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游龙
羹尧又连声称是,佟氏在旁笑道:“婆婆您请放心,我已听妹妹说过,那云小姐也有一身好武艺,也许还在二叔之上,人家才不怕他咧。”
说着,又向羹尧挤着眼,年夫人不由大笑,这半天工夫,年府上房里,全显得喜气洋溢,直到夜深周再兴方才回来,说明两信已交白泰官,周路二人嘱咐血滴子派人势在必行,江南诸侠也决会有人随马天雄北上,但须候独臂大师和诸长老决定,那十四王府也已去过,着小来顺儿,将话通知了张桂香不提。
在另一方面,那白泰官和在京各人商定之后,仍旧乘了那匹宝马南下,这一次,才只七日,便已赶到江南,先向镇江金山寺一问了因大师一行尚未回来,想是那曹宅每日必有人前来打听诸侠行踪归期,寺中僧众全以不知道三字回却,泰官闻言,要不停留,直向东山而来,到得湖边正是末牌时分,控马略微踌躇,便向那谢五娘酒店驰去,才到店外,便见那解壮飞笑道:“白大侠回来了,五娘和老魏都不在家,今日适逢香期,他们全已到庵中赴会去咧,现有上好鱼羹牛肉,我们且闹上一壶如何?”
泰官翻身下马,将丝缰递过道:“我在路上已经用过饭,现在有事在身,只好改日再为叨扰了。”
说着将马寄顿好了,径向湖边赶去,忽见那柳荫外面湖上波平如镜,夕阳掩映之中,棹来一只舴艋小艇,艇上载着一个白衣少年,一个绿衣女子,各用一支短桨,将那条舴艋,棹得便如弩箭离弦一般,直向湖边驶来,再细看时,却是翠娘和那魏景星之子魏承志,连忙把手一招道:“你两个快来渡我过去,我正寻不着船呢。”
翠娘停棹,用手搭在额上一看笑道:“白叔好快,只这几天,便又赶回来了。”
说着手下略一使劲,那船更快,一晃便到岸边又笑道:“大家全在等着你的回信呢,全都料定你一定还要有好几天才能回来,却想不到这等快法,今天香期,庵中正在做朱光王法会,我因为这位魏家兄弟,要尝尝这里有名的白沙枇杷,所以一同棹了船出来,采些回去,却没料您已回来,那只好算他嘴运不好,改一天再说呢。”
说罢,俏生生的站了起来,将船靠岸,让泰官上去,魏承志也连忙站了起来,唱诺施礼,泰官一面扶着,一面上船在中间坐下,翠娘用短桨在岸上一株曲项老柳树上一点,那船便又向湖心驶去,等离岸稍远,又娇笑道:“白叔,我那信想已送到,凤丫头有回信吗?”
泰官把胁下一拍道:“我既替你把信带去,焉有没有回信之理,不过好几封信,全一总用油纸包在这里,这个时候,却无法打开,等到庵中,再行交你如何?”
翠娘又笑道:“我也不一定在这个时候要看,只要她有回信就行咧。”
接着,棹着桨又道:“白叔此番到北京城里去,见着她吗?是不是还是那个小模样儿?”
泰官笑道:“她在鞑王府中,我怎么会见到?你那封信我是着你周再兴师弟送去,回信也是由他送来的。”
翠娘又道:“那么那年师弟为人如何,你曾见着吗?”
白泰官大笑道:“你这妮子对此事倒这等关心,一见面就问这个,我到北京去这么一趟,事情全在他身上,焉有不见面之理,不但见过,还是和你周师叔一同去的,在他那府里,整整吃了大半夜酒,相亲之外,还整整考了他一两个时辰咧。”
翠娘笑道:“你也太不客气,怎么一见面就考起人家来?那么你看他到底如何呢?”
泰官又大笑道:“你别着急,等我慢慢的告诉你便了。”
接着又道:“如论品貌那倒和凤丫头真是一对。”
翠娘又娇笑道:“底下的话不用说,一定是他被你考着了,所以你以为他的见解也自平平咧。”
泰官把头一摇道:“吓,你这一猜可全猜反了咧,这事有你周师叔和周师弟在场,那一回,我真险些儿丢了大人,不但没有难倒他,转几乎被他问住咧,以论兵法武技经济学问,人家可没有一项不够瞧的。”
翠娘连忙一扭头道:“白叔,你是吃了人家的嘴软吧,真要是这样的人,还有一说,否则我真替那凤丫头不服气咧,那么连你和周路两位师叔全答应把凤丫头给他做小老婆了?”
白泰官又哈哈大笑道:“你别不服气,凤丫头这个小老婆可当得与众不同,人家是一位王爷一位国舅的媒人,老皇妃的主婚,花轿要由王府用仪仗送到年府去,妆奁是王爷一份,老皇妃一份,自己一份,一共三份,天下有这等小老婆吗?”
翠娘不禁唾了一口道:“你骗我咧。他老子虽然降了鞑虏,最多也不过在鞑王府当一名坐着的奴才,那鞑王哪就会这样宠她,这不是笑话吗?”
泰官笑道:“你知道什么?那鞑王为了要争夺大位,已经把那年羹尧看得和左右手一样,先娶了他妹妹做次妃,又把凤丫头着他福晋认做义妹,一位王爷对小姨出嫁,这点小铺张算得什么?你瞧吧,那鞑王如果真的坐上那把宝座,年小子也许就是一位出将入相人物,凤丫头不也就是一位一品夫人吗?”
翠娘不由秀眉微耸冷笑道:“照这么一说,他两个已经教人家收买了过去咧,那我们还管他做什么?你这一趟不是白跑吗?”
白泰官又大笑道:“你的脾气怎的这么急?果真他两个已被人家收买过去,我还能这样高兴吗?这正是我们炎黄华胄的洪福,烈皇帝在天之灵的庇佑,才让他两个有这样的际遇,如今他两个,一个是为父兄赎罪,一个是为祖先雪耻,全都算是以身许国咧。”
接着又笑道:“他两个倒决不会被人家买去,却有人正想收买你咧?”
翠娘棹着桨不禁俏脸一红道:“白叔怎么和侄女也说起笑话来?谁真要打算找我,那是他活得不耐烦咧。”
泰官忙道:“我不说笑话,那北京城里,真有人打算请你去,也许你从这里一回镇江,那信便送来咧。”
翠娘诧异道:“当真吗?那北京城里我并没有熟人,难道凤丫头竟请我去吃她喜酒吗?”
泰官笑了一笑,将允禵和程子云商量命桂香寄信托查魏景星被架之事,并邀往十四王府的话全说了,翠娘这才明白,不禁也笑道:“我道是谁,原来那鞑王竟把主意打到我头上,托那张桂香写信来,这倒也亏他真会想咧,如果恩师和我父亲肯让我去,我倒真想去看看,好便好,要不好,我不把那鞑虏的脑袋砍下带回来给殉国诸公祭灵才怪。”
泰官笑道:“你去不去倒没有什么要紧,这一着可使不得,那张桂香现在十四王府虽然婢不婢,妾不妾,算是那允禵的女护院,但实际也是那年羹尧所统血滴子当中的一位队长,如果真要那鞑王的脑袋,还不容易,不过我们却不是这等做法咧。”
翠娘俏脸微红道:“什么?这张桂香也是年师弟的部属吗?她虽然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因为失身匪人,才索性放荡不羁,可是我听说声名坏极了,凤丫头知道不知道咧?”
泰官不禁笑了一笑道:“岂但知道,这中间还有种种情节咧。”
说着,把桂香行刺被错骨分筋,向雍王府投到,编入血滴子,向十四王府卧底反间的话全详细说了。
翠娘道:“这些话,那位马世哥大半说过,不过语焉不详,照这么一说,那张桂香知不知道年师弟与我们这些人有关咧?”
泰官道:“那怎么能让她知道?这娘们周旋两个鞑王之间,竟自应付裕如,其厉害可知,知道她安着什么心咧?”
翠娘点头,擢着双桨直向西山飘渺峰驶去,一会儿到得庵中,只见香烟缭绕,一片梵唱之声,除舒三喜、魏思明、谢五娘、了因大师、不昧上人等五人在念着经而外,其余全是乡民,愚夫愚妇,大半均在六十以上,真像个乡村小庙的法会,绝无半点异样,翠娘也不理会殿上诸人,径引了白泰官和魏承志走向第三进后殿东首房间从禅床后面转了过去,便见那石壁上有一石隙,才可容人侧身进去,里面却黑黑的隐见石骨,看去并不太深。
翠娘走进石隙,一伸手进去,摸着消息一按,那石隙之中,便见微光从地下射了上来,却是一个二尺来对径的地穴,灯光便从穴底射了上来,穴中显露着一层层的石级,斜坡而下,三人一同下去,白泰官在最后一个,等走下去,又用手将穴侧石壁上一个大铁环一扯,便有一个老树根,当头盖下,恰好将那地穴盖好,那地穴石级也只十余层,下去三五层,便见石壁上凿着一个小龛,安着一张铁灯盏,照得上下通明,等石级一走完,略向左转,壁上又安着一灯,又见一个石洞,仿佛甚深,一进去,却曲折异常,虽然每一转折处,均有灯照路,仍竟黝暗异常,三人走了一会,路未走完,倏见左首石壁,又现一洞,忽闻笑语之声,洞内也隐见天光,再走进洞去,却是宽广丈余的一间石室,天光便从后壁一排石窗射入,只见独臀大师正盘膝坐在窗下一张藤榻上,顾肯堂和庵中各长老大半亦均在座,翠娘连忙赶了进去。
躬身道:“禀恩师,白师叔已从北京赶了回来咧。”
众人闻言,连忙起身迎迓,肯堂首先笑道:“白老弟往返跋涉多辛苦了。但不知周路二位有何主张?你这次曾见着小徒吗?”
白泰官先向独臂大师施礼,又向各人拱手唱喏,一面看着肯堂笑道:“岂但已经见过高足,我还叨陪小筵咧。”
说着,把此行经过和一切见闻决定详细说了,又道:“我临行之际,周师兄曾说过,年云二人婚事,因为事关今后全局枢纽,他可以做得主,但对应召和派人混入那血滴子,却须老师父和各位长老裁决咧。”
说罢,又从腰间,摸出一个油布包裹来,先将周路二人致独臂大师和各长老的—封长函呈上,又将羹尧致肯堂的信也递了过去,独臂大师一看那信,和白泰官所述大致相同。
不由笑道:“原来鞑酋南来,便是为了对我等放心不下,他既对我等如此看重,那倒真不得不设法应付了,便这血滴子需人也是一个极好机缘,起先我尚以为允禵这鞑虏虽有夺嫡之意,在他父亲玄烨未死之前,决不敢公然有所作为,那马天雄之言未必全可靠,照这样看来,竟毫无虚诬了,既如此说,今夜本是遥祭先帝之期,便请大家一决如何?”
说着,又将那信递给肯堂,依次传阅,肯堂也将羹尧那封信转来笑道:“敝门人这封信虽是致我的,但他对老师父却感激万状,并且说他虽蒙周路二位引入本庵门下,恨未能在你面前上香顶礼,一俟有暇,必当抽空南来恭谒泥谢咧。”
独臂大师也笑道:“我本迟早也要将他接引入门,却不料周路二位老檀樾已在京中代为上香,足证大家所见略同,他也真能为师门争光,这一来老檀樾却不必再担心咧。”
肯堂大笑道:“这小子虽堪造就,实出老师父和各位长老玉成,既已由周路二位引入本庵门下,又承老师父如此看重,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过,此子委实是匹不羁之马,今后既算是本庵弟子,还望老师父和各位长老随时加以训诲才好。”
正说着,忽听左侧一人暴雷也似的,叫了一声好,接着又大声道:“照这么一说,我更没有看错人咧,今夜上香,那位马老弟,我的引见师是当定了咧。”
众人一看,却是那位九里山王彭天柱,正把大拇指翘得老高,直嚷着,原来天雄自来太湖,虽已见过独臂大师和肯堂,便诸长老也大部全见过面,但因白泰官此行未归,所以始终未许登堂入室,只安排在那山峰下面一个老成弟子家中,彭天柱却深喜他豪迈诚笃,为友远来,虽中毒镖毫不在意,又闻得他是一位孝子,早在独臂大师和各长老之前誉扬,意欲引入庵中,无如各人均主张等白泰官回来再说,所以一直心中不快,现在一闻得独臂大师有马天雄之话,毫无虚诬一言,不由心花怒放,乐得直跳起来,独臂大师忙又笑道:“彭老檀樾且请少安毋躁,这马天雄自是我辈中人,便顾鱼两位老檀樾也有引入门中之意,不过既命白檀樾北上,自不得不等他回来,而且那年羹尧尚未入门,先将他引进也不太好,现在却已无妨,你既有意做引见师,便命他今夜上香入门如何?”
彭天柱又大笑道:“这样才公道,我却自信老眼无花咧。”
说着,那在外面殿上的各人也全走了进来,均各向泰官道劳,约定夜间再做正式商量,方才散去,泰官走出石室,忽觉腹中饥饿,再掉头就那石窗向外一看,天色已近黄昏,那山腹之中,因教下长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