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游龙
羹尧诧异道:“既在这九城之中,师妹去上一趟不也行吗?”
中凤脸上一红道:如今我不比从前,有些地方却不便去咧,再说,这里是王府,我如大白天里,还和野丫头也似的,随便出入,满街乱跑,不也惹人生疑吗?要不然,哪里还敢劳动师哥玉趾,我早一声不响的去了。”
说着,又笑道:“你且请稍坐,容我去检出一样东西就来。”
说着,立刻起身,打开一只箱子,寻出一面小小竹牌来,递在羹尧手中道:“前此我不是有一支金凤令在师哥处吗?你只消将此竹牌和那金凤令,一齐拿去,到祟文门外,寻着双协顺酒店,再问一个王胖子,告诉他,就说金凤儿要到白衣庵烧香,问问他斋期在什么时候,他如若说斋期未定,改日再来听信,你便说金凤儿因为身体不好,许下愿心不能过迟,就不当斋期也要还愿。请你先通知老佛婆把庵中打扫打扫,三日之后再来听信,他必定说金凤儿人在什么地方,她为什么自己不来,你便将那金凤令递过去,他见我金凤令,也许会定下一个日期约你再见,你便回来告诉我,再定行止。如果你一问斋期,他便说斋期就在今天,你教金凤儿就来,那你便须立刻将金凤令递上,他验过我那金凤令之后,一定很客气,仍将原令交还,问你有无老师父对牌。你再将竹牌递上,他再验过竹牌之后,自会领你到另一个地方去,会见一人。你不管他是谁,也不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见面就是跪下来恭恭敬敬的拜上三拜,然后说,弟子年某人谨代金凤儿叩请老师父万福金安,那人也许客气,也许不客气,但一定要问你,金凤儿为何自己不来,反命你来,你就说金凤儿因为到京以后不便露面,所以特由弟子前来,给老师父叩头问安,那人或许再将竹牌验对一下,方才问你,除给老师父叩头请安以外,还有什么事没有,你不妨把要说的话全告诉他,使算把话全递过去,以后如再有事,便不须你去,他自会设法找上门来,不过要紧的是,那后来见面的人,如果有话相问,却不可隐瞒,一切均须实话实说,师哥你能办到吗?”
中凤说罢之后,颜色骤然严肃,看着羹尧立等答复,却绝非平日光景,羹尧忙也正色道:“这事关着好多遗民志士的生死存亡,也是我表明心迹,报答恩师教诲的一个开始,便再委屈些,也须做到,何况又是代替师妹做的事,焉声办不到之理。”
中凤闻言又嫣然一笑红着脸道:“这是我师父嘱咐下的,不到有生死关头的大事,决不许用,你去却千万大意不得,更不能夹以私事咧。此外此事极其隐秘,你最好先穿便服出去,带上一套衣服,找上一个小店住下,换上那身衣服再去,不要让第二个人知道,须知这里的主人翁,虽然对你无微不至,却也防闲极严,说不定他让你打听旁人,又暗中在打听你咧。”
羹尧笑道:“这个你放心,我自有方法决不让第二个人知道便了。”
说罢,将那面竹牌慎重藏好,又商量了一会,才告辞下楼。回到前厅秘阁,将府中公事略微料理之后,一看天色尚早,便径回自己私宅,寻出那支金凤令,吩咐从人伺候上衙门,换好公服到本管衙门转了一下,又换好便服,遣回车马仆从,独自向大街上走去。先寻了一个酒馆,稍进饮食,然后又分别在三个估衣铺,买好一身布衣,用包裹包好,出了祟文门,照中凤计划,寻了一个客栈住下,将衣服穿好,头戴一顶瓜皮小帽,身穿老蓝布长袍,玄青布马褂,下面黑布撒脚长裤,白布袜子玄青布鞋,看去活像一乡下土老儿的孩子上街探亲的模样,吩咐伙计将门锁好,出了小店沿路去寻那双协顺酒店,谁知那酒店离开那小店只有一箭之地,却是一个卖熟菜的大酒缸,店门外大酒缸上围了好多主顾,大都全是卖苦力和做小买卖的朋友,羹尧一看,连忙走到柜上问道:“借光,这儿有位王胖子王掌柜的没有?”
那柜上坐着一个五十上下的花白胡子老头儿,正在看着帐簿打着算盘,一听猛然把头一抬道:“您找谁?咱们这儿来往客人极多,姓王的也有好几位,掌柜的可不姓王。”
羹尧又赔着笑道:“我要找的一位,外号叫王胖子,也是人家让我来捎个信,可没提他的名字,您这儿有这个人吗?”
那老头儿看了羹尧一服笑道:“照这么一说,您是问的王把式了,他是一位赶脚的朋友,倒是咱们这儿的老主顾,看情形这个时候也该来咧,您要没有什么事,不妨先闹一壶喝着等他,要不然,他是一铳劲儿,照例一大碗酒,两个钱的花生吃完便又走了,您再要找他,那可是明儿见咧!”
羹尧一看那大酒缸盖上已经围满了人,无法落座,不禁笑道:“那也好,您给我来一壶,不拘什么熟菜拨上一碟,就这柜上喝行吗?”
那老头儿向羹尧上下打量了一下道:“您来照顾小店,便是财神爷,哪有什么不行的。”
说着便命伙计,舀了一大碗酒,拨了一碟卤菜,又掇来一张高脚凳子,在柜上放好一双竹筷子,羹尧坐着,慢慢的喝着酒,因为自己对于江湖人物,颇多熟识,转把脸背着,好半会,忽听那老头儿高叫道:“王把式,有朋友等您好久咧,怎么单今天来晚了?”
接着又听身后有人道:“他妈的,今天赶了两个短站,还不够一壶子酒钱,真要有朋友找我,那这酒帐便有人给,不用向您赊咧!”
羹尧猛一掉头,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短衣汉子,一手提着一条驴见愁的长鞭,一手拿着一顶破草帽,当扇子扇着,敞开胸脯,露出一身黑肉,看去虽不太瘦,却也说不上是个胖子,只是精壮魁梧面已,心恐有错,忙道:“朋友,恕我眼拙,您外号是王胖子吗?”
那人也看了他一眼笑道:“小哥儿,您找王胖子有什么事?别瞧我不太胖,觉得这个外号不太合式,那可是当年的事,如今只因我干上这个贱业,每天至少也得赶个百儿八十里,所以把膘全长实了咧,这是货真价实,决无假冒之理,您找我,也许听街坊大爷们说过,我王胖子干活儿还老实,驴又跑得飞快,价钱也不大,打算照顾我一下是不是?那行,只要您说出一个地名来,包管误不了事,不过,但有一层,我每天都得喝上三碗,差一顿,赶起脚来便不得劲儿,您稍等上一会就得咧。”
说着大喝道:“掌柜的,快将我的例酒拿来,人家客人也许还等着赶路咧!”
那老头儿向柜旁伙计笑道:“王把式的酒菜向来是例行公事,连问都不用问的,你们还不赶快给送上去吗?”
那伙计也笑了一笑,舀了一大碗酒,向羹尧身侧一放,又取过一包花生米,那人更不怠慢,放下长鞭,左手擎着酒碗,向口里倾倒,右手拈着几粒花生米,连皮也不去,等咕的一声,咽下一大口酒之后,顺便向嘴里一抛,只嚼得两三下,又是一大口酒,便站着片刻,酒和花生米都尽,大笑道:“如今我的公事已经办完咧,您到那儿去快说罢。”
羹尧见他虽是赶脚把式打扮,却一脸精悍之色,又豪迈异常,不由笑道:“您够了吗?再来上两碗如何?”
那人大笑道:“多喝上两碗酒倒无妨,可是,您也许有事,说不定要赶多少里路,我若醉了,随便哪儿一躺都行,您要误了事该怎么办?要依我说天色不早,您别让了,咱们谈买卖是正经,您到底打算上哪儿去咧?”
羹尧闻言也不再客气,立即掏出钱来,把帐算了,走出店门一看,果然外面拴着一条黑驴,那人解下缰绳又笑道:“究竟到哪儿去,您快说呀,太远了我可不能去咧!”
羹尧笑了一笑道:“我可不到什么地方去,不过金凤儿托我向您捎个信,她要到白衣庵去烧香,教我问问您斋期在什么时候?”
那人不禁一怔道:“是金凤儿托您来的吗?那我们到前面一个朋友家里说去。”
说着,抄着鞭子,牵着驴,走进一条小胡同,睑色微沉道:“斋期就在今天,您教金凤儿就来,这是敬神的事,可耽误不得!”
羹尧连忙一手掏出金凤令递过去,那人接过详细一看,仍旧交还羹尧,一面躬身道:“您既掌着这金凤令到此,必定有话要说,凤姑娘曾将老师父的对牌交您带来吗?”
羹尧忙又掏出那面竹牌道:“对牌已经带来,还请再为验过。”那人接过竹牌,又看了一看道:“既如此说,您随我来吧!”
说着把竹牌交还,又牵驴出了那条小胡同,手搭凉篷向大街之上看了一下,把手一招,立刻来了一辆骡车,笑向车把式耳畔说了几句,又向羹尧说道:“您且请上车去,我这位兄弟自会送你去的。”
说罢等羹尧上车以后,将车帷放下,连车帘也下了个完全不透气,那赶车把式,跳上辕,一声吆喝,那辆车子便云飞电掣也似的走动起来,好半会方才停了下来,羹尧再看时,却是一座极大院落,似乎已在一座大宅子里面,那车把式,一面扶着羹尧下车,一面又向车旁一个精悍少年道:“这位是凤姑娘派来给老师父请安的,令子对牌王胖子全验过了,也许有要紧的话说,您快速去回一声。”
羹尧牢记中凤之言,方待下跪,那人连忙拦着笑道:“您慢着些儿,值年人在里面咧。”
说着,携了羹尧,直趋北面上房,到了中堂,只见房子并不太大,陈设却颇似一个书香之家的书斋,一个五十以上六十不到的人,正在南窗下,伏案作画,少年走上前去先躬身道:“回师叔的话,现有老师父门下的凤姑娘派人求见,他那金凤令和老师父对牌,都由王胖子对验过,着胡四送来此地,师叔有话吩咐吗?”
那作画的人,停笔猛一抬头,见羹尧已经立在门内,把头一点笑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凤姑娘打发你来的吗?她为什么不自己来咧?”
羹尧连忙拜倒在地,恭恭敬敬的叩三个头然后朗声道:“弟子年羹尧谨代金凤儿叩请老师父万福金安。”
那人闻言掷笔大笑道:“原来是你,这就难怪凤姑娘敢以这等重任相托咧。”
说罢连忙走过来,一伸手扶了起来,又笑道:“你师父肯堂先生,早已对我们说过,他花了好几年工夫,方作成你一身文武全才,闻得你已中了进士,又和雍王结成郎舅至亲,不好好去巴干功名,怎么到这里寻起我们来?这事一经传出去,说不定就是灭门之祸,你知道吗?”
羹尧忙又跪下道:“弟子幼承师训,无时敢忘夷夏之防,今天来此,便是为了有机密大事禀告,即使因此族灭也在所不惜。”
那人双手一撮,立将羹尧又扶起来,上下一看大笑道:“你果真能如此,那也不负肯堂先生雪天北上一番教诲,更不负凤姑娘所用一番心机,不过她为什么自己不来咧?”
羹尧一看那人白面修髯,虽然略显清癯,看去便像一个老书生一般,却精神饱满,二目精光外露,尤其是那两只手,撮着自己双肘,便如铁铸一般,料得必是江南诸侠中一位有名人物,忙又道:“中凤师妹因为身在王府,不便出来,所以才由弟子前来面陈一切,并向老师父遥叩万福金安,但弟子自离师门,对于诸师伯叔极少见过,以致有疏问候,还请示知名讳,以免失礼才好!”
那人又大笑着,把手一松,指着案上那幅画道:“你既为肯堂先生得意弟子,当知他在江南诸人当中有一位喜画苍鹰的朋友,那便是我呢!”
羹尧一抬眼,见那六尺幅的宣纸上,画着一幅古松,松上立一只顾盼有致的苍鹰,似乎松下怪石才补成一半,忙道:“如此说来,您一定是江南八侠当中的路民瞻路师叔了。弟子自束发授书,即闻恩师以师叔品德威望相告,想不到直到今日才能见着。”
说着又拜了下去,路民瞻又拦着道:“我与令师肯堂先生,虽属忘年之交,但并非一师所传,老弟何必太谦乃尔。”
羹尧坚持道:“敝业师早曾说过,只要遇上诸位师伯叔,必须叩拜如见他老人家一般,弟子怎敢无礼。”
路民瞻只得由他叩拜了,又还了半礼相邀入座道:“老弟方才口称有机密大事相告,但不知是何机密能先见告吗?”
羹尧忙将所闻南巡之事详细说了。
路民瞻沉吟道:“这倒真是一件值得商量的大事,不过南巡我辈也久有风声,却不知道玄烨这鞑酋,还有这等用意与布置,既如此说,容我即日专人南下通知各人便了。”
羹尧接着又将近来的布置和已派马天雄南下访师请训的话说了,只没提起自己和中凤的私事。路民瞻大笑道:“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