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游龙
羹尧不由把眉毛一皱道:“贤弟盛意,愚兄极感,要说我对此女丝毫无动于衷,那是欺人之谈,不过此事实有苦衷,此时说也无益,容待他日再为奉告如何?”
高明笑道:“大哥是恐怕老伯大人见责吗?如专为此,小弟还可设法,不但可以使他老人家不对大哥见责,而且说不定还可出面主婚,你总可以放心了吧?”
羹尧连忙双手齐摇道:“这决使不得,贤弟千万不可鲁莽从事。”
高明道:“那大哥是为了令岳老泰山方面有话说了,这一点更请放心,小弟也可以使他俯首听命,便将来大嫂也不会见怪,云小姐更不至受委曲,小弟不做便罢,要做总要四平八满,决不使大哥因此为难。”
羹尧仍是连连摇头,高明不胜诧异道:“这就奇了,既然不是为了老伯大人的严命,又不是为了令岳阻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说着沉吟了一下忽然笑道:“我明白了,大概大哥因我说过她已经有了意中人,所以有点疑惑,其实那是我说的笑话,此女如有意中人,舍大哥而外还有谁呢?”
羹尧正色道:“婚姻大事岂可勉强?老实说,我对此女,一向都是敬而友之,当她是自己兄妹,贤弟如此说,未免太亵渎她,也看轻我了。”
高明笑了一笑道:“我不过惟恐大哥心中有为难之处,所以打算代为分忧一二,既如此说,我这把伐柯的斧子,只好先行藏起来,容诸异日再说了。”
潇湘书院扫描 月之吻OCR 潇湘书院独家连载武侠屋wuxiabook。9home/收藏
回首页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高明之谜
第二天雪霁天晴,天才一亮,云中凤便差了一人火工道人送了一封信来,羹尧打开一看,只见一张雪浪笺上面写着:“昨得山中急足来书,家君忽以嵩山一派掌门人已将毕五召回见谕,并嘱转陈两君,前途当不至再有宵小见扰,故凤亦暂赋归去,惜芦沟晓月不复能共赏矣。风雪载途,北风多厉,尚希珍重。”
前后并无上下款识,只押尾钤着云氏中凤四个铁线体的朱文小印,不禁向高明道:“她又说回去了,这回也许是真的。”
高明笑道:“这封信我能看吗?”
羹尧大笑道:“论语气他分明是给你我两人的,为什么你不能看。”
说着把那张便笺递了过去,高明接过一看,不禁赞道:“别的不算,只这笔小楷,就如美女簪花一般,便较之馆阁诸公也输其秀润。”
接着又道:“可恨这嵩山掌门人,怎么忽然又息事宁人起来,竟将那个什么嵩山毕五召回去,要不然,只要不受伤,即使稍受虚惊,我倒希望能再看到您两位多显几次身手,也好开开眼界。”
羹尧笑道:“贤弟真是不知江湖险恶了,想那嵩山一派,乃是当代少林正宗,其中不知隐藏着多少奇人异士,岂是我等所能力敌?幸而云老英雄用江湖惯例,命他们的掌门人把毕五召了回去,要不然不但这沿途风波无已,便到京以后,多种杀机,彼此互相报复,也不是一件好事,你当闹着玩的吗?”
高明笑道:“这云老英雄的潜势力也就大得可怕了,一个王府的护卫,他也只凭一封信就能命他的掌门人把他召回去,真要为朝廷之患那还了得。”
羹尧道:“那又不然,这并不是他的力量,而是江湖上一个共同遵守的规矩,云老英雄不过只是依着规矩向嵩山掌门人责难而已。毕五虽然是王府护卫,他既出身江湖,一身绝艺又受之于嵩山一派,所以掌门人自有权力处置他,他虽可以不守江湖规矩,掌门人却推不了这个责任。”
高明笑道:“难道江湖规矩大过朝廷的法度吗?”
羹尧摇头道:“江湖规矩怎么能大过朝廷的法度,不过,法之不行自上犯之。譬如十四王爷竟差毕五、李云鹏之流来行刺于你,这也是朝廷的法度吗?再说,朝廷立法所以为国为民,有司执法亦所以为国为民,毕五、李云鹏所作所为能算是为国为民吗?他们既不是为国为民,则云老英雄自然得用江湖规矩向嵩山掌门人责问了。”
高明默然半晌道:“依大哥这么—说,假如上有失德,这乱法犯禁倒是应该的了?”
羹尧笑道:“这话然而不然,所谓上有失德,要看是如何失德?乱法犯禁,也要看他是为了什么?譬如汉高祖起自亭长手提三尺剑以覆暴秦,你能说他是乱法犯禁吗?又譬如唐太宗元武门喋血诛兄杀弟,你能说他是失德吗?”
高明道:“大哥不但武功文学都有了不起的造诣,便这读史见解也超人一等,你真可以算得唐太宗千载而下的一个知己。不瞒你说,小弟向来读唐书,读到玄武门喋血这一段书,就常常废卷长叹,以为以唐太宗这样一个英明之主,为什么会做出这等诛兄杀弟的事来,经你这一说我倒明白了。人家在当时全是为国为民,所以才不恤大义灭亲,演出玄武门喋血的惨剧来,如若不是此心惟天可表,他敢这段史迹坦白留给后人看吗?”
羹尧道:“如此说来,这唐太宗的千古知己,不是愚兄倒是贤弟了。”
说罢,不禁相与哈哈大笑,再看两马背上伤痕,经医取出蒺藜针刺之后并无大碍,便又登程前进。一路无话,到京以后,已是风雪残年,羹尧回家,见过母亲兄嫂,又见妹妹侄儿俱已长成,不由分外欢喜,家人骨肉,久别重聚,天伦之乐,自难尽述。隔了一两天,忽然想起高明曾有登堂拜母之约,为何不见到来,心想也许他是雍正上宾,出京又衔有使命,有事羁延,一时未能践约,既是知交好友,何必要拘形迹,便命从人备马,直向安定门内雍王府而去,初意高明不过王府门客,彼此又脱略形骸,连举人服色也未穿,仍是平常打扮,便帽貂裘之外,并加了一件天青缎子马褂。等到了府前,随从家人将帖子投进去,半晌都不见高明来迎,心方诧异。忽听辕门三声炮响,鼓乐之声大起,两行护卫一字排开。好似迎接什么出色贵宾一样。心想,雍亲王乃是当今皇帝的四皇子,这等排场,所接想必是蒙古铁帽子王,或者额驸,海外诸王宾客,便是六部九卿也无须如此,方觉雍王既延贵宾,高明身为总文案也许未必便能出来。忽见两名头戴白石顶子的戈什哈,扬着名贴抢上来,就是一个抢千,高声道:“禀年二爷,咱们王爷现从暖阁出来亲自迎接二爷,就请随我们来吧!”
羹尧不禁大吃一惊,心中正在埋怨高明好不知事,为何自己不出来,却反惊动雍王亲自来迎,自己又未穿官服,这一来不禁有点进退维谷之势。正想着,又是一阵细乐,中门大开,再看时,那雍王已从甬道上,抢步迎出来,饶是羹尧出身显贵,又是一个豪侠不屈之士,也为这等异数所慑,连忙拜伏在地叩头道:“羹尧一介草茅下士,决不敢当王驾这等优礼。”
耳边只听得那雍王大笑道:“大哥,你折杀小弟了。”
说着一面搀扶着,一面也要行礼下去。羹尧一听那声音竟是高明,不由更加诧异,再抬头一看,那迎来的雍王面目果与高明无异,只是已经换了一身亲王服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高明就是雍王微行的化名,连忙一面拦着,一面又叩头下去道:“羹尧该死,一路上竟不知王驾微行,诸多僭越之处,还请王爷恕罪。”
雍王哈哈大笑道:“大哥怎么也跟俗人学样起来?我因回京以后,府中诸事待理,实系无法分身,所以没能先去拜望大哥,给伯父伯母请安,还望大哥恕罪才是。”
说着,一把将羹尧扶起,又笑道:“此间不是说话的地方,且请随我到里面细谈吧。”
说着一面携着羹尧,把臂同行,一路径入西花厅,自己平常起坐的秘阁里面笑道:“大哥,你还记得在路上说的话吗?怎么一到此地转形拘束起来?昔日光武帝因与严子陵抵足而眠,千古成为佳话,便唐太宗在天策府时,也与诸将时同起卧,你如再拘形迹便是看得我不如古人了。今后,我还有若干大事要向大哥请教,你这样以世俗眼光目我,那还有什么可以商量呢?”
羹尧见雍王执手相看,一脸诚恳之色,不禁感动万分,慨然道:“既是王爷如此对羹尧器重,我便肝脑涂地,也必图报于万一。不过王爷对羹尧的称呼还请改过,要不然,不但外人听见有些骇怪,就在羹尧也未免有僭越之罪,这一点还望体念下情,加以俯允,羹尧才敢讲话。”
雍王笑道:“这又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不是在云家堡便已说得好好的,现在怎能反悔呢?不过,大哥既怕外人听见,有点疑忌那也是实情,我们以后就此约定,当着旁人决不以兄弟相称,但是如在此间,和老伯的私邸,那却又当别论,如果再客气,那大哥便不屑相交,弃我如遗了。”
羹尧尚欲再辞,雍王怫然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我适才所言,句句出于肺腑,和邯郸初见,云家堡论交初无二致,怎大哥就这样鄙薄我呢?”
羹尧才悚然道:“王爷不必生气,羹尧如命就是。”
雍王哈哈一笑道:“这才不愧是大丈夫行径。”
说着,又从几上取过一个大官封递在羹尧手中笑道:“这本来是高明的遗缺,现在只好有屈大哥了。”
羹尧接过一看,却是一封雍王府总文案的聘书,欲待不接又恐雍王见怒,只得惶恐道:“承蒙王爷雅爱,羹尧何敢当此重任?”
雍王又大笑道:“天策上将自有长史,不过我知大哥必不欲以异途功名显达,所以特为当面延聘,暂居西席,他日富贵再与共,还望千万不要推却才好。”
说罢一揖到地说:“今后小弟府内府外,一切均请大哥主持了。”
羹尧更加惶恐,还礼不迭又逊辞再三,才将聘书收下。雍王随命置酒两人对饮,酒到半酣雍王擎杯道:“小弟自从邯郸归来,本想就践登堂拜母之约,无如各方传来消息均与小弟不利。太子虽废,三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无一不想谋夺储位,尤以八阿哥最为厉害,内固后妃之宠,外结勋戚大臣之欢,几乎连一步也不肯放松。十四阿哥更是礼贤下士,俨然有孟尝信陵之风。小弟在诸昆季中既不如八阿哥深得父皇欢心,更不如十四阿哥得士之多,大哥将何以见教呢?”
羹尧沉吟半晌道:“宠可以夺,士可以致,这倒不是什么难事,何况皇上春秋鼎盛,英明睿智,世罕与俦,臣子所为,决无法瞒过他。如以羹尧的看法,十四王爷的做法或可一时无碍,那三八两王非惟不是进取之道,更适足以贾祸,如果王爷在这个时候表面上稍为韬光养晦一点,事皇上以贤孝,处诸王以礼让,则在皇上的眼光当中,必然会看得上王爷,和其他躁进争权固宠的皇子不同。然后再结交一二正色立朝的大臣,在皇上面前有意无意之中誉扬一二,则一句可抵千百句,似乎要比诸皇子闹得剑拔弩张,乌烟瘴气的要好得多。”
雍王微笑道:“大哥的话的确言之有理,不但和我所见相同.而且也和我们那位自命诸葛复生的舅舅差不多,他也是主张以退为进的。不过只一味的退让也不是办法,万一一旦大局有个变动,那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大哥能再为我决策一二吗?”
羹尧笑道:“方才我所说的不过一端而已,原非一味真的退让,焉有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理?所谓贤孝礼让不过是一个表面文章,暗中当然应该另有一番布置。最重要的是京疆附近的兵力,要完全掌握在手中,还要不露声色,疆吏重臣也要多为结纳,才能有所建树,否则一切便徒托空言了。”
雍王把桌子一拍道:“照哇,这才对,不过,这兵力如何才能掌握,重臣疆吏如何才能结纳呢?”
羹尧本来就是一个龙骥虎跃意气如云的角色,乍见雍王就是高明,事出意外,又被雍王优礼有加,所以才弄得诚惶诚恐手足无措。但因雍王坚持前盟,不肯更改称呼,又托以重任,秘阁煮酒,促膝谈心,不由又引起一团豪气,露出本来面目,大笑道:“王爷要问这个,决非一时可以罄言的。不过兵法曾经说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果真要照羹尧方才说的去做,那便先要明白各省疆吏的情形,和京畿各衙门的实况,甚至宫内的一举一动,各皇子的一言一行,都要随时得讯了如掌上观文,然后才好定办法。否则轻举妄动,转不免授人以柄,更为不美了。”
雍王沉吟半晌,看了羹尧一眼道:“大哥说得极是,但是做起来,恐怕就绝非易事了。别的不说,就以目前而论,父皇的喜怒动静,我或者还可以从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