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旧版)
尾恢男氖拢粗凰敌┫肺闹械墓适拢铺槲Α?br /> 两人慢慢回府,黄蓉送郭襄到她自己房里,道:“襄儿,你累不累?”郭襄道:“还好。妈,你一晚没睡,该休息了。”黄蓉拉着她,母女俩并肩坐在床边,伸手给她拢了拢头发,说道:“襄儿,杨过大哥的事,我从来没跟你说过。这回事说来话长,你若是不累,我便跟你说说。”郭襄精神一振,道:“妈,你说罢。”黄蓉道:“这事须得打从他祖父说起。”于是将如何郭啸天与杨铁心当年在临安牛家村结义、郭杨两家指腹为婚,如何杨康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终至死于非命,如何杨过幼时寄居桃花岛,如何郭芙斩断他的手臂,如何他和小龙女在绝情谷分手等情,一一说了。郭襄只听得惊心动魄,紧紧抓住了母亲的手,小手掌中全是汗水,她那想得到这个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大哥哥”,与自己家里竟有这深的渊源,更料不到他的那只手臂竟是为姊姊斩断,而他妻子小龙女之所以离去,也是因误中姊姊所发的毒针所起。她只道杨过祇是她邂逅相逢的一位少年侠士,祇因他倜傥英俊,神彩飞扬,这才使她芳心可可,难以自遣,却原来这中间恩恩怨怨,历时三世,牵缠已及百年,待得母亲说完,她已是如醉如痴,心中一片混乱。
黄蓉幽幽叹了口气,说道:“初时我会错了意,还道他和你结识,实蓄歹念。唉,说到诚信知人,我实是远远不及你爹。你杨大哥今晚干这三件大事,别说他绝无邪念,纵是不安好心,咱们受惠非浅,实在是感激不尽。”郭襄奇说:“妈,杨大哥怎么会不安好心,他能有什么邪念?”黄蓉说:“我起初想错了,以为他深恨咱们郭家,因此要在你身上复仇。”郭襄摇头说:“那怎么会?他若要杀我出气,那真是易如反掌,在山西时,他只须出一根手指便戮死了我,费什么事?”黄蓉道:“你是小孩子,不懂的。他如要叫你受苦,要咱们伤心烦恼,自有比杀人更恶毒十倍的法儿。唉,那不必说了,我此刻也知道他不会。可是我心中挂着一件事,好生不安。”
郭襄道:“妈,你耽心什么?我瞧杨大哥对从前的恨事,也已不放在心上,他不久便要和他大嫂相会,那时心里一快活,什么事都一笔勾销了。”黄蓉叹道:“我所耽心不安的,便是怕他见不着小龙女。”郭襄矍然而惊,颤声道:“什么?那怎么会?大哥哥亲口跟我说,龙姊姊因身受重伤,被南海神尼救去医治,约好了十六年后相会。他夫妻俩情深爱重,等了这么久,怎能见不着?”黄蓉眉头深皱,“嗯”了一声。郭襄又道:“大哥哥说,龙姊姊在断肠崖下以剑刻字,说道:‘十六年后,在此重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又说‘珍重千万,务求相聚’,难道刻的字是假的么?“黄蓉道:“这字是千真万确,可是我便耽心小龙女对杨过相爱太深,因而杨过终于再也见她不着。”
郭襄不明母亲言中之意,怔怔的望着她。黄蓉道:“十六年前,你杨大哥夫妻都受重伤,你杨大哥尚有药可治,小龙女却毒入高肓。你杨大哥眼见爱妻难愈,他也不想活了,纵有仙丹妙药,他也不肯服食。”她说到这里,声音更转柔和,道:“唉,有些事情,你年纪还小,这时候是不会懂的。”郭襄怔怔的出神,过了片刻,抬头道:“妈,如果是我,我便假装身子好了,让他服食丹药治病。”黄蓉一呆,没料到女儿虽然幼小,竟也能这般为人着想,说道:“不错,我只耽心小龙女当时便是如此,才离杨过而去。她谆谆叮嘱,说夫妻情深,勿失信约,又叫他珍重千万,务求相聚。当时我瞧着‘珍重千万’四个字,便猜想小龙女突然影踪不见,那是为了要你杨大哥平平安安的等她十六年,唉,她想这长长的十六年过去,你杨大哥对旧情也淡了,纵然心里难过,也会爱惜自己身体,不致再图自尽了。”
郭襄道:“那么,那南海神尼呢?”黄蓉道:“那南海神尼,却是我的杜撰了,压根儿就没这一个人。”郭襄又是一惊,道:“没有南海神尼?”黄蓉叹道:“那日在绝情谷中,断肠崖前,我见了杨过这般凄苦模样,心有不忍,只得捏造了一个南海神尼来安慰他,好教他平平安安的等这一十六年。我说南海神尼住在大智岛,实则世上就没这一个岛。
我又说南海神尼教过你外公的掌法,好令他更加坚信不疑。杨过这孩儿聪明绝顶,我若不说得活龙活现,他怎能相信?他若是不信,小龙女这番苦心,也就没有着落了。”
郭襄道:“你说龙姊姊已经死了么?这十六年的信约全是骗他的么?”黄蓉忙道:“不,不!说不定小龙女仍在人世,到了相约之日,她果真去和杨过相聚,那自是谢天谢地。她是古墓派的唯一传人,古墓派的创派祖师林朝英学问渊博,内外功俱臻化境,倘若遗下神奇功夫,令小龙女得保不死,也是在情理之中。”郭襄心下稍宽,道:“是啊,我也这么想,龙姊姊是这样的好人,杨大哥又这般爱她,她不会夭折的。若倘杨大哥到了约会之期见她不着,那岂不是要令他发狂么?”黄蓉道:“今日你外公到来,我就是没机会向他提一句,请他人家相助圆这个南海神尼的谎儿。”郭襄也耽起忧来,说道:“这会儿,杨大哥和外公在一起,立时便会问起南海神尼之事。外公不知前因后果,不免泄漏了机关,那怎生是好?”黄蓉道:“倘若小龙女真能和他相聚,那是上上大吉,万事全休。要是到了约期,他不见小龙女,此人一发性儿,不知要闹出多大的乱子。他会深深恨我撒诳骗他,令他苦等了一十六年。”郭襄道:“妈,那你不用耽心,你完全是为了他。你是一片好心,救了他的性命。”
黄蓉道:“不说郭杨两家三世相交,便是过儿自己,他数次相救你爹爹、妈妈和姊姊,今日又为了襄阳立了这等大功,虽说咱们于他也小有恩惠,但实不足以相报。唉,过儿一生孤苦,他活到三十多岁,真正快活的日子实在没有几天。”郭襄黯然低首,心想:“大哥哥倘若不能和龙姊姊相见,只怕他真的要发狂呢。”黄蓉又道:“你杨大哥是个至性至情之人,只因自幼遭际不幸,性子不免有点孤僻,行事往往出人意表。”郭襄淡淡一笑,道:“他和外公、和我,都是邪派。”黄蓉正色道:“不错,他是好人,可是有点邪气。要是小龙女不幸已经逝世,你可千万别再跟他见面了。”
郭襄大吃一惊,没料到母亲竟会这般说,忙问:“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再见杨大哥?”黄蓉握住她手,说道:“倘若他和小龙女终于相会,你爱跟他游玩便一起去游玩,爱到他们家里作客,便去作客,就是随他们到天涯海角,我也放心。但若他会不到小龙女,襄儿,你不知你杨大哥的为人,他发起狂来,什么事都做得出。”郭襄颤声道:“妈,他如见不到龙姊姊,伤心悲痛,咱们该得好好劝他才是。”黄蓉缓缓摇头,道:“他是不听人劝人的。”
郭襄顿了一顿,问道:“妈,隔了一十六年,你说他伤心之下,会不会再图自尽呢?”黄蓉沉吟半晌,道:“许多人的心思我都猜得到,可是你杨大哥,他从小我就不知道他心中在打什么主意,正因为我猜他不透,是以不许你再跟他相见,除非他和小龙女同来,那自是又作别论。”郭襄呆呆出神,并不接口。黄蓉道:“襄儿,妈这全是为你好,你如不听妈的话,将来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她见女儿秀眉紧蹙,眼现红晕,柔声道:“襄儿,我再说一回事你听,那是你杨大哥之父杨康的作为。”
于是又将杨铁心如何收穆今慈为义女,如何比武招亲而遇杨康,如何杨康作恶多端穆念慈始终对他一往情深,如何穆念慈在王铁枪庙中殉情等由,一一说了,最后道:“穆念慈姊姊品貌双全,实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好女子,只因误用了真情,终于落得这段下场。”
郭襄道:“妈,她是没有法子。她既喜欢了杨叔叔,杨叔叔便是有千般不是,她也要喜欢到底。”黄蓉凝视着女儿的小脸,心想:“她小小年纪,怎地懂得这般多?”眼见她神情困顿,眼皮软垂,于是拉开锦被,帮她除去鞋袜外衣,叫她睡入床中,给她盖上了被,道:“快合上眼睛!妈看你睡着了再去。”郭襄依言合眼,一夜没睡,也真的倦了,过不多时,但见她鼻息细细,沉沉入睡。黄蓉望着女儿悄丽的脸庞,心想:“三个女儿之中,我一生定要为你操心最多。芙儿、襄儿,虏儿三个,到底我最怜惜那一个,我自己可也真的说不上来呢。”当下自行回房安睡。
傍晚时分,武氏兄弟派了快马回报,说道南阳的大军粮草,果然一焚而尽,余火兀自未熄,蒙古前军退兵百里,暂且按兵不动。襄阳城中得到这个确讯,登时满城狂喜,“神雕大侠”四个字,时时都挂在口头上说个不停,有的更加油添酱,将杨过说得犹似三头六臂一般,讲到他怎地歼灭新野、邓州的两路敌兵,怎地火烧南阳之时,说得口沫横飞,有声有色,似乎旁人便是亲眼目睹,也没知道得明白详尽。
当晚夫妇应安抚使吕文焕之邀,到署中商议军情,直到深夜方回。次日清晨耶律齐、郭芙、郭破虏依例到后堂向父母请安,等了良久,不见郭襄到来。黄蓉担心起来了,命丫鬟到二小姐房中瞧瞧,是不是她身子不适。过了一会,那丫鬟和郭襄的贴身使女同来回报,说道:“二小姐昨日晚上没有回房安睡。”
黄蓉吃了一惊,忙问:“怎地昨晚不来禀报?”郭襄的使女道:“昨晚夫人回来得晚了,婢子不敢前来惊扰,又怕二小姐过一会儿就能回房,那知道等到这时还没见到。”黄蓉微一沉吟,即到女儿房中察看,只见她随身衣服和兵刃银两等一件也没携带,正自奇怪,忽见女儿枕底露出白纸一角。黄蓉情知不妙,暗暗叫苦,抽出一看,只见纸上写道:“爹爹妈妈尊鉴:女儿去劝杨大哥千万不要自寻短见,劝得他听了之后,女儿即归,女襄叩上。”
黄蓉呆在当地,做声不得,心道:“这女孩儿恁地天真!杨过是何等样人,这世上除了小龙女之外,他还肯听谁之劝?若是他听信旁人的言语,那也不是杨过了。”有心要即行出去寻她回来,但两路蒙古大军虎视耽耽,南北夹击襄阳,眼前攻势虽然顿挫,但随时能再挥兵进攻,这时候如何能为儿女之私,轻身涉足江湖?当下和郭靖商议之后,写了四通恳切的书信,分交四名能干得力的丐帮弟子出去寻找郭襄,命她即行归家。
原来郭襄那日听了母亲细述往事之后,虽然当即睡去,但恶梦连连,一会儿见杨过挥剑自杀,将另一条手臂也割断了,一会儿又见他自千丈高崖上跃将下来,跌得血肉模糊。
不断的做了几个恶梦之后,满身大汗的醒来,坐在床上细细思量:“大哥哥给了我三枚金针,答允我求他三件事,定须给我做到,眼下金针还剩一枚,正好持此相求。他是豪侠之士,言出必践,我这便找他去。”于是留了一封短简,当即出城而去。
但杨过和外公黄药师携手同行,此刻到了何处,实在难以寻觅。郭襄行出三十余里,腹中饥饿起来,要想寻一家饭店打尖,但襄阳城郊的百姓为了逃避敌军,早已是十室十空,别说饭店,连人家也是找不到一家。郭襄从未独自出过门,想不到道上有这等难处,一个人坐在道旁一块大石上,双手支颐,暗暗发愁。
她坐了一会,心想:“饭店便没有,寻些野果充饥便了。”但纵目四顾,身周数里之内,连果树也没一棵。正没作理会处,忽听得马蹄声响,一乘马自东而西奔来,驰到近处,只见马上坐着个魁梧奇伟的年老僧人,身披黄袍,头上戴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圆冠。那马奔驰极快,一转眼便过去了,但奔出十余丈,那老僧圈转马头,回到郭襄身前停住,脸有诧异之色,问道:“小姑娘,你是谁?怎么一个人在这儿?”郭襄见他目光如电,心中微微一凛,但随即想起在黑龙潭前所遇到的一灯大师,暗想:“那一灯大师如此慈祥,这个白眉老僧想必也是好人。”于是答道:“我是郭襄,从襄阳出来,要去找一个人。”那老僧道:“你去找谁?”郭襄侧过了头,微微一笑,道:“老和尚多管闲事,我不告诉你。”那老僧道:“你说要找的人是怎生模样,或许我在途中见到,便可指点途径。”
郭襄一想不错,便道:“我找的那个人最好认不过,是个没右臂的青年男子。他或许是和一只大雕在一块儿,也或许只有他独自一人。”那老僧正是金轮法王,听她所说之人,显然便是杨过,心中吃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