我自我觉得金庸小说更好看一些,古龙的也很不错,排名上是金庸第一,古龙第二,当然第一第二名之间有些距离,但距离不是很大 
  忽如寄:前不久北大的步非烟提出要革金庸的命,金庸先生于1月22日在剑桥接受访问时,也对此事提出了回应。您听说这件事了吗?对这件事您怎么看? 
  倪匡:革金庸的命?(大笑)我不知道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和意见,如果你觉得金庸的书不好看,你可以不看,没有必要去什么革命不革命的。对于现在的武侠作者来说,我觉得如果他们能够写出金庸的一半水平来就非常了不起了,我就认可他。 
  忽如寄:您和金庸先生见面多吗,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很多修改,您看了修改后的版本吗? 
  倪匡:和金庸见面不多,如果他在香港的话,我们大概每月见面一两次吧。对于他修改作品,我是提出过建议不要改的,但是觉得其改后的作品还是很不错的,因为经过了三次修改,而第一次修改时我就觉得很不好,我现在还在看他(修改后)的《鹿鼎记》。 
   
  小说第一是要好看 
   
  忽如寄:您有很多科幻作品,在科幻和武侠之间,您有没有更偏爱的创作形式? 
  倪匡:至于小说形式,我觉得只要好看,怎样写都可以,武侠也不应该受到没必要的各种规范限制,只要写得好看,我就觉得好。 
  忽如寄:西南大学的韩云波教授认为,金庸时代的武侠小说是哲学主义、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而大陆新武侠小说则体现出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和和平主义,能说说您的看法吗? 
  倪匡:主义?(大笑)不用管什么主义,(大笑),武侠就是武侠,不要用主义来概念化,只有好看与不好看,我不懂主义这些的(大笑),那都是空话,中国的评论家就是空话太多,有时候写得我根本看不懂。 
  忽如寄:金庸先生的小说是不是可以算写实的? 
  倪匡:我不这么认为。武侠本来就是幻想文学的一部分,不可能那么完全符合现实的,你说武侠小说中那些武功,很多事情现实生活中本来就遇不到的。我写的卫斯理系列,我自己认为是现代武侠小说,但很多人就说那是科幻,我也没办法。 
  忽如寄:(笑)那也是做学术论文的规则。我们的主编冯知明先生提出来武侠文学可以代表民族文学,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倪匡:武侠本身就是中国特有的东西,它当然可以是代表之一,但可能不是唯一的代表。中国的神话小说,其实也算民族文学。 
  忽如寄:顺便说一下,我们这边也有大陆发行量最高的奇幻杂志,提出了中国式奇幻的概念,你怎么看待中国式奇幻? 
  倪匡:奇幻?幻想吧?我觉得幻想是不分东方西方的,中国有一些特有的想象方式,这些可以用到武侠里面,也可以单拿出来写作。文体不重要,关键是要好看。 
  忽如寄:您在给冯主编的回信中说,乐见武侠小说第三次创作高潮的到来,你相信武侠会有新的盛世吗? 
  倪匡:只要存在有水准的武侠小说,武侠就会有出路有发展,第三次创作高潮也就会到来。你们杂志发行量那么大,快到一百万册了,这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很好地促进武侠小说的创作。 
  忽如寄:大陆的武侠作品看得多吗?在您心目中一个好的武侠小说的标准是什么? 
  倪匡:(笑)看得不多,只是有时候在网站上看一点。我现在年纪大了,看小说很苛刻了,许多小说我都只看前五千字就可以了,如果前面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我就觉得没有必要看了,我觉得看五千字就已经很宽容了。现在很多人给我送来稿子叫我看,我都很难看得下去。 
  忽如寄:新人有很多是在模仿金庸、古龙和您等诸位前辈。您觉得模仿好吗? 
  倪匡:开始有一些模仿是可以的,只有在消化了大量的好作品之后才可能有自己全新的东西,金庸古龙也是在大量阅读上辈武侠的基础上才有自己的东西。但是只是模仿也不行,一定要有所创新,完全按照金庸他们的路子写,也不可以的。 
  忽如寄:您能给后辈指条路吗? 
  倪匡:创作是不能给作者去指条路的,创作应该是自由发展的,依靠作者自身去突破、去思考、去创作。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忽如寄: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看您的小说,您的小说总是很吸引人的,比如《六指琴魔》。 
  倪匡:我不喜欢自己的长篇小说,比较喜欢自己的中短篇小说,不喜欢《六指琴魔》,你可以去看一下我的一个中篇《盐枭》。卫斯理系列其实也是现代武侠小说,他们把它归为科幻小说了,我也随便他们了,反正这个无所谓,只要写出的小说读者喜欢就好。 
  忽如寄:那您还会创作新的作品吗? 
  倪匡:不太可能重新出山了,2005年我还用声控电脑写作,可惜现在写不出来了,连四五百字的序言我都觉得很吃力了,心里已经不想写了,累了,尤其是没有声控电脑,我手写就更加辛苦了。 
  忽如寄:您曾参与发起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对香港文学的发展怎么看?很多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 
  倪匡:香港也不是文化沙漠,香港文学主要是通俗文学发达,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区分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大笑)卖得少的就是严肃文学,卖得多的就是通俗文学?香港出版太多,书多得根本看不完。 
  忽如寄:香港现在写武侠的人还多吗,有没有您觉得很不错的? 
  倪匡:金庸封笔之后,我觉得就没有大家,听说有一个新出来的黄易不错,不过我没有看过他的书,别人送了我一套他的《大唐双龙传》,但是我还没有看。而梁羽生我觉得不如早期的温瑞安,温瑞安我觉得不错。其实老一代的武侠小说很好看的,我推荐你去看。平江不肖生的小说不好看,还珠楼主的作品我觉得很不错,比如《云海争奇记》,我觉得你们可以把还珠楼主的作品整理一下,出个专栏,肯定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我觉得年轻人与中年人看小说的口味不会相差这么多的。大陆有如此多的写作人才,应该多用新人的稿件,总会有新人崛起的。 
   
  学古人自娱 
   
  忽如寄:您封笔之后曾说过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第三,能谈谈您平时的生活吗? 
  倪匡:那是开玩笑的。(大笑)就是学古人自娱一下而已。回香港后应酬太多了,每天晚上都有饭局。 
  忽如寄:大陆有很多喜爱您的读者,你想对大陆的读者说些什么吗? 
  倪匡:(笑)我主要是在香港最出名,走在马路上都有很多人会认出我来,我也知道大陆很多读者喜欢我,也有很多我的盗版书流通,如果我收取各种盗版书的版税,我也早成为大富翁了。不过书写出来是给人看的,不能只想着赚钱。感谢大陆的读者,我爱你们。 
  忽如寄:很多喜欢您的读者,都关心您家人的近况,能谈谈您的妹妹亦舒女士和您的儿子倪震先生吗? 
  倪匡:谢谢。家人很好,亦舒在加拿大,倪震在香港,亦舒仍然在写,文字很好,有吸引力,很好看。 
  忽如寄:十分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身体健康。 
  (采访后记:对倪匡先生长达三十八分钟的采访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倪匡先生的笑声,他总是在笑,对什么问题,都有很达观的看法。倪匡先生的睿智、和蔼,令人敬佩,他对武侠的热爱和支持,更令我们感动。) 
   
  附:倪匡原名倪亦明,又名倪聪,笔名卫斯理、沙翁,1935年生,浙江镇海人,华人科幻小说界著名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卫斯理系列》 、《原振侠系列》、《浪子高达系列》、《神探高斯系列》、《亚洲之鹰罗开系列》等,也曾创作武侠小说。倪匡与金庸、蔡澜、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与古龙等人也是至交。 
  倪匡的家庭是个明星家庭:他的妹妹亦舒是著名言情小说作家,儿子倪震是香港演艺圈、出版界的名人,准儿媳周慧敏是曾经的青春玉女偶像。 
  亦舒十五岁时,就被报刊编辑追上学校来要稿,成为编辑们不敢得罪的“小姐”。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朵奇花。港岛媒体称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金庸创作流行武侠小说,倪匡创作流行科幻小说,亦舒创流行言情小说。 
    

江湖谣言
小 创  
(本文字数:2736)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3期 
 
字号: 【大 中 小】  
  
  
      
  小创:欢迎来到越侃越开心栏目。这个栏目在愚人节上马,希望能娱乐广大侠友。 
  独孤:老大,这个栏目有抄袭之嫌。《奇幻版》似乎有个叫越8越开心的栏目…… 
  小创(皱眉):读书人的事情,哪里能叫抄! 
  独孤:这……借鉴得也不完全呀!他们是一男一女主持,而我们…… 
  小创(狞笑):有道理,是该换个美女。《武侠版》的漂亮mm不少呀。 
  独孤(冰天雪地赤膊跪求):老大,我错了。我不能没这份差事呀,许多读者mm要求看到我亮相…… 
  小创:岂有此理!你这个衰样,比下半月版的XX好不到哪儿去。 
  独孤:读者mm是这么写的:独孤大大,你回信的字迹太丑了。强烈要求瞻仰一下尊容,有这样草书的人,是何等风采! 
  小创:XXOOO¥¥……(一脚踹下独孤)请大家忽略此人存在,继续欣赏节目。 
   
  短讯:西域沙漠最近连续暴雨,天气一反常态。朝廷派遣众多气象专家实地考察,仍未找出原因。钦天监正夜揽乾象,也未发现天象有异。到底是天降祥瑞还是祸从天降?众多专家纷纷猜测,却未形成统一意见。据目击游人称,当时只见一个环形建筑掠过上空,其大如岛,有飓风生于其下,所经之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实非人力所能为之。工部发言人发表声明,认为这可能是一起UFO事件,劝慰百姓不要惊慌。刑部及大理寺则认为是奇幻界妖人发生穿越,意欲破坏时空秩序,扰乱武侠界民生。截至发稿之秒止,两衙门尚未向起点等穿越网站提出交涉。 
   
  小创:我们有幸请到了目击者释三疯,当年武学大师释天风的十八代嫡孙,他当时正在沙漠中追杀淫贼,有幸目睹了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